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八歲的蹇艾知道父親要離開家,去很遠很遠的幹校,她躺在地上哇哇大哭。這幅畫面久久地留在父親丁午的心裡。一年多的時間裡,在幹校什麼都幹的他,放豬、蓋房、挖河、插秧,就是見不到女兒,除了在夢中。
1971年,丁午等來了回家探親的機會,他在信中興奮地告訴女兒:
「這次回北京是好多人一起走,大概是1月20日。可是爸爸在回北京以前還要做出十幾個門來才行。所以爸爸也許要比別人走得晚。到底晚幾天,現在還不知道,過幾天爸爸再寫信告訴你。反正快了,爸爸就要看到小艾了!小艾也就要看到爸爸了!你高興嗎?」
然而比他預想的晚了更多,他又想起離家時小艾哭個不停的樣子。他知道女兒一定會失望,故意調侃似的畫給她看自己哭鼻子的樣子,「還記得那年爸爸走的時候,小艾躺在地下哭嗎?」畫面中的小艾讓人又想哭又想笑。
他告訴小艾爸爸知道你會難過,「別人的爸爸都回家了,可你的爸爸還沒有回家!」
他說:「不管爸爸什麼時候回家,爸爸都是最最愛你的!」
這是過往歲月中許許多多父女故事中的一個。
故事中的父親丁午,曾經是中國的「漫畫大王」,曾為國內的孩子引進過經典漫畫《機器貓》《櫻桃小丸子》,參與創辦並主編《兒童漫畫》和《漫畫大王》月刊,創作長篇連環漫畫《熊貓小胖》《小刺蝟》等,80後的許多讀者都是在他的漫畫伴隨下長大的。
▲ 丁午和他筆下的漫畫人物
▲ 丁午創作的《熊貓小胖》
2011年,丁午罹患癌症,他的朋友出版人汪家明去看望他,臥病的丁午談起自己畫過的漫畫,不無遺憾地說,自己很多好的作品都找不到了。丁午去世後,他的家人偶然找到了他於1969年到1972年在幹校期間陸續寫給女兒的信。
1969年丁午離開家時,女兒蹇艾只有八歲,之後幾年間,他通過寫信的方式陪伴著女兒:想像著女兒讀信時的笑容,丁午在信中畫了許多可愛的畫,篩去了日常的辛勞,滿是有趣的見聞,還穿插著溫和的教導。
四十多年過去了,找回那些以為失落在動蕩歲月裡的信,五十多歲的「小艾」重溫父親畫給她的畫,說給她的話,她依舊想念那幾年與父親通信的日子,想起八歲時對父親深深的依戀:
「也許當年去火車站給父親送行時,我就應該得到這個教訓:我的眼淚並沒有留住父親。父親病重時,我們的淚水還是沒有能把他留住。如今,已經不再需要給他寫信了,但我仍舊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地想他。」
▲ 小艾和爸爸丁午在北戴河(1981年夏)
據蹇艾的回憶,當年父親給她寫這些信時,並沒想到將來會出版,但最後幾年他卻經常提到想把這些信件匯集起來出書,他認為這些信真實、有趣、特別,是他一生所有作品裡的「代表作」。
你說好玩嗎?
四年間一百多幅畫,六十多封信,幾乎每封都有「親愛的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
信中的內容沒有超出一個八歲小孩認知的,說起在幹校的生活,不管是幹農活,當木匠,做豬倌,在食堂掌勺,還是業餘生活中捉蛇、釣魚、遊泳、養鳥,丁午把每一件事都說得特別有意思,配上那些簡潔生動的畫,你可以想像,展現在孩子面前的農村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充滿野趣,而年幼的小艾讀到這些信時會是多麼快樂。
「爸爸最喜歡割麥子,累是累,可是挺好玩!有時割著割著,前面飛起一隻野雞,那再往前走,就能找到七八個野雞蛋……有時野雞媽媽飛走了,留下幾隻小野雞,就更有意思了。」 「爸爸在做磚(蓋房子用的磚頭)……你看爸爸還穿著一個大圍裙,好玩嗎?」「挖河的時候得把挖出來的泥扔得又遠又高,每天這樣扔,真累極了!可是也真好玩!」
信中做著各種事情的爸爸有時候滿身油泥,有時候光著膀子流著汗,但總是咧著嘴角,總要問小艾「你說好玩嗎」,有時候他還要給她科普一點有趣的知識,比如談到做木匠時,他把工作中的「新朋友」全給畫了出來,要教小艾認識什麼是斧啊鑿啊,刨子又是做什麼用的。
甚至說起自己在幹活的時候想起小艾,他只寫了一句「想起去年和小艾在北海滑冰,小艾穿著爸爸的大棉襖……」一個省略號代替了所有想說的話,緊跟著還是那句「好玩嗎?」仿佛想見而不得見也不是一件那麼愁苦的事情,尤其是當你看到他腦海中浮現的和小艾一起溜冰的情景,你會覺著,父女倆在一起的時光,僅是出現在父親的回憶中,確也是好玩又甜蜜的。
你還記得嗎?
1971年11月6日,小艾十歲生日,這位「缺席」的父親寫了一封祝賀女兒生日的信——
小艾,我最親愛的孩子: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今天是一九七一年的十一月六日!十年前的今天,媽媽生下了你!那天爸爸非常高興…….」
畫面中,小艾的搖籃就在爸爸媽媽床邊的兩把椅子上,初為人父的年輕的丁午望著熟睡的女兒。
他回憶道:「爸爸和媽媽都要上班,沒有人看著你,就把你送到奶奶家,請奶奶看你……」
他還記著自己新手父親時的窘迫,
「你以為奶奶家才是你的家,你老想回奶奶家,一到晚上就哭了,爸爸一點辦法都沒有…… 過了好多日子,你才跟爸爸媽媽好了……」這後來,小艾的媽媽下鄉去了,於是「白天爸爸帶你上街去玩,到了晚上爸爸拍你睡覺,還給你唱好聽的歌,你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睡著了還笑呢!」
他說:「後來你長大了,越來越像爸爸了……有一天你問爸爸『月亮上哪兒去了?』爸爸告訴你說『月亮回家吃飯去了!』」他在信中回憶了很多小艾小時候的事情,說起給小艾講過的故事,說「你還記得嗎?」
當然不記得也沒關係,「好玩的故事多極了!爸爸以後再給你講吧!小艾變大了,爸爸變老了!……你已經十歲了!」在這封信的最後,久未見女兒的丁午畫了這幅幻想中和十歲的小艾站在一起的畫面。
你願意嗎?
1969年到1972年,從八歲到十一歲,小艾還很小,認不了多少字,但從丁午的信中可以看到,女兒也常常給她寫信,雖然沒有父親寄得那麼頻繁,但每一次的回信都足以讓這位遠在異地的父親高興好一陣。
「爸爸今天收到了你的信,爸爸特別高興!」「你的信寫得真好!字也寫得很好!」 「你的信爸爸看了好幾遍!」
「小艾寫信來告訴爸爸,你考試得了多少分。語文多少分,算數多少分?」
有一次,丁午從信中得知小艾會遊泳了,他畫給女兒看自己欣喜若狂的樣子,畫給她看自己為之自豪的女兒遊泳的樣子,畫面中的小艾梳著兩條小辮,這是小艾在上一封信告訴他的,他全都記著,他告訴小艾:「爸爸見了人就告訴他說:『我的小艾能遊320米了!』
在信中,他督促女兒學遊泳,詢問女兒的功課,指出女兒來信中的錯字,循循善誘地跟她說一些簡單的道理,他總習慣說:「你說對嗎?」「好嗎?」「你願意嗎?」甚至在想著讓女兒幫自己忙的時候,比如,手受傷了,想像著小艾給自己洗臉,他會溫和地問:「小艾願意給爸爸洗臉嗎?」
他提到自己縫被子的經歷,說自己不會縫,怎麼辦呢,「這時阿姨們就來給爸爸縫了,一會就縫好了,爸爸晚上睡覺就一點都不冷了!你說阿姨們好嗎?你也要學習阿姨們,多幫助別人做事,你說對嗎?你願意幫助別人嗎?」而接下來的信透露出丁午仍在練習縫被子,還在信中給小艾看自己「縫得亂七八糟」的被子。
他承認自己的敗績,跟小艾說自己縫的被子「一邊寬,一邊狹,一頭大,一頭小」,但是他信心滿滿地告訴小艾:「這是第一次,下次一定會縫得比這次好!」
這一位溫和、聰明、有趣的父親,他從貧乏的生活中編織美好,以自己不乏窘迫的經歷啟發、教育著女兒,這一份細膩、深切的愛,永遠陪伴著他的小艾,他的孩子。
「四十多年過去,我由書中的「小艾」成了「老小艾」。再過些年,等我成了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時,我也許會坐在一把寬大的搖椅上,這本小書就放在我的膝上,一邊搖,一邊回想著兒時往事,然後輕輕地說:爸爸,我也特別特別地想你……」
——丁午的女兒 小艾
「我想對父親說,你對我說過的話、講過的道理我都記得,沒有說出來過的那些道理,你也以身作則地貫徹著,我都看得到。所以,請你不必擔心,我會好好的。雖然這本書講述的內容屬於我還未出生的年代,但我依然能感受到遙遠時空中父親的愛。」
——丁午的兒子 丁棟
《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你每一次目光在書中流連,都能在瞬間感知到心底的柔軟,父親的愛,與那些和父親相處的時刻一起,漾在心頭,喜悅、心疼、感恩、愧疚……全都在心中滌蕩,而這所有的感知都是巨大的幸福。
今天是父親節,祝所有的爸爸,節日快樂!
相關書籍推薦
《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
丁午 著丨2018.6
購書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近期好文推薦
「生活」做對這一點,減肥很容易還不反彈
「歷史」這首方文山作詞 S.H.E的經典之作,
一直沒聽懂
「旅行」去過那麼多地方,還是忘不了鴨川
「書單」不可不看 · 每周新書丨2018年第23周
「影視」豆瓣9.3《使女的故事》:看內心的烏託邦如何碎了一地
「歷史」那部被謀殺的豆瓣高分電影,不了解歷史根本看不懂
「生活」不吃主食,只吃水果不能減肥!
-End-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微信公眾號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