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柳永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碪、斷續殘陽裡。對晚景、傷懷念遠,新仇舊恨相續。脈脈人千裡。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奶桂雲誰寄?
我一直以為,有宋一代,如果要推選一個最為純粹的詞人,那麼柳永應該是第一個。
柳永似乎與生俱來與詞有一種神秘的關聯,或者說,他來到世間,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詞才來的。沒有了詞就沒有了柳永,也許沒有詞他壓根兒就不想來了。
米:我之所以說他純粹,是因為柳永一生似乎就沒有幹過別的事(當然除了風月),他為一切寫詞,為了愛恨離別,為了歡愉,為了痛快,為了孤獨和寂寞,為了風塵,為了家園,因此他的詞也便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北宋的天空傳播。
故當時就有「凡有井水處必能歌柳詞」的說法,柳永以他的真誠和率性贏得了廣泛的熱愛者,用今天的話說,他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大眾明星。
相傳柳永死後,在前去憑弔的人群中竟有數百名青樓女子!男人身後能有如此風光壯麗,也不枉此生矣。
柳永詞在一-般人心目中,老是縈迴著「楊柳岸曉風殘月」般的悽迷。其實,柳永還有另外-一種悲壯情懷。如他在《八聲甘州》中寫道:「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就連一向看不起他的蘇東坡也認為,其「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專不
米而這首 《卜算子慢》卻又展現了另外一種風神:蒼涼、寥遠、縱橫開闔。雖然也是一首傷高懷遠的老題目,但柳永卻寫出了人生的悲涼和無奈,無論是那斷斷續續響徹於西風殘照裡的搗衣聲,還是萬重煙水中的十二翠峰,都透露出一種迥異於「花間」或「酒邊」的博大的悲憫之情。
因此,我們就此而言,認為柳永不僅拓開- -代婉約之風,也開啟了蘇軾、辛棄疾豪放詞源的先河,應當不是沒有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