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感染者可能遭遇的心理危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2021-01-10 澎湃新聞

勠力同心 眾志成城

生命的救助,心理幹預從未缺席!

為了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專家,配合國家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中有關公眾心理社會支持內容,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為你的心理重築防疫的堤壩。

湖北省婦聯官方微信「湖北e家庭」經「人衛電子書」微信公眾號授權,將此書分篇章刊發。

以下即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第一部分內容↓↓↓

主 編 馬 辛

副主編 謝 斌 王 剛 趙旭東

編寫人員(按照姓氏漢語拼音排序)

陳延妍 北京師範大學

方 新 北京大學

郭 勇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

姜長青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李 強 南開大學

李 焰 清華大學

李 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李佔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劉 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劉 靖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羅 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馬 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馬 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馬建青 浙江大學

孟繁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孟祥寒 南開大學

潘偉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喬志宏 北京師範大學

邵 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史 傑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

宋紅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唐登華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唐利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唐永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

王 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王鵬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西英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謝 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

熊珂偉 北京師範大學

殷錦繡 北京師範大學

餘涵萱 北京師範大學

張 瑩 北京師範大學

張歆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趙旭東 同濟大學

周秋菊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

祝卓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前 言

庚子鼠年來臨之際,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迅猛之勢,降臨我國。這次疫情來勢洶洶,蔓延迅速,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疫情悄然發生,發展又讓人猝不及防。

剛剛接到金鼠報春請柬的人們,還沒來得及赴約,疫情的不速之客已經登門。

生命重於泰山!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打響。為生命接力,醫護人員星夜馳援;與病毒賽跑,救助物資日夜兼程。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生命的救助,心理幹預從未缺席!面對疫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擔憂、焦慮、恐慌情緒肆意蔓延,侵擾著心理的堤壩,加重了疫情帶來的傷害。為了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專家,配合國家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中有關公眾心理社會支持內容,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為你的心理重築防疫的堤壩。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疫情當前,需要萬眾一心,心手相連。疫情當前,更當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戰勝疫情,守衛我們美好的家園,是這個春天的邀約,讓我們用勝利去迎接鼠年明媚的春天!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

2020年1月31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突如其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情境,我們需要對環境威脅和挑戰有一個適應過程。當人遇到嚴重內外環境幹擾性刺激時,人體內外環境穩定性被打破,比如人的角色突然發生了變化,由普通的健康人變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除了忍受軀體方面的痛苦之外,還可能會出現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

戰勝疾病不僅要靠醫護人員的專業治療,還需要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生理需求,同樣也要了解他們心理方面的需要與訴求,以及可能引發的心理、精神問題。從而引導隔離治療初期患者,隔離治療期患者,發生呼吸窘迫、極度不安、表達困難的患者,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進行自我調適,積極配合治療,幫助他們早日康復。

第一節 確診患者的心理特徵

「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應激源,再加上原有的生活工作規律被打破,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在疾病治療的不同階段,表現會有所不同。

一、隔離治療初期患者

「我從來沒吃過什麼野味兒,身邊也沒有哪個人得這個什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我怎麼可能是陽性?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呀!我就是被凍著了,這就是普通的感冒呀!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感冒的呀!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弄錯了的話,是要負責任的呀!」

「醫生,我還能不能治好?……我非常害怕……我不敢睡覺,怕睡著後就醒不過來了……」

被迫隔離治療,面對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陌生的環境,未知的結果……所有這些,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有些患者一度出現震驚,不知所措,甚至「麻木」,表情茫然,反應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整個人呆呆的。

有些患者則極力否認,認為是醫生弄錯了。

有些患者出現憤怒、抱怨,他們覺得自己被命運捉弄,「為什麼偏偏是我?」為一丁點小事就要吵架,甚至會把怒氣無端地發到醫護人員和家人身上,他們不但不配合治療,甚至還會出現衝動毀物的行為。

有些患者表現為明顯的焦慮不安。有對病毒的懼怕,有對親人的掛念,有對治療結果的擔心,也有對死亡的恐懼。

有些患者處於悲傷、抑鬱之中,他們對治療消極,認為前途無望,整夜難以入眠。

二、隔離治療期患者

「醫生,我是不是治不好了……你們不用騙我,這個病,是要死人的……」

隔離的環境,病痛的折磨,使患者的孤獨感愈加突出。患者依賴於醫務人員的照料,並把恢復健康的希望託付給了醫務人員,但醫生護士不可能時時陪伴,這樣就更加重了孤獨感。

治療期病情的波動會極大地影響患者的心理。他們會變得敏感,聽到醫務人員低聲談話,便疑心自己病情加重、醫生在隱瞞病情,進而沉浸在恐懼中,甚至因感到治癒無望而放棄治療;也可能出現各種猜疑,變得不信任醫護人員,不配合治療;也有些人病情稍有緩解,便盲目樂觀,病情稍有惡化又難以承受。

三、發生呼吸窘迫、極度不安、表達困難的患者

Z先生是監護室裡比較難護理的患者,只要是清醒著,他就不斷地試圖扯掉氧氣面罩。但當醫生來到他的床旁,握住他的手,靜靜地望著他時,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便安靜了下來,那雙充滿恐慌的眼睛裡竟然流出了眼淚。他比劃著告訴醫生,他不想死。

對於重症患者,特別是對於因呼吸窘迫、氣管切開而難以表達的患者來說,呼吸困難會導致焦慮緊張,而焦慮又會加重呼吸困難,甚至出現瀕死感、恐慌等症狀,從而陷入惡性循環。除此之外,身體的痛苦、目睹病友的離去也容易使這些患者陷入悲觀、絕望之中。

四、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

「醫生,求求你收我住院吧,我害怕我挺不過去……也怕傳染給我的孩子……她才2歲啊……」

輕症患者雖不需住院治療,但居家隔離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並不小。因為不在醫院,他們可能擔心疾病突然加重卻得不到救治,因而對身體狀況變得異常關注,稍有不適就要去醫院檢查;可能因擔心隔離不當傳染給親友;可能因被他人疏遠而孤獨無助、委屈,甚至陷入悲觀、抑鬱之中;可能因親友一句不經意的話而覺得被冷落並產生病恥感;也可能怕親人擔憂而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敢表達;還可能因醫院不接受自己而產生憤怒,覺得自己沒有被重視;還有人覺得既然不用住院就問題不大而不遵醫囑,更有偏激者會到處遊蕩。

第二節 確診患者的常見心理或精神問題

一、情緒反應

患者出現何種情緒反應及強烈程度如何,會受很多因素影響,差異很大。

焦慮是最常出現的情緒性應激反應,是人們預期將要發生危險或不良後果時所表現的緊張、恐懼、擔心等情緒狀態。適度的焦慮可以提高人們的警覺水平,伴隨焦慮產生的交感神經系統被激活,可以提高人們對環境的適應和應對能力,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但如果過度或不恰當,就是有害的心理反應。

恐懼是一種遇到災難時驚慌害怕、惶惶不安的情緒反應,沒有信心和能力戰勝危險,欲迴避或逃跑。過度或持久的恐懼會對人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抑鬱表現為情緒低落、消極悲觀、孤獨、無助、無望等情緒狀態,伴有失眠、食慾減退、性慾下降等身體不適感,嚴重時甚至有悲觀厭世的想法。

憤怒是與挫折和威脅有關的情緒狀態,由於目標受到阻礙,自尊心受到打擊,為排除阻礙或恢復自尊而引發,多伴有攻擊性行為。

二、認知改變

輕度應激可以使人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增強,以適應和應對外界環境變化,這是積極的心理應激反應。但強烈的應激卻會使人出現意識矇矓、意識範圍狹小,注意力受損,記憶、思維、想像力減退等負面的心理應激反應。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負面心理應激反應。

偏執:看問題狹窄、偏激、認死理,平時理智的人變得固執、鑽牛角尖,蠻不講理。也可表現為過分自我關注,注重自身感受、想法、觀念等內部世界,而不是外部世界。

災難化:表現為過度誇大應激事件的潛在和消極後果。

強迫思維:腦子裡反覆回想與疫情相關的事情,越想擺脫,越難以控制,導致自己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此外,還可能出現絕對化思維(非黑即白),選擇性關注消極信息,敏感多疑,選擇性遺忘等。

三、行為變化

伴隨心理應激反應,人們的外在行為也會發生變化,這是機體為了緩衝應激帶來的影響,擺脫身心緊張狀態而採取的應對行為,以適應環境的需要。

逃避與迴避:患者可能出現逃避檢查與治療,甚至想要離開醫院,擺脫隔離環境等情況。

退化與依賴:患者時時處處依靠別人的照顧而放棄自己的努力,希望獲得別人的同情、支持和照顧,以減輕心理壓力和痛苦。

敵對與攻擊行為:患者可能出現憤怒、敵意、謾罵、憎恨或羞辱他人,也可能出現拒絕服藥、拒絕治療,拔輸液管、引流管、氧氣面罩等情況。

無助與自憐:患者表現為聽天由命、被動的行為狀態,獨自哀嘆,缺乏安全感和自尊心。

四、軀體症狀

在原有症狀的基礎上可能出現更多的症狀或原有症狀加重,如噁心、嘔吐、尿頻、失眠、厭食等。

以上都是在患病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比較常見的反應,但如果持續出現,就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所以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本文來源:人衛電子書

關注加入我們吧

原標題:《新冠肺炎感染者可能遭遇的心理危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一)》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全文
    為了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專家,配合國家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中有關公眾心理社會支持內容,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為你的心理重築防疫的堤壩。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縣(區)級疾控機構接到轄區內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輕症病例、無症狀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應當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學調查方案(第三版)》(見附件2)在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用英語怎麼說:NCP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用英語怎麼說:NCP 2020-02-08 17:15 來源:中新網 作者: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識手冊(雙語)
    2.冠狀病毒有什麼樣的理化特性?3.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哪些?4.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5.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臨床表現有哪些?6.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嗎?7.與患者密切接觸者如何定義?8.為什麼要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14天?9.如果接到疾控部門通知,您是一位密切接觸者,該怎麼辦? 1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能治療嗎?1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基本的應對策略有哪些?
  • 如何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解疑
    人民網西安2月3日電 (左瑞)今天(2月3日)下午,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第五場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陝西省傳染病院(西安市第八醫院)院長郭雅玲介紹相關情況。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發布
    2月5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試行第五版內容包括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臨床特點、病例定義、鑑別診斷、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治療、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轉運原則和醫院感染控制等內容。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解讀
    2020年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第五版」,現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看這三點!
    消化道傳播不是最主要途徑問:如何自己初步判讀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糞口途徑等傳播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科學是戰勝傳染病的最大武器。我作為經歷過2003年非典遭遇戰的臨床一線醫生,剛剛從新冠隔離病房出來。
  • 2020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生了多少例(最新通報)
    我市在不斷規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運行的基礎上,按照新修訂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進一步加大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篩查力度,同時進一步完善檢測方案,優化檢測流程,加快了檢測速度。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 採取甲類防控措施
    二、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1月20日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 青島市第五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青島市第五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2020-02-06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權威發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全文
    李中傑    崔    穎    王子軍    馮錄召    秦    穎    孫成璽    牟    笛    張    劍    孫軍玲    王    蕾    張    荔    夏宏偉    楊    劍    賀    彬    蘇瀟歌前    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新型肺炎吃什麼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藥有嗎
    1月21日16時,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應對防控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鍾南山:目前病毒已經人傳人,將採取哪些措施減少傳染?  鍾南山:人傳人在武漢和廣東都得到了證實,武漢是在醫務人員和病人之間有互相傳染。  首先應是對病人的隔離。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防輸入 防擴散 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鏈  早發現 早隔離 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  2月8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中維護市場秩序等相關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冠肺炎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表示,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宋樹立還表示,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數連續四天超過現有疑似病例數,差距持續增大。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答疑解惑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後,會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症狀,例如我們熟悉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中文譯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各省、自治區按照黨中央關於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為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堅持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力保障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經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西班牙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央視新聞客戶端2月1日消息,當地時間31日晚,在西班牙戈梅拉島(LA GOMERA)確診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該患者為德國國籍,目前他在島上的醫院接受隔離和治療。戈梅拉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中的一個島嶼,是德國人與英國人的度假聖地,該島距離首都馬德裡約2000公裡遠。
  • 山東新增1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新京報快訊 據山東省衛健委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月25日12—24時,山東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
  • 茶樓聚會被免職副鎮長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初為無症狀感染者
    據四川省內江市衛健委消息,截至2月3日24時,內江市新增3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患者鄭某,男,36歲,現住內江市市中區文英街。已對上述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月3日,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規定,根據病例臨床表現,結合流行病學史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確認此3例病例為內江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 超星爾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公開課考試題庫答案大全
    >  B、 潛伏期患者  C、 無症狀感染者  D、 以上都正確  6【單選題】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下列哪項正確( )答:以上都正確  A、 飛沫傳播  B、 密切接觸  C、 可能經氣溶膠/糞口傳播  D、 以上都正確  7【單選題】 下列口罩中,可以用於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