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諸葛亮故意安排,不這麼做,劉備死定了

2021-02-13 高中歷史知識點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經典的戰役,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赤壁之戰了。我們都知道,為了赤壁一戰,吳蜀聯合抗曹,先是寵統讓曹操把船連起來,後面又有周瑜與黃蓋的苦肉計然後詐降,雙有諸葛亮的借東風,最後才火燒連營,曹操是一敗塗地。諸葛亮以借東風之機,由趙雲接回了蜀營,然後開始調兵遣將,在各個要道圍殲曹操。

諸葛亮這第一路軍就是讓趙雲前去烏林截殺曹操。曹操赤壁兵敗之後一路奔逃,他到烏林一看,頓時大笑,下面的人都愣了,心說莫非主公兵敗得了失心瘋。結果曹操說這周瑜小兒與諸葛亮真不會用兵,如果是我,我定會在烏林設下一隊人馬,結果他還沒說完趙雲就蹦出來了,曹操一看傻眼了,沒辦法,繼續亡命奔跑吧兄弟。

於是曹操就跑到了葫蘆口,結果曹操又大笑,下面的人又問主公你笑什麼,曹操說,如果是我用兵,我一定會在此埋伏一隊人馬,然而話聲還沒落地,張飛大哥嗷一嗓子就殺了出來,更有意思的是諸葛亮讓張飛只管搶東西,不要去追殺曹操,而且要阻止東吳追殺。

曹操一看,我勒個去,繼續跑吧,於是就跑到了華容道,照慣例,曹操一到華容道又大笑,下面的人一聽他笑都快要哭了,心說主公呀你就別笑了,前面你兩次笑分別召來了趙雲和張飛,你這次笑別召出關羽來了,結果諸葛亮讓他們夢想成真,還真是關羽帶著一隊人馬就殺了出來。

其實當初派兵之時諸葛亮分派任務,到了張飛這裡就沒再派了,但關羽不幹了,說他們兩都有任務,你為什麼不派任務給我。諸葛亮說我只怕派了任務給你,你也完不成。關羽是什麼人,是一個十分驕傲之人,一聽說還有他不能完成的任務,當時就急了,說沒有我關某人完不成的任務。諸葛亮說你這個人太講義氣了,就算派你去截殺曹操,但你未必下得去手,肯定會放走他。關羽說我當年斬顏良誅文丑,解了曹操的白馬之圍,已經算是報答了當年曹操之恩。我兩在沙場上相見,那就是各為其主了,再見就是仇敵,絕對沒有放走他的理由。諸葛亮說空口無憑,關羽說我願立軍令狀,如若我放走曹操,我項上人頭就是你的了。

再說曹操一看是關羽,連道難道天要亡我不成。於是曹操就打起了悲情牌,先是回憶當年兩個相處的愉快時光,然後是他當年怎麼對關羽的,給他牽馬墜鐙,又是送馬又是送美女。關羽一聽,勾起了當年的美好回憶,於是就說,那你走吧,這次就當完全還了你當年的恩,下次別再落到我手裡。於是曹操得以逃過此劫。

關羽回去復命,諸葛亮要公事公辦,讓人把關羽綁了推出轅門外要斬首。劉備一看趕緊求情,其他人也是極力勸說。於是諸葛亮借坡下驢。其實關羽放走曹操這完全就是諸哥亮意料之中的事,而且他還怕東吳人將曹操給殺了,還派出了趙雲,張飛前去保護曹操。為什麼說是保護呢,因為你看趙雲與張飛去的那兩處地方,那可都是在東吳轄下呀,而且名義上是去截殺,實則是只做做樣子,而且還說明要阻止東吳人追殺,其實就是在保護曹操安然逃走。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怎麼可能會讓人殺掉曹操,所以乾脆讓關羽送曹操一份大禮,徹底還了當年的恩情。那各位要問了,為什麼諸葛亮不殺掉曹操還讓人保護他逃生呢?這其實是因為三國的格局決定的。因為第一當時的蜀國還是很弱小的,如果曹操就這麼掛了,那東吳必將坐大,那劉備肯定是抗衡不了的。第二是如果曹操掛了,那麼西涼及北方的匈奴和東邊的鮮卑必定崛起入侵中原,這也是極其不利於中原的。

諸葛亮派關羽去其實是用心良苦的,除了上面幾個原因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讓關羽欠諸葛亮一個人情。前面我們講過關羽這個人是個非常驕傲的人,除了劉備,他就沒正眼看過別人,你看人家孫權好呆是一方諸侯,結果你看他怎麼說,說他家的是虎女,人家的兒子是犬子,由此可見一斑了。現在好了,你關羽有小辯子在我手上,你欠我一個這麼大人人情,你今後就得低下你驕傲的頭,我的工作也就好開展多了。

所以說諸葛亮讓關羽去華容道,完全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是讓他去殺曹操,實則是一石几鳥,可謂是下了一盤很大的旗。

猜你還想看:

關羽大戰馬超如果無人阻止誰會取勝?這種結局最有可能

如果再給諸葛亮二十年的光陰,蜀國可以滅掉曹魏嗎?

諸葛亮命令弓箭手射死張郃,立馬頓悟:真的是殺錯了

相關焦點

  • 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為何諸葛亮如此安排,不這麼做,劉備死定了
    其實,在最開始安排任務時,諸葛亮安排到張飛這裡就沒打算往下安排了,但在眾目睽睽下,唯獨關羽沒有任務,面子實在是掛不住,於是就和諸葛亮爭論,為何不給他派任務。諸葛亮激將道,我怕就算給你派了這個任務,你也不可能完成。關羽性格大家都知道,極其驕傲,聽到這話,當時就急眼了,怒吼道:就不可能有我關某不能完成的任務!
  • 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源自一年前諸葛亮與劉備的謀劃
    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譯文就是: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的船艦被劉備燒了,引領軍隊從華容道撤退,路上遇到了泥濘,道路不通暢,又颳起了大風,沒辦法,只好讓羸弱的士兵背著草填在馬下,騎兵才能過去。羸弱的士兵被騎兵踐踏,陷於泥中,死者很多。軍隊出了華容道後曹操大喜,將領都問為什麼,曹操說:"劉備的確是我的對手啊!只是還晚了一步。
  • 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為啥讓關羽,故意放曹操?劉備:軍師高明
    諸葛亮把曹操安排的是明明白白,仔仔細細,讓曹操一步一步的按照自己設定的路線走。諸葛亮知道曹操要敗走華容道,因此派了一個武將去守,讓武將殺了曹操。 可是諸葛亮不派張飛,不派趙雲,偏偏派了關羽。張飛和趙雲跟曹操的關係不好,兩人肯定會殺了曹操。關羽就不一樣了,他和曹操的關係很好,並且曹操對關羽有恩。 諸葛亮知道關羽和曹操之間的故事,也知道關羽會放了曹操,那麼為什麼諸葛亮要這麼做,派關羽去,還故意放走曹操?
  • 華容道上,關羽故意放走曹操?這其實是諸葛亮一石四鳥之計
    曹操緊張的心情突然放鬆下來,老曹打算走人情路線,先跟關羽道一道,當年他護嫂走兄時的情景。(闖5關,斬6將,這確實是關羽的不是。),在關羽投降曹營時,曹操還親自奉送美女與金銀,這還不算什麼,到後來直接把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如此厚恩,可以說曹操帳下任何一員大將都沒有如此的榮耀。曹操數說當年之情景…,一旁的關羽聽完,決定放走曹操。自己,雖然立下了軍令狀,但是自己之前做得確實過分,應該買單。
  • 華容道放走曹操,其實是諸葛亮劉備的一場陰謀,張飛趙雲永遠不懂
    (意思就是必須要帶曹操首級回去),然而,關羽這個時候放了曹操、張遼,許褚等一行人。為何要放走曹操、張遼一行人呢?難道關羽是想違反軍令狀嗎?亦或許是關羽感念曹操當年之恩?故意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一行人馬?一個普通百姓尚且如此,何況是名震天下的關羽。有了這一層不可消除的誤會,關羽怎麼可能故意放走曹操?倘若你是關羽,估計也恨不得斬了曹操而後快!但是關羽為何卻沒有這麼做呢?不是有劉備的軍令狀立威嗎?為何不從了軍令狀?其實,這也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高招。倘若,換成頭腦比較靈活的趙雲和張飛去守華容道,估計曹操是回不去了。
  •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誤傳千年
    三國演義裡的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這也是曹操繼赤壁之戰之後,落魄保命的真實寫照。作者羅貫中真是不惜潑墨來描寫,在赤壁戰之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並且夜觀天象發現,曹操命不該絕,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
  • 華容道放曹操,諸葛亮不殺關羽為何還要他立軍令狀,用計太毒
    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在三國時代,就是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事,也就是在華容道,從諸葛亮視角來說,其派關羽去華容道也就是不願殺曹操,可是,明知道關羽不殺曹操,立軍令狀就死定了,為什麼還非得逼關羽立軍令狀呢?難道說想殺他?其背後有什麼內情?真相是什麼?
  • 華容道為何放曹操?西安事變為何放蔣介石?背後你不知的利益計算
    曹操敗走華容道而《三國演義》裡,作者為了渲染小說的效果,對這段史實做了自己的安排,這讓讀者讀起來更加有趣味性和文學性。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兵敗後,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 曹操如何三請諸葛亮——那些毀三觀的「反三國」故事 | 奇書
    圖:每個故事後都附有口述者姓名、年齡和職業我們在《三國演義》裡看到的經典橋段,什麼劉備三顧茅廬、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諸葛亮擺空城計等等,都被大翻轉,實實在在的毀三觀。僅一個多月,曹操就耐不住了性子,非要冒著風雪,親自前往襄陽,向諸葛亮求計。走到半路,曹操病倒在客棧,只好讓諸葛誕再次帶信給諸葛亮,述說自己的思念。典韋看曹操這麼重視文人,一下就急了,請令說:「諸葛亮肯來便罷,若推三阻四,我就雙手把他一提,甩在背上把他背來。」典韋到諸葛家後,在靈堂大鬧一番。
  • 關羽之死揭秘:看諸葛亮劉備如何狠心設計這場謀殺?真相太可怕了
    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所以結論是:關羽死於謀殺。那麼,是誰謀殺了關羽?為什麼關羽必死首先說說為什麼關羽必死?
  • 劉備、司馬懿才是華容道、空城記真正的贏家,不服來辯!
    三國裡精彩的故事很多,仔細研讀赤壁之戰後讓曹操死裡逃生的華容道,以及失街亭後使諸葛亮九死一生的空城計,我們首先會佩服關羽的義和諸葛亮的智。但再仔細想想,在這倆個故事裡,生存下來的真的是贏家嗎?長遠來看究竟是誰獲益更多?
  • 「華容道義釋曹操」彰顯關公「義絕」美名
    故事講述的是:赤壁之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羽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孫劉聯軍大敗曹操後,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 如果馬雲祿當時在場,可能曹操根本走不出華容道
    赤壁之戰,牽一髮而動全身,小小的華容道裡發生的故事,更是不禁讓人產生遐想,甚至有網友自發產出了魔改版——假如當日蜀軍軍營,馬雲祿能夠跳出來反駁諸葛亮的用人,又會發引發什麼樣的蝴蝶效應?三國歷史風起雲湧,引人遐想諸葛亮在華容道安排關羽間接"賣人情"給曹操並非是因為原著裡的"夜觀星象,曹操命不該絕"。
  • 除了劉備之外,還有兩人可以壓制關羽,不包含諸葛亮
    要說三國時期誰最傲氣,那這個人絕對是關羽。他出身於草莽之間,用一場場勝仗證明自己,用一個個名將做自己的墊腳石,一輩子斬殺18位名將,被後世稱為"名將收割機"。 曾經有很多人想要招攬關羽,但都被關羽拒絕,甚至被關羽反壓制,連東吳君主孫權都不例外。
  • 關羽之死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
  • 《新三國》裡的劉、關、張一個比一個死的憋屈
    曹操明知曹丕害死了曹衝,為什麼還把王位傳給了他?因為曹操很明白,曹衝死後幾個兒子中曹丕最有緣王位,如果把曹衝死的真相公布曹丕也得死,殺來殺去都是自己兒子,這麼搞魏國可能不再姓曹,曹操出於保護曹丕的需要草草結束事件調查。曹丕死不承認這一點跟曹操非常像,無論你怎麼說我就不承認這是我幹的;再有就是曹丕繼承了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這部劇中都有所展現出來。
  • 94版《三國演義》:曹操劉備關羽呂布諸葛亮,全是神仙選角
    比如,諸葛亮罵死王朗的鬼畜版,「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現在的00後也紛紛點讚。 導演王扶林透露,當年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周瑜,這七大主演是他們六位導演一起商定的,必須全票通過,但凡有哪個導演認為哪個演員不合適,就不能通過。
  • 說不清的華容道,數不清的關帝廟!
    而且還成就了關羽,成就了那數不清的關帝廟!有人說,《三國演義》有三絕:諸葛亮的「智絕」,曹操的「奸絕」,關羽的「義絕」。我看這三絕都聚於華容道了。可是曹操大敗後,諸葛亮又算準曹操必走華容道,遂派三路人馬圍追堵截,前兩隊人馬僅僅是虛張聲勢,而誘關羽立下軍令狀把守華容道,既有天算也有人算。關羽領軍前,受諸葛亮所激,立下軍令狀。這就意味著,曹操要走華容道,他就必須擒住曹操,否則不是以忠義論英雄而是以軍令論英雄。因而華容道曹操有一道關,而關羽卻有生死忠義兩道關!
  • 三國最大謎案,劉備與諸葛亮真的非殺關羽不可嗎?
    弔詭的是,劉備集團卻靜如處子,益州方面自始至終都未發一兵一卒,既沒有從益州出兵在西側牽制魏軍,也沒有派大將趕赴荊州進行支援,眼睜睜看著關羽走向人生的終點。是劉備對關羽的情況毫不知情嗎?從時間上看,這顯然不可能,劉備的信息渠道如果這麼不靈通,就不要想爭霸了,早點洗洗睡吧。劉備既然知道關羽的處境,為何卻不救援呢?
  • 關羽把「三國」毀了,他為什麼是諸葛亮最怕的人
    有人說,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馬懿,而是關羽。作為本集團的中堅力量,反而比敵對集團的中堅力量,比自己的死對頭更可怕,這很耐人尋味。諸葛亮怕關羽什麼?是怕他身在漢營心在曹?證據不足。他雖在華陽道放走了曹操,但據此認為他賣國通敵,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藝不精,不能在兩軍陣前斬將奪旗?也不是。他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