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聚一堂顯手藝 首屆編織技能大賽為東營區「幫婦助殘」項目賦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 12月17日,由東營區總工會、東營區婦聯、東營區殘聯主辦的首屆東營區「擔當作為
-
「幫婦助殘」環保袋加工項目啟動
「幫婦助殘」環保袋加工項目啟動本報訊(趙一靜) 9月30日,我縣舉辦「幫婦助殘」環保袋加工項目揭牌儀式。縣人大黨組成員、總工會主席吉存善,北京鳳歸巢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勇參加儀式並致辭。該項目積極響應「使用環保袋,拒絕白色垃圾」的環保理念,由我縣與北京鳳歸巢公益基金會聯合創辦,旨在讓我縣貧困婦女和殘疾人通過參加縫紉機培訓,掌握加工環保袋的技術,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性的脫貧。截止目前,共有156名貧困婦女和殘疾人報名。據悉,北京鳳歸巢公益基金會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登記的慈善基金會,採取扶貧濟困、助老助孤、獎教助學、賑災救助等公益方式,精確有效地幫扶助人。
-
萬人助殘就業雲基地在臨高揭幕 運用網際網路技術 助力殘疾人就業
海南日報臨城12月19日電(記者 張文君)12月19日下午,由廣州合摩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摩科技)旗下愛員工就業雲基地主辦的萬人助殘就業雲基地揭幕儀式在臨高舉行。據了解,2019年以來,愛員工就業雲基地聯合專門服務殘疾人培訓與就業的杭州小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善科技),在全國建立了14個助殘就業雲基地,通過遠程用工業務合作的方式,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兩企業現已在海口、白沙建成了3個助殘就業雲基地,解決了800多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
-
「組織建設「細胞工程」」東營區:建「流動婦女微家」 打通聯繫...
建立執委履職「閉環」管理模式,豐富執委履職形式,促執委長效履職。豐富婦女工作陣地設立模式,活躍婦女微家、執委工作站等新型婦女工作陣地氛圍,全市婦聯組織凝聚力、向心力、影響力不斷增強。東營區婦聯堅持重心下移、突出問題導向,立足「小組織、大服務」,打造服務婦女群眾新陣地,創新「小兵團作戰」,在新領域、新業態、新階層、新群體中普遍建立「婦女微家」,靈活、機動地開展個性化、精細化服務,實現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首創「流動婦女微家」及「線上婦女微家」,構建線上線下「橫到邊、縱到底」的微家網絡,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化、網格化婦聯組織體系。
-
「文創助殘」駛入快車道 為殘疾人搭建藝術夢與就業的橋梁
展覽開幕式上同時成立了全國殘疾人文創就業聯盟,計劃3年內帶動超過500名殘疾文創人才實現就業創業。 如今,國內「文創助殘」已經駛入快車道。2019年,中國殘聯選取了30個省市的70家殘疾人文創就業機構,認定為首批全國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今年中國殘聯將繼續認定130個全國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帶動更多殘疾人實現文化創業就業。
-
縉雲:創新四大招聘模式 供需雙贏穩住就業底盤
下,為破解企業「招工難」和群眾「求職難」困境,確保就業大局總體穩定。縉雲縣人才和就業服務中心以供需兩側定「靶向」,以市場需求做「定製」,創新推出雲上招聘、夜市招聘、集市招聘、愛心招聘四大招聘模式,搭建「線上+線下」「白天+晚上」「城區+鄉鎮」「縣內+省外」於一體的就業服務平臺。
-
聚力穩定就業 築牢民生之本
就業是民生之本。從「蜀往職來」成為全省聞名的招聘活動品牌,到初步建成「三公裡就業圈」;從榮膺省、市級「充分就業社區」,到創新開展「定時定點」免費公益性招聘會……合肥市蜀山區用五年時間精準發力,寫好「促進高質量就業」這篇大文章,從「好就業」到「就好業」,多措並舉築牢「就業」這個民生之基。
-
13部門: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自主就業分時就業
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引導「宅經濟」合理發展,促進線上直播等服務新方式規範健康發展。把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作為經濟轉型和促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打破傳統慣性思維。從問題出發深化改革、加強制度供給,更有效發揮數位化創新對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帶動作用,推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平臺經濟等邁向新階段。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創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就業形態,帶動多元投資,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於預期
人力資源市場機構網絡招聘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後市場需求急劇下滑,招聘需求人數一季度同比減少25.9%,目前已經由負轉正,三季度同比增加1.1%。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多變、國際經貿環境趨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風險挑戰交織疊加情況下,就業形勢能夠保持總體穩定,成績來之不易。這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
-
約單創新網際網路就業新模式
馬雲無人超市、無人餐廳、京東機器人送貨、順豐無人機快遞、百度無人駕駛、富士康無人工廠等等衝擊著人們的就業問題。那麼未來,就業會成為社會一道極大的難題。在這些大數據下,為了幫助解決社會的就業難問題,約單應運而生,主打「個人自由服務交易」在滿足人們需求方面打開了一個新的模式。
-
掌閱作書匠「助殘扶貧·居家就業」項目月生產電子書7000餘冊...
11月4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雲州中心敬老院「掌閱科技—『作書匠』助殘公益項目優秀殘疾人表彰活動」上,獲得「卓越個人」獎的掌閱作書匠殘疾人員工趙小玉剛上臺就哭成淚人,哽咽著說完自己的得獎感受。 出生於1996年的趙小玉,因為小兒麻痺症導致腿腳殘疾。在成為掌閱作書匠之前,她成天窩在家裡,是家裡的「累贅」。
-
圓通扛起責任與擔當 幫助更多就業難人群重拾希望
現如今,信息網絡越來越發達,線上新經濟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也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快遞行業也隨之蓬勃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特別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壓力顯著加大,快遞行業更是擔下了更多的責任。近些年,圓通依託無處不在的加盟公司和網絡,給各類貧困人群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幫助更多失業人群重拾希望,贏得了大眾認可。
-
著力構建「一核心三保障五精準」的就業工作體系——學校召開就業...
10月23日,學校在學術報告廳召開就業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系列文件和會議部署,回顧總結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準確把握和研判當前形勢,對2021屆就業工作早謀劃、早推動、早部署、早落實。
-
多管齊下構建靈活就業社保體系
近年來,「靈活就業」對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名詞。靈活就業人員的不斷增長也引起了社會關注。據了解,靈活就業人員是指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人員。「這個時代的發展潮流與趨勢就是創新創業。如果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找一份靈活的工作或者自己創業又何妨呢?」趙冰說。《法制日報》記者又隨機採訪了一些大學生,有些人認為在找不到滿意工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靈活就業,還有一些人打算從一開始就選擇主動創業。除了主動選擇靈活就業的人之外,還有些人屬於「被動」靈活就業。
-
來創業吧 成都建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劉秋鳳 李媛莉一直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成都,在此次的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了要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12月26日至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
渺小偉大的願望,新晉電商拼多多助力殘疾人就業創業,成自己的夢
德宏州政府和拼多多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了殘疾人精準扶貧"網際網路+"居家創業模式。真正讓電商在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方面發揮作用。李木蘭、金玉萍兩個姑娘雖然天生殘疾,行動不便,卻自立自強。兩人一起在拼多多上開了家名為雲鮮薈的鋪子。經營逐漸步入正軌,店鋪前後積累了幾萬粉絲,百萬網友支持直播。
-
就業路更寬,日子有奔頭
● 300萬創業貸款助企業實現技術革新 就業扶持政策體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以來,濟寧市先後出臺《關於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濟寧特色鮮明、創新舉措豐富的就業創業政策,打出抓穩崗、謀發展、強培訓、促雙創、兜底線「五大組合拳」,形成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
-
東營區:用好「東青幫」服務平臺 提升服務大局貢獻度
今年來,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團區委創新搭載「東青幫」服務平臺,以網絡直播為主要形式,抓「供需對接」促優質農產品銷售
-
十項舉措穩就業 台州就業形勢趨勢向好
今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對穩就業帶來的巨大壓力,台州市人力社保局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保民生工作,有效維護了全市就業局勢的穩定。4.聯動暢通就業渠道積極推進線上線下崗位對接,市縣聯動開展「線上春風行動」、「萬企十萬崗位」、「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等網絡招聘活動,吸引3.8萬家用人單位推出22.56萬個招聘崗位,達成初步意向人數2.5萬人。率先在全省開啟線下公益性招聘,舉辦「就業援助公益招聘會」、「餘缺調劑招聘會」等95場。
-
2020年南通新增殘疾人實名制就業811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更是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生存之本。2020年初,我市將「免費為全市殘疾人提供技能培訓1000人次、推薦就業750人」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記者從南通市殘疾人服務中心了解到,目前已超額完成該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