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也擋不住阿爾卑斯山升高,測海拔居然靠宇宙射線

2020-12-22 騰訊網

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於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一項關於新的研究表明,瑞士阿爾卑斯山正經歷著高速增長,該山脈的一部分上升的速度快於其被侵蝕的速度。

這一發現與之前兩項研究的結論背道而馳,前兩項研究表明阿爾卑斯山既沒有增長也沒有萎縮。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在分析歐洲阿爾卑斯山數百條河流的沙子中的不同同位素或元素的不同形式後,情況並非如此。

研究小組表示,一種特殊的同位素鈹10(10Be)揭示了有關阿爾卑斯山不同地區侵蝕速率的信息。

同位素10Be的形成部分是因為宇宙射線或質子、電子和帶電原子核等原子碎片流經地球大氣層並達到地球表面,當這些宇宙射線撞擊地面時,它們會引發石英中氧原子的核反應,從而形成10Be。

由於這一特性,這種同位素只在地球最上層地表積累,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通過測量已經存在至少幾千年的沉積物中10Be的水平來確定地表年齡。

瑞士伯爾尼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的地質學家弗裡茨·施呂納格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個原則也可以用來量化阿爾卑斯山幾千年來的平均侵蝕速度。」

在阿爾卑斯山,含有10Be的巖石顆粒被衝入山間溪流和河流,將其帶到平原。因此,如果在河床中發現許多濃度很低的10Be,則表明沉積物較新,而山脈正在以相當快的速度侵蝕。

為此,研究人員對流經阿爾卑斯山的350多條河流中的石英顆粒進行了大規模研究。「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瑞士伯爾尼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的地質學家羅曼·德洛內爾(Romain Delunel)說:「有了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第一次繪製出整個歐洲阿爾卑斯山的侵蝕圖,並探索其驅動機制。」

結果顯示,阿爾卑斯山的高度變化並不一致。在瑞士南部的州瓦萊州,阿爾卑斯山正在縮小,侵蝕速度接近每1000年7.5米;瑞士東部圖爾河附近的山區侵蝕速度最慢,每1000年僅侵蝕1.4釐米。

阿爾卑斯山的形成與板塊運動有關,兩個板塊碰撞擠壓,並且還在不斷運動。由於上升速度超過了侵蝕速度,阿爾卑斯山中部正在增長。

研究人員發現,考慮到侵蝕,阿爾卑斯山中部地區每隔1000年就要增長大約80釐米。這意味著阿爾卑斯山中部仍在增長,而且增長速度驚人。

為什麼侵蝕發生在阿爾卑斯山的部分地區呢?。研究人員發現,這或許和坡度地形有關,許多巖石表面是由最後一次大冰川雕刻而成的。此外,「非常陡峭的地貌」不會導致侵蝕加劇。

這一發現和科學家此前認為的陡峭地形會很快被侵蝕的看法不同。而其中的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5220304530?via%3Dihub

https://www.livescience.com/swiss-alps-growing-taller.html

相關焦點

  • 全球氣候變暖對葡萄酒世界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對葡萄酒世界的影響 有專家認為,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從前過於寒冷氣候的地區將會變得適宜種植葡萄,慢慢成為「主流」。然而,那些已經足夠炎熱的產區就有可能面臨淘汰的風險。 3 釀酒所用葡萄品種的改變 對於溫度升高這一點,葡萄世界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
  • 全球更糟!瑞士冰川崩塌,阿爾卑斯山被蓋...
    #2020年或成人類史上最熱一年# 7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顯示,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而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還將再升高。
  • 全球變暖,世界葡萄酒版圖悄然變動
    該會議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預測包括: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引發飢餓,甚至引起戰爭。與上述中的社會安定問題相比,似乎2050年或者2100年,消費者會喝到什麼葡萄酒這樣的問題會顯得比較微不足道。 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進程的加劇,斯馬特先生認為葡萄種植業現在就在發生變化。斯馬特先生是首先提出「氣候變暖對葡萄酒會產生影響」的葡萄種植人士之一,現在26年過去了,該話題已經成為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的主要議題之一。   全球氣候變暖的新發現:   1.
  •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近日,科學家發現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那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全球變暖藻類生長染紅冰川#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據外媒7月5日報導,義大利北部的普雷塞納冰川部分地區首次出現了粉紅色的雪。據悉,這一現象是由於雪融化時藻類生長,同時使冰的顏色變深,而藻類又通過加速吸收輻射而增加了雪的融化速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 如果全球變暖持續下去,最終導致死亡的也許不是洪水海嘯?人類命運...
    現在全球變暖,你以為只有天氣變得越來越熱,海平面不斷上升麼?地球上的潛在危害不僅僅只有這些。 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有很多,比如使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融化。但是還有一種潛在的威脅,就是會釋放出地球上的眾多「惡魔」。
  • 南極溫度不升反降,每10年下降0.1℃,全球變暖都是杞人憂天?
    在過去的100多年以來,地球上大部分區域一直在穩步變暖,我們一直認為這是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然而根據NASA冰橋行動項目組的檢測數據,在2009年到2015年期間南極地區整體溫度在下降。
  • 全球變暖將停止是怎麼回事,降溫開始了嗎?
    1979年2月召開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全球變暖被首次提出。後來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加上聯合國對於全球變暖防控的倡導,儘量讓全球變暖放慢了步伐。 不過有科學家表示未來地球的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停止,地球的溫度不再上升,而是會大幅度的降低,到時候地球就會面臨著大規模氣溫降低的情況。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時間:2020-07-21 13:04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很受大家喜愛的北極熊如今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 冷冷冷,說好的全球變暖呢?3個小故事講清楚!
    (入冬標準:五天滑動平均氣溫≤10℃ , 從滿足條件的五天中日平均氣溫≤10℃那天算起)人們從中感受到的正是這一波波冷空氣的威力而被凍得哆哆嗦嗦的你可能會疑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從冰箱性能來看,它的冷凍室溫度的確「變暖」了;但如果想速凍個水餃,那還是輕鬆愉快的。簡單來說,全球變暖是全球氣候尺度下的趨勢。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海平面、環流形式、農耕區作物類型都會發生變化。而寒潮等極端冷事件只是一次天氣過程。就好比你站在冰箱門口能感受「寒意」,卻無法用肉體感知冷凍室是否出了機械故障一般。第二個故事要從你感受到的冷從哪兒來說起。
  • 中日韓超長雨季或因氣候變暖 韓國專家:與全球變暖有關
    韓國專家認為,東亞遭遇的這些極端天氣與全球變暖不無關係。  韓聯社4日稱,韓國濟州道今年梅雨季從6月10日持續至7月28日,共49天,刷新歷史新高。韓國南部地區梅雨季從6月24日至7月31日,共38天;中部地區降雨天氣已持續41天,有可能將超過2013年(49天)的歷年最長紀錄。中國、日本同樣遭到強降雨襲擊。7月初,日本九州地區暴雨造成70多人死亡,中國南部地區也遭遇嚴重的洪災。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
    電影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冰山融化、龍捲風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世紀的故事。其實提到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對於熱衷於未來感的電影人來說,給了他們極大的發揮空間。《後天》中溫室效應的結果是導致全球進入冰河世紀;而在1995年的好萊塢電影《未來水世界》中,氣候變暖的結局是世界變成汪洋一片,電影《未來水世界》中描述了地球兩極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的故事。片段中,男主角在被提問陸地在哪裡時大吼:「沒有陸地了,陸地只是個神話!」兩部電影,兩種結局,卻都有同一個誘因——全球變暖!
  • 劉穎 | 用藝術的方式喚起大眾對全球變暖的關注
    這兩次森林火災嚴重程度前所未有,其中主要原因與全球變暖,溫度上升有很大關係。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日有科學家稱,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清楚地預示著,當全球變暖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程度時地球將會發生什麼。這清楚地闡釋了全球變暖的嚴重後果。這讓我們不得不想到「『未來的我們』 還有未來嗎?
  • 科學家新觀點:如果沒有人類出現,地球也會出現全球變暖!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凍土開始融化,甲烷開始釋放,南北兩極的冰架逐步坍塌,二氧化碳的濃度急劇飆升,這都和人類的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全球變暖就是人類的活動所導致的。    在2020年11月12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這樣一篇論文,科學家們對全球變暖提出了新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變暖依舊會到來,也是無法避免的
  • 西媒:嚴寒天氣難掩全球變暖大趨勢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8日發表記者克萊門特·阿爾瓦雷斯的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暴雪天氣沒有引發對全球變暖的質疑?》。全文摘編如下:近日世紀寒潮和大雪令半個西班牙陷入癱瘓,多地進入緊急狀態,機場關閉。
  •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梅雨」可能成日本「第五季」
    【環球時報記者 方晴】據日本《富士晚報》7日報導,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日本的「梅雨」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季節。在過去,異常天氣一般每30年才發生1次,而現在,特大降雨、颱風等異常天氣狀況經常發生。此外,以往不應該有梅雨季節的北海道經常迎來梅雨,這都不是正常的氣候狀況。
  • 因為氣候變暖,又一世界奇觀將「後會無期」?
    氣候變暖的影響有多大?邊看邊了解,且行且珍惜。△大堡礁內正在經歷白化的珊瑚 圖/Climate Council航測結果表明:最嚴重的白化發生在近幾個月內遭遇最大熱壓力的珊瑚礁上,這覆蓋了大堡礁區域內的廣大面積。△2016年的白化現象主要發生在北部,2017年蔓延到了中部地區。
  • 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 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
  • 關手機能躲避宇宙射線?真相是…
    母親隨即給小劉看了自己手機微信裡的一條信息——當然就是「關手機躲避宇宙射線」的消息。 「真的有宇宙射線麼?」「宇宙射線高輻射到底有多高?」「不要靠近身體是要放多遠?」「會造成傷亡或損壞?誰?使用者還是手機?」讀完該消息,小劉滿腦子的問號,但母親一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由分說,便奪走了小劉的手機。
  • 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科學家:不是好事!
    人們在破壞環境的同時,其實就意味著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如果地球沒有辦法進行自我修復,那麼就會向人類開戰報復,最明顯的便是全球變暖。特別是在2020年,全球的溫度持續升高,南北兩極雖然長年被厚重的冰川覆蓋,但是也都相繼打破了高溫記錄,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居民更是去到了水中遊泳,這幅畫面也算得上是活久見了。
  • 珠穆朗瑪峰海拔多少米?珠峰為什麼要重新測身高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截至5月7日晚,隊員們已行進至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