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東漢
近來,網上流傳一道非常火的歷史題,曹操、劉備、孫權和諸葛亮四人,哪一個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
猛的一看,這題確實有點唬人,因為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他們都是大男主,沒聽說有人因為年齡問題,被導演踢出劇組啊。
▲三國勢力地圖
一、三國和東漢的分界線是哪一年
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三國和東漢的分界線到底是哪一年。
其實三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來的那麼早,"挾天子以令諸侯"便是明顯的例子,有大漢天子在,怎麼可能是三國呢。
只不過當時的東漢有點名存實亡,但依然還沒到三國。
▲一級文物,《酒樽》,東漢,甘肅省博物館藏
東漢末年分三國:
曹魏,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漢朝末代皇帝漢獻帝,降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以二女嫁於曹丕。標誌著漢朝正式滅亡,之前叫名存實亡;
蜀漢,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這是三國的第二年;
東吳,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這是三國的第10年。
▲歷史紀年表
所以,公元220年是東漢與三國的分界。
這一年既是漢獻帝劉協的建安二十五年,也是魏文帝曹丕的延康元年。
這一年曹操去世,曹丕稱帝。實現了兩個時代的權力交接。
▲曹操(影視劇形象)
二、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的三國早了這麼多
但我們印象中好像三國要早很多年,這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時間線,開始於東漢末年的公元184年。
▲一級文物,《嵌綠松石龍紋金帶扣》,東漢,壽縣博物館藏
這一年,全國範圍內爆發了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
這一年,來自河北涿州大樹樓桑村的劉備,他的老鄉張飛和山西運城的關羽,在桃花紛飛的果園裡,浪漫的結義了。
然後,經過將近40年的奮鬥,劉備才稱霸一方。
▲京劇中的五虎將
三、各路英雄們屬於東漢還是三國
以公元220年分界,可以把當時的天下英雄分成三類:純東漢時期、東漢末年三國初年時期(簡稱"漢末三初時期")、純三國時期。
比曹操走的早的,是純東漢時期;
在物理時空上可以參加曹操葬禮的,是漢末三初時期;
曹操走的時候還沒出生的,是純三國時期。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石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第一代梟雄,基本都是純東漢時期的人物:
董卓(136-192)、劉表(142-208)、袁紹(149-202)、馬騰(153-211)、曹操(155-220)、孫堅(157-193)、公孫瓚(158-199)。
他們並不知道三國是個啥樣子。
當然劉備(162-223)有點特殊,他進入了三國時期,但是沒有撐到孫權稱帝的229年。
▲劉備與孫尚香(影視劇形象)
所以,嚴格意義上,三"國"分天下是梟雄的二代
他們都屬於東漢末年,三國初年的人物。
孫權(182-252)、曹丕(187-226)、劉禪(207-271)
比較特殊的是孫策(175-200),因為遭人暗殺,所以他屬於純三國時期的人物,要不然也就沒有孫權啥事兒了。
▲《青銅關羽像》,明代,新鄉市博物館藏
《三國演義》中最正義的是蜀漢。劉備手下有龍鳳兩軍師,還有五虎將,是妥妥的七龍珠陣營。
諸葛亮(181-234)與龐統(179-214)二人年齡僅差兩歲,不過龐統算是東漢時期,而諸葛亮算漢末三初時期;
▲《關帝廟壁畫(部分)》,清代,內蒙古博物院藏
五虎將中黃忠(147-220)和關羽(162-200)是東漢時期。
黃忠比較遺憾,8月份去世,曹丕12月份登記註冊魏國,只差了幾個月,黃忠就能加入到三國行列了。
張飛(166-221)、馬超(176-222)和趙雲(?-229年)三人成功跨入三國時代。
▲周瑜(影視劇形象)
曹操很重視文士,荀彧(163-212)和郭嘉(170-207)先於曹操而去,曹操心疼不已。
程昱(141-220)則是在曹丕稱帝之後,沒幾天便走了,差點錯過三國時期;而賈詡(147-223)儘管到了三國,但沒堅持到孫權稱帝的那一刻。
▲《趙子龍像》,安徽省亳州市花戲樓傳來,亳州博物館藏
至於東吳最有名的兩大帥哥,孫策(175-200)和周瑜(175-210),都是東漢的。
最牛戰將呂布(157-199),在東漢末年,早早的便離開小貂,灰飛煙滅了。
三國紛爭,司馬懿(179-251)笑到了最後,在東漢末年開始做官,真正飛黃騰達是在三國時期。
比較有意思的是漢獻帝劉協(181-234),他的結局還不算太糟,沒有被稱帝的曹丕當場幹掉,而是活的比曹丕還久!
▲《倉天磚》,東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據說最牛的當屬左慈(156-289),如果史籍記載生卒年份屬實的話,左老道以 131歲的高齡,從東漢一直活到了西晉。
看各路英雄,如長江滾滾,水東逝。無論是東漢亂世,還是三國紛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冷翰
出品
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