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來倔強,不為挫折屈服,不為失敗苟同。夢再小,還有要有的,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來,但起碼我們一直在實現它而努力!
多多果園,從線上搬到田間地頭,一次自主創業,卻為殘疾的兄弟姐妹創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未來。
德宏州政府和拼多多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了殘疾人精準扶貧"網際網路+"居家創業模式。真正讓電商在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方面發揮作用。
李木蘭、金玉萍兩個姑娘雖然天生殘疾,行動不便,卻自立自強。兩人一起在拼多多上開了家名為雲鮮薈的鋪子。經營逐漸步入正軌,店鋪前後積累了幾萬粉絲,百萬網友支持直播。
在消費扶貧,脫貧攻堅的大格局下。多多果園是由拼多多發起的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
對此,拼多多提供96.7萬元項目專項資金,成立了由殘疾人和建檔立卡戶為主體的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接納了眾多優秀的殘疾人創業,真正助力德宏產品走出去,也鼓勵當地的殘疾人士自立自強,有效帶動他們就業創業。
網際網路時代,電商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新引擎。電商為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創業平臺,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
以拼多多為首新電商更應該敢於揮舞大旗,不遺餘力地幫助殘疾人士就業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於這種現象,業內人士更是表示,"網際網路+殘疾人就業"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就業方式。藉助電商平臺,殘疾人的就業崗位具有靈活性、創新性和可獲得性。
近幾年來,許多殘疾兄弟姐妹利用拼多多等網絡平臺"叫賣"家鄉的農副產品,年度銷售總額突破千萬。
期間更是湧現出了一批表現突出、靈活就業創業的優秀殘疾人典型代表,實現了電子商務助殘扶貧帶動作用。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渺小的,但我們仍舊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打造自己想要的未來。
一直以來,拼多多都勇於加入公益事業當中,幫助農戶增加收入,助力農產品出圈進城。因此,平臺更是竭盡全力為殘疾人士創業搭造便捷通道。
他們雖然是困難人群,但依舊可以為社會做貢獻,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