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發行的眾多錢幣中,有一枚特殊品種的硬幣——2000年版本的1元「牡丹幣」,由於發行數量少,且不流通,在藏品界都算是罕見,最近它被不法分子盯上,成為了炒作詐騙的工具。
最近,從朋友圈到抖音到微博,不少社交媒體上都出現了這枚「牡丹幣」的身影,一些網友參與其中。
微博上,已經有不少網友在家的各個角落裡搜羅「牡丹幣」。
一位網友說,「朋友圈裡看到,說回收價50元一枚,我記得小時候碰到過很多牡丹幣,肯定有2000年的,最後找了半天,還真沒找到,只有幾枚一九几几年的牡丹幣。」
一位網友說,想不到普普通通的牡丹幣居然價值1000塊,「覺得當初自己扔掉了一個億。」
另一位網友擺出了自己收藏的所有牡丹幣,「可巧了,收藏的硬幣中,正好沒有2000年的。」
有網友發帖,「2000年一元硬幣,400元收。」底下評論區有10個網友留言表示自己手裡有貨。還有網友留言表示,自己出價更高,500元一枚回收。
在二手交易網站上,記者看到,有買家已經發起了「高價回收」,一位網友表示,「有多少要多少,有貨現結,收購價500元一枚。」記者聯繫了該網友,他表示,現在牡丹幣的市場價到了1000元,朋友圈裡有人在回收,單純想從中賺取個差價。
先炒作再出貨
「牡丹幣」的風颳得太大,一些業內人士看不下去了。
記者把這些信息轉發給了一位從事古玩收藏的人士,不久後,收到了他的回覆,「假貨很多。」
「簡單的說就是,2000年牡丹幣確實值錢,但你在市場上幾乎找不到,它非常稀少,能找到的基本都是假的。」他說。
該藏家表示,自己從未接觸過2000年牡丹幣,雖然對它沒有深入研究,但這事兒影響面很廣,圈內已經開始闢謠了。
「我們基本認定是一場騙局。」該藏友介紹,差不多一個月前,冒出一批騙子團隊,在各大網站以高價收購2000年牡丹幣,還召集了很多代理,結果短時間裡,牡丹幣的熱度一下子起來了。
只要是對錢幣收藏了解的人都知道,2000年牡丹幣確實發行過,但是數量非常稀缺,其實根本收不到的,根本是在浪費精力。
但是漸漸的,事情變了味兒,市場上開始小量出現流通的2000年牡丹幣。
「騙子先把消息散出去,市場烘託起來,有一些不明就裡的網友抱著賺一筆差價的心態加入,然後騙子開始散出手裡的貨,這些貨自然就是假幣,就是你現在看到的,大量的人高價回收,大量的人開始出貨。」上述藏家說。
如果是真幣,
市場價可達3000元
記者在微博和二手交易網站找了幾張實物圖,該藏家點評,「這種啞光質感的,基本是假的,2000年牡丹幣都是作為禮盒裝收藏的,沒有流通過,怎麼會是這個效果?另外禮盒裝都是整套的,怎麼會拆開了使用?」
據了解,一元牡丹幣從1991年開始發行,一直到2000年,其中以2000年的那枚最為罕見,因為它一共只發行了20萬枚,這些硬幣均沒有公開發行流入流通市場,而是作為裝幀在2000年《中國硬幣》套裝中,多數作為禮品贈送給國際友人。
「要說市場價,也遠高於網上所說的1000元回收,目前普制幣的市場價格在1300元左右,精製幣在3000元左右,另外還要看品相,一物一價。」該藏友表示。
延伸閱讀:
2分硬幣可賣萬元?專家提醒當心受騙
去年,網上有消息稱, 2分的硬幣單枚價值就可以達到上萬元,引發不少人關注。有不少網友稱,自己家裡就有很多1分、2分以及5分的硬幣,是否真的這麼值錢?8月6日,有商家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目前收購硬分幣價格一般在1元至幾十元不等。錢幣專家稱,對於網傳單枚價格達到上萬元的情況,不排除有炒作嫌疑,提醒收藏者要小心受騙。此外,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稱,根據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收藏硬幣應注意法律風險。
在「有2分硬幣單枚可賣上萬元」消息引發關注後,不少網友詢問「哪裡可以賣家中的硬幣」。北青報記者在網上搜索看到,網購平臺上有多位賣家在售賣硬分幣,有全新原卷的2分硬幣,50枚售價為75元。此外,其他多家售賣硬幣的價格一般在0.5元至5元不等。但也有賣家稱,售賣的硬幣為錯版,標記價格達到上萬元,但顯示無人付款。
一位經營者董先生稱,硬幣收藏主要看的是品相和年份,只有年份和品相好的才會賣出價錢,品相一般的2分硬幣價格就在1元錢左右。還有的收購硬幣都是按斤來算,「一般價格為70元一斤,我再賣出的話,價格可能在80元一斤。」對於網傳的「2分硬幣單枚可賣上萬元」的消息,董先生說不能排除有,但是即便有,也非常稀少,而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再看,並不具有普遍性。
對於很多網友關注的硬分幣收藏價值問題,8月6日,《中國錢幣大辭典》編委會委員、國家註冊司法鑑定人於倩對北青報記者介紹,除了普通流通的硬幣以外,銀行會限量發行一些套裝的硬幣,主要用於禮品用途。「但是因為數量本身較少,而且收到禮品的人就放起來了,所以放到市面上的數量就更加稀少,這種收藏價格可能會提高。」於倩說,不過很多人家中有的硬分幣,其實就只是普通的流通幣。
據於倩介紹,不排除有收藏者帶有獵奇心理,對極其稀少的硬幣,會炒作抬高價格。但對於普通硬幣來說,收藏價值並不高。「很多收藏硬分幣的人可能會把價格炒起來,但是並不會影響太多人,而且即便是收藏分幣的人,也不會花這麼多錢去購買。」
於倩同時說,還有人為了追求收藏價值,將硬幣改刻,「有些人偽造貨幣或是造假,例如將1987年份的硬幣改成1981年份,這些都是普通人在收藏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於倩提醒廣大收藏者,收藏硬幣要小心上當受騙,防止「託」從中漁利。
除了價值問題以外,北青報記者從銀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10號,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在市場上流通。據央行新聞發言人當時介紹,第二套人民幣硬分幣繼續流通。目前,硬分幣仍處於流通當中,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銀行工作人員提醒,收藏硬幣應注意其中涉及的法律風險。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廣州日報 北京青年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