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知識付費 內容好還要服務優

2020-12-28 新浪科技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知識付費,內容好還要服務優(市場漫步)

知識付費市場蓬勃興起,但也存在內容良莠不齊、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需要加以改進完善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知識付費市場蓬勃興起。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在線學習成為常態,一些知識付費平臺用戶增長很快。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知識付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92億元,是5年前的20多倍。知識付費市場的興起,使人們在學校等特定教育機構之外也能獲取優質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便利性。

然而,知識付費市場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內容良莠不齊、誇大宣傳、講師資質差、發放無效證書等問題。例如,有平臺推出《99元教你月入五萬元》課程,聲稱看完就能大幅漲薪;有平臺推出《4天挑戰速記10000個英語句子》課程,聲稱英語單詞、語法都能快速學會……這些產品往往通過誇大宣傳、吸引眼球,「忽悠」人們購買。消費者在購買這些產品後,會發現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常常只能大呼「上當」。

知識產品與普通商品不太一樣,普通商品買了就能用,用了就能得到效用,而知識即使學完也不一定能立刻掌握,用戶從中獲取收益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用戶一般很難快速鑑別知識產品質量高低、是否有用。一些平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忽悠」用戶。短期看,它們也許能獲得一些利潤,但最終一定會被用戶拋棄。

從本質上看,知識付費平臺並不創造知識,它們售賣的是知識服務。如果將知識服務看成實體商品,那麼平臺就相當於商店。商店要對自己售賣的商品質量負責,同樣,平臺也要對提供的知識服務質量負責。一方面,平臺要對知識產品進行認真篩選,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另一方面,要聘請有真才實學的講師,精心設計和製作課程。只有內容好,知識付費平臺的發展前景才會好。

進而言之,一款好的知識付費產品,既要內容好,也要服務優。知識的獲取不同於簡單的日常消費,需要用戶花時間去研究、練習,直到真正掌握。因此,用戶在學習過程中與平臺、講師的互動非常重要。有些平臺在產品下開放評論區,耐心回復用戶的提問,有些平臺定期騰出時間講解用戶的提問,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搞知識服務不等於簡單地灌輸知識,賺了錢就萬事大吉,更應注重「售中」「售後」服務。平臺要在回複評論、解疑釋惑、增加用戶與講師之間的交流等方面花更多氣力。

知識付費經濟的快速發展考驗著市場監管。知識付費平臺受眾較多,一旦出現誇大宣傳的產品,將直接損害大量消費者的權益,因此,監管不能缺位。由於一些質量較差的知識付費產品往往具有迷惑性和隱蔽性,用戶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發現,為此要暢通舉報渠道,一旦發現,應及時下架相關產品,並依法給予處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亞龍

相關焦點

  • 內容良莠不齊、誇大宣傳?知識付費不能靠「忽悠」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知識付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92億元,是5年前的20多倍。知識付費市場的興起,使人們在學校等特定教育機構之外也能獲取優質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便利性。然而,知識付費市場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內容良莠不齊、誇大宣傳、講師資質差、發放無效證書等問題。
  • Momself創始人崔璀:知識付費是品牌內容入口
    此次聯合淘寶教育,以"商品+知識付費"為切入口做直播帶貨是Momself走在行業前端的一個新的成功的嘗試,也是對"知識付費是品牌內容入口"的驗證。在"共生.共贏"2020淘寶教育招商大會的"圓桌會談"環節,Momself創始人崔璀表示:"首先,直播帶貨知識付費產品,讓知識付費的發生形態從"人找知識"轉變為更精準高效的"知識找人。
  • 從內容帶課到經驗帶貨,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
    堅持幾年之後,他開始在業餘時間接受讀者的付費諮詢。當這筆月收入超過工資好幾倍時,他果斷辭職,更加專心答題和研究電視,每月依靠付費諮詢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後來,隨著名氣越來越大,粉絲越來越多,「藍大仙人」開始自費進行產品測評,對電視領域的研究更加深入,當知乎上線「好物推薦」欄目後,他順理成章用專業知識成為了一名「帶貨官」。
  • 知識付費二次起風?
    內容:決定產品價值的基礎內容基本上決定了一個知識付費產品的價值,也決定了消費者的付費意願。而從類型上來說,現有知識付費產品的內容主要分為兩種。一方面,知識付費產品的價值會和它的內容專業度、實用性成正比。而第一類知識付費產品的專業度和實用性更高,其價格也往往更高。例如,市面上培訓考證、考試類的知識付費產品基本上都會在萬元以上;而技能訓練課程也會隨著內容的深入,比如入門、中階、高階的遞增,價格呈直線上升。
  • 知識付費,死於2020
    其中,一直扛起營收大旗的線上知識服務和電商業務營收下降較為明顯,羅振宇「思維帝國」的擴張越來越難。知識付費如此數年,眼看它起朱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儘管這兩年知識付費行業飽受詬病,大佬們相繼跌落神壇,但整個知識付費市場實際上仍處於上升階段。
  • 知識付費別只靠販賣焦慮生存
    李先生表示,自己買課前,想著上下班路上可以學習,但買課後才發現,大部分課程碎片化的內容讓自己根本達不到學習預期,「好不容易耐下心來聽幾節課,老師都是在講一些成功案例,比如多元化收入有多麼重要,朋友圈個人品牌有多麼重要。乾貨內容少之又少,自己也不想繼續跟著聽完全部課程。」  市民鄭小姐則開始反思自己購買的這些課程的內容架構和價值觀本身。
  • 移動網際網路知識付費平臺的營銷策略研究
    知識付費內容形態 知識付費平臺通過向用戶端收費,不斷拓展收入規模;同時市場力量也在反向促進平臺內容的生產和服務模式的迭代。目前根據內容形態的不同,目前的知識付費內容包括付費問答、專欄訂閱、直播講座、線下約見幾大主流產品以及其他小眾產品。 付費問答:提供單次付費回答問題的語音或文字服務,以分答、微博問答為代表。UGC模式下,內容生產門檻較低,碎片化程度高。
  • 你所理解的知識付費,都是錯的
    知識並沒有在漲價。我們更多時候是在為人買單。不是知識值錢,而是解說知識的人值錢了。在知乎上,有兩個大V一直不受待見:一個是得到的羅振宇老師,現在這個春風得意的中年男人,早幾年靠著羅輯思維的視頻起家。給用戶解讀書籍和相關的理論知識等。但是,這些知識並非他的所長,他只是整合和消化別人為他搜集好的資料,文案。
  • 羅振宇被愛奇藝們「搶飯碗」 視頻網站「窮」到做知識付費
    好吧,既然乾貨知識付費門檻高、用戶被勸退,那就弄一些門檻低點的。比如給大家講講「十二星座戀愛指南」;或者教大家跳跳海草舞、野狼 disco;再或者來一門《解密麻將必勝絕技》,讓大家可以科學打麻將,提高水平……左:愛奇藝 ;右:優酷這些也能算到知識付費裡面?愛奇藝和優酷莫不是在逗我?
  • 知識付費行業報告:垂類瓶頸遭遇流量紅利 綜合平臺大建內容生態
    近年來,知識付費平臺重視拓展產品內容覆蓋領域、豐富產品表現形式,並有效提高運營機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知識付費行業發展進程加快,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加速擴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到675億元。
  • 「收費的」知識付費平臺和「免費的」知識付費平臺有什麼區別?
    免費和收費只是商業模式的區別,並不說免費就沒有好的產品,比如微信、微博、QQ、百度等等都是免費的,免費並不代表平臺不盈利,只是收費業務的差別。知識付費平臺有工具性和流量型,工具性的知識付費平臺基本都會收費的,這種平臺的特點是收費模式比較單一化,服務模式也比較單一化,就是提供一個工具給你用,沒有提供渠道給你。流量型平臺分為合作模式和入駐模式,合作模式都有門檻,這種主要針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機構或講師。
  • 樊登讀書:給知識付費以陪伴的力量
    從內容層面而言,目前知識付費平臺上主要涉及娛樂八卦、新聞資訊、專業知識等多個領域,包括情商成長、專業知識、工作效率提升等,從多方面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較之於提供短期狙擊式學習的知識付費平臺,樊登讀書以年卡為銷售單位,平臺內容並非單獨課程的銷售,而是專注於給予用戶不同內容範疇的書籍解讀,短期功利性更弱。作為一家更重視長期陪伴式的知識付費平臺,樊登讀書為用戶營造了更穩定的交互式體驗,有效緩解了衝動消費的負面影響。
  •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主要內容有:1、分量更重 質量更優 開放...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主要內容有:1、分量更重 質量更優 開放力度更大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2、習近平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3、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4、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 知識星球產品分析報告:付費知識困局下如何破局
    行業圖譜知識星球未在圖譜中,因為社區類知識付費在整個行業中屬於更為細分的小市場,並且玩家不多。三、用戶分析3.1 產品定位知識星球是基於封閉的社群形態,為創作者提供知識變現服務的工具產品。所以對於知識星球來說,也應該著力於此,重視男性用戶,抓住這部分用戶的痛點和行為特徵,先服務好男性用戶,後期再考慮全網用戶。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3) 問答型付費:定製服務,價格更高問答型付費為訪談交流的「諮詢式」付費,個性化較強,價格更高,更適用於知識型產品。與版權產品相比,具有「一次性消費」的特點,邊際成本高,定製程度高,是眼下「知識變現」最熱門的方法之一。採用問答型付費的內容付費產品主要包括在行、分答、知乎live、簡單心理、微博問答、好大夫在線等。這些產品或服務的消費對象不同,往往集中於一個領域或主題,如專注於行業知識技能共享的在行、如專注於醫療健康的好大夫在線等。
  • 略知丨不要錢的知識付費平臺真的存在嗎?
    今天,略知知識付費小妹要告訴大家一個令無數人動容的真相那就是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哼哼哼但好在如今已經越發好轉健身學習掙錢每樣都安排上!回歸正題最近很多知識付費、內容創作er都在問略知小妹我想開通一個線上知識訓練營搭建一個線上的專屬知識店鋪圖文、音視頻、直播等各類主流內容展示形式都要有
  • 知乎產品分析:問答社區的領頭羊,知識付費的初入者
    「問答社區+知識付費」知乎如何利用問答社區的巨大流量服務知識付費業務?作為知識付費的初入者,知乎該如何提供用戶轉化及留存?與得到、千聊、喜馬拉雅等平臺,知乎的知識付費有何不同,該如何走出獨具知乎特色的知識付費路線?
  • 遊戲基礎知識:解析遊戲中「付費內容」的設計本質
    」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勢力」,他們不僅需要玩家購買遊戲產品本身,同時也會在其中內置付費內容,只不過這種付費內容一般不會在遊戲性上產生太大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底線」),例如《守望先鋒》和《暗黑破壞神3》,玩家在商城購買的物品和服務基本不會影響到他在遊戲中的強度(並不屬於「PTW」的類型);當然也有《CSGO》這樣遊戲免費,內置收費內容也跟「PTW」沒有關聯的「特例」,但此類遊戲的數量實在是有點少。
  • 聯合資信:發行人付費與投資者付費評級模式各有優劣勢
    對此,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投資者付費與發行人付費這兩種制度安排各有優劣勢。評級行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強和完善相關監管、建立科學的質量檢驗體系、引入雙評級尤為必要,優勝劣汰的機制才能讓評級行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當前評級行業主要存在發行人付費與投資者付費這兩種評級收費模式。
  • 反思新經濟:從知識付費到直播帶貨中看到什麼
    拉新的同時,知識付費生產者還需要培養用戶的忠誠度,因此有了「交付感」的提法。所謂的交付感,指的是用戶在使用知識付費產品時能夠明顯感知到內容生產方在進行知識的傳遞與教授,用戶能夠有完整且滿意的收穫。鑑於知識付費產業依託於網際網路的特性且重運營的特性,許多企業都將「知識付費」稱為「知識服務」(當然這當中也有內容方為避免「付費」一詞帶來爭議的考慮),而最能收穫用戶口碑又能控制企業成本的服務就是既有SOP(標準化流程)又有一對一定製的服務態勢,這是知識付費下半場企業發力佔領用戶心智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