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虹膜公眾號(IrisMagazine)。
作者 | Melissa Locker
翻譯 | 三地
校對 | 新參者
對於一些人而言,《生活大爆炸》的成功是個謎,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其成功理所應當。電視專家和粉絲們解釋了它成功的原因。
《生活大爆炸》已經不能單純用「火」來形容了,有超過1800萬觀眾觀看了它新一季的首演,持續穩坐全美收視率最高的地位。
儘管吉姆·帕森斯憑藉對謝爾頓·庫珀的傳神演繹已經贏得了四座艾美獎獎盃,但劇集本身似乎沒有得到評論界的廣泛認同。儘管它曾獲得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劇集的提名,但最終獎項還是連續被《摩登家庭》收入囊中。
劇集《生活大爆炸》從來沒有獲得編劇和導演獎項的提名,事實上,評論家們都不看它,更別說會寫劇評了。《大西洋月刊》專欄作家喬·瑞德說道「我覺得我不去關注它有兩點原因,首先,多鏡頭的搞笑喜劇在時下顯得比較低俗,其次,我周圍沒有人看它,因此也沒有人討論它。」
評論家們也許不會看,但劇集的口碑和反響都很不錯。粉絲們並不在意評論家們喜不喜歡這部劇。《生活大爆炸》是收視保證,不僅在美國觀者如雲,在全球範圍內也聲名遠揚,成為世界上觀看人數最多的情景喜劇。
它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粉絲和電視評論家們給出了以下解釋:
隨著極客文化逐漸成為主流,《生活大爆炸》——帶著對薛丁格的貓、星際迷航和弦理論的輕鬆調侃,以及男主之一(霍華德)「只有一個」麻省理工碩士學位這種貫穿始終的梗——是不斷變化的流行文化生態自然演變的表現。
「這是一個極客的時代,生活大爆炸的流行是大規模文化更迭的反映,我們開始讚揚學霸、知識精英和異類——而不是排斥他們。」《Variety》特約記者凱薩琳·布羅德斯基說道——「生活大爆炸給觀眾展現了一個極客的世界,並讓他們置身其中,健美的大學運動員和高校皇后早已過時。」
事實上,觀眾們也許會發現,他們的極客偶像也只不過是普通人。「最棒的是「天才」和「普通人」之間(或怪咖與麻瓜之間)並沒有區別。」《Gawker’s Morning After》的編輯雅各布·克裡夫頓說道。
《生活大爆炸》像《宋飛正傳》和《老友記》一樣,沒有複雜的情節、轉折或懸念,講的就是朋友間交往的故事(如劇中人物所說,他們「脫下外殼」)。
「劇中並沒有需要你緊跟不落的東西。」帕森斯早先對《Vulture》雜誌說道:「你不用擔心『我沒有看過前三季,他們去掉了妓女和黑手黨的情節,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對於粉絲們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觀看任何一集,不用去回憶上周演了什麼。最大的疑問就是佩妮(凱莉·庫柯 飾)和萊納德(約翰尼·蓋爾克奇 飾)有沒有在一起,但總的來說,這並不是一個由「前情提要」起主要作用的劇。
主演們也認為這樣很好。帕斯森告訴《Vulture》雜誌,「人們現在看電視有很多選擇,沒有人要求觀眾必須看我們的劇。觀眾也無需在每周必看的約束下觀看。」
儘管《生活大爆炸》表面上是關於精英和天才的劇,但實際上它十分貼近生活。佩妮努力地想要實現夢想,萊納德害怕自己辜負父母的期望,謝爾頓努力融入周圍的人。這些角色的真實生活傳達給觀眾一點:天才也是普通人。這正合粉絲心意。
「儘管角色有誇張成分(如謝爾頓雖然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科學家,卻缺乏最基本的社交技能),但每個角色都有真實的常人品質。」來自維吉尼亞州約克鎮的粉絲阿爾·瑞思尼克說。
費城的一名退休人員黛西·阿爾瓦雷茲也同意這一點:「這部劇的角色設定很棒,不論是主要角色還是後來的角色,大部分人都能輕易辨別出他們的特點。」
「生活大爆炸的笑點跨越了各個階層,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我認為這是它風靡的主要原因,」Variety的布羅德斯基說道,「劇中的笑點高明又易懂。」
俄勒岡的貝特妮·勞森說,「我這麼愛這部劇是因為劇中的角色都是很好的人」《Gawker’s Morning After》的克裡夫頓則持有一個更加批判但確是事實的觀點:「生活大爆炸的轟動是因為它消除了觀眾的疑慮,它告訴觀眾文化之戰只不過是天方夜譚。」
《生活大爆炸》的持續成功也有「辛迪加模式」的功勞(譯註:節目分銷商將同一個節目的播出權和這一節目的重播權賣給不同電視臺,「一稿多投」以擴大節目影響),它總會出現在遙控器切換到的任意一個頻道上。2011年,當劇集達到「辛迪加模式」最低集數的80-100集時,它開始在有線電視上播放,還在福克斯全國重播。NBC前調度總監麗莎·韋伯接受《Vulture》採訪時說,「《生活大爆炸》『四處爆炸』」。
自此,生活大爆炸連續成為美國電視收視率最高的重播劇集,當它在TBS網絡電視重播時,新劇集的觀看人數也增長了21%,這對TBS來說無疑是好消息。而對粉絲們而言,「辛迪加模式」意味著即使他們漏過了劇集,仍然可以通過不同渠道看到。
「我已經看了好幾年,還會看重播。」紐約的一位企業家、廣告業的精英辛迪·蓋洛普說道,「我乘坐長途航班的時候會一口氣重新看一遍」
連批評這部劇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它的無處不在:「每次我待在旅館的時候,我都會想,如果我喜歡這部劇的話,我的生活一定會輕鬆很多。因為它出現在一半的電視頻道裡,」來自Previously.TV和體育新聞網Grantland的塔拉·阿里亞諾說道,「不過我後來意識到現在是2014年,我可以看電腦。」
「生活大爆炸已經播出了八季,它是最搞笑的劇集之一。」凱文·法倫在給Daily Beast寫得一篇題為「我們有理由喜歡生活大爆炸」的文章中說道。
連專業喜劇作家也同意這一點:「生活大爆炸讓你開懷大笑。劇集中有很多有趣的笑點。」《陸軍野戰醫院》和 《乾杯酒吧》的編劇之一肯·列文在他的博客寫道。
即使已經播了八季,劇中的笑點仍持續不斷,這需要大量的工作,意味著編劇團隊的通力合作。
「像生活大爆炸這樣的電視劇並不會籤獨立工作的編劇,而是整個編劇團隊圍在桌旁,一起推敲劇本。」列文寫道。
整個劇集就是一個笑話集。根據《Vulture》的統計,每分鐘就有4.3個笑點,這樣算來,每集的笑點就有幾十個,而生活大爆炸又成功做到了讓笑點不斷。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有趣的劇,」布羅德斯基說,「儘管它已經播出了很長時間,但並沒有丟掉讓劇集通俗有趣的東西。」
Bazinga!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修復版發行是最近影迷圈裡一件大事,《虹膜》之前在公號已經發了七八篇相關文章,覺得還是不滿足,現在又用了整整一期特刊伺候,來看看吧。
長按二維碼下載亞馬遜版本
長按二維碼下載豆瓣閱讀版本
往期精彩內容
1. 零成本,兩年時間,這個影評人拍了一部獻給廣州的粵語電影
2. 虹膜 | 未來一年之內,要想看到比這更好的美劇,除非是奇蹟出現
3. 虹膜 | 這是近年最具魔性的一部美劇
酷的生活是可以買來的。長按上圖二維碼進入亞文化市集「黑市」,或者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買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