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精準施策助殘脫貧顯成效 「雙百雙千」工程安置千餘殘疾人就業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太原殘聯考察「雙百雙千」就業創業工程掛牌企業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

在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岔口鄉的石相溝村旁,流淌著一股清澈見底的泉水,這水冬不結冰、夏送清涼,一直造福著附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村民。

「我小的時候,家裡做涼皮吃,大人就直接挑這個泉眼水來用,吃了以後小孩肚子不疼。」出生在石相溝村的馬愛平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從那時起,他就有一個夢想,長大以後要讓更多的人喝到這裡的泉水。

馬愛平從小失去雙親,17歲在外打工時,又因為意外被機器絞去了左手的三根手指和大半個手掌,從此落下終身殘疾。2010年,在外打工20多年的他回到家鄉,開始自己創業做起了養殖,逐漸有了一些資金積累,但兒時心裡的那個夢想,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馬愛平取了泉水到山西食藥監局化驗,結果顯示,水質指標相當好,並且含有鍶、硒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樣的檢測結果讓馬愛平激動不已,經過多方聯繫和籌措資金,2015年,他終於建立了屬於岔口鄉自己的山裡來食品飲料廠,廠裡生產的「二龍山泉」還成為助力岔口鄉精準扶貧、返鄉創業的第一個本土商品。

如今,馬愛平夢想終於成真。不僅如此,他還將工廠發展成為殘疾人創業基地,為家鄉的殘疾村民提供了解決生活困難和實現夢想的平臺,這也讓他的工廠成為太原市「雙百雙千」就業創業工程的一部分。

掛牌「雙百雙千」 闖出新天地

由於身體障礙、勞動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較低等原因,貧困殘疾人,特別是農村貧困殘疾人已成為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殊困難人群。

為進一步加大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力度,近年來,太原市委、市政府將殘疾人脫貧攻堅作為最緊迫、最重大的政治任務,在殘疾人精準康復、就業創業、產業扶持等方面持續發力,從政策、資金、人力等方面加大對殘疾人脫貧攻堅的投入力度。

為此,早在2018年,太原市殘聯連同太原市財政局共同制定了《太原市「十三五」殘疾人「雙百雙千」就業創業工程實施方案》,開始大力推進「雙百雙千」的就業工程。方案中詳細對就業創業工程申報審核程序進行了規定。同時,方案還確定了「雙百雙千」的最終目標:2018至2020年三年內完成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殘疾人實訓基地、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40家以上,完成市級盲人按摩示範店60家以上;完成殘疾人自主創業100戶以上;三年內安置城鄉殘疾人就業1000人以上;向1000名以上的殘疾人免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

方案實施的當年,馬愛平的山裡來食品飲料廠便掛牌加入了「雙百雙千」就業創業工程。此後,在殘聯、古交市農委等部門的大力幫助下,2019年,他又貸款四十餘萬元,加上東挪西借的六十餘萬元,建起了礦泉水廠,日產礦泉水量可達7噸。如今,水廠已初見規模,400平方米的廠房裝修一新,設備安裝調試完畢,一桶桶甘甜的礦泉水已經在古交市面上銷售。

馬愛平說,他給自己生產的礦泉水取名為「二龍山泉」,他想讓古交的礦泉水帶著特有的大山氣息,走出古交,走出山西,闖出一片天地。

19歲的雷宏偉,古交市人,只有一隻眼睛,為此,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以前去過飯店找工作,但是,人家都不要我。聽說馬愛平的這個廠是個殘疾人福利廠,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來看看,結果真的就要我了。」

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雷宏偉不光可以養家餬口、回報自己的父母、回報社會,更關鍵的是,他感覺自己也是有用的人了。

據記者了解,如今,廠裡總共有13個員工,其中7個是殘疾人,在馬愛平自主創業的帶領下,他們在這裡找到了工作,並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同時,飲料廠還吸引了更多的村民返鄉就業,解決了部分村民就近就業的問題,岔口鄉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創業孵化+公益崗開發 多通道助殘就業

「十三五」以來,太原市各級殘聯通過專題會議研究和廣泛的政策宣傳等,在全市著力培養和樹立安置殘疾人就業創業典型,積極鼓勵企業吸納安置殘疾人就業,大力激勵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有力地促進了「雙百雙千」就業創業工程順利推進。

杏花嶺區的老胡和老張均為一級聽力殘疾人,想找工作但一直未能如願。杏花嶺區殘聯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後,主動與用人單位溝通,並將他們推薦到太原萬達文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杏花嶺分公司上班。上班一段時間後,用人單位反饋,他們能按時完成工作,表現優秀。

而對於這樣的對接,杏花嶺區殘聯會主動向用人單位宣傳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爭取用人單位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同時,及時將有就業意願的殘疾人信息記錄下來,向有用工需求的單位推薦,幫助有就業能力和工作意向的殘疾人儘快找到合適的工作,實現就業。

此外,針對自主創業的殘疾人,杏花嶺區殘聯還會主動為他們申報市殘聯組織的「雙百雙千」工程,享受補貼資金1萬元的同時,還聯合區財政局為他們進一步申請創業補貼1萬元。

據了解,「雙百雙千」就業創業工程實施以來,目前全市已創建殘疾人就業創業、實訓、扶貧基地24家,盲人按摩示範店48家,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工商戶142戶,培訓殘疾人1376人,安置殘疾人就業1029人,輻射帶動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41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外,太原市還進一步建立殘疾人創業孵化機制,殘疾人創辦的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優先享受國家扶持政策,對其優惠提供孵化服務。

同時,加大殘疾人就業援助力度,創建殘疾人實訓基地、就業創業基地、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及盲人按摩示範店,通過稅收優惠、社會保險補貼、崗前培訓補貼,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更多殘疾人就業。

太原市還將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就業困難殘疾人,按不低於15%比例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殘疾人就業,逐步把符合就業困難條件的鄉、鎮、街道和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納入公益性崗位。此外,大力發展殘疾人網絡就業,對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的設施設備、無障礙改造等給予扶持,吸納更多精神、智力和重度肢體殘疾人輔助性就業。

顯然,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進一步提升,太原市的殘疾人工作也將邁上新的臺階。

見習編輯:劉興 主編:文梅

相關焦點

  • 「文創助殘」駛入快車道 為殘疾人搭建藝術夢與就業的橋梁
    展覽開幕式上同時成立了全國殘疾人文創就業聯盟,計劃3年內帶動超過500名殘疾文創人才實現就業創業。 如今,國內「文創助殘」已經駛入快車道。2019年,中國殘聯選取了30個省市的70家殘疾人文創就業機構,認定為首批全國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今年中國殘聯將繼續認定130個全國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帶動更多殘疾人實現文化創業就業。
  • 創新就業模式 東營區「幫婦助殘」構建穩定就業網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為進一步落實東營區委、區政府「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部署,自今年2月份開始,東營區實施「幫婦助殘」項目,積極為殘疾人和貧困婦女提供就業平臺。據了解,由區婦聯、區殘聯聯合開展的幫婦助殘工作是利民為民的民生項目。「幫婦助殘」項目聚焦有就業意願和能力的貧困婦女、殘疾人,為他們提供「上門培訓、上門送活、上門收貨」三上門服務,並配有專業的技術教師對居家就業人員進行培訓,通過「集中就業」和「居家就業」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貧困人口工資收入,努力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 臨海:助殘創業脫貧 殘疾人電商培訓班開課
    浙江在線-臨海新聞網9月14日(浙江在線記者 金瑋玥)為進一步幫助殘疾人創業就業、脫貧致富,日前,我市開辦「你點我送」——「臨」掌柜殘疾人電商培訓班。培訓中,老師通過分組指導的方式,向殘疾人朋友介紹平臺使用、店鋪註冊,並傳授大家如何上架產品、擴大營銷等電商經營方法。
  • 凝心聚力 開創東營市殘疾人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年來,東營市殘聯以「服務大局、服務殘疾人、服務基層」為根本,以全面推進殘聯組織和殘疾人工作改革創新為動力,緊緊圍繞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攻堅克難,銳意進取,殘疾人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強化民生保障大力推動殘疾人脫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實認真做好殘疾人建檔立卡數據核對和需求調查工作。
  • 關愛殘疾人,讓殘疾人共享全面小康的豐碩成果
    一張張助殘脫貧成績單顯示我市殘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碩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緊盯殘疾人脫貧解困目標,全面落實殘疾人各項惠殘政策,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工作,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全市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 青島海珊服務隊精準助殘 為殘疾人捐助生活必須品
      半島網9月1日消息  8月18日八大峽街道成武路社區接待了中國獅子聯會青島海珊服務隊的負責人趙文華、袁麗麗和街道辦事處秘明主任,詳細洽談了獅子聯會對社區殘疾人及困難家庭的精準助殘活動內容及實施方案措施。
  • 全面建小康 殘疾人一個也不少 杭州這群人助殘那是一點不吝心力
    「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的脫貧問題。愛心組織共同打造的「蝸牛公社」「蝸牛工坊」,為殘疾人士提供烘焙、咖啡、花藝、茶道等就業技能訓練、就業創業…… 就業,靠勞動靠大家 齊心協力點亮擁抱幸福生活的夢想 近年來,各地通過紮實舉措推動貧困殘疾人脫貧。
  • 萬人助殘就業雲基地在臨高揭幕 運用網際網路技術 助力殘疾人就業
    海南日報臨城12月19日電(記者 張文君)12月19日下午,由廣州合摩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摩科技)旗下愛員工就業雲基地主辦的萬人助殘就業雲基地揭幕儀式在臨高舉行。據了解,2019年以來,愛員工就業雲基地聯合專門服務殘疾人培訓與就業的杭州小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善科技),在全國建立了14個助殘就業雲基地,通過遠程用工業務合作的方式,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兩企業現已在海口、白沙建成了3個助殘就業雲基地,解決了800多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
  • 三年決戰奔小康 | 電商助殘脫貧 夢想亮翼高飛——文縣殘疾人電商創業紀實
    距全縣精準脫貧還有      370
  • 營山殘聯緊盯「兩戶」精準調研 助推殘疾人脫貧奔康
    營山縣殘聯針對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精準識別篩查出的殘疾人脫貧邊緣戶和監測戶(以下簡稱"兩戶")的實際,4月2日,成立了以理事長牽頭,副理事長具體負責的5個調研小組,帶著感情、帶著政策、帶著項目,以"量服"理念先後深入到部分鄉鎮(街道),對全縣脫貧邊緣建檔立卡殘疾人67戶,222人和脫貧監測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214人,進行了全面入戶走訪調查,在全面掌握"兩戶"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和需求基礎上,做到應幫盡幫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助你飛翔,擁抱陽光——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故事
    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此次助殘日主題為「助殘脫貧 決勝小康」。去年,劉金平靠編織掙了6000多元,加上低保等收入,終於脫貧。  回想起第一次拿到工錢時,劉金平哽咽地感慨:「只要肯幹,殘疾人也能靠雙手脫貧致富。」  脫貧要靠勤勞的雙手,也要好政策「加油打氣」。  近年來,各地實施殘疾人居家就業、網絡就業扶持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激發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
  • 盤州市:「陽光工程」助就業 黃粉蟲變「致富蟲」
    近年來,為維護社會治安,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盤州市下大力度開展禁毒工作取得成效,從根源上解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難點,實現吸毒人員這一特殊群體「戒毒所內脫毒、所外脫貧。」  為有效降低復吸率,解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後的就業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 陝西:5年間36.7萬殘疾人告別貧困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據陝西省殘聯統計,2014年,陝西省貧困殘疾人為37.7萬戶、43.3萬人,2019年底,該數據降至5.7萬戶、6.6萬人。5年間,陝西省36.7萬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為幫助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陝西省各級殘聯與當地合作社、企業合作,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每年投入80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助殘脫貧,幫助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
  • 脫貧戰場上的「非公力量」|發宇環保·就業幫扶 助殘脫貧
    【點擊音頻,即可播放】系列報導《脫貧戰場上的「非公力量」》由湘潭市工商聯(總工會)、湘潭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湘潭電視臺新聞頻道每周五、六晚20:05,FM104.2湘潭交廣每周一至周五早晚高峰播出(早高峰7:45左右,晚高峰17:45左右)。
  • 『助殘風尚志』沈榮方:「60後」創業者自強逐夢 搭建殘疾人就業平臺
    『助殘風尚志』沈榮方:「60後」創業者自強逐夢 搭建殘疾人就業平臺 2020-08-27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渺小偉大的願望,新晉電商拼多多助力殘疾人就業創業,成自己的夢
    德宏州政府和拼多多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了殘疾人精準扶貧"網際網路+"居家創業模式。真正讓電商在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方面發揮作用。李木蘭、金玉萍兩個姑娘雖然天生殘疾,行動不便,卻自立自強。兩人一起在拼多多上開了家名為雲鮮薈的鋪子。經營逐漸步入正軌,店鋪前後積累了幾萬粉絲,百萬網友支持直播。
  • 秀水街公益市集9日開市 聯手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助殘扶貧
    最美景泰藍(北京平谷)、最美蜀繡(重慶忠縣)、最美剪紙(陝西延安)、最美陶瓷(江西景德鎮)、最美唐卡(四川甘孜)、最美制茶人(雲南普洱)等六個項目基地,幫助78名殘疾人掌握、提升非遺技能,實現穩定就業。項目還推出了《殘疾人非遺就業價值研究報告》。
  • 我國貧困殘疾人數量逐年減少 更多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生產生活狀況...
    央視網消息:今天是第29次全國助殘日,今年助殘日的主題是「自強脫貧 助殘共享」。據中國殘聯介紹,截至2018年,全國貧困殘疾人數量已由281萬減少到169.8萬。最近他又幫助其他殘疾人朋友一起開網店創業。寧夏隆德縣殘疾人 辛寶同:殘疾人能夠通過這樣一平臺, 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能讓更多的人去自主創業自力更生。2018年,寧夏隆德縣針對當地實際,對困難殘疾人採取「託養+輔助性就業一體化發展模式",幫助80名像辛寶同一樣的貧困殘疾人實現了脫貧。
  • 脫貧攻堅看山東:家家住上小別墅 就業就在村裡頭 別墅村的「精準...
    藉助尼山聖境項目輻射作用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勢,位於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的魯源新村從過去一窮二白,到現在當地村民家家住上小別墅、就業就在村裡頭。把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後,這裡將旅遊打造成了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實現了所有人口的穩定脫貧。「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記者一行今天走進了魯源新村。
  • 【脫貧攻堅 助殘帶貨】第七期:品正宗「桂」味 享壯鄉文化
    導語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也是實現殘疾人共同奔小康目標的關鍵之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幫扶擴大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近日,中國殘聯融媒體平臺聯合各省殘聯微信公眾號推出「脫貧攻堅 助殘帶貨」欄目,推介各地扶貧特色產品。通過多渠道、多產品的融媒體傳播,提升產品品牌,幫助貧困地區優質產品建立良好品牌形象、走進千家萬戶,助力脫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