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和高秀敏範偉在合作了小品《拜年》之後,取得了不俗的反響,但是在03年的春晚後臺,二人起了爭執,高秀敏對趙本山說:我就這樣,不用拉倒,於是二人就斷了合作。
那之後趙本山的小品女主角換成了宋丹丹,電視劇《馬大帥》中也沒有了高秀敏的身影,高秀敏帶著金牌編劇何慶魁開始拍攝電視劇《聖水湖畔》,二人都發展得不錯。
當時還有記者致電何慶魁,詢問是否散夥的情況。何慶魁說到,合不合作是由趙本山說的算,他與高秀敏也不會上春晚節目,不會說是與趙本山競爭。
而趙本山方面則是說沒有散夥。
在第二年的春晚小品《送水工》中,原本是趙本山與宋丹丹搭檔,但是就是這麼巧,宋丹丹因故不能演出,於是找來了高秀敏救場。
高秀敏來了,小品也完成得不錯,但是一下臺,高秀敏在接受採訪中,說了那麼一段話,透露出的還是不情不願。
她說:我感謝本山大哥還想著我,本來說要宋丹丹演,但這會說讓我來我就來,我得當好綠葉,捧好趙本山。
在之後,2005年本來計劃拍攝《聖水湖畔》第二部的高秀敏,卻因為突發心臟病離世,她與趙本山,至死也沒能解開心結。
其實當初的事情很簡單,就是高秀敏在與趙本山排練春晚小品時,突然接到以前朋友的救場電話,如果沒人救場,朋友將面臨高額違約金。
在確定當天不會有春晚審核組檢查時,高秀敏便動身前往通化幫助朋友,可不曾想,春晚審核組卻在當天去審核她們的作品。
而當時的作品還有部分改動過,所以沒有經過排練的趙本山與高秀敏演出來的效果不好,這也導致一向精益求精的趙本山大發雷霆。
高秀敏本身愧疚,但是這也不是她想看到的效果,所以兩個急性子的人就吵起來了。
高秀敏也扔下了那句「愛用就用,不用拉倒」的話,至此心結就存在了。
高秀敏離世後,趙本山去弔唁時泣不成聲,說著「妹啊,哥來晚了」。
可是高秀敏卻再也聽不到。
後來趙本山也說到,本來當時沒有多大的事,但就是年輕,在乎那個面子上的事,現在想想完全不沒必要僵持著。
春晚後臺吵架是二人埋下心結的直接原因,但是雪崩之前也都有預兆。
在更早之前,趙本山已經憑藉春晚成功走向全國,高秀敏的家鄉舉辦了活動,領導知道高秀敏與趙本山熟悉,就請她幫忙,高秀敏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領導問多少出場費合適,高秀敏說20萬,但是本山大哥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能收。
高秀敏在領導面前誇下海口,趙本山來了,演出效果也很好,但是演出之後趙本山很利落地收下錢。
高秀敏覺得折了面子,於是對趙本山心有埋怨,可趙本山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件事趙本山沒做錯什麼,作為好朋友、好搭檔,高秀敏邀請他,他來了就是對高秀敏的看重。
而演出費是另一回事,趙本山之前不知情,高秀敏也不該誇下海口,畢竟這在當時不是一筆小數目。
埋下心結之後,又因為有了春晚小品的導火索,二人就此斷了合作的可能,確實令人惋惜。
本來只是幾樁小事情,但是由於兩個人脾氣的原因,誰都不肯先低頭,就導致了針鋒相對的局面。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時候,即使知道自己做得欠妥,但是話已經說到那份上了,也沒辦法拉下面子認錯。
年輕氣盛時,我們都會因此錯失良師益友,但到後來明白時,已經相去甚遠。
趙本山和高秀敏範偉這個鐵三角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帶給了我們無數的歡樂,那些作品現在看來也是很搞笑的,可惜鐵三角再難合體。
(圖源網,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