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難求!大型重工機械賣脫銷,訂單排到明年!

2020-12-22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5月10日是第四個中國品牌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去年舉辦的中國品牌強國盛典上榜品牌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品牌企業在這次疫情當中凸顯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全球製造業因疫情而按下「暫停鍵」的時候,一些品牌企業卻依然訂單火爆,一機難求。

徐工打造世界領先智能化轉臺生產線

一個人能幹 36 個人的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5月6日,「五一」小長假剛剛結束,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客戶接待大廳裡,一大早就有不少客戶早早來到這裡,催問訂單發貨情況。但眼下一機難求、排隊等車的火爆,出乎客戶的預料。為了儘快拿到產品,他們每天都要來接待大廳打聽生產、發貨情況。

客戶接待大廳

不僅國內市場火爆,國外銷售市場也在逐步回暖升溫。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營銷公司總經理 王萬才:目前非常火爆,大部分型號的產品,都已經脫銷了。比去年的同期,要高出近50%。去年單日高峰期的發車在80臺左右,今年前幾天的單日發車達到120臺。

和俄羅斯客戶視頻連線

今年一季度,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了5%,但徐工集團卻逆勢增長,一季度累計出口各類工程機械設備超過4000臺,金額達2.8億美元。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實現了超過30%的增長。

徐工的成套化工程機械設備

在徐工,一臺大噸位起重機,通常零部件就要上萬個,涉及上千家零配件供應企業。疫情期間,很多配套企業都停產了,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徐工第一時間捐贈口罩、提前支付貨款,還聯合當地有關銀行,發行江蘇首單3億元「疫情防控債」,全部用於上下遊合作配套企業的復工復產。

徐工起重機生產

與此同時,徐工還打造了世界領先的智能化轉臺生產線,所有的機器手只需一個人操作就可以全部完成。在徐工的起重機智能工廠,原來一條至少需要36名焊接工的生產線,現在只需一名工人,做一些正常的運營維護就可以。從復工復產到現在,這條焊接線,已經生產起重機的轉臺5000多個,更重要的是,全部採用機器人焊接,一次性焊接合格率在100%。

智能化轉臺生產線

目前徐工的大噸位起重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裝備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1年一季度。而徐工一家企業,僅僅在徐州就拉動了600多家供應商,解決了4萬人就業。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陸川

我國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全斷面硬巖掘進機成功下線

核心部件國產化獲重大突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大連

2020年5月6日,大連地鐵五號線海底施工盾構機穿越第三大溶洞群,進入板巖地質施工,這也標誌著我國成功攻克了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

盾構機穿越第三大溶洞群進入板巖地質施工

跨海大盾構隧道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全長2882米,隧道穿越溶洞多、巖石強度高、隧道埋深大、水壓高,海域周邊環境極其複雜,大盾構下穿鐵路、軍港碼頭、航道等重要建築物及軍事設施,施工難度極大。

盾構機操作室

施工現場的盾構機,是由中鐵大連地鐵5號線跨海大盾構項目部與中鐵裝備,為海底隧道專門量身打造的一臺盾構機,整個盾構機開挖的直徑是12.26米、總長189米、總重3300多噸。目前盾構機每天推進的速度是3到4米,已經順利掘進完成1520米。

盾構機

盾構機被稱作「工程機械之王」,其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地下施工裝備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在西方盾構機技術發展已超百年時,中國還沒有一臺自己生產的盾構機。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發,中國盾構技術漸漸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不僅滿足90%的國內市場需求,同時開拓了國際市場,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3。

盾構機

2020年5月10日,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全斷面硬巖掘進機,在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盾構總裝車間下線,並即將應用於四季春煤礦的夯道建設。掘進機的直徑是4.33米,最小轉彎半徑僅為40米。

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全斷面硬巖掘進機

除了小轉彎全斷面硬巖掘進機,中鐵裝備集團還正在生產一種硬巖大型盾構機,專門用來掘進巖石地層。這種盾構機直徑達11米,大概有四層樓高,長度145米,重量達到2300噸。即將出口澳大利亞的盾構機,按計劃6月中旬就要交付。為了如期交付,技術人員不分晝夜全力推進。

加緊生產中的硬巖大型盾構機

自從2月10號,中鐵裝備就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全國18個生產基地也全面恢復生產,共有166臺盾構機、50臺隧道專用設備投入生產。

中國中鐵裝備集團

而另一個好消息是,中鐵工程裝備聯合洛陽軸承、鄭州機械研究所研製的國產主軸承1萬小時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主軸承,是盾構機的「心臟」,其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測試結果表明國產主軸承已具備替換進口的主軸承要求,這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情。

國產主軸承

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多個重大項目年初開工,帶動盾構機的訂單增長,2020年1-3月份中國中鐵裝備新籤訂單同比增長22.37%,同時也帶動了國內18個生產製造基地的生產製造。

中國中鐵裝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順輝

中聯重科海內外銷售逆勢而上 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的上半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5月4日,中聯重科產品發貨現場,一批新生產出廠的28臺起重機,正整裝待發,即將發往全國,還有一批25噸和55噸的汽車起重機即將發往國外。這家公司目前已 100%復工,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半年,有的大噸位起重機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的上半年,其中20%以上的訂單來自海外。

中聯重科起重機

2020年4月29日,中聯重科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3月開始,隨著基建建設項目大面積復工,工程起重機、土方機械等各類產品銷售市場日趨火爆。一季度,中聯重科還開展了40多場直播,吸引了近30萬人次在線觀看互動,在短短39分鐘裡,產品訂購量就超過了2000臺。

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公司

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中聯重科總共交付了52臺大噸位起重機,創下了歷史新高。如此高的產能,也帶動了多家原配料和零部件企業的增長。公司所需採購的2萬多種零部件,涉及供應商300多家。

零部件

半小時觀察

一臺起重機或是一臺盾構機,都可以帶動上千家的零配件配套企業,這是中國品牌的力量,更是中國製造的最強音。復工復產,最重要的就是上下遊聯動,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徐工、中聯重科和中鐵裝備的物聯網數據平臺,聯網全國各地的機械裝備,我們可以發現全國各地的重大項目已全面復工,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眼下,為了追趕全年的經濟發展目標,各地的重大項目大批上馬,所以這些工程機械裝備的訂單都排滿了。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這些裝備製造企業一邊忙生產,一邊在做技術創新。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克服了危才是機。這次疫情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挑戰,但同時也給中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一次全新的機遇。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賣爆了!24小時生產,訂單排到明年3月!
    賣爆了!24小時生產,訂單排到明年3月!玩具出口火爆 廠家訂單排到明年3月在一個積木工廠裡,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今年疫情之下銷量不降反增,5000平的廠房已經被改造成全自動化的生產,以前這裡需要200多位工人同時作業,而現在他們換上了32位機器人,24小時晝夜不停的加班生產。
  • 工程機械行業回暖 龍頭三一重工2018年淨利翻兩倍
    據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整機廠銷售挖機銷量共計20.34萬臺,同比增長45%,創銷售數量的新記錄。其中三一重工銷售近4.7萬臺,刷新單年度挖掘機銷量紀錄,市場佔有率提升至23.1%。推進數位化、智能化轉型2018年,三一重工對數位化的重要意義形成共識,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取得積極進展。
  • 三一重工、大連重工、天能重工,短線走勢分析!
    【三一重工】1、從K線指標來,股價整體走勢牛氣沖天,雖然近期在33元區域遇阻,但是依舊強勢,今日股價在跌破MA(10)區域的支撐,回踩30元區域概率大增。三一重工【大連重工】1、生產及銷售不同品種及規格的冶金設備、散料裝卸及港口機械、風電零部件及核電設備和起重機產品、數控產品、船用曲軸產品及上述產品的安裝與調試
  • 三一重工周末霸榜雪球熱股榜!不就是造工程車的,它很牛嗎?
    來源:雪球周末發生了一個詭異的事情,$三一重工(SH600031)$這家低調的公司在升到了雪球熱股榜第一名。看看新聞也沒什麼大事發生。我想和近期股價大漲,還有兩條2條銷售報導有關:1.三一「線上寶馬展」2小時成交235億活動在啟動1分鐘內,就有34萬人進入直播間,8分鐘定金額突破1億元,2小時交易額234.89億元,僅挖掘機就賣了17919多臺,刷新行業全球單場線上促銷活動的新紀錄。
  • 挖掘機年銷量飆升 工程機械板塊強勢三一重工等多股創歷史新高
    挖掘機全年銷量創歷史新高事實上,挖掘機行業本輪周期開始於2016年,雖然2019年挖掘機主要企業銷量增速回落到15.87%,但2020年再次進入高增長狀態。2020年初,受春節因素及疫情衝擊因素疊加影響,1-2月各地開工率大幅降低,挖掘機單月銷量也時隔28個月首次回落到萬臺以下,出現了連續兩個月銷量負增長,甚至在2月份銷量「腰斬」,降幅一度達到50.5%。
  • 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試驗檢測中心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
    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試驗檢測中心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 2011-11-21 11:21
  • 這樣東西賣爆了!24小時生產,訂單排到明年3月!到底是什麼?
    玩具出口火爆 廠家訂單排到明年3月在一個積木工廠裡,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今年疫情之下銷量不降反增,5000平的廠房已經被改造成全自動化的生產,以前這裡需要200多位工人同時作業,而現在他們換上了32位機器人,24小時晝夜不停的加班生產。
  • 三一重工股價不斷刷新紀錄,工程機械行業因何爆發式增長?
    市值逼近4000億,股價在一年時間內翻了近兩倍,三一重工這一年的表現可以說充分代表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的持續回升。在這背後,三一重工的業績表現也頗為亮眼,據其最新財報顯示,在2020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總計實現營收約728.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漲24.2%;歸母淨利潤約12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69%,同期公司總資產達到約119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85%作為一家成立於1994年的國內老牌工程機械製造商,三一重工的產品涵蓋了包括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築路機械等多個品類
  • 三一重工:一年市值翻番,周期之王如何打破周期
    從數據上來看,我國存量工程機械的保有量都還在高位,這些工程機械產品都有一定的更新周期,到了時間一定是需要更新換代的,一般來說8-10年不等,所以從2019開始應該就進入到了保有量高位的時間段,未來兩年可能是更新換代數量較大的時間點。加上近年來環保要求的提高,對挖掘機的廢氣排放相應要求也水漲船高,使得挖掘機的更新周期被拉長了。第三,全球化和多元化撫平周期。
  • 三一重工:順周期受益品種 數位化和國際化前景廣闊
    文章之前可以先說一個真實事件:2011年的日本在工程器械領域只認德、日產品,三一重工一直苦於國外市場的排斥。2011-2019員工人數從5萬降到1.8萬,擁有亞洲最大的智能化無人工廠。2019年初至今股價已經大漲超3倍,現在的估值貴嗎?三一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主營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為挖掘機、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2019年收入佔比分別為36.5%、30.7%、18.5%,三者合計佔比85.7%。
  • 受歡迎,武磊球衣在西班牙人實體球迷商店賣到脫銷
    武磊加盟西班牙人,掀起了球迷們的追捧熱潮,據《東方體育日報》報導,在西班牙人球迷實體商店裡,武磊的球衣已經賣到脫銷。而在巴塞隆納當地的西班牙人俱樂部實體球迷商店,武磊的球衣則已經賣到脫銷。 當然,武磊的西班牙人球衣在中國同樣遭遇瘋搶,在官宣後半小時內,武磊的球衣就已經在多個官方網絡銷售渠道上售罄。
  • 招商證券:三一重工 精益管理&數位化助力公司卓越成長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招商證券對宏觀和政策預期的變化長期壓制了公司估值,如今的三一和2011年相比競爭力更強、經營更穩健、經營質量更優、生產製造更加智能化、零部件自主化率更高,展望未來工程機械行業波動性將遠小於上一輪
  • 三一重工2年暴漲400%,背後邏輯是什麼?
    三一重工近期表現相當耀眼,股價一路上漲,近兩個月漲幅達近90%。昨日上漲9%,其中外資通過滬股通淨買入7.09億元,目前市值達到3700億。今日,其股價盤中衝高至7%,之後大幅回落,收跌3.28%,振幅達到近13%,市值波動達480億。三一重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
  •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鑑》2017年刊在國機重工展區舉行
    9月20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鑑》2017年刊(以下簡稱「年鑑」)暨SINOMACH 遠程遙控無人駕駛垃圾壓實機首發儀式在BICES 2017國機重工展區舉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國機集團副總經理曾祥東,工業和信息化部巡視員景曉波,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國機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吳培國,國機集團裝備製造事業部總監趙飛等出席儀式。
  • 成工重工首批物資抵達新工廠
    11月29日早上6時,48輛滿載機械設備的貨車從成工重工成都工廠出發前往遂寧,上午10時許,首批設備成功抵達遂寧市經開區歐美產業園。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向莉、成工重工董事長朱文彪、遂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伐依次發表講話,成工重工正式定居遂寧。
  • 三一重工:「挖掘機背後的挖掘機」是如何煉成的?
    婁底小廠決定向這個從來都只有國有企業才敢做的行業——重工製造領域進發,起初以生產人造金剛石和壓機等設備為主。到1989年,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收入已突破1000萬元。1993年對於梁穩根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他不僅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湖南三一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還將總部搬到了湖南省會長沙。說到更名一事,有個小故事。
  • 長沙兄弟恩怨錄: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電影往事(上)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所娛樂綜藝瀰漫下的老城,卻也是中國最重要的機械工程之都。 在這裡,同時走出了兩家大名鼎鼎的世界TOP10工程機械巨頭,分別是民營企業三一重工,和國營企業中聯重科。 然而,在進入到90年代後,處於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夾縫中的研究院,日子卻開始過得慘不忍睹,淪落到賣圖紙過日子。 為了擺脫這種現狀,研究院開始尋求改制,跳出體制外,找到新的發展大陸。 但這條路註定是一條鴻溝,身處體制當中,好歹是個鐵飯碗,脫離了體制,誰也不敢保證,你就一定可以生存下去。
  • 證券之星 三一重工:順周期受益品種 數位化和國際化前景廣闊
    2011-2019員工人數從5萬降到1.8萬,擁有亞洲最大的智能化無人工廠。2019年初至今股價已經大漲超3倍,現在的估值貴嗎?三一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主營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為挖掘機、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2019年收入佔比分別為36.5%、30.7%、18.5%,三者合計佔比85.7%。
  • 中國起重機製造巨頭再創輝煌,超越三一重工和徐工,位列全球第三
    有著「基建狂魔」美稱的中國,近年來迎來了新一輪的工程機械增長紅利期,國內的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聯重科等重工企業巨頭在此時期表現的也相當出色。近期,根據英國KHL集團發布的2020年全球起重機製造20強榜單《ICM20》顯示,中國有4家企業上榜,分別是中聯重科、徐工機械、上海振華重工和三一重工,分別位列第3、4、6、8位。排名第1和第2的分別是德國的利勃海爾和芬蘭的科尼。此次榜單排名,中聯重科超越了國內知名度較高的三一重工和徐工,成功鎖定第三。
  • 朱奇華:「情懷招商」引進邁威重工
    龔小平的嶽父嶽母是西安人,此前,其嶽父嶽母正努力做工作讓女婿到西安發展。「孩子,你是忠縣人,別忘了自己的根。」得知這一情況,朱奇華打起「鄉情牌」。這句話,戳中了龔小平柔軟的內心,也改變了龔小平未來的發展軌跡。回到忠縣,朱奇華、雷成坤經常給龔小平打電話,向他介紹家鄉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政策,希望他能提早做好回鄉創業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