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31部國產動畫電影立項,有這幾大特徵|三文娛

2021-02-08 三文娛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上半年立項共有三個特點:低幼向仍為主流、以動物為主角電影佔據大頭、傳統文化題材電影佔比增大。這三大特點在下半年依然適用,但在下半年,系列作品立項明顯增多。

1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發布2018年12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式通知。至此,全年電影備案、立項全部公示。

三文娛整理了2018年12個月的完整備案和立項公示列表,發現,2018年共有131部國產動畫電影立項,創三年最低 —— 2017年有159部,2016年則高達182部。與2016年相比,2018年的立項動畫電影減少了49部。

2018年立項的這131部國產動畫電影中,有17部是在7月立項。而去年下半年,共立項74部,比上半年的57部,多出17部。

從項目所屬的公司來看,2018年下半年,沒有看到奧飛、騰訊、光線等大廠的身影,阿里和東方醒獅立項較多。從其立項電影的類型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題材、低幼向和續作是2018年動畫電影立項項目的三個重要特點。

下半年立項增多,阿里系發力

之前,三文娛在《半年立項從120部銳減至57部,國內動畫電影到底遭遇了什麼?》一文中,盤點了2018年上半年的動畫電影立項情況。華強方特在9月立項了《熊出沒 · 原始時代》,已定於2019年2月5號,即春節檔上映。目前,貓眼點映評分為9.2分,電影從1月11日開始預售,截至1月30日預售票房已達1073.2萬元。

另外,在2018年立項的動畫電影中,還有3月立項的《阿里巴巴三根金髮》以及《肆式青春》上映。《肆式青春》由繪夢製作,8月4日在中日兩地同步上映的青春動畫電影。值得注意的是,《肆式青春》是已知的,Netflix 2018年在大陸購買的兩部動畫電影中的其中一部。

在2018年的立項電影,除了以上幾部,其他的均未有上映的消息。如果按照以前三年的上映電影數量來看,其中大部分會在備案/製作階段。

1、阿里、奧飛、騰訊、華強方特等大廠作品受關注

上文已有提及,華強方特的熊出沒新作將在大年初一上映。而在同年備案通過的作品中,還有來自奧飛、騰訊和阿里等公司。

截至發稿,奧飛在3月立項的《特工貝肯熊2》、以及騰訊大IP《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目前未有上映消息。而在2018年下半年,沒有看到奧飛、騰訊、光線等大廠的身影。

在3月立項的,阿里影業《阿里巴巴三根金髮》已在去年12月30日上映,總票房剛達到1006.5萬元,目前還在放映中。

《阿里巴巴三根金髮》日票房數據,來源:貓眼專業

2、東方醒獅一年立了8個動畫電影項目

今年立項最多的公司是東方醒獅影視,共立項8部動畫電影,分別為2月立項的《西廂記》,6月《精衛填海》,7月《女媧補天》、《神農嘗草》、《愚公移山》,8月《盤古開天傳奇》、《夸父追日》、9月《盤古開天》。這8部電影,目前還沒有上映信息。

從其立項電影類型不難看出,東方醒獅主要打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題材電影。而在這些傳統題材中,不少與「山海經」有關。

近年來,傳統文化的市場呼聲和關注度越來越高,專項資金扶持和補助,也在推動影視公司增加相關題材的作品的立項。2018年1-1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公示的動畫電影共131部,取材傳統民間故事的作品超過了1/3,而山海經題材的項目有16個,佔比也超過了10%。

上海炫動的《新愚公移山》,北京平塔科技的《降世神農》,是2018年度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畫電影創作工程專項資金擬資助三個劇本的兩部作品。炎帝,號神農氏、連山氏,是山海經裡的古帝。《降世神農》是山海經題材的作品。

2019年1月份,追光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白蛇 · 緣起》也是傳統文化題材,豆瓣評分8.0分,截至發稿票房已接近4億元,再次回到日票房第一的位置,為2019年的動畫電影開了好頭。

1月30日當天,《白蛇 · 緣起》以1844.77的票房拿下當日票房第一的位置,排名高於死侍2和大黃蜂。就當下在口碑推動票房增長的情況下,這部動畫電影將延長上映時間,貓眼專業版給出的票房預計,也超過了4億元。

立項作品的三大特點:低幼、動物、傳統文化

在我們盤點過的2018年上半年動畫電影立項中,我們總結,上半年立項共有三個特點:低幼向仍為主流、以動物為主角電影佔據大頭、傳統文化題材電影佔比增大。這三大特點在下半年依然適用,但下半年還要再加上一個系列作品立項增多。

1、低幼向為主流

先來看第一個特點,低幼向。這是我們今年在總結動畫電影時,不斷提到的詞。這一特點在2018年的動畫電影立項中更為突出。

2018年下半年共立項74部作品,就其故事梗概來看,除了福建傳送門立項的《三世緣》、微漫影業《艾華》以及今古融文化的《梁祝傳奇》外,均為低幼向。不過與2016、2017年,非低幼向立項作品佔比有所提高。

儘管今年有如《肆式青春》、《風雨咒》、《昨日晴空》等,不斷試水成人向動畫電影。但自2015年的《大聖歸來》、16年的《大魚海棠》之後,未出過票房超過5億的爆款成人向動畫電影。

反觀如《熊出沒》、《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豬豬俠》等系列面向少兒的動畫電影,依舊佔據著票房前十。其中《熊出沒·變形記》甚至成為2018年中國市場動畫電影票房榜首,也是去年唯一一部票房過5億電影。

這些低幼向電影,以家庭為單位,其受眾群體更為廣泛。無論是從IP續作,沉澱人氣,低幼向帶動家庭式觀影,還是與衍生品市場的聯動,都在把低幼向動畫電影往「吸金」方面推進。

《白蛇·緣起》在2019年給成人向動畫電影開了一個好頭。現在,低幼向的《小豬佩奇過大年》《熊出沒·原始時代》這兩部定檔大年初一上映的動畫電影已經開啟預售,從預售和想看人數來看,也將會有不錯的票房。

從立項項目窺看未來幾年動畫電影走向,「低幼向「動畫電影依舊會牢牢佔據主流地位。但如何拋棄」低幼低智「的標籤,讓低幼向作品也變得不簡單,覆蓋更為廣泛的年齡人群,提高作品質量,也會是未來幾年動畫人需要攻克的難題。

2、動物主角多,傳統題材佔比進一步加大

從2018年立項電影名稱來看,動物依舊是動畫電影最常使用的主角。也可能因為剛剛開啟的2019年為豬年。2018年立項的電影中,以豬為主角的電影偏多,共4部。其次是以青蛙、熊、猴、兔子、貓、蟲、螞蟻、海洋動物、等動物為主角。

在以兒童作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動畫電影中,動物作為主角無疑佔據一定優勢。動物形象更易塑造,也易吸引兒童興趣。但往往也更容易貼上「幼稚」的標籤。

同時,在2018年立項電影中,能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傳統題材電影佔比增大。2018年上半年57部立項電影中,便有11部基於傳統文化、神話故事、文學作品等創作或改編的電影。下半年更是增加到了21部。

通過對比2016-2018年電影題材,2018年,基於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立項電影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全年佔比均為第一,佔比達到24.4%。如上文中提到的東方醒獅影視,今年8部立項電影全部選擇了傳統文化題材。曾製作出《十萬個冷笑話 2 》、 5 部《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動畫大電影、4 部《豬豬俠》系列大電影的炫動傳播, 2018 年上半年立項的兩部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中華創世諸神紀之女媧補天錄》都屬於傳統文化題材。

為什麼傳統文化題材電影佔比持續上升?首先就製作能力而言,國內公司無論是下沉渠道、資金儲備以及製作體系都不健全。與其展望國際市場,還不如深耕足夠大的中國市場。

而相比於跟著財大氣粗,製作精良的迪士尼走合家歡電影的老路,採用國人更為熟悉、知名度更廣的傳統文化、神話故事題材,不僅可以避免和迪士尼等大廠衝撞,而且對於一些沒有系列IP加持或電視劇渠道傳播的動畫電影來說,選擇傳統文化題材電影,傳播效果更好,故事塑造也更為輕鬆。這顯然是更為保險的一條路。(中國志怪鼻祖「山海經」真的活了嗎?)

3、續作生命力強

2018年立項的動畫電影中,可以看到很多續作的身影。131部立項作品中共有10部續作,無論是立案數量還是佔比,均為三年之最。

一方面是前幾年的累積效應導致2018年續作立項數量最多。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續作生命力強。

從2018年的票房表現來看,4部破億的動畫電影中,三部作品皆為續作,分別為《熊出沒·變形記》、《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神秘世界歷險記4》。前兩部擁有大量動畫劇集持續在電視臺播出,有較為長久、牢固的電視群體。

而對於沒有電視劇集的《神秘世界歷險記》系列來說,2012年票房為2197.5萬。但是經過4部影片經驗積累,其宣發、畫面製作能力均有提高,IP影響力也均有提高。該系列在2018年新作票房成功破億。

同時,我們摘取2016-2018年備案的系列電影(選取目前已有2部以上系列作品,圖中虛線為未相連年份票房),分別為《熊出沒》、《三隻小豬》、《潛艇總動員》、《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神秘世界歷險記》、《豬豬俠》,看其票房變化趨勢。

6部作品票房均呈上升趨勢,3部作品2018年破億。其中,潛艇總動員由2012年的1641.6萬票房,2018年收穫  7269.3萬票房,實現3.4倍增長。這其中雖然也有電影市場變化的原因,但也反映了續作IP勢能積累後的可觀能量。 

2018年,動畫電影立項減少至131部,為2014年以來,最少。這也意味著未來和我們見面的動畫電影會變少。但是今年我們也能看到,電影市場雖未出爆款,但千元級票房已漸成常態,動畫電影票房金字塔更為穩固。資本的謹慎,未嘗不會在另一方面促進電影市場健康成長。

寫這篇2018年動畫電影立項的稿子最後,還是得回歸到市場對動畫電影的態度。從總體票房來看,2018年並未出現10億級別的爆款作品,票房過億動畫片共有13部,其中4部為國產動畫,排名第一的是春節上映的《熊出沒·變形記》,票房為6.05億元。對於引進動畫而言,無論是之前備受期待的《蜘蛛俠:平行宇宙》、迪士尼的兩部動畫《超人總動員2》還是《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在全球票房喜人的情況下,缺未在中國市場達到預期。

這一方面是觀眾經過幾年動畫電影積累,對其觀看要求變高,不再唯「迪士尼」論。另一方面,國內今年對進口電影引進風格多樣,但這些電影同樣因為題材小眾和缺乏爆款IP加持與口碑傳播,所以未能取得好成績。

無論是從上映數量(新片)還是總票房看,國產動畫電影在2018年的表現,都比2017年好。2017年和2018年,動畫電影沒有再出現爆款,票房過億都顯吃力,總票房遠低於2016年。經歷了2015年的爆款,再到2016-2018年三年的市場受挫,未來動畫電影要怎麼走?仍是一個亟需回答的問題。

而2018年,市場給了一個新的方向,那就是海外市場。即使已知的,僅有兩部動畫電影《未來機器人》《肆式青春》被流媒體平臺看中,遠銷海外,但中國製作技術等已在國際具有一定競爭力,未來將有更多的動畫電影邁出國門。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企鵝號、QQ看點、B站專欄、貓眼、時光網等,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2017年159部動畫電影立項,比上一年少了23部,國產動畫電影在回歸理性麼?|三文娛
    本文作者:Liz昨天,三文娛發布了一篇文章《《尋夢環遊記》票房超12億,中國為什麼做不出這種合家歡電影?》,我們發現,2017年上映的39部國產動畫電影票房之和,與迪士尼皮克斯一部《尋夢環遊記》在國內票房數字接近。真是令人尷尬的慘澹現實。
  • 中國動畫電影的2018:已有5部票房上億,近50%票房不足千萬 | 三文娛
    加上三文娛統計的,截至12月11日國內下映和在映的34部國產動畫電影,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或超過69部。12月20日,三文娛2018年ACGN峰會就要在北京要舉辦。這場活動,會聚集全國各地的動畫人。在當前行業氛圍緊張、業內多探討出路的背景下,要提出適當的會議議題,給行業未來發展做些有意義的事,並不輕鬆。
  • 暑期17部動畫電影上映:5部票房過億,總票房下降28.72% | 三文娛
    2015-2018年,動畫電影在暑期檔的成績單出爐:2018年暑期檔,動畫電影總票房 11.64億元,共上映11部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4.74億元;2017年,動畫電影總票房16.33億元,共上映9部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4.49億元;2016年,總票房20.32億元,共上映12部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8.12億元;2015年
  • 國產電視動畫五大特徵(附2016年425部詳細名單)
    最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2016年12月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製作備案公示的通知。這一年十二個月備案的國產電視動畫,有425部,總時長232135分鐘,它們有這樣一些特徵( 詳細名單附在文末):低幼為主、一部能有數百集、童話教育類型之外「玩具廣告片」盛行、部分動畫製作公司馬甲眾多。
  • 中國動畫電影2017成績單:總票房近50億元,《尋夢環遊記》佔比23%,僅4部國產票房上億 | 三文娛
    三文娛統計,2017年動畫電影總票房為49.9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0.14億元,同比下滑了28.75%,但與2015年基本持平。其中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為36.37億元,佔比為72.89%,僅《尋夢環遊記》就貢獻了23.32%的票房;而國產動畫電影為13.53億元,僅佔3成。
  • 少兒向左,「動漫」向右:31部重點網絡動畫+90部電視動畫備案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最近也公示了2020年1月和2月的國產電視動畫片製作備案、2020年1月和2月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規劃登記備案情況,國家電影局發布了截止到2019年11月中旬的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三文娛節選其中的動畫項目,如下表所示:31部重點網絡動畫
  • ACGN這一年:三文娛2018精華文章回顧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想必我們都會感慨良多。三文娛感謝讀者朋友們這一年的支持,也將繼續陪伴從業者一年又一年。在新一年的年頭,我們衷心希望大家能有新的開始,能在創作的路上堅持下去,守得雲開見月明,口碑與變現雙豐收。話不多說,我們按平臺/資本 --- A(動畫)--- C(漫畫)--- G(遊戲)---N(網文與其他)的順序來為大家回顧過去一年中的精選文章。
  • 國產漫畫的2018:改編作品聯動,女性向和玄幻題材,漫改動畫番劇等受關注 | 三文娛
    2018年12月30日,三文娛第54期周刊發布。作為周刊內容的一部分,騰訊動漫,快看和有妖氣三個平臺國產漫畫的月票榜/暢銷單Top10產品,在2018年52周裡的變化,生成了52個表格,被記錄在了內容裡。
  • 中國動畫電影的2018:已有5部票房上億,近50%票房不足千萬
    距離距離2019年還有20天,期間已知定檔播出的動畫電影有8部。加上三文娛統計的,截至12月11日國內下映和在映的34部國產動畫電影,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或超過69部。12月20日,三文娛2018年ACGN峰會就要在北京要舉辦。這場活動,會聚集全國各地的動畫人。
  • 7部動畫電影元旦三天票房1.36億,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首破600億 | 三文娛周刊第55期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在剛剛結束的元旦檔中,中國電影市場共有7部動畫電影在映,三天共取得1億
  • 2018科幻電影立項觀察 | 元年之後呢?
    同比2017年163部佔比4.26%,數量減少了23.92%,佔比減少了0.72%。2017、2018立項數量圖可見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科幻電影的前景依舊不明朗。2015年開始掀起的電影圈科幻熱正在逐步冷卻。 2018年科幻類型有124部,我們按照題材進行了分類。
  • 《大魚海棠》票房過五億,《鎮魂街》《一人之下》等熱播,七月份的國產動漫有這些成績 三文娛IP&資本月刊7月版
    7月份,暑期來臨帶來了不少新的原創作品,國產動畫電影備受關注,而資本市場也有不少新消息。今天三文娛為您盤點7月國產二次元領域的IP、資本動向。
  • 遊戲版號終於重開,10部動畫電影上映,有妖氣尋求戰略投資者 | 三文娛周刊第54期
    對於2018年的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來說,12月是作品井噴的一個月。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之前的11個月裡,有票房數據的國產院線動畫電影總計60部,而在12月,上映和準備上映的動畫電影就有10部,而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
  • 三部動畫電影國慶檔上映,騰訊3.176億美元增持B站 | 三文娛周刊第42期
    接下來,三文娛為您呈上這一周的 ACG 大事件,分為 IP 動態和行業大事件兩部分。IP動態方面,《神秘世界歷險記4》於本周下映,最終累計票房為1.05億元,成為了2018年第四部票房過億的國產動畫電影。
  • 中國動畫電影2016成績單:13部票房過億,僅《大魚海棠》和《熊出沒》2部是國產
    這一年的13部票房過億動畫電影,僅《大魚海棠》和《熊出沒之熊心歸來》是國產。2016年最後一天,將上映俄羅斯動畫《冰雪女皇之冬日魔咒》和國產動畫《超級幼兒園》兩部電影,為這一年的動畫電影市場畫上終止符。除了這兩部即將上映的電影之外,目前2016年的其他60部動畫電影一共收穫了68億票房,超過去年的45億。
  • 《哆啦A夢》敗給《哥斯拉2》,六一檔五部動畫電影票房之和不及哥斯拉一半∣ 三文娛周刊第75期
    潛艇總動員:外星寶貝計劃》《巧虎大飛船歷險記》《託馬斯大電影之世界探索記》《龍珠超:布羅利》五部動畫電影上映。接下來,三文娛將為您呈上這一周的ACG大事件,分為IP動態和行業大事件兩部分。新晉榜單《三國演義》是2017年由北京銀河長興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3D國產動畫,本作於2018年3月1日正式完結,全40集。波洞星球周點擊榜
  • | 三文娛
    但,奇怪的是,2018年前,這本志怪題材之鼻祖似乎沒人注意。從今年3月開始,「山海經」的百度指數波動大,周平均值在8千-4萬。同期,國家電影局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的通知,7個月裡有26部動畫影片是傳統民間故事,而山海經題材佔了14部,佔比百分之五十四。
  • 阿里要拍《旅行青蛙》動畫電影,今年前兩月20部動畫電影備案
    備案的動畫電影,以低幼向+傳統文化題材居多。6月12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關於2020年01月下、02月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的通知。值此,今年1月和2月共計有20部動畫電影備案,相比於2019年同期持平。今年前兩個月公示的20部國產動畫電影,仍然以傳統文化題材和低幼向為主(回顧:國產動畫「神仙打架」:又一波大聖哪吒白蛇要來了)。
  • 騰訊+B站18部國產動畫即將上線,迪士尼發債60億美元|三文娛周刊
    作者:Dkphhh最近,B站和騰訊視頻都上線了春季動畫導視,又有一批國產動畫要和大家見面了。B站這次公布了7部春季國產動畫,包括:《百妖譜》《大理寺日誌》《我開動物園那些年》《望古神話之天選者》4部獨播動畫,以及《嗜謊之神》《妖神記之黑獄篇》《夢幻書院 第3季》3部非獨播動畫。
  • 從《龍貓》破億看2018年動畫電影:30部國產動畫4部過億,9部日本動畫3部過億
    據悉,今年一共有9部日本動畫電影上映,其中有3部影片都票房過億。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有30多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但是過億的僅有4部,佔比僅為10%。3部票房過億的日本動畫電影用名偵探柯南、龍貓和哆啦A夢等經典的動畫IP形象,以回憶和情懷打動了成年觀眾,也反映了日本經典動畫形象持久不衰的生命力。而票房過億的4部國產動畫電影中,幼兒向還是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