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丟身份證卻被冒名開公司
湘潭男子莫名成「老賴」,原來是有人用他的身份信息開菸酒行賣假酒侵權
身份證丟失或者出借,很可能會被冒用信息,然而,湘潭的張先生身份證一直在自己那裡,依然遭遇了信息被盜用。
去年11月,他的微信錢包和銀行卡先後被凍結,才發現自己成為「老賴」。今年3月報警才得知,7年前就有人用他的身份信息開了菸酒行,因為賣冒牌酒侵權被索賠,張先生背鍋成了「老賴」,近日生活才重回正軌。
警方提醒,發現自己名下多了公司,立即找工商部門查詢並註銷,同時可報案。
2018年11月開始,湘潭男子張強(以下均為化名)遭遇了一連串怪事,先是微信錢包被凍結,之後,工資卡被凍結,生活變得極為不便。仔細一查,才知道自己成了「老賴」。
今年3月18日,張強到長沙雨花區報了警,經過公安機關偵查,他才知道:早在2012年,他的身份證信息就被一個名叫王浩的江西男子冒用,經營了一家菸酒商行。2017年,這個菸酒行還因賣假酒,被瀘州老窖告了,法院判定菸酒行賠償4.5萬。公安機關介入後,王浩經傳喚主動投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5月14日法院終結對張強的執行程序,他的生活重回正軌。
身份證除了照片其他信息都被冒用
去年11月8日,張強的微信支付的帳號被凍結了。沒多久,他的一張儲蓄卡也被凍結,這張卡是他的工資卡。這給他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張強前往銀行查證,發現自己的帳號竟是被法院凍結的。張強繼續前往法院打聽,更蒙了。
「判決書顯示我名下的菸酒商行賣冒牌酒,需要向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賠償4萬餘元,因為一直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對方申請凍結了我的帳戶餘額。」張強奇怪,自己從沒經營過菸酒商行。
他立刻前往工商部門查詢。「工商部門就將冒充者當年使用的身份證複印件、租賃合同複印件提供給了我。」張強驚訝地發現,冒充者登記的是雨花區某菸酒行,提供的身份證複印件上面的照片不是他本人,是另外一個男子,但上面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證號都跟他本人身份證一致。
「我本人的身份證沒有遺失過或者出借過。」發現問題後,張強在長沙報了警。
花100元買假身份證辦好菸酒行手續
警方介入後,經過派出所傳喚,江西男子王浩主動投案。
事情要從2012年說起,當時,王浩來長沙跟人合夥做生意,開了一家菸酒行。王浩擔心自己是外地人在長沙辦理工商登記證和菸草專賣證不容易,於是想自己偽造一個湖南人的身份。
很快,王浩通過路邊小廣告找了人,對方稱100元就可以買一張假身份證。王浩拿著一張一寸照片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門口,「對方是一名四十多歲的女子,我把照片給她後,先交付了50元定金」。王浩稱,該女子的效率很快,次日就通知他前去拿身份證。
「我知道是違法的,但是為了辦理菸草專賣證也沒有辦法。」王浩從該女子手中拿過辦好的假身份證,上面的照片是他本人,其他信息都是張強的。
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間,王浩使用該假身份證,冒充張強為其經營的菸酒商行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等證件。
2016年,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發現該菸酒行正在銷售侵犯其商標權的假酒,在固定其銷售證據後,將其告上法庭。
2017年1月,該案在長沙開庭審理。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判決書顯示,庭審當日,被告菸酒行經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法院依法缺席審理。
最終,法院認定該案為侵害商標權糾紛,判決菸酒行賠償瀘州老窖45000元。該筆賠償金則由經營者張強支付。
菸酒行一直沒有進行賠償,2018年10月,瀘州老窖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之後,張強的微信、工資卡先後被凍結。
張強報案後,事情查清楚了。幾天前,法院下達了執行裁定書,決定終結對他的執行程序,張強的生活回到了正軌。
提醒
發現被冒名開公司,立即聯繫工商部門
5月18日,記者在「天眼查」等APP上仍能查詢到該菸酒行的信息,張強依舊是經營者。
被冒名開了菸酒商行,張強多年未察覺,直到出現侵權官司。對於這起官司,王浩其實是知情的。「2017年菸酒商行被他人起訴到法院,我們2016年就退股也退出經營了。」王浩沒想到因為他使用的假身份證,最終讓張強背了黑鍋。
一旦發現自己名下有註冊的公司,應立即到工商部門查詢企業註冊登記情況,可申請工商管理部門註銷有關登記,與此同時在查詢登記資料時發現他人有冒用或虛假的身份證明的,應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使用人的刑事責任。
瀟湘晨報記者 周凌如 長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