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20日,總理在彌留之際,將中央調查部負責人羅青長約到病房。
總理向羅青長說了這麼一句話:「不能忘記老朋友。」
總理還提到了幾個人的名字,其中一個人叫楊登瀛。
1969年12月19日,楊登瀛病危,臨終前,他再三對子女說:「我不是特務,也不是內奸,我到底算一個什麼人,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周公是知道我的」……
上個世紀二十、三十年代,楊登瀛是國民黨中統在上海的最高負責人,卻又跟陳賡等共產黨人關係密切;
他混跡於十裡洋場,燈紅酒綠,花天酒地,卻又不遺餘力地幫助共產黨人,不惜以身試險;
總理、陳賡稱他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但是,楊登瀛卻不是登記在冊的中共黨員。
可以這麼說,楊登瀛是中央特科的「編外」成員之一。
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情報,保證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的安全,營救被捕同志,並開展針對國民政府的滲透活動。
當然,中央特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採用暗殺的方式,懲處背叛組織、對組織造成嚴重危害的叛徒。
在此期間,楊登瀛很多次幫助過中央特科。
楊登瀛1893年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他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是個名副其實的日本通。
楊登瀛早年間在上海灘廣交朋友,他的朋友遍布國民黨軍界、政界,青幫、租界也有不少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中甚至還有一些共產黨人。
比如,中央特科成員陳養山就是楊登瀛的好朋友之一,他的思想深受陳養山的影響。
1928年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增設採訪股,陳果夫、陳立夫委派青幫中人楊劍虹擔任總幹事,併兼駐上海的特派員。
這個位置雖不顯眼,但權力極大,實際上是國民黨中統在上海的主要負責人。
楊劍虹看上了楊登瀛這個同鄉好友,他頭腦活絡,交際廣泛,大有可用之處。
楊登瀛接到邀約,第一時間就徵求了陳養山的意見。
陳養山馬上聯繫陳賡,並在徵得周公同意的情況下,安排陳賡與楊登瀛會面。
這是楊登瀛第一次與陳賡見面,在這次會面中,陳賡代表中央特科與楊登瀛握上了手。
陳賡建議楊登瀛答應楊劍虹的邀約,趁機加入中統,並在必要時為我黨提供幫助。
楊登瀛欣然接受了陳賡的建議,很快就走馬上任,當上了楊劍虹的副手。
也就是從這天起,楊登瀛成為了一個肩負重任的「雙面間諜」。
楊劍虹因故身亡後,楊登瀛被中統老闆徐恩曾任命為黨務調查科駐上海特派員。
當時,中共和不少反蔣組織都以上海租界為基地,所以,徐恩曾要求楊登瀛建立與租界巡捕房的聯繫,以便遏制反蔣力量。
中央特科也對楊登瀛提出希望,希望他能從巡捕房中收集情報,並充分利用租界的「特權」,為我黨的活動提供幫助。
楊登瀛決定從英租界下手,因為英租界巡捕房幫辦譚紹良是他的廣東同鄉。
擅長交際的楊登瀛很快就跟譚紹良打成一片,並通過他,與蘭普遜探長成為了好朋友。
蘭普遜對這位新朋友欣賞有加,還推薦他擔任了法租界巡捕房的顧問。
楊登瀛於是成為中統、租界兩頭都「吃得開」的大紅人。
利用這個優勢,楊登瀛為中共提供了許多幫助。
以下就列舉幾大典型事例。
1928年4月15日,楊登瀛從蘭普遜那裡得到消息,租界巡捕抓獲了中共主要領導人之一羅亦農。
楊登瀛了解到,是一對何姓夫婦主動向巡捕房自首,供出了羅亦農的住址。
這對夫婦手上還掌握了一份中共地下人員名單,不過,他們並沒有馬上拿出那份名單。
這對夫婦提出交換條件-巡捕房必須提供兩張出國護照和5萬美金,並替他們保守秘密。
巡捕房依照他們提供的信息,果然抓住了羅亦農。
楊登瀛火速找到李克農、陳賡等人,向他們報告了這個驚人的消息。
叛徒到底是誰呢?
李克農推測道:「臨時中央上海聯絡站的負責人何家興,他妻子叫賀治華,會不會外國人『何』、『賀』發音不分呢?」
經李克農這麼一提醒,大家頓時醒悟過來。
何家興夫婦留學蘇聯回國後給羅亦農當了秘書,除此之外,他們還掌握了上海地下黨員登記表。
經過緊急調查,中央特科也從內線得到了確切消息,出賣羅亦農的叛徒正是賀治華、何家興。
中央特科決定立即行動,搶回那份黨員名單,並堅決懲處這一對叛徒,以免帶來更大禍害。
4月25日清晨,一支迎親隊伍熱熱鬧鬧地來到賀治華的住宅前,沒有人知道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特科紅隊。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陳賡帶著紅隊隊員衝進賀治華的住宅,逼迫何家興交出那份名單,隨後一槍擊斃了這個可恥的叛徒。
隨後,另外幾個紅隊隊員發現了躲在床下的賀治華,憤怒的紅隊隊員對賀治華連開數槍,然後迅速撤離了現場。
沒想到,賀治華雖然身中數槍,還被打瞎了一隻眼睛,卻僥倖活了下來。
據傳,賀治華隨後即遭租界驅逐,回了四川老家,再次嫁人生子。
1938年,國民黨特務突然追到四川,當著賀治華兩個孩子的面,特務們就地槍殺了她。
賀治華曾是朱老總的妻子,當年,遠在德國的朱老總接受黨的委派,前往楊森部擔任黨代表。
朱老總前腳剛離開德國,賀治華就與「白面書生」何家興搞到了一起。
賀治華不但背棄了信仰,還是感情上的叛逆者。她罪孽深重,死不足惜。
1929年8月24日下午4時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的彭湃等人突然被捕。
中央斷定:黨內一定出了叛徒。
叛徒是誰呢?
陳賡很快就從楊登瀛那裡得到情報,這個叛徒是中央軍委秘書白鑫。
周公指令特科:不惜任何代價,全力營救彭湃等人並儘快除掉叛徒白鑫。
陳賡再次與楊登瀛聯繫,得知敵人將把彭湃等同志轉送到龍華上海警備司令部。
可是,由於敵人突然改變押送時間,中央特科的武裝劫車行動功敗垂成。
為截殺叛徒,楊登瀛摸清了白鑫的居住地點。
陳賡率領紅隊立即展開行動,果斷擊斃了叛徒。
同年11月,中共中央委員、江蘇省委常委任弼時被捕。
楊登瀛找到巡捕房,謊稱「這個人是我的手下人」,成功地將任弼時接出了巡捕房。
1931年,中共中央委員關向應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並被搜去了一箱文件。
蘭普遜看不懂中文,便找楊登瀛過去幫忙。
楊登瀛得知情況後,馬上與陳賡取得了聯繫。
在陳賡的安排下,楊登瀛帶著假扮成鑑定專家的地下黨員去了巡捕房,用假材料替換了其中的機密文件。
一個月後,楊登瀛花錢請了一個律師,將關向應從巡捕房保釋了出來。
楊登瀛不但幫助我黨從租界、國民黨大牢裡「撈人」,還幫助我黨往國民黨要害之處「植入」情報人員。
錢壯飛是「龍潭三傑」之一,他能夠順利打入中統,並成為中統特務頭子徐恩曾的機要秘書,楊登瀛就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楊登瀛在1931年4月出了事。
中央特科顧順章突然被捕,旋即叛變。
顧順章供出了楊登瀛向中共「告密」的情況,楊登瀛於是馬上就關押了起來。
但是,因為楊登瀛是陳果夫、陳立夫籠絡青幫引進的「人才」,由此,他們對楊登瀛的「罪狀」採取了一系列的「隱瞞」措施。
最後,陳立夫、張道藩、徐恩曾等人親自出面,給楊登瀛定了個「情報販子」的罪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半年多後,楊登瀛就走出了監獄。
此後,徐恩曾給楊登瀛安排了一個反省院副院長的職位,完全脫離了特工系統,與共產黨方面也失去了聯繫。
七七抗戰爆發後,特工總部西遷,楊登瀛選擇留在了南京。
南京解放時,楊登瀛已經今非昔比,窮困潦倒,以至於靠擺煙攤維持生活。
1951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發出布告:「凡在國民黨黨、政、軍、警、憲、特機關任過職的,一律到公安機關登記。」
楊登瀛認為自已曾為共產黨做過事,也就沒有去登記。
結果,期限一到,楊登瀛立即被捕。
審訊時,楊登瀛講述了1928年至1931年期間為共產黨所做的工作。
在陳賡和陳養山的證明下,楊登瀛終於得到了寬大處理。
1956年3月,南京軍區專程派人送楊登瀛去北京,楊登瀛見到了陳賡、陳養山等人。
在陳賡的直接幹預下,南京市政府每月給楊登瀛發放100元生活補助費。
文革期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逼迫楊登瀛交代陳賡、陳養山的「黑材料」,都遭到他的斷然拒絕。
楊登瀛也由此受了不少罪,即便如此,楊登瀛也沒有後悔當初所做的事情。
1969年12月19日,「雙面間諜」楊登瀛在南京逝世。
無論楊登瀛算不算是組織的成員,在中國共產黨最艱難的時期,楊登瀛確確實實做了許多有益於組織、有益於人民的事。
「一切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你們都不要忘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