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 | 沉默的東歐恩怨史:二戰時期烏克蘭人為何要屠殺波蘭人?

2021-02-23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時拾史事"(微信ID:historytalking)授權轉載。

《沃倫》這部電影在波蘭反映強烈,但在國內知道這部電影的人寥寥無幾。

《沃倫》劇照

片名「沃倫」波蘭語「Wołyń」是一個地名,位於現在的烏克蘭西北部地區。加利西亞—沃倫地區的主權歸屬問題,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爭論已久。這一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基輔羅斯時代的加利西亞—沃倫公國。

沃倫州 盧茨克

公元9世紀基輔羅斯在東歐平原崛起,981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對波蘭徵戰,搶奪沿加利西亞和沃倫邊界的城鎮。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迎娶拜佔庭帝國的安娜公主,並正式宣布立定東正教為國教,此舉讓基輔羅斯躋身歐洲基督教文明大家庭的行列。1199年原本分離為兩個公爵領地的加利西亞和沃倫合二為一。而此時也正是基輔羅斯的全盛時期,其版圖東至伏爾加河,西抵咯爾巴阡山脈,北起拉多加湖,南達黑海,在當時的歐洲可謂幅員遼闊。

 

10-11世紀的基輔羅斯

13世紀蒙古大軍西徵中斷了基輔羅斯的歷史進程,其東北部淪為金帳汗國的屬國,並逐漸演變為後來的俄羅斯民族。而從基輔羅斯分裂出來的加利西亞—沃倫公國也先後被波蘭、立陶宛兩個新興大國給分割。沃倫地區從1340年後,一直處於立陶宛統治之下;而加西利亞地區先是在1370-1387年間被匈牙利佔據,1387年後波蘭吞併了加利西亞,並將其歸入到波蘭的行政轄區。

 

1377年立陶宛國王阿吉達斯去世,其子雅蓋沃出於權力鬥爭的目的派人暗殺了他的叔父,叔父的兒子無奈之下尋求條頓騎士團的協助。雅蓋沃為避免條頓騎士團入侵,只好迎娶當時年僅11歲的波蘭女王雅德維加,採取聯姻的方式與波蘭結盟。史稱「克列沃聯合」。到了1569年波蘭、立陶宛又籤署了盧布林聯合協議,立陶宛大公國與波蘭王國正式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立陶宛大公國做出妥協將兩國存有爭議的領土和靠近南方的烏克蘭居民區全部劃歸給了波蘭,沃倫當然也在其中。

 

1660年,波蘭與俄羅斯之間爆發了爭奪烏克蘭領地的戰爭,最後的結果是兩國於1667年公然瓜分了烏克蘭,俄羅斯人如願以償控制了東烏克蘭地區,而波蘭人則得到了西烏克蘭。加利西亞—沃倫地區依舊歸屬波蘭管轄。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隨著波蘭國力日漸衰落,遭到了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三國共同瓜分,1795年波蘭直接從世界版圖上消失了。俄羅斯與奧地利分割了如今烏克蘭境內的領土。此時的沃倫處於俄羅斯的掌控之下,而加利西亞則被劃歸到了奧地利。

歷史上的波蘭曾三次俄普奧被瓜分

 

一戰結束後,波蘭在凡爾賽和約的基礎上復國,波蘭人自然希望恢復自己領地的歷史邊境,但這又不得不考慮到當時的世界局勢。因此波蘭東西部領土邊界並不確定,波蘭、蘇維埃俄國、烏克蘭人都各自宣稱自己擁有對爭議領土的主權。波蘭先是和新生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爆發戰爭,但很快烏克蘭共和派領袖們就感覺到了蘇俄對自己的威脅更甚,於是轉而採取聯波抗俄的策略。波烏聯軍進入基輔後不久,蘇俄大軍拍馬趕到,不僅摧毀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還一路攻打到了華沙,結果被波蘭復國領袖畢蘇斯基擊潰,俄羅斯人只能鎩羽而歸。這就是軍事史上著名的「維斯瓦奇蹟」。戰爭的結果是蘇聯同波蘭在1921年籤訂《裡加條約》,波蘭承認蘇維埃俄羅斯,和實際上成為傀儡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的合法性,而東加利西亞—沃倫地區再次成為波蘭領土。

波蘭士兵展示繳獲的紅軍軍旗

 

如此一來,波蘭第二共和國中就出現了一個數量龐大的烏克蘭少數民族,他們的人口數量佔到波蘭總人口數的14%。這些烏克蘭少數族群希望能夠獲得自治的權利,但他們的期望與波蘭政府的同化政策相衝突。波蘭政府處處壓制烏克蘭人的發展,歧視性的政策當然積蓄著烏克蘭人的不滿情緒。《沃倫》這部電影,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它並非完全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控訴,對于波蘭人自己對烏克蘭少數族群的打壓也多有刻畫。

「烏克蘭」一詞在斯拉夫語中的原意是指邊疆或偏遠地區。哥薩克人興起後,自稱 「烏克蘭人民」,自此「烏克蘭」一詞才逐漸從邊疆轉變為民族或國家稱謂。

烏克蘭地理位置示意圖

 

出於國際社會對民族自決原則的影響,波蘭政府反覆強調自己尊重境內的烏克蘭族和其它少數民族的權利。但這一承諾僅僅出現在憲法中,並未真正落實。

 

為了鞏固波蘭的東部防線,波蘭政府先是對東加利西亞地區進行軍事移民,後來移民的主體變成了平民。這些新移民不僅獲得了富饒的土地還享受政府的大量補貼,波蘭人雖然在東加利西亞地區的人口數量要比烏克蘭人少得多,但他們卻很快成為了該地區的優勢群體。擔任警察、郵遞員、鐵路工人、政府文員等職務的幾乎全是波蘭人。波蘭新移民的注入進一步激怒了烏克蘭人。

 

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正是借著烏克蘭人對波蘭政府的憤恨情緒而發展壯大的。1930年7月,烏克蘭民族主義激進分子開始了大量的破壞行動和恐怖襲擊,行動的針對目標不僅僅是波蘭人,還包括試圖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烏克蘭人。9月,波蘭政府開始進行鎮壓,共有一千七百餘人被捕入獄。

 

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OUN),宣稱其直接目的是保護烏克蘭人不受波蘭政府壓迫與剝削,以建立一個獨立統一的烏克蘭國家為目標。OUN主張對烏克蘭土地上的異族人進行種族清洗。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是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中的班德拉派,以及其軍事部隊烏克蘭起義軍(UPA)。

 

UPA是既反蘇聯也反波蘭的,在他們看來二者都是侵略者和壓迫者。為了反抗蘇聯,二戰時期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的領袖斯捷潘·班德拉積極配合納粹,煽動烏克蘭民族情緒屠殺波蘭人。

斯捷潘·班德拉

 

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的突然襲擊結束了蘇聯人對西烏克蘭地區的統治,德軍佔領加利西亞—沃倫地區後並沒有把該地區與原蘇維埃烏克蘭地區合併。在德國人看來「所有的東方民族,都是次等民族,絕沒有什麼自由烏克蘭可言」,這讓班德拉派大失所望。

 

當德國在史達林戰役中失敗後,班德拉派認為德國人戰敗在所難免。班德拉派認為波蘭在戰後絕對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當初被瓜分出去的東部領土,所以務必要在波蘭復興對自己實行軍事打擊之前先下手為強。況且此時德國受到重擊正自顧不暇,蘇聯紅軍也尚未到達東加利西亞和沃倫地區。班德拉派正是在此權力真空時期,發動了最大規模的對波蘭人的種族清洗。

遭到迫害的波蘭民眾

對於那些拒絕加入UPA的烏克蘭青年,同情波蘭人的烏克蘭人,或改信羅馬天主教的烏克蘭人,也同樣遭殃。

 

二戰結束後,波蘭和烏克蘭都同屬於蘇聯勢力範圍下的社會主義陣營,這段歷史被選擇性遺忘。烏克蘭獨立後像斯捷潘·班德拉這樣,當年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極端分子,又被塑造成烏克蘭獨立運動的民族英雄。

2015年1月1日,為紀念斯捷潘班傑拉誕辰,有數千名民族主義者手持火炬在烏首都舉行遊行

正如《沃倫》這部影片片頭的那句話:「東部的波蘭人被屠殺了兩次,一次是死於斧子,第二次卻是死於沉默。」

 

參考資料:

鄭雪:《二戰期間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班德拉派對波蘭人的種族清洗》

金雁:《波蘭、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糾葛》

知乎專欄「波蘭歷史」:《赤血與黑土——加利西亞-沃利尼亞大屠殺》

新浪文化歷史論壇:《二戰期間烏克蘭人對波蘭人的「種族滅絕」》

侯亮平唱了三次的《智鬥》背後有哪些真實歷史:胡傳魁、阿慶嫂有沒有原型?刁德一到底姓蔣還是姓汪?

《人民的名義》開播以來,侯亮平唱了三次《沙家浜·智鬥》,阿慶嫂到底怎麼不尋常?刁德一到底姓蔣還是姓汪?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沙特買軍火的那些事兒:豪擲千金僅僅出於軍事上的考慮嗎?

在軍火採購上,沙特素以出手大方、交款痛快而聞名,深受各國軍火商青睞,建立在海量石油美元基礎上的沙特軍隊,裝備了大量全世界最尖端的武器裝備,但王爺們難道只會「買買買」嗎?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百萬雄師攻佔南京,究竟是哪支部隊最早入城並將紅旗插在總統府上的?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究竟是哪支部隊首先攻進南京並把紅旗插上了總統府,立下這不世之功?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所有往期雜誌

相關焦點

  • 1943年7月是烏克蘭沃倫省最血腥的日子,十萬波蘭人被種族清洗
    全副武裝的烏克蘭起義軍在黎明前包圍波蘭村莊,焚燒房屋,隨後用斧頭砍死那些企圖逃離火海的人。他們十分謹慎的執行這一行動以避免任何人逃脫。死在烏克蘭起義軍兇徒手中的波蘭人到底有多少,現在無法給出確切的具體數字。瓦迪斯瓦夫謝馬什科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對沃倫省波蘭人的暴行,1939—1945》一書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災難發生的地點以及死者人數、殉教的牧師、甚至給出部分受害者的姓名。
  • 「影片背後的故事」二戰波蘭慘案《沃倫》背後的種族矛盾
    《沃倫》豆瓣評分8.3導演:沃伊切赫·斯瑪若夫斯基主演: 米卡麗娜·拉巴克斯、阿爾卡迪烏什·雅庫比克影片講述主要是發生在1943年期間,烏克蘭人在沃倫地區,對波蘭人的殘酷屠殺,根據歷史記載,這次屠殺總共造成了10萬波蘭人被滅絕。提起烏克蘭和波蘭人的種族矛盾還得從13世紀蒙古大軍西徵說起。隨著被蒙古大軍的徵服,基輔羅斯四分五列。
  • 【東歐研究】王曉菊:波蘇邊界劃分與波蘭人口遷移
    本文借鑑國內外史學界的相關前沿成果,以波蘭和俄羅斯歷史及歐洲國際關係為背景,勾勒波俄邊界演變的歷史經緯,探尋波蘭人口遷移的前因後果,以助於客觀認識波俄雙方的歷史交往,悉心感受波俄之間的民族情感,從而準確把握當今時代盤根錯節的波俄關係。波蘭地處遼闊的東歐平原,南倚喀爾巴阡山脈,北瀕波羅的海,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瑞典、丹麥隔海相望。
  • 中國為何對烏克蘭沉默?
    中國為何對承諾"核保護"的烏克蘭沉默?  3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日就當前烏克蘭局勢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對前一段烏克蘭國內出現的極端暴力行徑予以譴責,烏克蘭局勢走到今天這一步事出有因,中方將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 讓波蘭人守規矩,真比登天難-虎嗅網
    波蘭人奇怪得很,他們看起來習慣逆來順受,沉默能忍,實際上內心無比反叛。面對種種強敵,他們表面板著臉聽從指揮,腦子內就在盤算翻身機會。早在二戰時期,逃亡到波蘭首都華沙的烏克蘭人,發現自己無法隱身於當地人之中。因為烏克蘭人為避免查問,死板地遵守著當局的規則。可他們很快就發現華沙人根本不守規矩,像是中央車站裡掛著禁止出售麵包的警告,海報底下就有華沙婦女非法擺攤賣麵包。
  • 讓波蘭人守規矩,真比登天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九行 ,ID:jiuxing_neweekl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波蘭人奇怪得很,他們看起來習慣逆來順受,沉默能忍,實際上內心無比反叛。面對種種強敵,他們表面板著臉聽從指揮,腦子內就在盤算翻身機會。
  • 從《鄰人》說起:波蘭議會立法擬禁止指責波蘭人參與納粹屠猶是否認...
    波蘭人是二戰的受害者,也是戰爭中的英雄,沒有與納粹合作犯下罪行——這是今天波蘭政府的官方立場。然而,波蘭裔美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楊·T.格羅斯(Jan T.Gross)卻在其2001年出版的著作《鄰人: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中猶太群體的滅亡》中指出,今天波蘭國家記憶當中的戰時歷史是不可靠的,二戰史上的「弱者」波蘭人是納粹迫害的受害者,但他們也曾自發參與對波蘭猶太人的迫害和屠殺,其殘忍程度不亞於納粹。《鄰人》揭露了一個被塵封了60年的驚人故事:1941年7月的一天,耶德瓦布內鎮上的波蘭人在鎮長的帶領下,集體行動,對鎮上的猶太人展開了屠殺。
  • 類比納粹屠殺猶太人,澤連斯基:烏克蘭大饑荒是前蘇聯的種族清洗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滅絕計劃是一場災難,也是人類史上的大悲劇。對於此,以色列每一年都會舉行紀念猶太人被屠殺國際論壇。每次論壇以色列都會邀請相關國家領導人參加。2020年紀念猶太人被屠殺國際論壇邀請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澤連斯基在當選烏克蘭總統之前是一名喜劇演員,人盡皆知。
  • Q&A | 烏克蘭美女真的願意當中國新娘嗎?
    從論壇時代開始,中國人就批量製造了關於東歐美女嫁不出去的都市傳說。仿佛自己距離人生贏家只差一張前往烏克蘭的機票,只要下定決心跑路東歐,中國男人個個都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讓中國網民繪製一張歐洲的特產地圖,這張地圖上的義大利應當被意面覆蓋,而西班牙則會被塗上海鮮飯的圖案。雖然英國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食物,但網民也能想起炸魚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