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海經》中的上古四大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也可以萌萌噠!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神話經典,它記載的上古兇獸,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版本。《山海經》裡的「上古四兇」是饕餮、窮奇、檮杌和混沌,它們分別對應著「上古四象」:青龍、白虎、玄武和朱雀,屬於邪惡力量的代表。與其他山海經異獸不同的是,「上古四兇」的原型都是歷史人物。其中,饕餮被認為是蚩尤的化身,混沌被認為是黃帝的兒子。
第一位就是混沌,在《神異經·渾沌》中記載:「 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熊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往,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物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兇德,則往依凴之。天使其然,名曰渾沌。」《山海經》記載的混沌並沒有什麼惡行。但《神異經》認為,混沌是像狗和熊的結合體,它沒有五臟六腑,只有一根腸子。它和窮奇一樣,碰見好人就吃,碰見壞人就會變成寵物。現代專家學者大多相信《史記》的記載,混沌是上古時期的歷史人物,也是黃帝的兒子之一。他整天渾渾噩噩,不能明辨是非,因此被描述成沒有七竅。
第二位就是窮奇,在《山海經·西山經》中有云:「又西二百六十裡,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同時在《山海經·海內北經》中也有記載:"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頭始,所食被發,在犬北。一日從足。"窮奇,這隻上古神獸近似於老虎,背部生有兩翼,它對應著「上古四象」的白虎。窮奇可以稱為《山海經》裡最叛逆的異獸,也是最壞的兇獸。民間傳說認為,窮奇見到善良的人就吃掉,見到兇惡的人會獎勵金銀和食物。如果好人和壞人起了爭執,窮奇會咬掉好人的鼻子
第三位就是蠪蛭,在《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又西二百裡,曰 昆吾之山 ,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同時在《山海經·卷四·東山經·東次二經》中也有記載:「又南五百裡,曰 鳧麗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還有「蠪侄」或「蠪蚳 」之稱。
第四位饕餮就是上古時期最有名的兇獸,在夏朝和商朝的文物上經常可以看到。饕餮的起源非常古老,大約和龍的誕生年代相近。據說,黃帝和蚩尤大戰過後,黃帝創立了華夏部落和龍圖騰。而蚩尤被女魃殺掉以後,又被黃帝斬首,蚩尤兇惡的面貌演化成了兇獸饕餮。目前最古老的饕餮形象,發現於良渚文化的玉器上,距今約有5000年。民間傳說認為,饕餮與龍同源,它就是貔貅,是龍的九個兒子之一。但專家學者認為,饕餮和龍沒有任何關聯。《山海經》的《北山經》記載,饕餮是牛首人面的異獸,眼睛長在腋下,這明顯是遠古部落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