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4天票房僅1.5億,李安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社

撰文 / 董雨晴

編輯 / 王曉玲

李安蜷縮在一張沙發椅上,頭髮花白。時隔三年,他又帶來了一部4K/3D/120幀的動作片《雙子殺手》,這一次還花掉了更多預算和時間——為了製作出一個複製人、一個年輕二十幾歲的威爾·史密斯。李安說,算下來這個角色比最貴的演員還要貴好幾倍。

10月18日上映的《雙子殺手》給李安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畢竟《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負面與批判言猶在耳。

早在10月12日下午,李安從紐約趕到北京,參加《雙子殺手》在中國的第一場「影迷」見面會。觀影席上坐的滿滿當當,除了幾大電影公司的老闆,還有文牧野、路陽、畢贛這些青年導演。

李安看上去很疲憊,說話的氣息很輕。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樣,《雙子殺手》也是體力活。120幀這樣特別的格式讓李安的過往經驗都不再適用,就連一段平時看來簡單的摩託車追逐戲,他都要重新設計拍攝方式。

還有大量的後期轉制工作。上個月,因為高幀轉低幀頻繁出現跳幀的問題,讓整個後期組心驚膽戰了很久。

儘管已經如此,李安仍按計劃趕了過來。李安說,他對《雙子殺手》在中國的表現抱有很大期待心,「上個片子很辛苦,反響最好的是這個地方」。

這不是一句客氣話。三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美國遭遇了口碑與票房的雙滑坡,票房只有幾百萬美元,爛番茄指數沒超過50%。但中國市場的表現卻還不錯,票房達到了1.65億元,而且當時僅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套的、能原汁原味呈現120幀電影的放映樣機就貢獻了3000多萬票房。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觀眾對於120幀技術的熱情高於美國?李安說他很忐忑,他的思緒總是會飄回三年前,飄回那些在片場、後期面臨窘境的時刻。

1977年喬治·盧卡斯創造了《星球大戰》,以此開啟電影的計算機特效時代。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阿凡達》重振了3D電影的雄風。李安顯然也在等待,一部讓120幀聲名大噪的驚世奇作。

在第一輪《雙子殺手》的討論過後,網友最集中的疑問是,李安為什麼要死磕120幀。他在現場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問題。當有人問起,是否還會再去拍攝第三部120幀的電影時,他說:「如果還有人投資的話」。

01

能夠確定的是,三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遭遇的質疑與否定沒能擊退李安。

《雙子殺手》是一部故事非常「簡單」的動作片。威爾·史密斯扮演的特工,在臨近退休之際,陷入了一場來自老東家的陰謀,他隨即展開逃亡與反殺,而追殺威爾·史密斯的人正是他的年輕版複製人。

這看起來不是一個「李安」式的故事。人們對李安總是有著很高的期待,那種期待在於李安每拍攝一部作品,就能用嫻熟的春秋筆法,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刻的解構,宗教、信仰、生死、父與子,這些主題曾一一出現在李安的作品中。即便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也將反戰的主題表達的不錯。

與這些過往相比,《雙子殺手》當然顯得平庸。這種將戲劇放在相對不重要位置的做法更難以讓人接受。難怪毒舌的影評人吐槽,「雙子殺手的劇本,一部電影的重中之重,反而已經透露出一股在地下室蹲了20年的發黴味道」。

這位說的其實一點都沒錯。《雙子殺手》的故事最早萌芽於1997年,迪士尼當時在籌備一個特工突然遭遇神秘殺手追殺,最終發現這名殺手是自己克隆體的故事。儘管當時選定了導演人選,敲定了劇本,但礙於特效技術的不成熟,這個項目幾經擱置。

直到三年前,有著濃厚矽谷氣質的天舞影業(Skydance),從迪士尼手中買下了這部作品的版權,並找到了李安,這才開始了複製人「返老還童」技術的挑戰。他們先是讓51歲的威爾·史密斯進行表演,當然需要演出20歲的感覺,然後運用動作捕捉技術,研究威爾·史密斯面部的每一塊肌肉、每一點細微變化,再用電腦一粒一粒做出來,「我們不僅研究他的心態、表演、心情,我還可以研究時間在人身上做了什麼」,李安說,就好像念了一個研究院。

那段老年威爾史密斯與年輕版威爾史密斯對打的4分鐘片段,李安與數百名工作人員前後共製作了9個月。難點在於用電腦特效做出來的人物,即便再真實,大腦也會本能的告訴人們「它是假的」。號稱技術達到巔峰的阿麗塔,看上去也像是一個假人。

所以說,即便「自己殺自己「、「複製人」這樣在過去20年裡已經被反覆使用嚼爛的梗,讓《雙子殺手》的故事相當老套,但做一個看上去真實的數碼人物,就已經足夠吸引李安。

首映當天,坐在李安旁邊的復星影視文化集團CEO張昭打趣道,「你是一個戲劇大師,但現在你怎麼突然把這個拋下了」。不等張昭說完,李安就搶答,「我沒有想放下戲劇,我只是想加強畫面」。

「上個我做戲劇做不太通,我就想用動作片試一下」,李安說,其實當中提到的道德議題、人性的桎梏等等,這些也都很有意思。

看上去似乎依舊有李安式的表達。但觀眾的疑問則在於,沉迷於技術的李安,到底是不是在錯誤的時間去做了所謂正確的事情?這或許要從很多年前開始講起。

李安說,他從年輕時就知道,電影真正的魅力不是戲劇。十幾歲時,每次只要打開電視,看到裡面在放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都會安靜的看完,雖然李安覺得他到現在都不一定看得懂,但那是一種說不出的魅力。

直到去紐約留學,並真正接觸了電影這門藝術後,李安才意識到,他是被電影的聲光效果所吸引。

「我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開始就感覺到,電影它一直告訴我,它要變了」,李安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為了李安徹底轉換方向的關鍵性作品。

這部作品在2010年開拍,當時56歲的李安第一次決定進入3D領域,在那之前,詹姆斯·卡梅隆剛剛憑藉《阿凡達》重振了世界電影的3D拍攝熱潮,當時很多不擅長技術的導演都主動選擇了退卻。但李安卻早有了拍攝3D電影的想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拍攝給了他很大的觸動,因為無法在取景框裡監視,這部影片是反其道而行的,先在腦海裡有畫面的設想,再去鋪設故事,而那些視覺訓練優秀的人,就可以將這項工作得心應手的完成。

但李安做的有點吃力,而且那些在2D場景下的排兵布陣,在3D鏡頭下無論怎麼拍都有些不對勁,「這部影片是我拍攝過最困難的一部」。從那時起,李安想,如果說戲劇是他的強項,那麼視覺就是他的弱項,「我現在就是要把它加強,不是說把當我到某一個程度是吃不消的時候,我又再退回去,現在這樣比較安全一點」。

02

李安的外表謙遜溫和,但只要深入電影世界,他就不像現實生活中那樣脆弱與柔軟。相反,他堅韌、凜然,甚至固執,玉嬌龍與少年派就是電影世界中的李安。當開始認定電影就該是120幀這個標準時,李安開始了他在120幀世界的冒險。

如果有人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場失敗的戰役,那《雙子殺手》就是在告訴大家,李安不服輸。

過去三年時間裡,李安的大部分時間都窩在他在紐約曼哈頓的工作室,專注研究120幀。工作室越來越像數據實驗室,各種各樣的技術人員帶著器材趕到這裡做「實驗」,有時龐大的算力會把工作室搞到斷電。

因為全球範圍內能放映120幀格式的影廳實在太少,過去兩部戲,李安都分別專門調製了2D、2K、低幀率的豐富版本,工作量相當於成倍的增加。這讓團隊裡的每個人都要保留一份充分的體力,去應對各種狀況。

有的導演自萌生拍電影的想法開始,就把視覺特效當作信仰,例如詹姆斯·卡梅隆,他是在看過《2001太空漫遊》中的太空船特效後,才萌生要做導演的想法的。即便是這樣一位技術狂人,也在糾結要不要在《阿凡達2》使用每秒60幀的技術。

可李安想直接嘗試更高的水準。他決定用每秒120幀的技術拍攝新影片時,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一臺設備可以獨立放映李安設想的4K/3D/120幀格式。這讓李安看上去是在挑戰極限,而不是使用新技術。

在《雙子殺手》中,為了拍攝一段摩託車追逐戲,李安把場面調度、機位安排、剪輯方式進行了全面調整。傳統的追逐戲只需要讓攝像機和被拍攝對象同步,在後期改變速率,外加一些模糊處理,就可以有很緊張的追逐感。

但是120幀不可以,一切都看的太清楚了。演員必須真的把摩託車開的飛快,才能把這種感覺傳遞給觀眾。而導演只可以用中景、遠景,或者把攝像頭架在摩託車頭上,去拍攝一場真實的飛車表演。相應的,與之所匹配的現場調度、打光等等問題都會受到影響。就連夜戲也得挪到白天拍,再通過後期做成夜晚。

李安說,這些困難,讓他作為一個拍過12部影片的成熟導演,在120幀面前,時常感到謙卑,甚至是如履薄冰。「很多疑問需要為我自己解答」,結果呢,「我找到一個答案的時候,又同樣開啟了十個問題」。

據美國太空中心的研究,人的肉眼可以達到800-900幀,電影常規使用的是每秒24幀,因此即便電影銀幕很大,依舊有很多信息要被忽略掉。詹姆斯·卡梅隆認為,高幀率就是為3D電影而服務的,它可以儘可能的還原畫面的連貫性、清晰度以及亮度。

這會讓120幀呈現出全新的觀影體驗。太空堡壘創始人、影評人張小北在看過120幀的《雙子殺手》後說,「在開場的前30分鐘,我基本一直處於wow!的狀態」,因為高幀率 3D 電影在「沉浸感」這件事情上,對現場觀眾的影響遠遠大於普通2D電影,極高的清晰度,讓哪怕只是兩個人對話的簡單正反打鏡頭,也能身臨其境,有如站在角色身邊的感覺。人們可以更細膩地感受演員的情緒和當時的氛圍。

實際上,這是一部儘量規避特寫鏡頭的作品,但看過的人都一度以為這部作品加多了特寫鏡頭,尤其是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那雙無辜的眼睛留下淚水的畫面,在許多人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0幀所能帶來的奇妙觀感,李安深以為然,「我也不是搞科技的人,可是那個影像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覺得它很美,跟我過去體驗的不一樣」,李安說,他好像開了第三個眼,整個世界都不一樣,好像他跟電影的關係都不一樣了。

03

甚至李安自己也開始有些懷疑。「現在就我一個人這麼拍,到底是一個什麼問題,是我有問題,還是這個世界有問題」。

相信這些問題主要來自他在好萊塢承擔的壓力。

2016年時,《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美國市場遭遇了最嚴苛的差評,比李安過往任何一部作品都嚴厲。北美首周末票房不足百萬美金,爛番茄新鮮度沒過50%。

鏡頭回撥到2013年2月美國杜比劇院的夜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為李安職業生涯斬獲第二枚奧斯卡小金人。全球矚目、業界的掌聲過後,隨之而來的是接二連三的電影邀約,有錢的製片公司,閃耀的電影明星都想和他合作。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變了一切。

好萊塢是個名利場。就連詹姆斯·卡梅隆也需要努力才能在好萊塢保住尊嚴,「那裡沒有什麼人值得信任,一個人只有成功、或者是別人需要他的時候才是大師」。李安的處境還要更難一些,對於好萊塢而言,李安始終是一個外人。他在好萊塢第一次可以拍上億美元投資的A級大片,是憑藉《臥虎藏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換來的。

曾憑藉《阿甘正傳》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羅伯特·澤米吉斯,在《回到未來》幾部作品後一舉躍升至好萊塢導演食物鏈頂端,片酬超過1000萬美金,但因為他的《間諜同盟》虧損超過7500萬美元,片酬大打折扣。

好萊塢只擁有短期記憶,他們不在乎你十幾年前拍過什麼影史傳奇,只在乎你最近三部影片是不是都賠錢了。哪怕你是馬丁·斯科賽斯、大衛·芬奇也不行,再有才華的導演也不可能讓好萊塢的投資人蒙受損失。

關於李安,人們一直在討論美國人到底在批判什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對美國主流價值觀的冒犯或許有些嚴重,它對美國夢進行了辛辣的諷刺。也有人說,人們對於李安在技術上的創新很期待,但結果顯然比較失望。

這些都不重要了,總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確虧了一些錢,所以捲土重來的《雙子殺手》的票房對李安而言更重要。

不過,《雙子殺手》在北美市場的表現確實不出彩。今天北美市場賣座的影片,多數是IP巨作,迪士尼一家壟斷了好萊塢近三成的票房。就連蓋·裡奇這樣的導演都在導迪士尼的漫改電影,只要票房好,他還可以有下一部。

《綠巨人浩克》這樣的命題作文,李安在16年前也做過,並且做得不太好,1.37億美元的成本,最終全球票房只有2.45億美元,票房與口碑的失利,讓李安經歷了一次難得崩潰的時刻,他甚至一度想拒絕掉《斷背山》直接退休。

李安顯然不想再去經歷這樣的事情。李安說,作為一個已經有些成績的人,應該有這個使命,去為年輕人鋪路,「就當是為年輕人受些苦吧」。

04

對於中國市場,李安看法略為樂觀。「中國市場好像『還挺帶勁』」,李安說,「對我來講,同樣是冒險的心情的話,(中國市場)更溫馨」。

世界電影擁有120年的歷史,幾乎都離不開美國。美國是電影的發軔地,電影是美國人的造夢工廠,大部分世界電影摻雜的都是美國人的價值觀、敘事手段。李安說,不管你服不服氣,我們總是在看美國電影,還要照著他們的套路做。「但有時候,我覺得太牢固了一點,有點僵化,有些個人來講我有點看膩了」。

儘管並不容易,但如果可以找到一套能夠影響世界的電影詞彙,用不同的方式去進行表達,給世界上的電影增加一個活力,而且這件事可能主要依靠的還是中國人的力量。

在好萊塢多數情況下需要做外人的李安,始終是華人之光。在面對中國市場的時候,李安會展現出難得的脆弱,同時也更加充滿期待。這麼多年一如既往,上學時搞戲劇,李安是跑的越遠,能力越強,人也越開心,一回到臺灣就緊張。拍電影時也有所體現,一拍西片就容易發揮,一拍華語片就心情沉重。這種心情表達最明顯的就是《喜宴》。

除了更接納李安的觀眾群體,整個中國電影市場都呈現出對李安的鼎力支持。復星影業是《雙子殺手》的全球投資方,張昭全力支持這部影片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工作,並陪著李安跑到各地路演。

就在幾天前,李安還與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重返後者的母校復旦大學。郭廣昌對李安的評價是,「外表溫文爾雅,內心躁動不安,用現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悶騷」。此外,郭廣昌對於李安身上「比年輕人還要強烈的創新衝動」,最為欣賞。他說,在李安身上看到了電影行業的未來。

2016年6月,正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製作期,李安在上海電影節上,與華夏電影董事長傅若清交流120幀技術。三年後,華夏電影推出了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inity系統,並在《雙子殺手》上映前,在全國鋪設了30套設備。傅若清說,本來計劃是100套的,但改造工程確實有點困難。

120幀電影能否改變市場格局?對此,李安說自己是在拋磚引玉,甚至不敢說帶動提升,「我自己泥菩薩過江,就是說希望有很多人來實驗」。

張昭也會忍不住好奇問李安,「你已經得過那麼多獎了,在好萊塢拍電影就很輕鬆,能夠拍自己想拍的東西,為什麼要選擇現在這樣的挑戰?」

李安是華人世界真正的電影大師,不完全統計,他已經有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三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金獅獎、兩座柏林金熊獎……

當有人問起,李安導演是否還會再去拍攝第三部120幀的電影時,他統一答覆:「如果還有人投資的話,這個投資很大,我也沒辦法,只要還有人肯投資的話」。

難以想像,如果下一部影片依舊是120幀,那會不會是大師的破滅時刻?再過幾天,就是李安的65歲生日,他說還沒想過退休。

相關焦點

  • 李安失手了?《雙子殺手》10天全球票房1.19億美元
    【李安失手了?《雙子殺手》10天全球票房1.19億美元,雙子殺手可能會虧本】李安新片《雙子殺手》正在國內上映中。雖有大導演李安、大明星威爾·史密斯加持,但其票房不太理想。截至10月23日晚,《雙子殺手》在中國內地的票房1.79億元(約2528萬美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均排名靠後。
  • 10億成本的《雙子殺手》將巨虧,但這並不影響李安成為「殺手」
    文|鏡像娛樂1.38億美金(約合近10億元人民幣)成本的《雙子殺手》,虧了。北美票房遇冷,首周票房僅2055萬美元;國內上映後首周票房1.48億,貓眼預測最終票房將止步2.63億。「華人之光」李安,「失手」了。爛番茄好評率僅25%,豆瓣評分7.1,低於李安作品的平均分。
  • 雙子殺手全球票房僅1億美元 預計虧損7500萬
    《雙子殺手》國內上映之初,便打出宣傳口號「李安的一小步,電影的一大步。」上映首日,《雙子殺手》以五千多萬元的日票房位居大盤第一,但第二天便被《航海王:狂熱行動》《沉睡魔咒2》反超,第三天更是掉到了第四名。
  • 李安失手了?《雙子殺手》10天全球票房1.19億美元,可能會虧本
    李安新片《雙子殺手》正在國內上映中。雖有大導演李安、大明星威爾·史密斯加持,但其票房不太理想。截至10月23日晚,《雙子殺手》在中國內地的票房1.79億元(約2528萬美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均排名靠後。在評分網站IMDb,《雙子殺手》評分只有5.7。
  • 《雙子殺手》上映6天票房僅1.7億,撲街原因已經找到
    由李安導演的科幻和動作#電影雙子殺手#口碑和票房出現下滑趨勢,用撲街來形容也不為過,畢竟電影上映首周是最關鍵的時候,也是票房上升最佳時機,而《雙子殺手
  • 李安的《雙子殺手》票房撲街?看完《少年的你》突然懂了
    這部電影豆瓣開分8.7,到現在票房輕鬆突破2億,最終預測票房將突破10億以上。《少年的你》徹底爆了,大導演李安的《雙子殺手》上映到了現在,接近10天票房才剛剛突破2億,電影的票房宣告徹底的失敗。李字《雙子殺手》創造的「雙子」技術。李安的《雙子殺手》在「動作捕捉技術」上面,再往前一步,完全製造一個鮮活的,真假難辨的數字版威爾·史密斯。
  • 北美票房|李安新片《雙子殺手》難撼《小丑》連冠
    目前,這部製作成本僅6000萬美元的話題性作品已在全球狂攬5.43億美元,足以令其成為2019年最賺錢的電影之一。《小丑》劇照周末票房榜上排名第二的是來自米高梅的新片《亞當斯一家》(The Addams Family)。
  • 是李安錯了,還是這個世界錯了?
    《雙子殺手》上映3天,沒爆。電影在國外褒貶不一,國內票房排在同天上映的《沉睡魔咒2》《航海王》和上映21天的《中國機長》後頭。這部投資1.38億美元的燒錢大片,大概率又要賠本了。譬如最新這部《雙子殺手》,有再多複製人,灌注其中的不還是那個俄狄浦斯情結?別看主演是威爾·史密斯VS威爾·史密斯,你還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家庭故事,是李安和他父親之間的那些糾結和遺憾。李安明白這一點。「雖然我拍了很多西片,中國文化是我的基本文化,面對觀眾會有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電影發展了100多年,很多東西已經僵化了,像美國市場已經有疲憊感,反而中國充滿了希望。」
  • 北美票房:李安《雙子殺手》至少虧損6000萬美金!DC《小丑》衝擊10億美元全球票房!
    甚至有望後續挑戰10億美元+這一R級片從未企及的票房高度。《小丑》不僅在北美本土表現強勁,在海外市場也是大殺四方:在韓國,該片已經連續15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票房收入約合2.1億人民幣。由於李安的《雙子殺手》在北美的首映表現,實在糟糕一向很酷的李安太太都有點不淡定了:呼籲大家去看《雙子殺手》,否則自己的老公又要回家當家庭煮夫做菜了。
  • 拍完《雙子殺手》的李安,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但中國觀眾大概還是幸運的,因為整個美國沒有一家電影院能夠欣賞這個規格的《雙子殺手》,很多給出差評的影評人觀看的也只是60幀的版本,說的最難聽的影評是「一個包裝成動作片的遊樂園項目」。情況和三年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何其相似,但相比於三年前的躊躇滿志,此刻的李安似乎也開始動搖,三年前有人追問李安他為什麼要搞新技術,他自信地回答「Because I can」,但前段時間在和復興影業集團 CEO 張昭對談時,李安似乎在問所有人,又像是在問自己地說了一句,「全世界只有我在這麼做,我不知道是世界錯了,還是我錯了。
  • 李安《雙子殺手》票房遇冷
    1905電影網訊李安執導、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雙子殺手》引領了技術潮流,120幀+4K+3D的製作格式引發業內廣泛關注,但目前該片的市場反響不佳,或面臨巨額虧損。據外媒報導,《雙子殺手》10月11日北美上映後,首周末票房2050萬美元,截至上周日全球票房1.18億美元。
  • 李安《雙子殺手》虧1.11億美元,他的拳擊電影還拍得成嗎
    而《X戰警:黑鳳凰》、《終結者:黑暗命運》、《貓》 、《雙子殺手》、《遺失的環節》虧損都在1億美元之上,分列最賠錢的前五名。《復聯4》以8.9億美元淨利潤,高居榜首年度最賺錢的好萊塢大片不用猜,《復仇者聯盟4》以8.9億美元淨利潤高居榜首。《復聯4》在全球範圍內報收票房27.98億美元,超越《阿凡達》成為全球影史票房冠軍。
  • 《雙子殺手》劇本簡單到無聊,故事配不上「技術控李安」?
    《雙子殺手》海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10月18日,李安新片《雙子殺手》中國公映,這部給電影拍攝和放映技術帶來革新的電影不出意外地又引起觀眾的爭論。從商業片的標準來看,《雙子殺手》並不成功,但故事的鍋並不能簡單地扣在李安身上,畢竟這是20多年前的劇本,當時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莉」剛問世,「克隆」還是一個新鮮話題,如今各種新的概念層出不窮,「複製人」已不能讓觀眾興奮。然而李安還是在這部商業片中注入了自己的一貫思考,那就是對「父權」的敬畏和挑戰。
  • 2019全球票房盈虧榜:《小丑》回報比最高,李安《雙子殺手》巨虧
    僅靠中國市場,也支撐不了好萊塢級別的超級大製作。《復聯4》製作預算3.56億美元,折合約25億人民幣。其他大片(包括動畫片),製作預算也都會在1-2億美元,折合7-14億人民幣。而中國的大片投資在1-3億人民幣是常態。
  • 從《雙子殺手》看李安的「技術革新」之殤
    不僅國內,早一個星期前《雙子殺手》在北美電影論壇遭遇了更嚴厲的質疑。爛番茄僅26%新鮮度,IMDB5.6分,Metacritic評分39,單純從評分來看已經屬於「爛片範疇」。 《雙子殺手》中,李安再次用3D數字格式進行了第二次高幀率(HFR)拍攝。這部電影在10月11日率先登陸北美院線,截至發稿,北美票房750萬美元,全球票房1500萬美元。
  • 《雙子殺手》10天2億,7.1分,65歲老頭李安的別樣勝利
    《雙子殺手》雖市場失利,但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李安值得點讚 從開拍初始的萬眾期待,眾人矚目,到北美上映後的口碑崩塌、票房低迷,再到內地的高開低走,反應平平。 李安的《雙子殺手》經歷了一場漫長的苦戰。終究,未能贏得完全勝利!
  • 【票·數據】#北美票房#DC電影《小丑》次周輕鬆蟬聯,李安《雙子殺手》遇冷
    派拉蒙發行、李安執導的新作《雙子殺手》首周末開出2055萬美元,僅位列周末榜第三。《小丑》的走勢比預期中更加堅挺,而新片也給市場帶來額外的活力,10月北美市場熱度高企不下。2019年第41個周末的票房榜前12名影片累計票房報收1.35億美元,周末大盤環比小跌6.3%,大盤比《毒液:致命守護者》蟬聯周末冠軍的去年同期(大盤1.286億美元)則小漲4.4%。
  • 《雙子殺手》票房慘敗,李安真的輸在這部電影上了嗎?
    李安最新的電影《雙子殺手》已於10月18日在大陸上映了,預計最終票房不會超過2.5億。全球票房也只有1.19億。這部片子無法回本的事實已定,但是李安真的輸了嗎?《雙子殺手》一大看點就是威爾史密斯飾演的情報局特工在退休之際被年輕的自己追殺,上演「我殺我自己」的戲碼。
  • 《雙子殺手》票房、口碑陷爭議,李安這次真的拍砸了?
    延續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120幀+4K+3D」,並用特效製作年輕版威爾史密斯,65歲的李安在電影創作上沒有流露出絲毫的保守懈怠,反而用新作《雙子殺手》再次展現他在探索電影技術上的敢為人先。只是這一次,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陷入較大爭議。支持他的人認為,他的突破代表未來電影科技發展新趨勢,而影片在故事上的短板,則成為這次觀眾和影評人吐槽的焦點。
  • 李安《雙子殺手》票房撲街,下一部國產片回血預定?
    李安《雙子殺手》北美專業影評並沒有給出好評,爛番茄新鮮度(專業影評)為僅有25%,對比前作喜憂參半,同樣採用相同技術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爛番茄新鮮度44%,被國外影評人詬病的焦點是李安用高水準的電影技術講了一個低水準的電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