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克·貝松:如果吳亦凡表現不好 該責怪導演我

2021-01-08 荔枝網新聞

  騰訊電影專稿(文郭千華)8月中旬,中國影迷的老朋友呂克·貝松來登門拜訪了,一同帶來的是科幻巨製《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堪稱法國電影史上成本最高的電影。

  3年前的《超體》成功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燒腦的科幻風,如今呂克·貝松趁熱打鐵,準備交出自己壓箱底的科幻大片。《星際特工》在他手裡捂了多久?從10歲起就愛上了《星際特工》系列漫畫,10年前買下了漫畫版權,花了近7年才將它搬上銀幕。

  早在20年前拍攝《第五元素》的時候,呂克·貝松就考慮過先拍《星際特工》,但礙於當時特效不佳,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將寶貝捂在手裡,直到2010年看到《阿凡達》的那一刻,呂克·貝松明白時機到了。

  技術壁壘一旦打破,豐富的想像力就有了載體,雖然《星際特工》製作很「燒錢」,每秒18萬、成本2億美元,但有製作過《阿凡達》和《星球大戰》的兩個特效公司保駕護航,呂克·貝松終於下決心玩了把大的。

  拍攝夢幻之作壓力很大,他都不敢抬頭看山高路遠,只專心邁好腳下的每一步路。「每天在擔心中度過的話,我們就只能在擔心中死去了」,呂克·貝松的解決辦法是「每天推進一點點」。最後製作出來,全片擁有超過2700個特效鏡頭、3000多種外星物種,整個過程既艱辛又榮耀。

  雖然呂克·貝松對《星際特工》的視覺特效信心十足,但他並不覺得這是電影最好的地方。對於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中國影迷來講,呂克·貝松覺得《星際特工》給觀眾提供了一種不同於好萊塢「超級英雄」的科幻觀念,「《星際特工》與漫威系列比起來會更有層次感」。

  「10年前也有很多傑出的好萊塢科幻大片,但近年來整體的創新已經消失了,現在就是一個超級英雄跟另一個在打鬥」,呂克·貝松坦言,《星際特工》的警察不負責拯救世界,他們只表現出了普通人的英雄一面。

  關於此前批評《美國隊長》、炮轟好萊塢的言論,他強調自己是「世界電影的倡導者」,也主張人類成為一個整體。所以《星際特工》構建的太空裡容納了各式各樣的生物,在未來的28世紀也一定有吳亦凡這樣的中國面孔。

  「和大多數好萊塢電影裡『外來者是壞人』的設置不同,《星際特工》的反派並不是外來者」,呂克·貝松把思緒拉出了電影之外,「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喜歡好萊塢電影。世界上有很多『異鄉人』,這些移民在承受痛苦,他們不願意被當作『反派』來對待」。

  《星際特工》不是超級英雄大片 警察沒有「超能力」

  呂克·貝松和好萊塢之間「隔空對話」若干年,他走哪兒都不忘捎帶著批判好萊塢大片的空洞,當然也有很多人指責他的敘事模式、商業製作和好萊塢別無二致,對此呂克貝松表示不服:「那是好萊塢模仿我」。

  採訪時,呂克貝松聊到《星際特工》中與好萊塢大片截然相反的觀念:太空警察不拯救世界,他們沒有超能力,只是為了維護真相而努力。

  騰訊娛樂:這次拍《星際特工》,有哪些地方是在向《第五元素》致敬?

  呂克·貝松:很少,只有一點兒。有人想從DVD上看到兩者的不同,但其實沒多大關係,《第五元素》的故事發生在25世紀,《星際特工》的故事發生在28世紀。共同點只有導演是一樣,還有上帝沒變。

  騰訊娛樂:聽說這次電影裡出現了3000多種外星生物,哪個外星生物設計對你而言是最難或者印象最深的?

  呂克·貝松:珍珠人印象很深,但最難的還是那個轉換器(米羅),因為這個沒有什麼可供借鑑的,是之前的電影裡都沒有過的東西。另外一個就是精通各種語言的翻譯三兄弟,那是三位演員連續八周跪在地上完成拍攝的,但呈現效果很有趣。

  騰訊娛樂:打造這樣的科幻巨製花費了多少錢?

  呂克·貝松:特效並不最重要的,電影票的價格也一樣不重要。我們花了多少錢不是關鍵,我們感興趣的是電影裡有什麼看點。我們沒有直接把錢扔到電影裡,放進去的是努力、才華、新的觀念。

  騰訊娛樂:做特效的過程麻煩嗎?

  呂克·貝松:做特效的過程並不麻煩,因為在拍攝的時候,如果電影裡需要一個外星人,我會找一個演員來飾演,所以作為導演來說,我的工作內容不會因為有特效而發生變化。就算這個演員裝扮得看上去不像外星人,他也當作自己是外星人那樣去演,做特效是在拍攝之後,那是第二步的工作,我這邊沒什麼不同。

  騰訊娛樂:故事雖然發生在外星球,但本質上仍是「英雄拯救一切」嗎?和好萊塢的英雄大片相比,《星際特工》有什麼不同?

  呂克·貝松:《星際特工》和好萊塢大片裡的不一樣,他們不是超級英雄,也沒有超能力。他們就像你和我一樣普通,他們是警察,做著一份自己的工作。其實裡面只是講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小故事,男孩很想得到女孩的愛,可女孩卻並不想和他一起走。

  他們可以在星際穿梭,看到整個世界,但他們也只是警察,如果其中有人表現英勇,那是他身上具有英雄主義特質,或者說普通人也有英雄的一面。如果你敢碰我老婆、孩子,我也能變得很有英雄氣概。這是《星際特工》和好萊塢大片很大的一個區別,他們不拯救世界,只是惡棍就在身邊,作為警察,他們為了維護真相而努力。

  所以這和大多數好萊塢電影裡「外來者就是壞人」、「惡棍就是外國人」的設定完全不一樣,我們要保護自己免受「惡棍外來者入侵」言論的毒害,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好萊塢的一些東西,因為世界上有很多「異鄉人」,這些移民在承受痛苦,他們不願意被當作「反派」。

  騰訊娛樂:你不希望在電影裡針對移民、外國人、外來者?

  呂克·貝松:是的。其實對很多移民來說,並不是他們自己選擇一定要去哪個國家、哪個城市,很多人恰好出生在這裡,也有人是生活所迫,為了生存才移民。然後你拿手指著他說:你是外來者,你搶走了我的工作。這不公平,我希望我們成為同類。

  如果吳亦凡表現不好 你們應該去責怪導演

  面對媒體,「電影頑童」呂克·貝松總會化身「金句小王子」,信手拈來的比喻、突如其來的幽默讓人猝不及防。

  如果第一遍看《星際特工》只顧著沉浸在視覺特效裡了,沒關係,可以再來第二遍,這是呂克·貝松的建議,「就像你認識一個女人,她特別美,你忘記去欣賞她的才華,但你第二次再看她的時候,會逐漸發現她的有趣。」

  國內很多人對吳亦凡演技的質疑,呂克·貝松幽默調侃道,「法拉利如果跑得不快,不能怪法拉利,只能怪開車的那個人。如果他在之前的電影裡表現不好,你們應該去責怪導演」。

  他誇讚吳亦凡在拍攝現場既專業又專注,也請大家相信他對角色的選擇和把握:「吳亦凡對我所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負責對待。我沒看過他以前拍的電影,但在我的這部電影裡,他表現特別好」。

  騰訊娛樂:為什麼選擇吳亦凡來加盟《星際特工》?國內有些評價認為他演技不太好,只是長得帥,你怎麼看?

  呂克·貝松:有人說他演得好,有人說他演得不好,你偏偏選說他不好的話問我。

  騰訊娛樂:批評的聲音不是針對他本人了,國內好多年輕帥氣的演員也都飽受爭議。

  呂克·貝松:法拉利如果跑得不快,不能怪法拉利,只能怪開車的那個人。法拉利就是它本身,沒有錯,如果它表現不好,那就是導演的事兒。我沒看過吳亦凡以前拍的電影,但在我的這部電影裡,他表現特別好。無論是私下裡還是電影裡,他對我所要求的一切都負責對待,如果他在之前的電影裡表現不好,你們應該去責怪導演。

  騰訊娛樂:那吳亦凡身上有哪些你比較喜歡的特質嗎?

  呂克·貝松:他看上去既年輕又自由,當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感覺他很專業、很專注。他跟我講了自己的經歷,他很小的時候就去韓國學唱歌跳舞,那其實是難度很大的功課。不是那麼輕鬆的,他一天要練習12個小時,所以來我這裡試鏡時,我覺得他是一個受過訓練的人,如果他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是一個年輕的普通演員,我不會用他的。我用他是因為知道他能對自己的表演負責,他挺好的。

  騰訊娛樂:他在現場努力嗎?

  呂克·貝松:努力這問題我不好說,因為我不知道在吳亦凡的努力標準裡他算不算足夠努力。但是他很專注,每次來片場都很準時,而且也是一個特別好相處的人。英國演員、法國演員、美國演員,很快,一天之內他就都熟悉了,給人感覺很舒服、很專業。

  騰訊娛樂:拍了這麼多部電影,你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部?最喜歡的演員和導演是誰?

  呂克·貝松:就像有人問你最喜歡自己的哪個孩子一樣,你會說「我都愛他們」。我拍了十七部電影了,我都喜歡。對我來說沒有「最好演員」,只有最適合角色的演員。

  騰訊娛樂:從拍攝第一部電影到現在,你的電影裡有什麼堅持不變的原則嗎?

  呂克·貝松:沒有,我拍第一部電影的時候才20歲,我對生活幾乎沒什麼了解。後來到了40歲,我結了兩次婚,離了兩次婚,獲得了快樂、痛苦,還有孩子。我們的生活一直在變化,你通過電影、書本和痛苦的經歷,得到了和過往不一樣的視野和表達方式。我已經不是二十歲那時候的我了,視野和生活發生了太多改變,所以表達的東西也當然會改變。

  騰訊娛樂:你電影裡女性形象比較強大,能聊聊你眼裡的女性和女性電影嗎?

  呂克·貝松:我覺得如果女人不存在的話,就不會有我了,所以女人真的很重要。我總是試著在電影裡表現出男人最好的一面,也同樣表現出女人身上最好的特質,我不希望用性別來區分差異,儘量平等對待男女角色。男女在我的電影裡最大的區別是,男人經常使用自己的肌肉,而女人經常使用她們的大腦和心。但我覺得,男女兩性不可能離開彼此而獨活。自然界就是這麼安排的,不論如何,男女之間互相需要對方。

相關焦點

  • 想和呂克·貝松合作的人遍布世界,想和吳亦凡合作的人是呂克·貝松
    2015年12月15日早上9點01分,剛登封年度《人物》不久的吳亦凡,被一個國際影壇大佬在「中國推特」新浪微博親手點名。想必你也耳聞,這個導演曾執導過《這個殺手不太冷》《尼基塔》《聖女貞德》《碧海藍天》,是電影之鄉法蘭西最負盛名的導演、也是現今在好萊塢最知名的法國導演之一:呂克·貝松(Luc Besson)。
  • 預售 | 呂克·貝松導演,這部科幻片不但有蕾哈娜,還有吳亦凡!
    ]呂克·貝松[ 主演 ] 戴恩·德哈恩、卡拉·迪瓦伊、克裡夫·歐文、蕾哈娜、薩姆·斯普盧爾、吳亦凡故事設定在28世紀,人類發現了如何進行時空旅行。他們像往常一樣執行著星際任務,但在執行一次任務時,他們偶然發現了一個秘密,而他們也被捲入其中,越陷越深……這裡匯聚了3236個外星種族,擁有5000種通用語言、2000萬名太空居民,科技先進到你我無法想像。
  • 呂克·貝松:好劇本是大片第一要素
    人民網4月1日電 (記者 李曉宏)有中資投入的歐洲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將於7月在全球上映,近日該片著名導演呂克·貝松赴紐約舉行記者見面會,介紹這部科幻巨製創作的臺前幕後。
  • 呂克·貝松:在28世紀 沒有中國人會很奇怪
    昨天,在出席「《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北京電影沙龍」時,該片導演呂克貝松談到了他對電影的感受:「藝術也好,電影也好,應該給我們打開不同的大門,這可能有風險,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你不能讓大家沒得選。」「會有更多民族融合」《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由呂克·貝松傾九年之力打造,電影改編自法國最受歡迎的科幻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呂克·貝松表示之所以選擇將這個故事搬上銀幕,一是圓多年的夢想,二是這個故事能包容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將創作發揮到極致。
  • 《超體》:呂克·貝松的頂級科幻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簡簡單單的爆米花電影而已,那就大錯特錯了。讓我們先把目光從斯嘉麗的身上移開,看看《超體》背後的創作故事。影片導演呂克·貝松在中國可謂最著名的法國導演之一。然而呂克·貝松沒有讓影片向著超級英雄片的方向走,讓露西變成一個開了外掛的殺人機器,而是藉由露西的頭腦開始了自己對於人類和物種起源的思考。生命從哪裡來?生命已經進化到何種程度?人類的大腦一旦100%被開發會怎樣?呂克·貝松透露,這個命題在他頭腦中醞釀了十年之久,而《超體》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 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性侵案重啟調查
    圖:法新社海外網10月6日電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呂克·貝松2018年遭女演員珊德·范·羅伊指控性侵一案於今年2月遭巴黎檢方駁回,但10月4日重啟調查。據法新社報導,2018年5月18日,比利時-荷蘭裔女演員珊德·范·羅伊報案稱,17日晚在巴黎距香榭麗舍大道不遠的布裡斯託酒店遭呂克·貝松性侵。她還透露,此前與呂克·貝松交往約兩年,但她是在某種壓力下涉足這種親密關係,而且期間曾四度遭侵犯。此後,另有八名女性在接受警方調查時稱曾遭呂克·貝松性騷擾甚至性侵犯,包括呂克·貝松成立的巴黎電影學校學生、前模特、前員工等。
  • 呂克·貝松:一生只拍十部電影
    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
  • 就算你是呂克·貝松,也不能這麼糟蹋電影啊......​
    從這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來看,呂克·貝松大爺,好像是獨佔三條。導演就不用說了:呂大爺,呂克·貝松大爺。但是我的建議是,基本上看完這段美輪美奐的星際穿梭之後,也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回家了。因為後面的故事節奏混亂、輕重不分、劇情老套、對話腦殘,有些場景想要刻意拔高卻拔不出來,最後只能血淋淋的生拔。雖然多次確認導演就是呂克貝松,但是我還是不太願意相信這都是真的。這還是藝術家呂克·貝松嗎?!
  • 呂克·貝松電影中的美學研究
    摘 要:呂克·貝松,法國著名導演,其電影作品擁有強烈而獨特的個人風格和文化美學。本篇論文以呂克·貝松不同階段的作品為線索闡述了他電影中的主題,以及畫面中各種巧妙的轉場並深入闡述其不同階段影片的風格特徵。從電影的美學各個方面入手多個角度解讀呂克·貝松的電影文化。
  • 法國呂克·貝松電影13部
    如果真有一個電影男主角讓我一直念念不忘。本片也從此開啟了呂克·貝松美女+殺手的影片模式,此後被不斷仿製。呂克·貝松最著名的一部作品,穩穩的影史前100。>呂克·貝松打入好萊塢的代表作,風靡一時。當不懂愛情的流浪漢遇到天使,呂克·貝松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奇蹟。
  • 呂克·貝松+吳亦凡,難救基美影業兩年巨虧8億!
    花了3億多元,投資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中國明星吳亦凡參演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以下簡稱千星之城)以後,基美影業便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 2017年年報顯示,儘管基美影業去年營收大漲125%,但淨利潤卻虧損了5.41億。
  • 縱深│2.1億美金、呂克·貝松最貴電影…中國資方基美影業能否憑《星際特工》翻身?
    昨日(7月11日),一身黑衣的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竟出現在杭州,站在了阿里主辦的「網商大會」演講臺上,讓人頗為驚喜。▲著名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現身「網商大會」現場(每經記者攝)作為一位因《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而享譽全球的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帶來了他最大的野心之作《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以下簡稱《星際特工》),即將呈現給世界。
  • 《超體》的內在含義,呂克·貝松想表達什麼?我思故我在
    如果人的大腦開發到100%,是否會像電影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無所不能?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謬論,早在很早之前科學實驗就已經證明人的大腦基本上已經開發到了100%。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當中的很多功能在正常情況下都會被全部調動起來,不存在任何一塊還沒有被開發的區域。電影只不過是利用這樣的概念,讓電影的題材看起來更加夢幻而已。第2個爭議就是電影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樣的主題?
  • 《超體》的內在含義,呂克·貝松想表達什麼?我思故我在
    如果人的大腦開發到100%,是否會像電影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無所不能?想要知道這部電影究竟表達什麼樣的主題,就必須了解導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是大名鼎鼎的法國新生代導演代表呂克·貝松。
  • 呂克·貝松,藍色電影中的潛水員
    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 法蘭西戰士——呂克·貝松人物
    呂克·貝松(法文:Luc Besson),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著名導演,兼任製片、編劇、 演員、 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史匹柏。呂克·貝松的代表作品有《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簡介】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
  • 2.1億美金、呂克·貝松最貴電影…中國資方基美影業能否憑《星際特工》翻身?
    而2016年基美影業的業績下滑嚴重,《星際特工》的表現對基美影業的現在和未來無疑都至關重要。 《星際特工》無緣全球同步放映 現場,呂克·貝松講起了由他導演、編劇、歐羅巴製作的大片《星際特工》,這部電影九天後就要在北美上映了,改編於他自童年起就鍾情的一部法國漫畫,影片將構造一個龐大的新宇宙。
  • 還原呂克·貝松:《星際特工》不曾獻媚好萊塢,那叫致敬共產主義!丨專訪
    此後的6年他開始慢慢磨劇本,結果在2009年差不多完成時,《阿凡達》橫空出世,看完回家之後的呂克·貝松把《星際特工》的劇本丟進垃圾桶。「這是好事,」如今回想起來,他一臉輕鬆,「我發現自己寫得並不好,需要冒更大險放飛自我。」2012年起,他開始滿世界找概念畫師。為了保證原創不被洩露,最終確認的15人甚至是相互匿名的,一般是呂克·貝松與他們進行線上的一對一溝通。
  • 呂克·貝松電影藝術性與商業化的共融【2】
    二、呂克·貝松電影的商業化表現 20 世紀 90 年代起,呂克·貝松在貫徹藝術性的同時,開始嘗試在商業上有所突破。影片在風格、類型等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拍攝出《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開始在國際上頻頻攬獲大獎。下面對呂克·貝松作品商業化的突圍策略作初步分析。
  • 呂克·貝松又拍了部「大女主」爽片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的代表作《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碧海藍天》幾乎出現在了所有影迷的必看電影清單當中。但在2000年之後,從文藝片轉戰商業片的他再也沒有拍出能與這兩部神作相提並論的作品。呂克·貝松作品的風格非常顯著,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獨特細膩的女性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