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生完寶寶有三個月了,因為奶水一直不太充足,有時候寶寶餓的急了,家裡人就會給衝奶粉,佳佳也希望自己能實現純母乳餵養,但用了各種辦法都不見效,醫生說這是先天發育缺陷,沒辦法改變的,老老實實給孩子加奶粉吧。
就這樣寶寶半母乳半奶粉的吃了三個月,佳佳每個月都會量一下寶寶的身高體重,卻發現自家寶寶好像長的比別人家寶寶要慢一些,身高體重都不如其他寶寶,佳佳本來就因為混合餵養心裡擔憂,這下看到寶寶長得不好,心裡就更著急了。
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走了一遭,醫生說孩子只是發育慢了一些,但都在正常範圍內,寶寶們發育情況存在個體差異,不要和別人比,只要不低於標準範圍就沒事。
混合餵養不會損害寶寶的健康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混合餵養雖然不如母乳餵養好,但混合餵養能夠使寶寶吃到儘可能多的母乳,同時在乳汁總量不足的情況下,保證寶寶攝入足夠的奶量,維持寶寶正常生長發育。
混合餵養的前提是讓寶寶吸到儘可能多的母乳之後,再進行配方奶的添加。
與純奶粉餵養相比,混合餵養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媽媽的乳房按時受到寶寶吸吮的刺激,從而維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寶寶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對寶寶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處。
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也不是那麼簡單
如果沒掌握正確的混餵方法,可能使寶寶拒絕奶粉或者拒絕母乳。
混合餵養由於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不容易掌握母乳和配方奶粉的量,因此容易導致新生兒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尤其是第一次採取混合餵養方式的時候,有些寶寶還會在混合餵養的某個階段出現混淆,並可能因此拒絕吃奶瓶或者拒絕吃母乳。
那正確的餵養方式是怎樣?
1. 先吸母乳後加配方奶
在每頓添加奶粉之前,先進行充分的母乳餵養,即兩邊乳房讓寶寶吸吮10-15分鐘左右,吸空以後如果寶寶還是餓,再添加奶粉。
2. 初加奶粉時由少變多
在給寶寶吸完母乳之後,最開始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的時候可以先加半勺到一勺,逐漸摸索寶寶的需求量。
3. 奶粉量要隨母乳量變化
隨著寶寶逐漸增大,可以逐漸給寶寶增加奶粉,不過這時候母乳量也會隨著寶寶的吸吮增加,所以兩者之間的平衡需要一直摸索下去。
4. 睡前多加一點配方奶
對於6個月以前的寶寶,睡前可以多喝一點奶粉,因為相比母乳來說,奶粉更扛餓,能讓寶寶睡個踏實覺。
混合餵養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寶寶抗餓能力不一樣,餵奶時間要掌握
寶寶對配方奶的消化時間更長,所以加入配方奶以後,餵奶間隔會比純母乳時延長0.5-1小時,不過這種間隔時間並不絕對!
每個寶寶的消化速度不一樣,所以在剛開始混餵的時候要注意記錄寶寶吃奶的時間間隔,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規律。
大便顏色變不同
和純母乳寶寶不同的是,加入奶粉以後,寶寶的大便不再是金黃色,而會呈現淺黃色,甚至黃褐色的稀糊狀。
甚至一些吃配方奶的寶寶,會有暗綠色的大便,這可能由於0-6個月的配方奶都是強化鐵的配方,寶寶攝入過多的鐵而無法消化時,與空氣接觸氧化後形成綠色大便。
每個寶寶的消化速度不一樣,所以在剛開始混餵的時候要注意記錄寶寶吃奶的時間間隔,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規律。
如果寶寶頻繁腹瀉,需注意是否是牛奶蛋白過敏
加入配方奶以後如果發現寶寶頻繁腹瀉,應當考慮是否是牛奶蛋白過敏。
如果是牛奶蛋白過敏,那麼餵母乳的媽媽要避開牛奶蛋白食物,同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寶寶不愛喝奶粉怎麼辦?
寶寶不愛喝奶粉,首先要看看是不是奶瓶的原因,換個奶瓶看看寶寶是不是還是那麼排斥,我家寶寶當初就是因為奶瓶原因不喝奶粉,我換了世喜的仿母乳奶瓶後,寶寶接受度就很好了。
如果換了奶瓶寶寶還是不愛喝,那可能是奶粉的味道寶寶不喜歡,可以嘗試換一款奶粉。
選奶粉時,把母乳作為參考標準,很多媽媽之所以想要堅持母乳餵養,是因為母乳中含有大量營養成分,能增強寶寶抵抗力,同時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比如母乳中所含的乳鐵蛋白,能有效幫助寶寶抵禦外界病菌侵害,減少生病機率;DHA與MFGM乳脂球膜結合,能讓寶寶的頭腦更靈活……
所以即便是添加奶粉,媽媽們最好還是以母乳為藍本,選擇更接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這樣寶寶更易吸收,同時也更有利於實現母乳與配方奶的無縫銜接。
知道以上信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混合餵養這個問題了,關注我,輕鬆做個「全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