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訪談|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意義及啟示———理論——中央紀委...

2020-11-19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趙林

  2020年9月27日11時18分,從韓國仁川機場起飛的中國專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機上搭載著117位志願軍烈士的遺骸。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經驗,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國人民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

  記者:70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時,新生的人民政權尚未完全鞏固,經濟、軍事力量更無法與美國相比。黨中央為什麼仍毅然決策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高翔:抗美援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局部戰爭。對於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確實是一場十分嚴峻的考驗,因為中美之間不但經濟、科技實力對比懸殊,而且美國還擁有原子彈以及世界上各種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掌握了最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作為世界霸主,美國還操控聯合國,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不可一世。面對這樣的敵人,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最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這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迅即操縱聯合國通過了誣稱朝鮮為「侵略者」的決議案,糾集15國組成「聯合國軍」,宣布出兵朝鮮,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我國國土。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侵佔中國領土臺灣。美國日益猖狂的侵略行徑,不僅嚴重威脅我國領土和主權完整,還打斷了我國原定的國民經濟恢復計劃。因此,抗美援朝是支援朝鮮人民反抗美國武裝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需要,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之戰。面對美軍步步緊逼,黨中央反覆斟酌、科學權衡,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第二,這是履行國際主義義務之舉。中朝兩國山水相連,歷史上,兩國人民在反對外來侵略中並肩戰鬥,積下深厚友誼。20世紀初日本侵佔朝鮮後,許多朝鮮人來到中國,同中國人民一道抵抗日本侵略。解放戰爭期間,不少在華朝鮮人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流血犧牲。支持朝鮮人民的反侵略戰爭,既是對中朝傳統友誼的繼承,也是我國履行國際主義義務的必要行為,正如毛澤東指出的: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是「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日本投降前夕起,美國就加緊奉行敵視中國革命和幹涉中國內政的政策。新中國成立後,美國更不遺餘力地執行反共遏華政策,想方設法要將年輕的人民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中。

  敢於捨生忘死、赴湯蹈火,這樣的軍隊,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可戰勝

  記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原因是什麼?

  高翔:抗美援朝戰爭確實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偉大奇蹟。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結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中國入朝作戰師出有名,志願軍是正義之師、和平之師,牢牢佔據了道義制高點,獲得國際國內廣泛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被迫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保家衛國和援助兄弟鄰邦而進行的一場正義戰爭,因此獲得了國內人民群眾的堅定支持,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美國的盟國及參加「聯合國軍」的國家與美國逐漸出現分歧,形成了制約美國好戰政策並支持儘快結束戰爭、實現和平的國際統一戰線。

  第二,黨中央和毛澤東高瞻遠矚、科學決策、指揮得當。從總體上看,我國較好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這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我國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兵臨邊境、嚴重危及我主權和安全時才出兵自衛,政治上有理;謀定而後動,做了一定準備後才突然發起反擊,軍事上有利;用志願軍名義出兵,控制戰爭規模,行動上有節。從全局而言,我國雖然國力較弱,但在戰略和戰術的運用上,要比敵人高明得多。

  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他一直密切關注朝鮮戰場的發展態勢,對國際局勢、敵我情形,洞若觀火,能夠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彭德懷等志願軍將領認真貫徹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既敢打善拼,又有勇有謀,故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不斷取得輝煌勝利。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中旬,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密切配合,連續進行了5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並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迫使美國接受停戰談判,奠定了這場戰爭勝利的基礎。此後,又構築起縱深防禦陣地,多次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一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革命軍隊,聽黨指揮,為祖國、為人民、為中華民族,敢於捨生忘死、赴湯蹈火,其革命精神、崇高情懷、堅定意志、嚴格紀律,是敵人難以想像、從不具備的。這樣的軍隊,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可戰勝。

  嚴格的紀律為軍事勝利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記者:抗美援朝戰爭中,收復漢城後,志願軍總部立即頒布《入漢城紀律守則》,要求志願軍切實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注意軍容風紀和清潔衛生。為什麼我們黨的軍隊即便走出國門也如此重視紀律?

  高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行動準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區別於一切舊式軍隊、帝國主義軍隊的顯著特點。這一優良作風同樣體現於朝鮮戰場上,是人民志願軍作為正義之師、仁義之師、信義之師的象徵。

  毛澤東早在1950年10月8日發布的《關於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中就指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之後,必須對朝鮮軍民表示友愛和尊重,嚴格遵守軍事紀律和政治紀律,強調「這是完成軍事任務的一個極重要的政治基礎」。1951年1月19日,毛澤東在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指示中又強調:「中朝兩國同志要親如兄弟般地團結在一起,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為戰勝共同敵人而奮鬥到底。」要求志願軍「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鮮人民的一針一線,如同我們在國內的看法和做法一樣,這就是勝利的政治基礎」。可以看到,黨中央將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的紀律工作提升到戰略高度,這在其他軍隊是不可想像,也是難以企及的。

  事實證明,中國人民志願軍無論在極端困難的戰時,還是在停戰後的重建時期,都嚴格遵守了毛澤東的指示。正如中朝友誼塔上的碑文所銘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留下的不朽業績和用鮮血凝成的國際主義友誼,將在這塊繁榮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

  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從不畏懼戰爭,只有敢戰善戰,方能止戰勝戰

  記者:戰火硝煙早已散去。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留給我們什麼精神財富?又給我們帶來哪些現實啟迪呢?

  高翔:抗美援朝戰爭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這一偉大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鞏固和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極大地提振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長期和平建設的環境。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雄辯地證明:中國人民受欺侮、受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中華民族有能力、有資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打出了國威、軍威,給後人留下極其豐厚的精神遺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正義戰爭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人民軍隊宗旨、本色和作風的體現,是對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歷史傳統的繼承和弘揚。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我們要更加清醒地認清資本主義的貪婪和侵略本質,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從不畏懼戰爭,只有敢戰善戰,方能止戰勝戰。牢記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經驗,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國人民必將贏得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本文刊登於《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10月22日理論周刊第7版)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啟示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  作者:中央民族大學 季宸  70年前,中華大地上有這樣一群「英雄兒女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有必要回顧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汲取其中的戰略思維、歷史智慧和精神力量,努力克服當前困難局面,全面奪取新的歷史時期的偉大勝利。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趙林(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經驗,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國人民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英雄的志願軍將士,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正如彭德懷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所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 【央視快評】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地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啟示我們,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保持昂揚的鬥爭精神。
  •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經過兩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至少離不開五大「密碼」。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首次在境外取得的決定性勝利,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震動了全世界,徹底改寫了近代以來中國的國際形象。」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說,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在這場偉大的正義之戰中,湖南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 【回顧偉大勝利 展望光明未來】中衛公安局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回顧偉大勝利 展望光明未來】中衛公安局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2020-11-12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重溫中國人民志願軍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勳,致敬譜寫了氣壯山河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光輝典範的志願軍將士,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 金一南:抗美援朝70周年,探尋偉大勝利的密碼(下集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為了保衛和平、抵抗侵略,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各方面存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跨過鴨綠江,打響了抗美援朝正義之戰,經過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戰鬥,最終贏得了勝利和尊嚴。
  • 圖解| 歷久彌新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引發熱烈反響,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以啟示和力量。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這一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2020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釋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
  • 「黨建治學」齊德學:值得驕傲與紀念的偉大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今天,我們紀念這一偉大勝利,需要以發展的思維、長遠的眼光來審視歷史、觀察現實、思考未來,更好地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啟示。 這場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幾乎沒有現代工業。就是在那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我們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中央電視臺重播紀錄片《偉大的抗美援朝》
    5月27日(星期一),CCTV-4亞洲頻道播出了由北京電視臺拍攝的6集紀錄片《偉大的抗美援朝》的第一集《抉擇》。據中央電視臺節目官網顯示,今天CCTV-4亞洲頻道將繼續播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的第二集《較量》,但從5月29日開始並未出現後續四集的播出安排。
  • 習近平:永遠銘記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穩定朝鮮半島局勢維護...
    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主席臺上方懸掛著「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會標,後幕正中懸掛國徽,國徽下方是「1950-2020」的白色字標,10面紅旗分列兩側。大禮堂二樓眺臺懸掛標語:「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不懈奮鬥!」
  • 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光影視界)——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核心閱讀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以宏闊的視角再現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情謳歌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有力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習近平: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責任編輯: 王美花] 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草原客戶端,關注更多內蒙古更全、更新的新聞資訊。
  • 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19日上午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發表講話並宣布展覽開幕。    上午10時,開幕式開始。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