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教育網絡化,且看這所學院如何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之路

2021-01-07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 李紹巍

這幾天,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全體任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再次齊聚「雲端」,參加線上「教學組織與考核專題培訓」。「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學校『停課不停學』,這對信息化建設工作來說既是一次檢驗,更是一次練兵。」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

教師變「主播」,把疫情當教材融入「雲端」課堂

2月24日起,鄭州航院所有專業陸續網上開課,線上教學模式開啟。選擇教學平臺、組建教學班級群、錄製教學視頻……邊學邊幹,在最短時間內變身「網絡主播」,教師們直面線上教學新挑戰,推動學校教育改革落實落地。

教學模式變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這個初心沒變。該校把疫情當教材,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檔案學課程專業組全面、系統挖掘與課程相關的思政元素並與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在講解專業知識時,將疫情期間的案例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民航學院課程組教師結合課程知識講述中國民航積極抗疫的故事,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讓學生體會中國民航的擔當和責任感。「身邊的榜樣力量大。我們收集了就職於國內各航空公司的鄭航空乘校友『逆行』武漢、鄭航空乘學子遊長斌等下沉社區做志願服務的感人事例,把戰疫中湧現的感人事跡作為思政教學案例,有機、有意、有效地納入課程安排。」《民航概論》課程組負責人張晶說。

找授課「寶典」,在角色轉型中師生加速成長

線上授課歷時一個學期,每位師生都迅速適應角色轉型,加速成長。老師們也都經歷了「探索—運用—反思」階段,紛紛總結出線上授課「寶典」。

該校土木建築學院教師孫慶珍認為,要打造線上「金課」,轉變教學理念至關重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師生將傳統課堂的『以教為主』轉化為在線課堂的『以學為主』。」《土木工程測量》是省級精品在線課程之一,孫慶珍組織教學課程團隊從在線教學理念、在線教學方法、在線教學手段等方面對「網際網路+」模式下的教與學問題進行研討和創新,通過「三個堅持」打造「金課」,確保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這「三個堅持」,即:堅持以學生需求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把學生未來就業所需知識和能力作為教學重點,為學生畢業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堅持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中,在課程設計中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實際需求,在備課與授課過程中,把思政內容作為專業課程重要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情懷;堅持興趣引導,以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提升學習效果。

謀「新常態」,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經驗與創新都是寶貴財富,是我們未來提高的基礎。」姜運倉說,「疫情的發生倒逼教師們走上了信息化教學之路,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疫情過後,線上教學也應該成為與線下教學一樣重要的教學方式。」

「我們將加快實現在線教學由『新鮮感』向『新常態』的轉變。」該校教務處處長楊波說,「學校將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一方面,建設完善的在線平臺及在線課程,及時將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引入課程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強化與學生點對點的交流互動,提升互動的高效性;探索多種教學形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增強方法技術的創新性;強化課堂設計,著力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性、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提高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強化教師培訓,持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下一步,該校將定期舉辦教師經驗交流會和教學沙龍,推動教師培訓系統化,改變教學管理人員和廣大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著力增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及線上教學課堂組織能力,多措並舉將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在線教學,不斷提升課程建設質量和育人水平。

編輯:胡田歌

相關焦點

  • ...集寧師範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入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課程類別一起來看 ↓ ↓ ↓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申報推薦,教育部組織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擬認定3560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1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327門線下一流課程146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其中,集寧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徐桂枝教授主持
  • 大連海事大學教師代表參加「2020年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10月11日,由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年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在線研討會」以在線方式順利舉行,全國共有460所高校的1647名老師參會,大連海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熊偉教授在會議上作了「虛擬仿真實驗應用於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專題報告。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騰訊教育攜手教育專家共議未來學校:擁抱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
    ,如何發揮先行示範作用?首先,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其次,強化智力支持體系,建立動態專家庫;第三,健全督查督導機制;第四;打造「5個100」,即打造100所創新教育標杆學校、100所智慧教育樣板學校、100所課程改革先鋒學校、100所教師發展高地學校、100所國際教育示範學校。
  •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會」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智」 這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近日,這門《創業基礎》(社會創業)課程獲得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獎項。該課程負責人、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老師汪忠期望通過這門課程能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業教育模式複製到更多高校,讓學生普遍接受系統的教育和訓練,加速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的創新創業生力軍。 有想法,不知如何實現,有熱情,不知從何入手。很多大學生在剛開始創新創業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小白」「萌新」。
  • ...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公布2019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浙教辦函〔2020〕77號各高等學校,各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
  • 應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開啟了一場兩個多月的「全景式」集中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場無二選擇的教學模式背後,是教育信息化隱形壁壘的瞬間瓦解。廣大教師從排斥到質疑,再到接納後的積極實踐,最後到經驗積累和自身反思,教學信息化水平也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大幅提升。隨著各省市陸續復學,我們也看到不少教師「如釋重負」,大有要和線上教學說「再見」的姿態。
  • 後疫情時代體育線上與線下教學方式「共生」的思考-中國教育新聞網
    摘 要: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為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並提倡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這促使體育教育教學方式發生巨大改變。通過採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情況下進行研究,為建立高效、實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式提供參考依據。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我市試點「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記者昨天從市電教館了解到,我市將利用「金陵微校」平臺中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素材,拓寬中小學線下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實現「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全市60多所中小學試點。
  • 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展: 櫥窗設計
    教師們認真落實線上線下並行教學規範和要求,深入踐行「一課一群多平臺融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探索教學新方法、新方式,已湧現出一批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優秀案例。為進一步高質量推進復學教學工作,提升疫情防控期間教學質量,不斷推動教學信息化改革,深入推進「匠藝」課堂建設,學校開展了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課程的評選,遴選了一批資源建設豐富、教學方法新穎、教學手段先進、教師教學藝術高超的優秀課程。下面我們將對部分課程的教學案例給予生動展示,供廣大教師借鑑交流。
  •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持續優化
    一節課的時間短了至少5分鐘,該講的知識點一個不能少;一學期到校學習的時間已減少兩個多月,該完成的教育教學任務一項不能砍。最近,本市中小學老師正忙著將這兩道「不等式」換算成「等式」,積極備課,迎接下周一開始的線上學科課程教學計劃。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未來疫情結束,這種線上線下混合供給的教學模式將持續發展優化下去,給線下課堂減負,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 疫情下,線上教育的反思!
    回顧這一個多月的線上教育教學探索,我們認為浙江省的線上教育教學走過了這麼幾個階段。 適應期:智庫支持下的社會實驗 此階段主要回答的是線上教育教學能不能做的問題。
  • 網絡教學有利有弊 專家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是未來趨勢
    【解說】眼前這位正在直播的不是主播而是一名教師,王光明是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高一物理教師,他採用這種線上教學已有2周了。疫情期間廣大學校都採用這種線上教學的模式,壓感筆代替粉筆,筆記本電腦代替黑板,上課都是通過電腦屏幕。老師和同學表示,這種線上教學的模式的優勢就是整合資源和回播。
  • 兩三個月線上學習後 百餘萬學子線下開學了 在線教育戛然而止還是...
    自3月2日開始的在線教育新學期,眼下正經歷著線上和線下的銜接過渡期。當滬上143.5萬中小學生中的絕大部分都迎來線下開學,線上教育是否戛然而止,能否創新升級,形成雙線並行的混合教育新態勢?而疫情帶來的線下授課種種限制,「強制」教學過程從資源環境、評價機制等方面先行探索,推著教育者進行創新實踐,為未來打通線上線下的閉環教學模式推開新門。
  • 多種形式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建設實踐分享
    多種形式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建設實踐分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彭宗政首先,祝賀本屆年會順利召開我介紹一下我們學院疫情期間在信息化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內容是「多種形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分享」。實際上,很多內容與鐵軍和吳瓊雷講的很相似,大家可能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建設背景,疫情催生,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學。當初接到這個任務是在3月份,不能耽誤上課。
  • 教育部委託湖北做了一個調查,專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
    華中師範大學博導王繼新談「停課不停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常態對話人物王繼新,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你怎麼看待當時這個「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決定?王繼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實施「停課不停學」,是應急舉措。在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和網際網路搭建雲課堂,滿足了疫情期間全國約1.8億中小學生的「有學上」的迫切需求。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可謂史無前例,也得益於多年來教育信息化建設打下的良好基礎,以及政府、企業、學校的密切協同。
  • 延期不延教 | 線上教學經驗分享系列之
    從線下面授到線上雲授課,對每位老師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近期,我們將陸續推出我校教師對在線教學的一些思考和經驗分享,供大家參考。本期,我們來分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林營老師的線上教學經驗。簡介林營,材料學院教授,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爆發點?
    張曉是新東方某線下培訓學校的老師,按照原定計劃,他要大年初五以後才開始準備上課,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教授的線下寒假培訓課程改為線上授課。《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包括新東方、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在內的眾多培訓機構紛紛暫停寒假班的線下授課,轉而進行線上授課,所授內容與原來線下課程保持一致。
  • 騰訊教育年度盛典米樂教育米樂英語鄭玲玲: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
    鄭玲玲: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到,雖然網際網路已經快速發展很多年了,但是很多學校的教育信息化能力,都還是比較落後於教學需要的。疫情倒逼學校和老師們更新教學理念和學習信息化技術,網課打破了學校、教室的圍牆,突破了時空的界限,讓學生和教師認知到傳統課堂教育的局限性,這種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