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救援直升機是這樣「救人」的

2020-12-24 廣州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高速公路上如果發生意外,及時將重傷患送醫救治往往難度很大,尤其當路面交通狀況不好,更是緊急萬分。這個時候,如果出動空中救援力量,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專業進行空地接力救援的直升飛機是怎麼工作的?你見過嗎?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與廣州市交警支隊、南沙區應急局、南沙區衛健局、南沙區消防大隊、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環龍高速公司等多家單位開展「警保醫聯動」深度合作,模擬廣州南沙港快速路細瀝收費站,小汽車追尾一輛危化品車,危化品洩露,孕婦嚴重受傷的情景,使用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將受傷孕婦緊急轉運至珠江醫院搶救。

根據演練安排,這名懷孕32周的孕婦此次在交通事故中嚴重受傷。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派出的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與珠江醫院醫護人員正在南沙港快速路市南路收費站備勤,得知情況後,廣州交警運營控制指揮中心立即下達救援命令,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東部通航、珠江醫院人員迅速響應,立即啟動直升機救援應急預案。

母子危在旦夕、搶救刻不容緩。5分鐘準備後,直升機從備勤點起飛。3分鐘飛抵事故現場,現場醫護人員判斷,除骨折與化學性灼傷,還有產前出血和胎兒窘迫等危急情況,需緊急轉運至40多公裡外的珠江醫院,符合直升機救援條件。5分鐘後,傷者被平穩移送上直升機後立即起飛。

10分鐘後,直升機平穩降落在珠江醫院旁的廣州市五中附屬初級中學體育場,在此等候的珠江醫院醫務組迅速將孕婦移送至救護車。

3分鐘後,孕婦經綠色通道,進入珠江醫院CT室檢查,隨後立即轉入ICU病房。根據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的治療方案,術前準備緊鑼密鼓地進行……

事故現場距離珠江醫院40多公裡,地面醫療運輸需耗時超40分鐘,一旦擁堵,時間更不可預估,而此次空中接力救援僅十幾分鐘,為生命贏得寶貴的救援時間。

珠江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張琰介紹,這是廣州市首次開展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空地一體化直升機應急救援,也是珠江醫院自5月1日正式掛牌廣州市第一家「道路交通應急救援點」以來,首次參與全市大型立體救援演練。此次演練旨在吸取溫嶺槽罐車爆炸事故的教訓,建立「警保醫聯動」深度合作模式,完善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保障機制,確保交通事故傷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而醫院接到空中救援調度時,承擔的職能便是調派醫護人員直接隨機前往現場參與空中轉運,保障轉運過程中傷病患的生命安全。隨著「產婦」成功獲救,標誌著廣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據了解,執行本次飛行的為東部通航雙引擎醫療救援構型空客135直升機,被稱為「空中ICU」,醫療艙內含專業醫療設備設施,可在有效克服路途遠、交通擁堵等困難,快速轉運病人的同時,更高標準地保障病人的生命體徵平穩,與地面、「120急救車」組成立體急救系統。

東部通航相關負責人楊皓森說,現有的空中急救系統更多關注的是道路救援和醫療轉運,當地面醫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經過專業判斷,符合直升機救援條件,需要啟動空中應急時,他們會第一時間聯繫相關部門啟動空中救援,以及時完成病人轉運。

目前直升機救援服務仍然比較少見,緊急情況由120、交警部門調度的服務可能需要由傷者自行承擔費用,只有部分商業保險客戶可免費享受直升機救援。

張琰則認為,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空中急救系統將會進一步普及和完善,成為常態化的急救系統組成部分,惠及更多普通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彭睿宇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相關焦點

  • 電影情節般的直升機救援?揭秘北京警航救援隊的日常
    「當時傷者所在的山頭,直升機根本沒法停靠,只能懸停著。而直升機懸停,也是不斷晃動的,懸停位置只能靠飛行員不斷調整來保持。」回憶起那次救援,北京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空中任務中隊民警張崢記憶猶新。直升機懸停在一個山頭邊,任務員頭頂就是高速旋轉的旋翼,尾翼旁就是山體。「那個時候,哪怕用手輕輕推一下直升機,都會讓直升機左右滑動,一不小心就會機毀人亡。」
  • 把救人放在首位 德邦快遞司機推遲卸貨助救援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寧波慈谿市一位一歲多的小女孩被反鎖在自家屋內,到場消防車搭上梯子依然高度不夠,無法進屋救援。見此情形,正在運輸卸貨途中的德邦快遞班車司機馬海亮當機立斷,主動將班車移到被救住戶樓下,最終配合消防戰士成功救援小女孩。
  • 汶川大地震:全國救援直升機僅有80架,如今數量大增都是血的教訓
    救援直升機直升機被發明出來以後,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種則是軍事領域的武裝直升機,第二種則是民間領域的運輸直升機。我國建國之後,在直升機範疇內一直都很重視武裝直升機,但2008年的一場地震,卻給我們帶來了啟示。
  • 直升機停機坪的救援與消防要怎麼做?
    救援與消防服務的主要目標是挽救生命。因此,提供處理發生在直升機場或其緊鄰地區的直升機事故或事故徵候的手段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正是在這個區域裡存在著挽救生命的最大機會。這就必須時時假定,或緊隨直升機發生事故或事件之後,或在進行救援的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火災並需要滅火。
  • 中國為什麼少見醫療救援的直升機?
    直升機救援屬於空中醫療救援的一部分。 空中醫療救援是指藉助航空器,如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將救援力量、藥品器材等快速運送至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救援,或在醫療監護下,將危重傷病員快速運至後方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建立無縫式救援鏈。
  • 廣西陽朔縣成立民兵直升機偵察救援排
    「著眼新時期國防動員建設,根據民兵組織規模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經縣人武部黨委研究決定成立民兵直升機偵察救援排,其建設納入縣後備力量『十四五』發展規劃……」年終歲尾,廣西陽朔縣人武部召開黨委議訓會,部長彭劍輝的一席話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
  • 「廈門機長」參與拍攝熱映影片《緊急救援》
    海上船隻即將傾覆的關鍵時刻,駐地在廈門的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及時開展救援。 ▲救生員在海上救人的驚險瞬間。 直升機出動救援。 文/圖 本報記者 張玉榕 通訊員 康 力 林超賢導演的《緊急救援》近期全國各大影院熱映,彭于晏等明星演繹了中國海上撈救人的英雄故事。不少市民看到4架直升機在廈門世茂海峽大廈一側的海域飛過等多個鏡頭後直呼:原來,電影中不少場景是在廈門拍攝的!
  •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 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百餘名隊員昨在五緣灣舉行海上救援演練揭牌儀式後,市空中救援中心在五緣灣舉行了直升機海上救援演練。緊握滑索而下的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簡稱「東二飛」)隊員,在直升機螺旋槳捲起的水波中,將「遇險者」救上飛機。東二飛副隊長丁正國說:「此次演練意在展現我們完備的海上救援力量。市空中救援中心的建成,將提升我們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能力。」
  • 《緊急救援》的背後—我國S-76直升機僅20餘架,亟待加強
    12月18日,電影《緊急救援》上映,該片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特勤隊員高謙和好兄弟趙呈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 臨沂一患者腹腔積血,直升機1小時接力救援
    急速行動111時33分,接協助電話臨沂市中心醫院醫務科接到青島市急救中心電話,稱有一在院患者需轉運至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因路況限制,青島市急救中心希望能使用直升機通過空中救援的方式轉運患者醫務科立即聯繫相關職能部門準備救援直升機降落場地,同時溝通科室做好患者出院前的準備工作,確保患者安全;並與青島急救中心、青島市立醫院工作人員分別就降落場地位置、降落時間、患者基本信息、診療過程進行不間斷的溝通聯繫。
  • 商洛救援直升機停機坪設計公司【送飛助航】
    商洛救援直升機停機坪設計公司【送飛助航】送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直升機停機坪和直升機場建造諮詢、設計、施工、設備供應、項目管理為一體的集成化公司。此前,北京安貞和中日直升機救援,就是通過在四環上封路和騰空停車場實現起降的,耗時長、成本高。建設一個直升機起降平臺,少需要100多平方米的空地。起降平臺包括鋁合金配件、消防、燈光等設備,一般高層建築樓頂都可建造,平臺採用比較輕的鋁合金構件,建築一般不需要進行專門加固,建設成本低,美觀耐用。此前,國內直升機起降平臺大多靠進口,少量國產也是以水泥、鋼材等材料建設,使用年限較短,維護成本較高。
  • 參與拍攝《緊急救援》!廈門「彭于晏」們的日常,比電影更驚險刺激...
    最近又有一部曾在廈門取景的大片熱映TA就是《緊急救援》影片中,彭于晏等明星演繹了中國海上撈救人的英雄故事。>機長尹鵬翔與同事一起操作完成多個直升機飛行的鏡頭、絞車手賀陽也參與了救援過程的拍攝,就連電影中的兩架救援直升機,也是東二飛日常執行任務的s76 c++型救助直升機。
  • 參與拍攝《緊急救援》!廈門「彭于晏」們的日常,比電影更驚險刺激
    影片中,彭于晏等明星演繹了中國海上撈救人的英雄故事。不少小夥伴看到4架直升機在廈門世茂海峽大廈一側的海域飛過等多個鏡頭後直呼:原來,電影中不少場景是在廈門拍攝的!
  • 參與拍攝熱映影片《緊急救援》「廈門機長」接受採訪講述真實的...
    海上船隻即將傾覆的關鍵時刻,駐地在廈門的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及時開展救援。▲救生員在海上救人的驚險瞬間。直升機出動救援。林超賢導演的《緊急救援》近期全國各大影院熱映,彭于晏等明星演繹了中國海上撈救人的英雄故事。
  • 直升機、無人機、機器人齊上陣 長江邊上演「緊急救援」
    新華社武漢6月11日電(記者侯文坤)直升機、無人機、機器人等齊上陣,漫溢險情處置、內澇搶排、災民轉移搜救等搶險工作輪番上演。11日下午,一場緊張的防汛搶險綜合演練在長江幹堤石首段筆架灣水域舉行。  湖北是長江幹線流經裡程最長的省份,防汛任務艱巨。
  • 已選定3個直升機備降點,新區應急救援即將開啟空中模式
    日前,錢塘新區應急管理局聯合金匯航空公司在建德千島湖機場基地開展了一場直升機應急救援實戰演練,應急管理局應急救援骨幹及7支社會隊伍負責人參加了學習訓練。此次培訓,參訓人員初步了解掌握了直升機救援技能,有效提升了社會救援力量與航空救援隊的協同作戰能力,為今後應急救援實戰打下良好基礎,這也意味著不久後新區應急救援新增添空中模式。
  • 《緊急救援》他們總被遺忘,卻始終在給我們的幸福託底
    數架直升飛機在高空中左衝右突,偌大的海上鑽井平臺爆炸起火搖搖欲墜……電影《緊急救援》一開場就是這般驚心動魄的場面,不知道的還以為又是什麼國際行動、駭人陰謀,直到彭于晏拉著一根吊鉤長驅直下,衝入火海裡救人,我才意識到這是真真正正的硬核救援。而彭于晏所飾演的,正是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隊長高謙。
  • 《緊急救援》四場救援都有原型,現實比電影更驚心動魄
    電影《緊急救援》斬獲3億票房,這個成績對於這樣的配置和製作來說,並不理想。但隨著電影口碑逐漸升溫,票房也會有所迴轉,相信突破10億票房不在話下。 雖然這部電影依舊存在許多不足,但每個「中國救撈人」背後的故事卻讓人為之動容,比電影劇情更讓人感動的其實是背後的故事。
  • 直升機保駕護航 國網通航公司助力首都空中應急救援
    12月3日上午,國網通航公司H225直升機正式執行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應急飛行任務,本次巡視主要包括北京定陵機場至官廳水庫區域,共計飛行45分鐘。國網通航公司與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於近日達成正式合作,為北京市航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中型直升機組租賃和機場綜合保障服務,積極打造以森林滅火任務為核心的綜合性空中救援力量,重點保障首都地區應急需求,開創了政企聯合、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 12年前汶川地震,全國救援直升機缺乏,現在數量大增是血的教訓
    汶川需要緊急救援,黃金救援時間是一場生死拉力戰。在災區同胞安危刻不容緩的情況下,為開闢一條嶄新的生命通道,直升機救援成為當時最行之有效的救援手段。當時全國能調動的直升機一共有四五百架,而四川境內能全部調動的直升機更是稀少。於是,由全國聯控立即調集80架直升機火速飛往汶川,積極參與救援任務。當時中國國力正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直升機力量較為薄弱,80架直升機幾乎是全國所有搜救直升機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