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電影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奇觀電影」給你不一樣的解讀〜】
「奇觀電影」致力為廣大影迷排雷一萬年!這一次,我們把雷「排」到了2017看的電影立項上。未雨綢繆,彥祖本祖在春節前一口氣看了3800多部去年在電影局立項的電影項目。
自從這個「元年」的概念提出來,很多國內製片公司紛紛努力要做科幻電影。於是,每年都有很多科幻電影項目立項。
很多人的想法是,拍不拍以後再說,先立項。說不定先搶註個名字都能賺錢呢——這真是一個人人都想收別人智商稅的時代。
其實在國產科幻電影方面,誰還不是智商納稅人啊。
說實話,我認為,中國科幻電影一直沒有拍出來,除了科幻電影這個類型在社會文化、電影認知、創作和製作能力等方面我們有欠缺之外,還有就是各種心態作祟:
為了科幻而科幻 中國現在科幻電影空白,能搶到先機那是很有面兒的
目標定得不切實際 比如那些要拍中國版《星球大戰》的;要做中國版漫威的(光中國版漫威都有不下五個公司往上靠了);有要拍中國版《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看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的,一般會鄙視那些就知道星戰和漫威的。
概念雷人和設定瞎扯 比如想把佛教道教思想向全宇宙傳播的,還有說要把中國道家思想拍成科幻大片的——要有文化自信!宇宙修仙了解一下?
各種陳年老梗和重複套路 咱能不能關注一下科技的發展再說科幻?
拍腦門出創意,虎頭蛇尾,看完讓你感嘆「就給我看這個?!」
幾乎科幻電影所有的坑都在裡邊了!
對於所有期待中國科幻電影的影迷,我就想進行一次這樣的靈魂拷問:
他們有勇氣立項/
有沒有勇氣拍?
假如有勇氣拍/
你有沒有勇氣去看?
在二十年前,看到因為遇上神仙而得到超能力從此領悟人生或是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樣的故事,我們或許還能感覺到新奇好看,但是現在是2017年啊!!!
這是新的中國,這是新的時代,從來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
過個美好生活還得請神仙,請對社會主義有點信心好嗎?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故事創作者對於科技、人生的理解還沒從童年看路邊攤盜版童話書的深刻影響裡走出來。
舉幾個慄子:
《王小毛的奇幻之旅》
就是講述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夥子喝醉之後遇上神仙得到心想事成的法力開始了開掛人生,但最終體悟人生道理的故事……
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的翻版吧。還喝醉了遇到神仙,美的你!神仙沒問你,喝吐了沒小夥子,你掉的是金嘔吐還是銀嘔吐啊。
《七天大聖》
則是快遞員齊大聖無意喚醒蘊藏孫悟空魔法能量的祖傳寶物之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我就想知道,蘊藏孫悟空魔法能量的祖傳寶物,那你不應該姓齊啊,你應該姓孫啊,你連老孫的姓都不姓了,還敢繼承孫家的寶貝!講不講道理,講不講科學!
《結婚神跡》
這種熱愛收藏鞋子的大齡女青年嫁了個老公是鞋神,最後過上幸福快樂生活的故事。
不是貧窮而是無聊限制了你的想像力。瞅你那張物慾橫流的臉,要不要這麼物質!你要是要收藏包,還不嫁給包大人啊。
還有更神的:
《尼古拉密碼》
2020年人們製造出了一臺人工智慧機器人,但卻不料發生了試驗事故。在事故調查中這臺機器人作為唯一的一名現場目擊者卻向人們說出了三個不同版本的事件經過,且每一個事件過程都符合邏輯毫無破綻。
曾幾何時,我們以為有機器人就是科幻,但你好不容易有了機器人,就是讓他講故事?還密碼,你應該叫《尼古拉講故事》,否則片名簡稱就是「尼碼」了。
《光年食堂》
講述了可以讓人重回命運轉折點改變命運的解憂食堂,可以幫人重溫初戀感恩家庭,修復父子關係解開心結,尋找激情卻遭報應得了愛滋病……
解憂雜貨店+深夜食堂,哈哈。叫你不要隨便穿越吧,穿越不好就得愛滋病。可這特麼的跟科幻有毛關係。
中國的電影人也終於忍不住了,開始蠢蠢欲動,加入到製造毀滅地球的災難然後拯救全人類的隊伍當中。
之所以說這些項目有炮灰相,就是對電影和科幻的理解完全撐不起那份野心。說是拍科幻真人電影,想來想去還不如哆啦A夢,動不動拯救地球,地球要是被這麼弱智地統治,我看誰也救不了。
《終極代碼》
2025年,凌鋒博士通過對人體植入晶片IV5,欲實施控制人類的目的。而能摧毀IV5的原始碼在其他三人手中,最終反對凌鋒博士同盟成功拯救了人類。
都什麼年代了,控制人類還需要植入晶片。更重要的是,在中國講什麼控制人類拯救人類的故事,你缺乏的是一個這樣的世界觀語境。
換句話說,控制人類意味著宗教還是政治烏託邦的訴求你搞不明白,我還以為你主要是為了生產晶片呢,你是要到長三角還是珠三角找電子品牌贊助啊。
《小福星的時光之旅》
講述了7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在野營時撿到外星時光機器,回到古代學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精華,悟到了犧牲與奉獻精神,拯救了即將毀滅的地球文明。而在拯救世界的同時,孩子也彌補了自身的缺點。
明明是《快樂星球》的粉絲擁躉,裝什麼科幻的大尾巴狼啊。
《天演者》
基因學家的父親被殺,研究成果被搶奪,從小愛護自己的哥哥被抓走並改造成基因戰士;身有殘疾的高健尋找線索,與女科學家喬亞一起,完成身體基因改造,拯救哥哥,為父報仇,維護人類世界的和諧秩序。
如果你把基因改造換成學武術,研究成果換成武林秘籍(可以不是葵花寶典),把人類世界換成武林,同樣成立。你看你,為什麼不能好好寫武俠?
《基因原始碼》
未來遺傳學專家尋找感染全世界人類基因的病毒源頭,陰差陽錯愛上病毒源頭的攜帶者。上演一場拯救自我、拯救愛情的美麗邂逅——
「你有病!你們全人類都有病!」
「你有藥嗎?」
「……我可以有啊。」
又是基因!但是等等,愛情有了,基因病毒怎麼辦?愛女朋友還是愛全人類,基因求放過。
《兩萬裡計劃》
2028年,一場由異種人觸發的災難正在地球蔓延。待業青年馬山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一個神秘組織,組織派遣馬山與戰友們與異種人戰鬥。馬山漸漸了解到了異種人的過去和現在,自己的身世之謎也漸漸浮出水面。
這……失業青年再就業的一個典範。我來猜一下故事真相:
神秘組織和異種人是同一類人,異種人的老大是黑化了的神秘組織的前頭領,當年他有個孩子叫馬山。等馬山長大了學會了用光劍打到異種人老大山門前,老大說:我是你爸爸。
《星際變種》
幼年孟昕隨父母駕駛宇宙飛船在太空尋找外星生物。飛船在土狼星抓捕到一個小外星生物。孟昕無意中釋放了小外星生物,引來大禍。成年後的孟昕,為了挽回當年的錯誤,決定返回土狼星,去消滅已經長大的外星生物。
片名中帶有「代碼」「密碼」「星際」「計劃」等字眼的,一字一個坑。好萊塢科幻類型片的各種片名,就已經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在科技已經飛速發展並改變人類生活的今天,你再用上世紀的好萊塢科幻電影來簡單模仿,絕對是一個誤區。
縱觀這些備案的電影項目,不少梗老得千篇一律,有趣的創意卻是百裡挑一,在它們當中,雖然大部分都還沒有呈現在大銀幕上,但是單看一句話故事概述,就會讓你忍不住覺得:
我們好像在哪見過,你記得嗎?
首先是互換身體,這是最容易被拿來用的一個搞笑老梗。
《共享人生》
在電視臺工作的凌啟航和網絡主播肖鵬長得極為相似。某天,欠了債的肖鵬被人上門討債,周圍鄰居聽到動靜後撥打了新聞熱線。記者凌啟航趕到現場準備做採訪,但在陰錯陽差的巧合之後,兩人身份互換,從此過上對方生活。
2017年開心麻花推出的一部《羞羞的鐵拳》,雖然也用了男女互換身體的老梗,但貴在能玩出新花樣,所以我們還是要保持冷靜分析的頭腦來看待吧。
《奇點時刻》
講述了英俊矯健的萬人迷特工008,和相貌平平的理工男好友達聞西身體互換,被注入了超級程序的女僕機器人冰冰,也開始追緝兩人。
特工007兄妹篇008+男女身體互換+人工智慧,會產生怎樣神奇的化學反應?不敢想,不敢想!
《黑洞來的那一夜》
講述了百年一遇的M43彗星即將划過地球表面,許多天文愛好者都早早聚集在K市準備近距離觀測這一天象。 隨著M43彗星離地球越來越近,這些黑洞的能量發生了變化。這些擁有黑洞的人的命運也和黑洞交織在一起。
可以說是毫不掩飾地照搬《彗星來的那一夜》的核心創意,就連電影名稱相似度都高達90%,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就差報警了……
參考得如此光明正大的,還有今年1月份上映的《時空終點》。它基本完全復刻經典懸疑驚悚片《恐怖遊輪》,其結果,emmm……所以,拿來主義不可取,可長點心吧~
還有一個「經典老梗」:無邏輯的隨意穿越。
《奇幻戀人》
男主因為一臺祖傳縫紉機的緣故,每天一覺醒來都會變成年齡、國籍、性別與前一天截然不同的人(對此設定感興趣的話推薦去看韓版《內在美》);
再比如,主角因為時空穿越等原因不斷經歷同一天,是不是想起來《土撥鼠之日》?
雖然說現在的電影創意從根本上來講更像是基於已有的顯示推陳出新,玩點新花樣,但是從這些電影創意中,我們只能看得到「陳」,至於究竟是不是有「新」,似乎還不太好說。
失去創新,科幻電影還剩下什麼?
最後我們要嚴肅吐槽的一類,就是那種開了個十分宏大的頭卻不能「善終」的電影創意。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位主人公被捲入一場撲朔迷離的事件,觀眾的好奇心被勾得高潮迭起到最後影片卻告訴我們主人公是人格分裂,就說你看到這裡,想不想給編劇寄刀片?
《逐星之旅》
五個孩子為幫助自閉症夥伴,跋涉千裡尋找丟失飛碟,最終幫助主角重拾真正的快樂,歷經奇幻冒險的旅途。然鵝,孩子們沒有找到飛碟,卻尋回了父母真正的愛。
So……飛碟呢?
《我創造的愛人》
優質單身熟女夏雯被初戀男友李昂瘋狂追求,然後發現自己竟然闖入了李昂所描繪的漫畫世界,而且和漫畫男主角「馬克」開啟了一系列瘋狂搞笑且無釐頭的情感撞擊!
這難道不就是當甫一亮相驚豔全場,腦洞大到炸裂,但後邊完全不知道如何收場只好爛尾的韓劇《W兩個世界》嗎???編劇呀,希望你可以挺住,不要收到太多刀片。
《月光之城》
一個性格單純事業蹉跎的青年周以澤,與來自月球的病毒殭屍月瑤之間的禁忌之戀。在拯救愛人和對抗惡勢力的過程中,美妙的愛情衝淡了所有的不安和恐懼。
呃,病毒殭屍怎麼辦?用愛殺毒?
Finally!
前面說了這麼多,並非在否定我國電影行業的努力和創造力,而是希望能夠從中分析、總結,以此得到一些對國產電影發展的認識和啟發,當然,2017備案的這些電影項目中,也有不少電影創意令人眼前一亮,不禁有些期待它呈現在大銀幕上的那一天。
比較看好的其中之一:《隔離之境》
講述了一名與人密切接觸就能體驗到他們最深切的秘密、恐懼,有時會在自己的夢中預見他們未來的女孩李淺夢,長大後運用自己的超能力追尋調查父親死因的故事。
現如今超能力設定的題材已經屢見不鮮,單看這個創意中少女的設定就很有意思,很像之前大火的一部韓劇《當你沉睡時》,不過韓劇到後來還是有些爛尾,只能默默祈禱這部國產電影能夠順利推出別走爛尾的路咯。
還有一個是華誼兄弟的項目:《循環》
一場地震過後,墜星湖旁曾經消失的神秘古村重現。報社記者阿計與同伴前往調查,意外進入了一個「瘋狗肆虐、村民感染」的時空漩渦……
一句話故事梗概雖然沒有透露更多信息,但這是一個極開腦洞的故事設定,而且很接地氣。算是開了個好頭。而且,注重視覺奇觀和故事創新的幻想類影片越來越多地贏得年輕觀眾的青睞。
為啥?敲黑板劃重點!
在網際網路小屏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觀眾更注重影院提供的極致視聽體驗。
其實有趣的電影創意還有很多,但是由於篇幅限制,就選擇了以上一些頗具代表性的項目進行簡單地討論。
我們非常希望,以上的吐槽都是瞎操心,是我們沒有看懂。
有沒有擊中你,會不會覺得自己也在創作類似的故事呢?如果有那就恭喜了,可以提前自我檢查一下。
科幻有風險,入坑需謹慎。
做科幻電影意味著:你對電影、科技、社會文化、歷史、社會學和倫理學的研究需要更多,你在電影製片能力需要更強,這本身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想以科幻電影的名義來講商業故事的,要避開很多坑。
在2017年底的奇觀影展科幻電影拓荒者論壇上,某鮮肉說:電影是條不歸路。那麼就祝願中國的電影人在這條路上能夠不忘初心吧~
這些你一定要看:
2018奇觀片單 | 奇觀影展 | 《杯子蛋糕》| 《冬眠》
《黑鏡》第四季 | 《星戰》神話 |《自由意志》 | 《芳華》慘案 | 《妖貓傳》
分享電影的美妙與力量
願「奇觀」與你同在
聯繫方式:
xiaofang_lee@bladerunner.com.cn
商務合作及轉載事宜請勾兌↑↑↑,麼麼噠~
微信號『qiguan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