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義上的《意志的勝利》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法西斯是曾經的悲劇,也是當今時代某種揮之不去的陰魂。所以,紀念反法西斯勝利,不僅是對歷史勝利時刻的紀念,也是對現實敲響警鐘。

電影《意志的勝利》(圖片來自網絡)

二戰之所以讓人們至今不斷反思和紀念,是因為,雖然由於貪慾和一些難以控制的因素,某些民族走上了邪惡之路,但是由此反而醞釀出了空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法西斯,自由、和平、人道、民主等價值前所未有地突顯出來,成為戰爭中支撐人們的信念,成為人類團結起來走向勝利的武器,也成為戰後秩序重建的基本原則。法西斯的產生是人類的悲劇:一是因為它假借各種美好的價值包裝自己,以換得不正當利益的實現,挑起戰爭者,同時也是這種詭詐伎倆的犧牲品;二是因為它無情地撕裂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把全人類捲入了一場零和博弈的鬥爭中,開啟了國家和種族之間仇視的模式,以至於二戰勝利後直到今天,一有經濟危機、政治動蕩,一些法西斯主義的元素就開始蠢蠢欲動,這頭人類自己馴養出的怪獸雖然還在籠中,但是總誘使人類走向喪失理智的邊緣。也就是說,法西斯是曾經的悲劇,也是當今時代某種揮之不去的陰魂。所以,紀念反法西斯勝利,不僅是對歷史勝利時刻的紀念,也是對現實敲響警鐘。

說起法西斯的詭詐,不得不提及墨索裡尼的「法西斯美學」,即通過塑造崇高和壯美來宣揚極權政權和國家意志。崇高和壯美雖然極其迷人,但是當被用來整合人的思想時,則往往伴隨著邪惡。德國人對法西斯美學的運用青出於藍,最具代表性的是記錄1934年納粹黨代表大會的電影《意志的勝利》。導演裡芬斯塔爾運用了各種鏡頭語言,成功地宣告了德國復興的意志。大多數生活艱難並懷著戰敗國屈辱的德國民眾,非常容易被納粹的動員所鼓動。軸心國德意日三國,都在對世界資源的攫取進程中來遲了一步,也有通過軍事手段建立帝國的傳統或無限侵略擴張所向披靡的經驗,在無法饜足的欲望驅使下,他們都塑造了自欺欺人的價值觀,比如大東亞新秩序、生存空間優劣種族論等,把邪惡的利益需求包裹在民族意志的高尚外殼中。這樣,所有低於人類道德底線的、反人類的罪行,都可以假高尚之名以行,所有侵略和殺戮都被認為是「意志的勝利」。

然而這種虛假的意志勝利終究不能維持長久,對和平的嚮往和對自由的渴望被戰爭激發出來,這種真正的意志開始蔓延至全世界。開始是中國、東亞、東歐、北非,接著是中歐到西歐、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從亞洲到歐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兩種意志的較量依次上演。軍事、外交、經濟和政治上的博弈在宏觀上展開,同時,這場較量也席捲了每個人的內心。對於宏觀歷史事件的紀念讓人產生以史為鑑的宏大感,而對於歷史細節和人心掙扎的體會,讓我們更珍視今天和平的美好,也讓我們對永恆人性有更深刻的體味。

去年和今年,有一批二戰題材的電影公映。藝術家和觀眾都在自發地挖掘那場戰爭留下的思想遺產和人性光輝。作為較早遭遇戰爭侵略並最終戰勝日本法西斯的中國,對戰爭苦難記憶的挖掘,對人類共同價值的重申和維護,有著責無旁貸的義務。「讓歷史說話,讓史實發聲」,紀錄片是一種很好的用歷史告訴今天的方式。

最近上映的電影《鐵血殘陽》就是這樣一部大歷史與小視角結合的紀錄片。該電影以70多年前設立在瀋陽的「奉天盟軍戰俘營」為切入視角,通過二戰盟軍戰俘的故事,採訪親歷者,再現他們的經歷,與史料相結合,構建出與眾不同的二戰全景。

這部電影有兩位導演,一位是中國導演沈好放,另一位是美國導演李察·安德森。兩位導演聯袂執導,共同呈現了巴丹死亡行軍、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戰場、密蘇裡號受降儀式等著名事件,也通過原初影像資料和演員扮演再現結合的方式,展現了戰俘們經受的無法想像的殘酷虐待和反抗,展示了意志的勝利。

影片通過人物口述歷史和當年影像資料以及日方博物館員、研究者的講述,揭示了二戰期間日軍對盟軍戰俘的暴行。那些當年被迫投降的美菲聯軍將士,在非人類的死亡行軍中僥倖生存下來,又被驅使著關進設在奉天的戰俘營,繼續忍受各種殘暴虐待。一些老兵至今還能清晰地說出當年自己番號的日語發音。他們沒有任何外界消息,有的只是沒日沒夜的軍工廠勞作和隨時而來的毆打凌辱,他們只能通過看守日軍的行為猜測戰爭進程。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看守者中有一個下士,他在日軍中途島戰敗後,變得更加暴躁,後來隨著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局中逐漸失勢,絕望情緒開始蔓延,那個下士弄了一截鋼鐵,每天都在那裡打磨,逐漸地打磨成了一把鋼刀。這時一位美國戰俘對他說:這把刀是留給你自己的嗎?被說中了心事,下士暴怒,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這位戰俘的毒打,但是這時大家團結起來開始反抗,獲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這個細節讓人感到,即使是在最肆虐的惡魔前,不屈的反抗和堅強的意志仍有震懾罪惡的力量。電影也沒有止於塑造截然對立的正義和邪惡雙方,而是懷著人道主義情懷看待當年的日本人。在8月15日終戰詔書發布之後,很多中下級軍官選擇切腹自殺,他們想為之前的各種暴行找到一個最後的信念歸宿,但是他們眼中最後流露的是對踏上這條不歸路的絕望。

影片還展現了人間真情的溫暖。比如一位戰俘的女兒,拿出了當年她父親在戰俘營中畫的漫畫,這些漫畫在兄弟們中間偷偷傳閱,可能是他們用來苦中作樂的最大安慰了。有一幅畫中畫了一雙拇指朝天的醜陋大腳,塞進兩隻木屐當中,那形象活像不可一世的日軍看守者。還有一幅畫,畫了戰俘們蓋的被子上,整齊地排列著一隊蟑螂臭蟲列兵,軍容整齊,讓人忍俊不禁,可以想像在那樣殘酷的環境中,靠著對生命的渴望和正義必勝的信念,戰俘們才得以堅持下來,他們用幽默和嘲笑消解了暴力的恐怖,也是一種意志的勝利。還有一個細節,在軍工廠中,除了盟軍戰俘,還有中國勞工。幾位戰俘至今還記得中國勞工冒著巨大風險,偷偷給他們帶蔬菜吃。戰後,一位曾經給美國戰俘偷送過一根黃瓜的李師傅,被美國聯邦政府授予榮譽證書,以紀念他對美國軍人的援助,這也是紀念兩國人民共御恥辱的經歷,紀念苦難中人道主義的閃光。

影片也重現了盟軍在密蘇裡號受降儀式上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一些細節,尤其是麥克阿瑟將軍在受降書上簽字所用的筆。他用了五隻筆在五處籤字,第一處籤名結束後,他把那支筆交給了身後剛從戰俘營中解救出來的溫萊特中將,溫萊特中將骨瘦如柴的手和手中握著的那支筆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兩次出現,既表明那個歷史時刻的勝利,也預示著正義總會勝利的趨勢。就像麥克阿瑟在受降儀式上宣稱的:「槍炮沉了,天空不再降臨死亡,海洋只用來貿易……由此產生一個建立在信仰和諒解基礎上的世界,一個奉獻人類尊嚴、能實現人類最迫切希望的自由、容忍和正義的世界。」(文/曹穎新)

相關焦點

  • 影片推薦:《小鞋子》-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可結果很好卻沒有達到小男孩心中真正的勝利。不同鏡頭的巧妙運用——視聽分析       影片的特寫鏡頭獨具匠心,不僅能夠清楚地揭示人物的內心還能將當時暗藏的情感表達出來。學生們聚集在操場上聽著老師宣布考試注意事項。妹妹低下頭默默地看著同學們的鞋子。運用特寫鏡頭以妹妹的視角展示了一雙雙她所欣賞的華麗精美的鞋子,體現了妹妹內心的羨慕和失落。
  • 會議的話語權之爭,就是意志的勝利
    意志的勝利阿生似乎已經一敗塗地,被業務部門的三個領導圍攻,產品思路和業務流程不一致,按照現在的產品設計做下去,是無法支撐業務需求的。阿生面對業務部門說:供應商和商品的關係是多對多的,從哪個頁面上做關聯並不重要,就是一個使用習慣的問題。乜總說:我用過十多個類似的軟體,都是以商品去關聯供應商,因為商品才是整個系統的根節點。阿生聽到這番話,頓時慫了,因為自己沒有用過類似的軟體,只是找了一些競品做參考,並不知道真正的使用流程是怎樣的。似乎自己的技術部作為業務的附屬已成定局。
  • 從張藝謀電影到《意志的勝利》
    從電影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意志的勝利》大抵算不得什麼,但它一定代表了法西斯美學的最高成就,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是希特勒發現了她,發現了她與自己美學上的默契。希特勒說,「我一生在電影中看到的最美麗景色,是瑞芬斯丹在《高山》的海上跳舞。」他看到了瑞芬斯丹的偶像崇拜,權力崇拜,和強烈的徵服欲。
  • 意志的勝利及作為宣傳的電影
    《意志的勝利》及作為宣傳的電影小巷裡的賣碟小販又翻出一張DVD,說:「這也是德國的。」封面上有一位鋼盔戰士的灰色半身像,背景是影印成紅色的納粹黨黨旗,右下角立著身著黃色制服的希特勒。這是納粹德國時期導演萊尼.裡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最著名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 Triumph des Willens》。「禁片哦。」
  • 《V字仇殺隊》:權力審判與自由意志的勝利
    摘 要:《V字仇殺隊》自上映之日起,就因其反烏託邦的主題設定和一系列非主流社會元素而飽受爭議,2012年12月在CCTV-6播出之後,更是在媒體上引起了熱議。也只有這種選擇才符合真正意義上的正義。但是,影片中的英國民眾,卻處於一種極度的不自由中,他們將希望寄予這個強有力的極權政黨,在最大限度的出讓自己的權利以後,終於也使得自己生活在牢籠之中;藝術家用謊言來揭穿事實,政客用謊言來掩蓋事實,為了重建社會秩序,維護其保守的極權統治,英國政府高呼「團結通過信仰」的口號,迅速打造「謊言監獄」,建構自己的極權網絡。
  • 埃隆·馬斯克:無限的創想與意志的勝利(下)(2)
    埃隆·馬斯克:無限的創想與意志的勝利(下)(2) 2013-09-26 10:20 作者:蒲實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電影《意志的勝利》中希特勒的四次演講
    《意志的勝利》是由UFA電影公司製作的戰爭紀錄片。
  • 夜話丨生活在自己的意志裡,才會過上真正獨立的生活
    作者:愛默生如果你想過一種真正慎獨的生活,那麼你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不光要在物質上獨來獨往,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獨立。也就是說,我們所注重的必須是精神上的提升。整個世界似乎在一次又一次地在暗中圖謀,用一些瑣事來侵擾你、糾纏你。
  • 意志的勝利
    遲到十多天的的撞線,數百名觀眾夾道歡迎克萊瑞、主辦方給她戴上獎章、讓她登上領獎臺,一切仿佛獲得冠軍……一般來說,馬拉松賽在比賽開始六七個小時後「關門(不再計算成績)」,為什麼克萊瑞可以跳出這個規定享受特權呢?為什麼別人幾小時就可以完成的馬拉松(全程42.195公裡),她要跑上16天之多?原來克萊瑞是個半身癱瘓的殘疾人,下半身完全沒有意識。
  •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銘記抗戰精神意義—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有感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銘記抗戰精神的意義—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有感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殷憂啟聖,多難興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起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總書記說的正是我們的抗戰精神。
  • 世界盃和坦克挑戰賽,德國隊14天內絕殺瑞典兩次,意志的勝利
    在今天剛剛結束的世界盃小組賽中,德國足球隊在94分鐘進入打入制勝一球絕殺瑞典,如評論所說:這是一場意志的勝利,德國隊還是那支擁有鋼鐵意志的球隊,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但這也是不同的德國代表隊在同一個月內,第二次絕殺了瑞典,如果但從對隊員的意志方面來說,在14天前結束的歐洲最強坦克挑戰賽來說,那場軍事比賽比拼的意志力、體力、壓力,要強過今天這場球賽。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  記者:70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時,新生的人民政權尚未完全鞏固,經濟、軍事力量更無法與美國相比。
  • 讀書尼採《權力意志》
    這些遺稿最初並不受到人們的青睞,但二十世紀初,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馬塞爾等哲學家紛紛致力於研究尼採極其學說,尤其海德格爾著《尼採》兩大卷,專論《權力意志》中的思想,尼採這一時期的成就才受到了應有的重視。  雖然尼採在自己的筆記中提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只是作為他哲學的前廳,但不幸的是,他真正的哲學大廈還未建成,他就中道崩殂了。
  • 前沿訪談|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意義及啟示———理論——中央紀委...
    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  記者:70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時,新生的人民政權尚未完全鞏固,經濟、軍事力量更無法與美國相比。
  • 卡巴拉與我們存在的真正意義
    工作坊將通過展示你們不斷轉世這麼多次的原因,清晰地向你呈現,怎樣連結高我,並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存在的真正意義。你將明了並學會魔法——能夠提升下次轉世的真正魔法。如果你關注自己將去到那裡,課程中的靜心及與更高存有連結會極大程度上幫助到你。
  • 因相信而看見,因鬥爭而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通篇洋溢著豪邁的鬥爭激情、堅定的鬥爭意志,為全面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取得新勝利,吹響了新時代全面進行偉大鬥爭的進軍號角。要在新時代奪取新勝利,必須樹牢鬥爭精神。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喊出了「為全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響亮口號。
  • 《暗黑 第三季》自由意志的假象
    一開始我們跟劇中男女主人公一樣,都被自由意志的假象所迷惑,不論是亞當,還是夏娃,都以為自己掌控著局面,都以為自己知道遊戲規則,都以為自己知道起源,都以為自己是操盤手,而其他人只是自己的棋子,都以為自己有自由意志,可以打破時空循環和因果鏈,甚至都以為自己是光明正義的一方,有著道德上的優越感。
  • 希特勒把電影《意志的勝利》搞成了納粹政治宣傳,所以也「應該將希特勒作為電影人加以審判」
    納粹紀錄片《意志的勝利》是赤裸裸的「法西斯暴力美學」,其典型場面被之後所有法西斯專制國家模仿,如元首揮手,人民前進;統一佩戴標誌性徽章、場面宏大的頌揚領袖的群眾遊行。極權主義的最重要起源,就是鋪天蓋地的欺騙性政治宣傳,煽動底層民眾的不滿情緒和民族仇恨,殘酷鎮壓能看清這些場面真相的知識分子,強行言論一致。納粹的思想基礎到底是什麼?是什麼?
  • 安橋發布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手機
    安橋發布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手機文 / 劉藝剛剛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啟幕的「2017美國商用電子展
  • 【銘記歷史】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
    【銘記歷史】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 2020-10-2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