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 李紹巍
這幾天,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全體任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再次齊聚「雲端」,參加線上「教學組織與考核專題培訓」。「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學校『停課不停學』,這對信息化建設工作來說既是一次檢驗,更是一次練兵。」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
教師變「主播」,把疫情當教材融入「雲端」課堂
2月24日起,鄭州航院所有專業陸續網上開課,線上教學模式開啟。選擇教學平臺、組建教學班級群、錄製教學視頻……邊學邊幹,在最短時間內變身「網絡主播」,教師們直面線上教學新挑戰,推動學校教育改革落實落地。
教學模式變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這個初心沒變。該校把疫情當教材,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檔案學課程專業組全面、系統挖掘與課程相關的思政元素並與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在講解專業知識時,將疫情期間的案例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民航學院課程組教師結合課程知識講述中國民航積極抗疫的故事,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讓學生體會中國民航的擔當和責任感。「身邊的榜樣力量大。我們收集了就職於國內各航空公司的鄭航空乘校友『逆行』武漢、鄭航空乘學子遊長斌等下沉社區做志願服務的感人事例,把戰疫中湧現的感人事跡作為思政教學案例,有機、有意、有效地納入課程安排。」《民航概論》課程組負責人張晶說。
找授課「寶典」,在角色轉型中師生加速成長
線上授課歷時一個學期,每位師生都迅速適應角色轉型,加速成長。老師們也都經歷了「探索—運用—反思」階段,紛紛總結出線上授課「寶典」。
該校土木建築學院教師孫慶珍認為,要打造線上「金課」,轉變教學理念至關重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師生將傳統課堂的『以教為主』轉化為在線課堂的『以學為主』。」《土木工程測量》是省級精品在線課程之一,孫慶珍組織教學課程團隊從在線教學理念、在線教學方法、在線教學手段等方面對「網際網路+」模式下的教與學問題進行研討和創新,通過「三個堅持」打造「金課」,確保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這「三個堅持」,即:堅持以學生需求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把學生未來就業所需知識和能力作為教學重點,為學生畢業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堅持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中,在課程設計中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實際需求,在備課與授課過程中,把思政內容作為專業課程重要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情懷;堅持興趣引導,以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提升學習效果。
謀「新常態」,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經驗與創新都是寶貴財富,是我們未來提高的基礎。」姜運倉說,「疫情的發生倒逼教師們走上了信息化教學之路,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疫情過後,線上教學也應該成為與線下教學一樣重要的教學方式。」
「我們將加快實現在線教學由『新鮮感』向『新常態』的轉變。」該校教務處處長楊波說,「學校將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一方面,建設完善的在線平臺及在線課程,及時將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引入課程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強化與學生點對點的交流互動,提升互動的高效性;探索多種教學形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增強方法技術的創新性;強化課堂設計,著力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性、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提高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強化教師培訓,持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下一步,該校將定期舉辦教師經驗交流會和教學沙龍,推動教師培訓系統化,改變教學管理人員和廣大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著力增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及線上教學課堂組織能力,多措並舉將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在線教學,不斷提升課程建設質量和育人水平。
編輯:胡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