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抖音、閒魚、朋友圈裡
一枚2000年版本、
1元面值的「牡丹王」硬幣
引發一股網絡炒作熱潮
先來一起了解一下
關鍵知識點
↓↓↓
翻箱倒櫃找硬幣
受此影響,網友們一窩蜂地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裡搜羅2000年版的「牡丹幣」。有網友表示,砸開封存多年的存錢罐。就是找不到2000年版的「牡丹王」。
有網友說,「朋友圈裡看到回收價50元一枚,我碰到過很多牡丹幣,肯定有2000年的,最後找了半天,還真沒找到。」
還有網友表示,想不到看似普通的牡丹幣竟然值1000元,「感覺當初自己扔了一個億。」
有網友發朋友圈「2000年一元硬幣,400元收」,有10個網友留言稱自己有貨;還有網友直接在留言競價,表示願意出500元一枚回收。
記者發現,在二手交易網站上,已經有買家發起了「高價回收」。記者聯繫該網友,他表示,牡丹幣的市場價為1000元一枚,看到朋友圈裡有人在回收,想從中賺個差價。
先炒作再出貨
對於市場上颳起的這股收藏2000年「牡丹幣」的風潮,一位從事古玩收藏的人士表示,「假貨很多。」
該藏家表示,2000年牡丹幣非常稀少,自己從未接觸過;該事件影響面很廣,圈內已經開始闢謠了。
「基本認定是一場騙局。」該藏友介紹,一個月前冒出一批騙子團隊,在各大網站高價收購2000年牡丹幣,就這麼一下子火起來了。
稍微有點錢幣收藏常識的人都知道,2000年牡丹幣確實發行過,但是數量非常稀缺,根本收不到,完全是在浪費精力。
「騙子把消息散出去,市場炒作起來,吸引不明就裡的網友抱著賺差價的心態加入;然後騙子開始散出手裡的假幣,讓大量的人高價回收。」藏家說。
如果是2000年「牡丹幣」真幣
市場價可達3000元
記者從網上找了幾張拋售的「牡丹幣」圖,該藏家點評,「這種啞光質感的,基本是假的,2000年牡丹幣都是作為禮盒裝收藏的,沒有流通過,怎麼會拆開了使用?怎麼會是這個效果?」
據了解,一元牡丹幣從1991年開始發行,一直到2000年,其中以2000年的牡丹幣最為罕見,一共只發行了20萬枚。這些硬幣均未公開發行進入流通市場,而是裝幀在2000年《中國硬幣》套裝中,多數作為禮品贈送給國際友人。
該藏友告訴記者:「至於市場價,目前普制幣的市場價格在1300元左右,精製幣在3000元左右;此外,還要看實物的品相,一物一價。」
專業人士怎麼說?
為何「牡丹王」如此難尋?真有這麼高的價值嗎?記者諮詢了錢幣收藏界的專業人士。
陳林向記者展示了包含「牡丹王」的一整套裝幀幣,他說一般收藏者不會將成套的裝幀幣拆分出來賣。
廈門市錢幣學會理事陳林告訴記者:「『牡丹王』之所以被收藏人士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極為稀缺。它並未被中國人民銀行投入市場流通,而是作為收藏品授權北京康銀閣公司,與同年發行的1分、2分、5分、1角、5角裝幀成冊出售,當時公開發行量是30萬套。」
陳林向記者展示了包含「牡丹王」的一整套裝幀幣,他說一般收藏者不會將成套的裝幀幣拆分出來賣,因為裝幀幣在二手市場交易價格更高,所以,大家很難找到單枚「牡丹王」。
提醒:部分硬幣仍被熱炒,建議理性對待
除了「牡丹王」外,還有孫中山像銀幣和今年5月20日發行的心形銀紀念幣也被熱炒。
圖源新華網
業內人士認為,高價回收「牡丹王」的風潮是部分人在短視頻等網絡平臺上炒作,加上不少不明真相的網友被帶「節奏」,以為可以賺差價造成的。
其實,在網絡炒作的背後,還有一些暗藏的「套路」——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人會先存夠大批量郵幣,然後故意抬高某枚郵票或硬幣的收購價格,再放出低價出售的消息,不明真相的外行人士以為能賺取差價就會瘋狂購入,最後才發現根本賣不出去被「套牢」。
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丁建南告訴記者,近幾年錢幣的使用大大減少,錢幣市場越來越受到關注。但網絡上的消息不一定真實,大家很容易受到一些虛假消息的鼓動,盲目跟風回收錢幣,把一些錢幣價格炒得虛高不說,還有一些網友被騙。
丁建南提醒市民,錢幣收藏最好還是線下進行,這樣才能看清貨品的真假和品相,最好是要與錢幣收藏專家多溝通,練就「火眼金睛」,不被網絡上一些虛假信息矇騙。
錢幣收藏水很深
奉勸網友不要跟風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綜合: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