劉備駕前十大忠臣能臣純臣:關羽張飛是忠臣,諸葛亮趙雲是什麼?

2021-02-13 老譚話歷史

忠臣、能臣、純臣是有區別的,這區別不僅僅是字面上,更在深刻的內涵中。在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都可以算能臣,但是他們對大漢天子劉協有多少忠心,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可以說曹操曾經是個忠臣,劉備是個口頭上的忠臣,孫權從頭到腳都不是忠臣。同樣道理,有很多人可能是忠臣,但能力卻差得很遠,他們鬥不過曹操,看不破劉備,也管不了孫權,只能算「爛忠厚沒用」。

咱們今天就以劉備手下的十大重臣為例,也把他們分成忠臣能臣純臣三類,這其中關羽張飛自然是忠臣,而諸葛亮趙雲算什麼,就值得深思了,至於龐統法正,似乎也不好評價。所以就請讀者諸君翻開三國正史,聽其言觀其行,看看他們屬於哪一類臣子。

一、關羽張飛自然是忠臣,除了關張二人,劉備駕前還有哪些忠臣?

忠臣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概念,蜀漢的忠臣、東吳的忠臣,在曹魏陣營或者在當時的大漢朝廷官員眼中,可能就是亂臣賊子。

即使是在曹操麾下,也有荀彧荀文若那樣反對曹操進魏公加九錫的大漢忠臣,他曾公開表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也有隻想做曹操部將而以為劉協之臣為恥的夏侯惇:「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

劉備陣營的忠臣當然是只忠於劉備而不忠於大漢朝廷和劉協的,就像諸曹夏侯和五子良將眼裡只有曹操、江表十二虎臣心中只有孫堅孫策孫權一樣。

關羽張飛是劉備的忠臣,這是毫無疑義的:「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這一點連曹魏陣營也承認:「(關羽張飛與劉備)義雖君臣,恩若父子。」劉備對張飛高度評價:「以君忠毅,侔蹤召虎。」

除了劉備,關羽連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裡,就更不要說劉協曹操了。張飛以劉備為君父,以關羽為兄長,除了這兩個人,張飛誰都不服。他們生為劉備之人,死為劉備而死,自然是千載難尋的大忠臣——只是相對於劉備而言,在大漢天子劉協眼裡,他們可能只是割據軍閥劉備的幫兇爪牙。

關羽和張飛是忠臣,糜竺、簡雍、孫乾也是,不管劉備是飛黃騰達還是窮途末路,他們都痴心不改不離不棄,糜竺不但傾家蕩產幫助劉備招兵買馬,還把自己的親妹妹送給了剛丟了老婆的劉備:「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當時已經餓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曹操知道糜竺糜芳都很有名望和本事,以皇帝劉協的名義分別封他們為嬴郡太守和彭城相。為了追隨劉備,這兄弟二人放棄正規朝廷命官的身份,跟著劉備四處漂泊。如果不是關羽弄丟了糜夫人(護送二位嫂子過五關斬六將是沒有的,當時甘夫人沒有被抓,關羽隻身逃離曹營,糜夫人和劉備的兒子下落不明,但不知那個比劉禪還大的孩子,是不是糜夫人生的),「國舅爺」糜芳也未必反水。

在諸葛亮沒來之前,劉備陣營的首席外交官是孫乾。劉備領徐州牧的時候,孫乾是治中從事,但他沒有像陳登陳元龍那樣留在徐州,而是跟著拋家舍業跟劉備同甘共苦:「後隨從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結袁紹,將適荊州,乾又與麋竺俱使劉表,皆如意指。」

簡雍是劉備發小,比關羽張飛更早加入劉備陣營(少與先主有舊,隨從周旋)。劉備大軍圍困成都一年也拿不下,是簡雍單車入城,說服劉璋出城投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馬超把劉璋嚇投降的呢:「備聞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潛以兵資之。超到,令引軍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潰。」

劉備取成都,是軍事壓力與說客勸降雙管齊下的結果,馬超帶著劉備的兵在虛張聲勢——他自己的部隊已經被曹操打光了。

關羽張飛糜竺孫乾簡雍,是不是大漢忠臣,這個可以不去討論,但他們是劉備的忠臣,這一點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但是接下來咱們要說的這三位,可能就不能完全算是劉備的忠臣了,當然也更不能算純臣。

二、馬超不孝,龐統謀川,法正賣川,他們算什麼臣?

「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在這一方面,馬超可以算是一個反面典型:馬騰被曹操殺害,馬超起兵報仇,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那是演義小說的說法。真相是馬騰在朝為官,馬超聯合馬騰的宿敵韓遂(殺馬騰正妻,奪馬騰地盤,馬騰窮途末路進京為官當了九卿之一的衛尉)起兵造反。如果馬超打贏了還好說,馬騰還有利用價值,但是馬超跟韓遂也鬧掰了,最後被曹操打得一敗塗地,先投張魯後降劉備(是主動寫信請降,沒有大戰張飛,劉備派出的接受大員是督郵李恢李德昂)。

馬超不孝,也不可能對劉協和韓遂張魯盡忠,就是到了劉備陣營,也是悶悶不樂——他有資格瞧不起劉備,但劉備還得倚重他。馬超雖然不孝,但是其能力是一流的,在西涼的威望也是極高的。

在後漢三國亂世,忠孝仁義已經被梟雄們像抹布一樣都丟掉了,不忠不孝的能人,曹操歡迎(見《求賢令》),劉備也不牴觸。所以馬超在劉備那裡享受到了極高的待遇:「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劉備駕崩前,馬超與章武二年薨了,否則以劉備的脾氣,可能也會採取一些措施,嗎,免得馬超這個能臣給後主劉禪製造麻煩。

在劉備眼裡,馬超是個可以控制使用的能臣,但是馬超在劉備心目中,分量和親近程度,遠遠不如另外兩位能臣:首任參謀長龐統龐士元和繼任參謀長法正法孝直。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孝直若亡,則蜀漢難興。」關於龐統和法正,熟讀三國正史的人都知道,他們的軍事才能還在諸葛亮之上,起碼知人善任的劉備是這麼認為的:入川,帶的是龐統,取漢中,帶的是法正。

龐統和法正是能臣,但卻沒有從一而終的忠誠。讀者諸君可能不知道,龐統原先是周瑜的部下:周瑜當南郡太守,龐統是他手下的功曹,周瑜病故,護送靈柩回江東的,就是龐統。龐統是完全的能臣,但是就忠誠這一方面來說,他只能算半個——歷經兩個主公,對劉備忠心耿耿。

至於法正法孝直,那是典型的能臣而非忠臣,跟張松一樣,他們都算西川叛臣,就是到了劉備陣營,也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之所以給劉備打工,是因為可以隨心所欲而諸葛亮也不敢管:「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如果是一個完全的忠臣,為了主公大業著想,是不會胡作非為的——有人說和珅是乾隆的忠臣,這是不對的,和珅是能臣,但卻未必忠於乾隆,乾隆只是他利用的靠山,如果和珅真是忠臣,就不會挖牆腳大肆斂財。

三、為什麼不能說諸葛亮和趙雲僅僅是劉備的忠臣能臣?

為什麼不能說諸葛亮和趙雲僅僅是劉備的忠臣能臣?這時候我們就要看一看能臣、忠臣、純臣的含義了。

所謂能臣,指的是「高才幹練之臣」,有能力不代表有忠心,如果沒能力,是連奸臣都做不成的。我們縱觀歷史歷朝歷代奸臣,發現他們大都是能臣——如果沒能耐,忽悠不了皇帝,也不能殘害忠良。

忠臣很好理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是為忠臣。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端誰的碗就幫誰幹活,吃飯砸鍋的是奸臣,燒火添柴的是忠臣。和珅吃著乾隆的飯,砸了清朝的鍋,所以他只是能臣而不是忠臣。

至於純臣,那幾乎是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評價了:明見事體,不溺近情,為大義而滅親,忠純篤實之臣,是為純臣。

純臣是忠臣能臣的結合,但境界比忠臣還高,他們有自己的見解,會對自己的君王提出諍諫,而不是一味的愚忠甚至助紂為虐,遠的如比幹,近的如荀彧,都能算是純臣。

諸葛亮之所以幫助劉備,目標不是讓劉備割據一方做土皇帝,而是「興復漢室」。諸葛亮一輩子念念不忘而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是打曹操。在這一點上,諸葛亮並沒有完全按照劉備的意思辦。

事實上諸葛亮有好幾次機會替關羽張飛乃至劉備報仇雪恨——孫權曾經被曹軍打得喪魂落魄,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不敢夜啼。在東吳新敗、人心惶惶之際,諸葛亮興兵伐吳,可是要比劉備當年親徵的勝算高。但是諸葛亮一門心思打曹操,同時也緩解了東吳面臨的曹魏軍事壓力。

劉備拿下漢中之後,就沒有再跟曹操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也沒有主動北伐,因為劉備知道劉協那個燙手山芋還活得好好地當著山陽公呢,如果擊敗曹操「救出」劉協,這大漢天子由誰來做?

註銷了劉協戶口並舉辦追悼會,加諡號曰「孝愍皇帝」,都是劉備的表演——兩軍交戰,諜報工作是重中之重,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備要是不派千八百個細作偵騎刺探曹魏動向,那他就不配稱為三巨頭之一了。

諸葛亮對劉備來說是忠臣,這一點不用懷疑,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諸葛亮對大漢朝廷也是忠誠的:劉協當皇帝當然最好,姓劉的玄德公當皇帝,也可以接受。諸葛亮嘔心瀝血事必躬親,甚至忽略了對子孫的培養(諸葛瞻諸葛尚重臣有餘能力不足),說明有曹操的權勢和能力,卻沒有曹操的私心貳心。

跟諸葛亮比較相像的,是趙雲趙子龍。

趙雲對劉備的忠誠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蜀漢陣營唯一敢兩次跟主公劉備唱反調的,不是諸葛亮而是趙雲。趙雲這兩次唱反調,都唱得有道理。第一次劉備聽了,停止了瓜分蜀中有主田產,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西川人心;第二次劉備沒聽,執意伐吳,結果夷陵慘敗,蜀漢元氣大傷,到最後也沒緩過來。

趙雲勸諫劉備的話很值得深思:「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劉備不可能聽趙雲的,因為前面咱們已經說過了,萬一打敗曹丕拿下中原,劉協那塊燙手山芋不好處理。通過這兩件事,我們似乎能得出一個結論:趙雲趙子龍,是無愧於「純臣」稱號的……

相關焦點

  • 張飛死後劉備說什麼,趙雲感到心痛,網友:諸葛亮可以回臥龍崗了
    劉備在張飛靈堂上說了什麼,讓趙雲心寒,諸葛亮:漢室復興從此無望 眾所周知,三國是一個眾星璀璨、群雄逐鹿的時代,雖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之一,可是三國亂世卻與中國歷史上其他的亂世多有不同。只因三國時期湧現出的人物都是真正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梟雄,故而我們對此心生敬畏。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關羽、張飛兩人隨劉備參與早期的所有戰爭,包括平定黃巾軍、徐州之戰、反抗曹操之戰、與呂布、袁術的戰爭,關羽在曹操南下時率領水軍接應劉備,張飛在長坂之戰阻斷曹軍追兵,為劉備斷後,隨後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大將為劉備鎮守一方,張飛則隨諸葛、趙雲、劉封等人入川,張飛獨自平定的巴郡和巴西郡,最後再兵圍成都。
  • 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關羽守荊州,而不是諸葛亮、張飛、趙雲
    關羽!只有關羽!注意,「只有」這兩個字是要劃重點。因為,在此時節,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劉備要取西川了。西川在手,便可源源不斷的運輸兵力、糧草。再以荊襄九郡為踏板,想打哪個打哪個。此時,劉備手中具有守城資質的分別為:諸葛亮、關羽、趙雲、黃忠。其他人裝備還沒買全,不能輕易上高地。
  • 張飛腦溢血生病住院,關羽趙雲前來探望,劉備諸葛亮未見蹤影
    李靖飛當年真的是將張飛這個角色給演活了,無論是從形象方面來講,還是從性格方面來講,跟書中的張飛的形象完全的吻合,至今為止任何一個飾演張飛角色的演員都不能夠超越李靖飛,所以說作為演員李靖飛是成功的,經典的角色一生有一個已經足矣。
  • 華容道放走曹操,其實是諸葛亮劉備的一場陰謀,張飛趙雲永遠不懂
    唯曹操快馬逃命,那麼,這個時候的劉備在幹嘛呢?原來劉備與諸葛亮商議,早就派遣了趙雲在宜都之北守候,只待曹操一到便將他們一行人殺退。曹操見趙雲在宜都之北一帶,只得令徐晃、張郃二人前去迎戰趙雲,他自己則加速逃命。當曹操逃到彝陵地界之時,突然又遭到張飛的襲擾。曹操,身邊有許褚、張遼、徐晃(許褚趕來救曹操,張遼、徐晃已經從趙雲手中逃脫。)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張任:忠臣豈肯事二主乎?
    小說《三國演義》中,有一事對劉備來說甚是遺憾。在取西川時,未能招降大將張任,致其殺身成仁。對後來的西蜀堪稱一大損失。
  • 諸葛亮兒子、張飛兒子、關羽兒子、劉備兒子,簡直天壤之別!
    但是劉備命好籠絡了一大批當時的頂尖人才,臥龍鳳雛、五虎上將都是曹操、孫權等人垂涎三尺夢寐以求的寶貴人力資源。劉關張、趙雲但是劉備辛辛苦苦建立的蜀國由於之前沒有做好足夠的人才儲備,蜀國最先沒落。許多朋友可能要問,五虎將和諸葛亮的後人難道都不堪大用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這些頂級人才的後人到底有多少本事。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趙雲,是蜀漢集團中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
  • 劉備有一親戚,曾陷害關羽趙雲張飛,後來叛變投敵,活得逍遙自在
    而劉備、曹操等人也開始伺機崛起,從而開啟了天下制霸模式。劉備和曹操不同,這位漢室宗親的創業史非常慘澹,前幾十年基本上處於被人追著打的落魄狀態,直到赤壁之戰的勝利,他才漸漸實現了逆襲,最後在成都稱帝。劉備能夠從一個賣草鞋的小商販逆襲成為皇帝,離不開貴人的相助。在諸葛亮出道以前,糜氏兄弟絕對是劉備的貴人。
  • 曹操、孫權,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誰不屬於三國時期
    三國 東漢 近來,網上流傳一道非常火的歷史題,曹操、劉備、孫權和諸葛亮四人,哪一個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他的老鄉張飛和山西運城的關羽,在桃花紛飛的果園裡,浪漫的結義了。
  • 劉備、關羽、張飛、孔明姻親、血親知多少
    三國產生前,中原在東漢王朝統治下。各諸侯割據稱雄一方,類似東周末年,朝廷已失去統領和支配諸侯的權力和威嚴,是一個掛名的皇家招牌罷了。政治的統一、分化,重新組合,影響著人們的姻親、血親關係,有的一家分在幾國,有的靠姻親進行政治聯盟,有的翁婿相敵,時親時疏。關羽、張飛、劉備、孔明四人的這種關係就十分複雜而微妙。
  •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生前是五虎上將,關羽死後成了三界伏魔大帝,那麼張馬黃趙雲是什麼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自立漢中王以後,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五虎上將在劉備建立蜀漢,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立下汗馬功勞,也因此享受高官厚祿
  • 倉亭之戰,趙雲保護劉備突圍,關羽和張飛怎麼不見了?
    ,關羽和張飛怎麼不見了?按理來說,關羽和張飛是劉備兄弟,兄弟三人應該同舟共濟,同心協力,生死與共才對,但是,劉備幾次遇險,都是趙雲出手相救,趙雲不僅力戰許褚、于禁和李典,還一槍挑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殺退張郃,可以說,趙雲立下了大功,換句話說,沒有趙雲,劉備性命就沒了。先看倉亭之戰的經過,當時,曹操和袁紹交戰,劉備率軍準備偷襲許都,帶著關羽、張飛和趙雲一起行動。
  • 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各娶了幾個老婆?
    蜀漢陣營中,出現了很多頂級謀士,比如諸葛亮、龐統等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才建立了蜀漢。那麼謀士是必不可少的,武將也是如此。沒有武將肯定是建立不了王朝大業的。在赤壁之戰後,劉備結束了顛沛流離的前半輩子,此時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了。那麼赤壁之戰也代表了曹魏沒有能力再繼續南下,也就是說曹魏沒有實力一統天下了。蜀漢建立之後,就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當時來說,蜀漢建立後,蜀漢的開國功臣是「鬆懈」一點的,這時候的蜀漢開國功臣被劉備論功行賞。
  • 作為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劉備為何死前不讓諸葛亮對其重用
    趙雲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勸諫的作用,比如在平定益州的時候,他就曾經勸諫劉備,讓他把田宅歸還給百姓,還在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劉備不要輕易伐吳。 這些都說明了趙雲並非一個只擅長在沙場上打仗的武將,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是非常有才幹的,在趙雲死後劉禪還追諡趙云為順平侯。
  • 如果馬超趙雲死戰關羽張飛,最終結局將會怎樣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是「蜀漢五虎上將」的前四位,代表了蜀漢集團的巔峰戰力。如果將他們四位分成兩組,即關羽和張飛一組,馬超和趙雲另一組,這兩組在死戰不退的情況下,哪組獲勝?關羽和張飛這組獲勝概率大。事實上,他們三位也做到了,關羽於公元220年被殺,張飛於公元221年逝去,劉備於公元223年白帝城飲恨而亡。因此,關羽和張飛是肝膽相照的結拜兄弟,他們兩位都是甘願為對方獻出生命之人。在戰場上,如果關羽看到張飛遇到生命危險,他會奮不顧身地前去救援。如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張飛「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與溫侯呂布大戰五十回合,漸落下風。
  • 蒹葭關之戰時,為什麼諸葛亮不派遣趙雲出戰,反而激將張飛迎戰?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馬超才和劉備勢力對峙於蒹葭關。那麼,在蒹葭關之戰中,諸葛亮為何不派遣趙雲出戰;而且,在決定張飛出戰時,又要進行一番激將呢?其實,諸葛亮和劉備之所以不派遣趙雲出戰,並不是說趙雲不如馬超。畢竟,在演義中,趙雲的實力和張飛等人不相上下,是一個完美的常勝武將。
  • 關羽、張飛、趙雲各娶了幾個老婆?
    關羽、張飛、趙雲都有後代,所以這三人肯定都有老婆。雖然他們到底娶了幾個,老婆姓甚名誰,陳壽並沒有寫。
  • 為何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同時,還將兒子託付給李嚴?
    在古代歷史中,劉備和諸葛亮都是不多見的君臣。劉備非常信任諸葛亮,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他。諸葛亮也對劉備非常忠誠,直至劉備死後,劉禪上位。儘管劉禪平庸無能,他也沒有起過篡位的心思,一直盡心盡力輔助劉禪。當時,劉備不只託付了諸葛亮一個人,還託付了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