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高速公路上如果發生意外,及時將重傷患送醫救治往往難度很大,尤其當路面交通狀況不好,更是緊急萬分。這個時候,如果出動空中救援力量,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專業進行空地接力救援的直升飛機是怎麼工作的?你見過嗎?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與廣州市交警支隊、南沙區應急局、南沙區衛健局、南沙區消防大隊、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環龍高速公司等多家單位開展「警保醫聯動」深度合作,模擬廣州南沙港快速路細瀝收費站,小汽車追尾一輛危化品車,危化品洩露,孕婦嚴重受傷的情景,使用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將受傷孕婦緊急轉運至珠江醫院搶救。
根據演練安排,這名懷孕32周的孕婦此次在交通事故中嚴重受傷。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派出的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與珠江醫院醫護人員正在南沙港快速路市南路收費站備勤,得知情況後,廣州交警運營控制指揮中心立即下達救援命令,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東部通航、珠江醫院人員迅速響應,立即啟動直升機救援應急預案。
母子危在旦夕、搶救刻不容緩。5分鐘準備後,直升機從備勤點起飛。3分鐘飛抵事故現場,現場醫護人員判斷,除骨折與化學性灼傷,還有產前出血和胎兒窘迫等危急情況,需緊急轉運至40多公裡外的珠江醫院,符合直升機救援條件。5分鐘後,傷者被平穩移送上直升機後立即起飛。
10分鐘後,直升機平穩降落在珠江醫院旁的廣州市五中附屬初級中學體育場,在此等候的珠江醫院醫務組迅速將孕婦移送至救護車。
3分鐘後,孕婦經綠色通道,進入珠江醫院CT室檢查,隨後立即轉入ICU病房。根據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的治療方案,術前準備緊鑼密鼓地進行……
事故現場距離珠江醫院40多公裡,地面醫療運輸需耗時超40分鐘,一旦擁堵,時間更不可預估,而此次空中接力救援僅十幾分鐘,為生命贏得寶貴的救援時間。
珠江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張琰介紹,這是廣州市首次開展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空地一體化直升機應急救援,也是珠江醫院自5月1日正式掛牌廣州市第一家「道路交通應急救援點」以來,首次參與全市大型立體救援演練。此次演練旨在吸取溫嶺槽罐車爆炸事故的教訓,建立「警保醫聯動」深度合作模式,完善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保障機制,確保交通事故傷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而醫院接到空中救援調度時,承擔的職能便是調派醫護人員直接隨機前往現場參與空中轉運,保障轉運過程中傷病患的生命安全。隨著「產婦」成功獲救,標誌著廣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據了解,執行本次飛行的為東部通航雙引擎醫療救援構型空客135直升機,被稱為「空中ICU」,醫療艙內含專業醫療設備設施,可在有效克服路途遠、交通擁堵等困難,快速轉運病人的同時,更高標準地保障病人的生命體徵平穩,與地面、「120急救車」組成立體急救系統。
東部通航相關負責人楊皓森說,現有的空中急救系統更多關注的是道路救援和醫療轉運,當地面醫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經過專業判斷,符合直升機救援條件,需要啟動空中應急時,他們會第一時間聯繫相關部門啟動空中救援,以及時完成病人轉運。
目前直升機救援服務仍然比較少見,緊急情況由120、交警部門調度的服務可能需要由傷者自行承擔費用,只有部分商業保險客戶可免費享受直升機救援。
張琰則認為,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空中急救系統將會進一步普及和完善,成為常態化的急救系統組成部分,惠及更多普通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