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藝術館、博物館內做一個調查:請問,這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們最怕什麼? 除去保存工藝和時間等客觀上還無法解決的問題之外,有一個答案一定榜上有名:孩子。 對於那些藝術品來說,孩子太危險了。 他們活力無限,他們不聽規則約束,他們一旦瘋玩起來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受控制…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不諳世事,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要是再遇上帶著同樣屬性的家長,放在這樣的場合就是定時炸彈,是足以成為摧毀一切的「天生剋星」。
所以為了防止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場館也準備了各種措施。
加固展臺,玻璃罩,防護欄,安保巡邏…有的連大屏幕無停歇、不間斷的滾動提示都使上了。
然而,儘管場館為了保護藝術品費盡心思,層層防護,意外卻還是發生了。 這一次被禍害的,是上海玻璃博物館。
就在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遺憾而痛心的公布了一個消息。館內展出的永久性藏品、價值45萬元的「夢幻玻璃城堡」被兩個孩子毀了。
看名字就能知道,這是一個以玻璃展品為主題的博物館。
展館裡琳琅滿目的都是來自世各地藝術家們創作的、腦洞大開的玻璃藝術品。 比如,這座以上海迪士尼為原型打造的夢幻城堡就是最為吸引人的藝術品之一。
它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以特殊的燈工工藝——線圈技術打造,過程極為複雜。
整座玻璃城堡包含近30000個部件,並由24K黃金裝飾而成,重達60公斤。
圖源於 | 網友@我是綠石 當初打造它的時候,兩位藝術家耗費了500多個小時才艱難完成。 2016年,為慶祝上海玻璃博物館五周年慶,它由Arribas捐贈,並成為了上海玻璃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許多人為了看它專門去打卡。
事發當天,展館內原本一切如常,直到兩個孩子的到來打破了寧靜。 他們剛開始在館內打鬧,但隨著打鬧的升級,他們翻越了圍在展品櫃前的護欄,並開始互相追逐…緊接著,他們在奔跑中撞上了展櫃。
也不知道當時兩個孩子跑的是有多快,這一撞,直接撞毀了至少60公斤重的夢幻城堡展櫃。
隨著一聲巨響,城堡倒塌… 事後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城堡受損嚴重,塔尖倒塌、破碎,而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
事故發生後,博物館趕緊聯繫了兩位藝術家,希望盡最大可能修復夢幻城堡。 但因為疫情期間兩位藝術家無法啟程往返上海,城堡能不能修復、能修復到什麼程度都不好說。
這讓人遺憾的同時也感到非常氣憤。 博物館是你奔跑打鬧的地方嗎?那麼多護欄都攔不住你衝出柵欄的心?而且家長哪去了?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 在隨後的說明中,家長倒是出現了。 博物館方面表示,事情發生之後兩個孩子認識到了行為的不妥,並和家長主動找到館方工作人員報告。 場館方面大度表示願意原諒,家長也帶孩子道了歉,並且表示願意賠償…
在眾多的熊孩子損毀藝術品案例中,這算是結局不錯的了。
照理說,這件事原本到這也差不多就結束了。但昔日華麗夢幻的城堡毀於一旦,這事怎麼看都讓人覺得不是滋味。 原本,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的啊。 如果家長能叮囑那麼一兩句,在孩子打鬧時就直接制止,甚至哪怕在他鑽入圍欄之後一把拉出…但凡多做一個動作也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都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這話如今放在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因為這裡面值得深思的太多了。 為什麼會屢屢出現這樣的「慘劇」?層出不窮的藝術品被熊孩子損毀事件,咎於誰?藝術品被損壞之後,是用金錢就可以簡單衡量的嗎?
畢竟一直以來,「熊孩子」導致藝術作品損壞的事件時有發生,只在上海博物館,就不是第一次了。 去過上海玻璃博物館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座場館內還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名字叫做《折》。
圖源於 | 豆瓣@SamanthaJones
說它特殊,它的美麗和藝術價值是一方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這件展品旁邊配備了一個顯示屏,屏幕中滾動播出著一段視頻…
視頻中的情節發生在2013年。 那時候《折》還不叫《折》,而是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天使在等候》。
這是藝術家為自己剛出生的女兒創作並且命名的,一經展出便豔驚四座。 因為打造的工藝很複雜珍貴,展出時還特別在周圍圍上了護欄。 不用多說,圍上了護欄就是在告訴看展的人:展品很珍貴,請勿靠近和觸摸!
然而,這件藝術品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被毀的結局。展出中兩個孩子直接衝進了護欄,不但動手觸摸,還開始動手大力拉扯…隨後,也許是發現展品被固定的很好,根本拽不動,兩個孩子乾脆鬆了手,展品直接撞到了牆上。
已經被撬起一塊的玻璃哪能經得起這麼一撞,翅膀應聲而碎,好好的藝術品就這麼毀了!
更過分的是,從完整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從翻越護欄到打碎展品,家長全程在旁邊跟著。 但她們不但沒有制止,還開開心心的舉起了手機記錄這一刻…
她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倒也不難想到。 或許是覺得不過就是玻璃沒啥珍貴的,或許是覺得自家孩子太有本事了,博物館的東西都敢拆,可不就是藝高人膽大嘛。 事後,經過藝術家和博物館的商量,決定將這件展品繼續展出,取名為《折》。
並安裝了一個屏幕滾動播出這段視頻,為的就是讓大家引以為戒,愛惜展品。
如今看來,藝術家和博物館的良苦用心都白搭了。 因為她們本來就沒打心眼裡覺得這是什麼珍貴的藝術品,只覺得不過是點玻璃藝術品沒什麼大不了的,碎就碎了…再說了,我不是都道歉了嘛,你還想怎樣! 可別忘了,這是藝術家們不知道耗費了多少心血才得來的成果,這世上僅此一個,毀了就再也沒有了,到時候你再賠償,再道歉又有什麼用?
更何況,就算你不在乎人家的心血,身為家長,最起碼的安全意識是不是也應該有呢? 既然知道是玻璃製品,就應該知道,玻璃製品一旦破碎,危險係數有多高。
平時在家裡不小心打碎個玻璃杯都可能造成嚴重割傷,更別說那些動輒百十來斤重的玻璃製品了,一旦被劃到、壓到後果都不堪設想。 每年類似的新聞還少嗎?
你放任孩子到處亂竄是省心了,舒坦了,說句難聽的,這是沒出什麼事,一旦出了事 ,你再想起來後悔了,再想起來讓人家場館負責了?到時候哭都找不著地方… 還有的家長,放任孩子搞破壞的時候很囂張,過後要賠的時候就慌了:我怎麼賠的起啊? 這樣的新聞也不在少數。
2019年5月,香港佳士得預展,任伯年《花鳥四屏》的第一幅「澹黃楊柳帶棲鴉」被毀,這幅畫原估價150-250萬港幣。
2015年8月,一位12歲的臺灣男孩在《真相達文西特展》中摔在了《花》畫作上,直接把這幅畫作弄出了一個拳頭大的洞。 而這幅畫,距今約300年、價值超過5000萬臺幣(約合1000萬人民幣)…
最後還是展方連夜請來了義大利專家,緊急修復了12個小時才算完事。
所以說,這種損人不利己,還沒素質的事真別幹。 作禍前比如想一想:一旦弄壞了賠得起嗎?賠不起還不消停的? 就算退一萬步說:最後人家藝術家大度,不追究了,那也不是熊孩子的藉口。 每一個藝術家都如同一位母親,作品都是他們含辛茹苦十月懷胎才最終誕生的「天使」,創作的艱辛與痛苦是博物館暫時無力去展現的。所以,請像愛護「孩子」一樣去愛護這些作品。
有句話說得好: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其實這事真沒那麼難。 參觀時把自己的東西收好,提前告知孩子什麼不能動,動了會有什麼後果…最不濟,也起碼應該看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勸你也別去看什麼展了,基本的素質和常識都沒有,再怎麼陶冶也培養不出什麼好情操,看多少展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