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分鐘!臨沂病患乘直升機抵青 空中架起生命通道

2020-12-27 青島網絡電視臺

  冬日島城天雖寒,但一件件暖心事讓人感到溫暖。從臨沂到青島,乘高鐵或汽車需要2到4個小時,這對於亟需救治的病人來說,很可能會貽誤寶貴的救援時機。12月10號上午,一架運載病患的救援直升機,降落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從臨沂起飛到降落青島,僅僅用了53分鐘,為搶救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

  16日上午,在青島市急救中心停機坪,來自臨沂的隋女士和弟弟將寫有「青島急救大愛無疆」的錦旗,送到醫護人員手中。說起一個星期前的經歷,隋女士依然心有餘悸。

  12月9日,隋女士62歲的父親突發腹痛,經當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腹腔積血,但在急症剖腹探查後,卻未能找到出血點。情況緊急,隋女士決定向青島市急救中心求救,將父親轉至青島搶救。

  經過評估,青島市急救中心決定啟用直升機執行此次急救轉運任務,並立即協調各方:由通航公司申請急救航線、規劃飛行線路,飛行員和機務同時做好起飛準備,確定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為接診醫院,並通知院內做好接診搶救準備。

  經過53分鐘的飛行,直升機成功降落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隨後病人被迅速送往急診科,經搶救轉危為安。目前隋女士的父親病情平穩,正在重症監護室接受觀察。

  救援直升機的及時出動,為重症病人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據了解,青島市急救中心航空醫療救援運行項目自2016年啟動以來,目前已通過直升機成功轉運、救治了15名危重傷病員。

  【視頻未經版權方允許,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53分鐘!臨沂危重病患「飛來」青島 空中急救再次實現跨城救援
    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李麗濤)近日,一場跨越近300公裡的空中跨城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上演。臨沂一名62歲病人突發腹痛、腹腔積血,在當地醫院進行急症剖腹探查後未找到出血點,緊急時刻,家屬向青島市急救中心求救,急救中心緊急派出直升機跨城救援,53分鐘內順利將病人轉往青島搶救,及時挽救老人生命。昨日日,病人家屬特意為青島市急救中心送上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 53分鐘,臨沂六旬危重老人「飛」來青島急救
    、腹腔積血,在當地醫院進行急症剖腹探查後未找到出血點,家屬向青島市急救中心求救,急救中心緊急派出直升機跨城救援,53分鐘內順利將病人轉往青島搶救,及時挽救老人生命。日前,一場跨越近300公裡的空中跨城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上演。
  • 一小時架起「地空生命線」 臨沂老人腹內出血,飛機運送青島得救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日前,一場跨越近三百公裡的「空中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之間「上演」。臨沂62歲老人突發腹痛、腹腔積血,在臨沂市中心醫院進行急症剖腹探查後未找到出血點。緊急時刻,家屬向青島市急救中心求救,最終工作人員利用直升機將病人轉往青島搶救,及時挽救老人生命。12月16日,老人家屬特地從臨沂來到青島市急救中心送上錦旗表達感激之情。「空中」救援挽救出血老人「你好,是青島市急救中心嗎?我父親一直出血,能叫救護車過來嗎?」12月10日,青島市急救中心接到一通特殊求救電話。
  • 已選定3個直升機備降點,新區應急救援即將開啟空中模式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謝春暉 通訊員 胡蔚 姚峰「病患受傷嚴重,需要馬上送往就近醫院搶救,請速速趕來。」不一會兒,救兵乘著直升飛機從天而降將病患抬上擔架,前後花費不到15分鐘。日前,錢塘新區應急管理局聯合金匯航空公司在建德千島湖機場基地開展了一場直升機應急救援實戰演練,應急管理局應急救援骨幹及7支社會隊伍負責人參加了學習訓練。
  • 空中120駕到,深大總醫院開展航空醫療救援演練
    直升機穩穩降落在停機坪該名「患者」疑似因嚴重車禍導致脊柱損傷,病情嚴重,情況危殆!但正值上班早高峰時期,地面120無法快速到達進行救護。120指揮中心立即啟動空中救援並與東部通航呼叫中心取得聯繫。10分鐘後,一架救援直升機從北向南飛來,盤旋後穩穩降落在深圳大學總醫院院內的停機坪上。
  • 53歲萊州男子全身重傷,直升機跨城救援50分鐘飛抵青急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徐福強 11月17日,萊州53歲男子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全身多處重傷,生命危在旦夕,需緊急跨城轉院。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50分鐘後,直升機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經緊急救治,目前男子情況平穩。
  • 空中急救!臨沂一患者腹腔積血,直升機1小時接力救援
    空中急救?以前光聽說過咱沒見過這不12月10日一場空中急救在臨沂上演急速行動111時33分,接協助電話臨沂市中心醫院醫務科接到青島市急救中心電話,稱有一在院患者需轉運至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因路況限制,青島市急救中心希望能使用直升機通過空中救援的方式轉運患者
  • 救援直升機是這樣「救人」的
    3分鐘飛抵事故現場,現場醫護人員判斷,除骨折與化學性灼傷,還有產前出血和胎兒窘迫等危急情況,需緊急轉運至40多公裡外的珠江醫院,符合直升機救援條件。5分鐘後,傷者被平穩移送上直升機後立即起飛。10分鐘後,直升機平穩降落在珠江醫院旁的廣州市五中附屬初級中學體育場,在此等候的珠江醫院醫務組迅速將孕婦移送至救護車。
  • 直升機跨城救援 萊州危重男子50分鐘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
    原標題:直升機跨城救援!萊州危重男子50分鐘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11月17日上午10點05分,隨著陣陣呼嘯聲,一架黃色救援直升機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二期綜合樓樓頂停機坪緊急降落,機上搭載一名來自萊州的危重患者,現場等待的救護人員將患者緊急轉至ICU。
  • 直擊廣東河源水災空中救援通道 直升機運送傷員和物資
    【解說】6月12日,正在深受水災困擾的廣東河源連平縣仍不停地下著小雨,當地時間中午12時許,在該縣體育中心開闊地帶,一架滿載救援物資的直升機緩緩起飛,經過10餘分鐘後,懸停在本次受災較為嚴重的連平縣上坪鎮三洞村謝洞村上空,救援人員向災區投下災民急需的生活日用品。
  • 空中急救出動!萊州危重患者50分鐘抵青實現跨城救援
    飛機從起飛到降落僅用時50分鐘,為患者後續救治贏得寶貴時間。53歲男子全身多處重傷 需緊急跨城轉院患者是來自萊州市的53歲的劉先生,工作時不慎發生意外,頭、面、胸、腹、腰背部多處受傷,胸腰椎等多處骨折,脊髓受損,當地醫院對其進行了緊急搶救,但術後病情急劇加重,劉先生一度陷入昏迷,生命十分危急。
  • 我省正式開通空中醫療救援通道
    9月29日上午,我省首個屋面直升機停機坪落成及醫療救援直升機首飛儀式在蘭大二院舉行,這標誌著我省正式開通空中醫療救援通道。  開展直升機航空救援,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後的黃金時間內,迅速將急需救治的重症傷員轉運到省級大醫院,挽救傷員生命。
  • 急診「打飛的」 荊門二醫加入空中救援聯盟醫院
    杜國軍介紹,直升機航空救援是院前醫療急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其普及程度遠不如陸地救護車,但在遇到群體性災害事件、高層建築、山林野外、塌陷塌方等特殊地形、環境條件下救援需求時,直升機救援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據了解,荊門二醫陸空立體救援模式依託武漢亞心總醫院「空中救援聯盟總部」,共享空中急救資源——專業救援直升機,通過與地面急救體系「陸空協作」,壓縮緊急轉運時間。
  • 打通空中「生命線」!贛醫一附院啟用直升機轉運病危老人
    客家新聞網訊 吳先群 記者黃梓倩 曾祥堅 見習記者吳仕龍報導:12月9日11時許,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救援直升機緊急升空飛往大餘縣,轉運一名71歲危重患者。1小時零2分鐘後,該院將患者安全轉運至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搶救。
  • 南醫雜談|「空中生命線」——《Code Blue》
    顧名思義,CB是一部講述直升機救援的醫療劇,它把焦點聚焦在了醫院的急診部。特別的是,這裡的急診部由飛行急救隊負責。在2007年,日本通過法案開始建構全國救護直升機體系,空中醫師這樣的職業進入了大眾眼帘。該劇講述的是翔北醫院中幾位新晉的空中醫師與空中護士,從直升機急救員的雛鳥,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醫生的故事。主人公。緊急救命中心的醫生。
  • 從「地面」到「空中」 打造立體救援通道
    圖片由市應急管理局提供空中:無人機直升機齊上陣除了地面救援,空中「消防戰隊」──無人機、直升機也前來支援。大疆M300無人機搭載多功能相機啟動高空偵察,並將火場影像實時回傳至應急指揮大廳的屏幕上,幫助指揮人員及時掌握火情。
  • 與生命賽跑 遷安上演空中接力!
    2017年2月16日下午,遷安市中醫醫院一位腦出血並胃出血患者被「999空中救援」緊急運送到北京醫院接受治療。16:00,一架「999救援」的直升機朝遷安市中醫醫院飛過來,直升機快速準確的降落在該院門前空地上。飛機停穩後,隨機的空中救援人員打開艙門下來。
  • 恩施用直升機送一歲寶寶轉院至武漢!
    11月5日14時15分  直升機抵達武漢  用時135分鐘    患兒生命體徵平穩  被安全轉運至武漢同濟醫院  接受治療  此次空中轉運充分體現了恩施華龍總醫院與同濟醫院、武漢亞心空中救援中心針對低齡患兒的無縫對接、協同配合開展航空醫療救援的能力。
  • 武漢亞心總醫院「開放日」:邀市民探秘「空中120」
    空中急救的直升機是怎麼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可以承載幾個人?飛行速度是多少?比起地面120,直升機救援有哪些不可比擬的優勢?「亞心一號」這位「空中英雄」又是如何做到轉運成功率100%的呢?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突發疾病、自然災害面前,救援直升機又是如何「大顯身手」的呢?
  •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 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百餘名隊員昨在五緣灣舉行海上救援演練揭牌儀式後,市空中救援中心在五緣灣舉行了直升機海上救援演練。緊握滑索而下的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簡稱「東二飛」)隊員,在直升機螺旋槳捲起的水波中,將「遇險者」救上飛機。東二飛副隊長丁正國說:「此次演練意在展現我們完備的海上救援力量。市空中救援中心的建成,將提升我們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