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星燦: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 讓日子更有奔頭
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 讓日子更有奔頭——坡胡公益性崗位脫貧之星胡星燦近年來,長葛市人社局以增加貧困戶收入為重點,堅持把公益性崗位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為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的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長葛市人社局扶貧辦針對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開展調查,廣泛收集就業意願,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脫貧政策宣傳,由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有效激發貧困戶的脫貧鬥志,貧困戶通過自身勞動獲得勞務收入,獲得更多的滿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強了貧困戶脫貧的穩定性和長效性。
-
走上幸福路 日子有奔頭
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在陝西省田野鄉村,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將一個個村莊連綴成片。一條條暢通無阻的農村公路,為農民們帶來了便捷的出行,美好的生活環境,也帶動了產業發展。近年來,陝西加快完善便民惠民的交通運輸服務機制,推動交通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交通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建立農村客運發展長效機制,實現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收益、可持續」。全省農村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提前實現100%鄉鎮和100%的建制村通客車,有效解決全省996個鄉鎮、1.7萬個建制村群眾出行問題。
-
「脫貧了,今後的日子更有奔頭」 璧山三合鎮龍鳳村村民楊祥平的...
「今年,我收穫了3000斤花椒,毛收入便有上萬元。」楊祥平歡喜地告訴筆者。多年前,楊祥平感覺「綠色經濟」有賺頭,種植起黃桷樹、小葉榕、天竺桂等苗木。然而,由於市場需求減少、種植周期長等因素,苗木買賣成了虧本生意。期間,楊祥平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僅手術便花費了10餘萬元,而妻子也患上了白內障、高血壓等慢性病,家庭的支出遠遠超出收入,生活變得日益窘困。
-
煙臺白石區居民別老屋住大房 幸福日子有奔頭
過去的2013年則大為不同,盼了多年的舊城改造破土動工,一家人終於「把心放在了肚子裡」,幸福的日子終於有了奔頭。 白竹街居民回憶「苦日子」 「去年這個時候,我還在天天生爐子取暖……」 回想去年元旦,李保民唏噓不已。
-
【脫貧】奔康路寬了 貧困戶笑了——省定貧困村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
強基礎,美生活 240萬元助村莊換新顏 這是一條滄桑路,見證著平遠的歷史;這是一條致富路,昭示著美好的明天。 社南村必經的S334線,是平遠最早的一條公路,也是平遠的跨省通道,民國時期粵贛兩省的商貿路。沿著這條路往前再走數公裡,就是江西省尋烏縣吉譚村。
-
為四千多人用心鋪起就業路
當時看著萬家燈火,我就想,什麼時候這萬家燈火裡有一盞是屬於我的。」帶著這樣的憧憬,2007年4月28日,何玉珍走進了古都華天公司的大門。「我記得特別清楚,28號到公司,30號正式出攤。」 就這樣,何玉珍成了一名古都華天放心早餐代銷人員,在北郊經營一個放心早餐網點。讓她沒想到的是,一個月幹下來,她竟然拿到了比在以前工廠多3倍的收入,這讓她看到了新的生活希望。
-
心中有牽掛,生活才有奔頭
有了牽掛,我們的親情就多了一份溫馨;有了牽掛,愛情就多了一縷相思;有了牽掛,友情就多了一種幸福。牽掛是一種美好的情感,她在我們心中不斷地跳躍著,傳遞著愛與關懷,讓我們艱辛的生活充滿了希望與活力!牽掛是一種無言的溫暖。有了牽掛,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也不會感到孤苦無助。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有奔頭 小康生活不是夢|錦屏縣平略鎮高朗村...
高朗村村一隅早些年,劉泰興家曾是村裡的貧困戶,由於父親殘疾和自己上學的原因,日子一直過得捉襟見肘,全靠母親在外務工維持一家生計,人均年收入低於2300元。2014年,劉泰興一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高中畢業的劉泰興在母親的帶領下前往浙江金華務工減輕家庭負擔。
-
「中央媒體看甘肅」搬離山窩窩後,他們生活有哪些新奔頭
甘肅省近年通過統籌規劃、精準施策,不僅讓易地扶貧搬遷者有房住、有飯吃,還通過發展產業,讓搬遷者「穩得住、能就業、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記者從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截至目前,甘肅省「十三五」期間已有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入住11.4萬套安置住房;10.3萬戶具備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搬遷家庭實現每戶至少1人就業;除個別特殊戶外,所有建檔立卡搬遷戶已實現產業全覆蓋。
-
省定貧困村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蹲點採訪紀實:奔康路寬了 貧困戶笑了
沿著這條路往前再走數公裡,就是江西省尋烏縣吉譚村。 由於正在緊張施工,從仁居圩到社南村的路坑窪不平。「不好意思,受顛簸了。依託扶貧政策,我們把村口的道路修好,從5米拓寬為6.5米,水泥路面升級為柏油路面,以後貨車載農產品就好走了。」鄒創智解釋說,爭取把它重新修成致富路,把農產品賣到江西去。從廣州南沙東湧鎮到社南村駐村一年多,鄒創智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
村民生活有奔頭……
村民生活有奔頭…… 2020-12-14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搬出大山有奔頭 住房大一倍 收入翻一番(傾聽·算算脫貧帳)
住進新樓房,就業有門路,上學不用愁……苗族貧困戶龍忠英未曾想到,搬出大山,生活竟然這麼有奔頭。住房寬敞了——從60平方米的磚瓦房到120平方米的樓房龍忠英的老家在納雍縣昆寨鄉治溝村,所在的村民組有110多戶,其中80多戶是貧困戶。
-
致富路,越走越寬
改善生態,發展產業,貴州畢節海雀村—— 致富路,越走越寬 高原、高山、高寒,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一度被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據了解,這些林木價值達8000餘萬元,村民光採松果每年都有五六千元收入。 曾經,砍樹開荒,導致海雀村森林覆蓋率不足5%,沙化、山禿、水枯。地是種到了山尖尖,但卻廣種薄收:一個村民組50餘人挖一天土豆,兩個人一次全抬走。 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提出造林: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養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糧。「國家幫我們,我們也要爭氣!」
-
做人,一定要心寬,心寬才有路寬!
做人,別小肚雞腸,一定要心寬,心有多寬,腳下的路就有多寬。生活中,很多事,看透了,想開了,整明白了,也就簡單了,拿得起放得下,邁開腳步走,條條大路通羅馬。誰沒有起起落落的時候,誰不會傷心流淚。只是心寬的人,懂得自我安慰,學會了讓心情轉彎,看遠一點,幸福就在前方招手。
-
「小愛理髮」穩穩託起「家門口就業」——自強路街道「你好小愛...
近日,自強路街道小愛驛站新成員「小愛理髮」迎來了它的第一位主人,轄區居民馮師傅因疫情影響在家待業,一直苦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了解到他的就業困難需求和具備一定的理髮技能後,小愛驛站不收一分租金,讓馮師傅「拎包經營」,幹起了「小愛理髮」的活兒,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
復工摁下「快進鍵」 貧困戶掙錢有奔頭——河北省扶貧企業復工觀察
新華社石家莊3月9日電題:復工摁下「快進鍵」 貧困戶掙錢有奔頭——河北省扶貧企業復工觀察 新華社記者齊雷傑 「咔嚓、咔嚓……」河北省平鄉縣歐耐機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打氣筒生產車間裡復工後,平鄉縣工信、扶貧、就業等部門合力幫扶,企業嚴格執行員工測溫登記、分區就餐等防疫制度,加班加點趕製出口訂單。 連日來,河北省扶貧企業和扶貧車間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一度摁下「暫停鍵」的沉寂車間機器轟鳴,貧困群眾等企業職工重新忙碌起來。 平鄉縣是我國童車生產基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現代農業有奔頭
種「菜」種出「財」,薛老有辦法。「種菜有學問,每年農技推廣中心的專家都會下鄉指導,他們說我就認真聽。光聽不練是假把式,每次學了新的種植技術,我就在地裡試著幹,時間久了我就有經驗,種出好菜就能賣出好價錢。」 三年前薛國忠便種有二三十畝山藥,今年依託青莊壩區的發展,承租60畝土地種山藥。
-
心若寬,路就寬,心態不好,人生易老
人生一輩子不容易,酸甜苦辣,風吹雨打,心態不好,人生易老,心若寬,路就寬,有什麼樣的心,你就是什麼樣的人。人,不怕容顏滄桑,就怕心的蒼老。一顆蒼老的心,如同日暮的黃昏,看不見光明的滋生,心中只有黑暗的蔓延。
-
心寬了,路也會寬
01人,心寬一點,才能容事;心不寬,路也不寬。生活中,總有許多瑣碎的事發生,它們會困擾到你,影響你的情緒,讓你心生煩惱。它們就像一地雞毛,剪不斷,理還亂。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當你越是去想,心情就越糟糕。縱使這個過程很苦,但堅持下去了,用好的心態坦然對待,路也會越來越寬。02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本就很多,一昧的過不去,只會心生困擾,於自己而言,無利只有害。
-
雲端招聘不下線 高校畢業生路更寬
為向高校畢業生提供不間斷常態化就業服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期上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聯通全國服務資源,搭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高效對接通道。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包括「崗位速遞」「直播帶崗」「就業見習」「職業指導」「創業展示」等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