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導致歐洲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2021-01-07 黑瞳娛樂新視野

打開世界地圖,中國跟歐洲處於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

歐洲總面積1000多萬平方公裡,跟中國面積差不多,緯度也差不多,但是有個現象。

歐洲自羅馬帝國分裂後,再也沒有統一過,而中國統一一直是主流。

不是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

(希特勒二戰時控制區域最大時)

為何歐洲自羅馬帝國崩潰以後一直是分裂的呢?

孟子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天時---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之成為人類歷史運動中一個重要的因子,並不是由於它對人性的影響,而是由於它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普列漢諾夫

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有五大相似性:a,都存存在於中緯度,也就是北回歸線以北。b,強大的農耕文明生存的地域四季分明。c,大河流域,大河泛濫帶來肥沃的土壤而且利於灌溉。d,北方有高上阻擋寒流的南下。

e,可以擴張的巨大平原。

一,氣候原因。

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抗自然環境的力量較弱,存在著這樣一條規律:一個文明可以較容易的徵服氣溫比自己高的地區,卻很難徵服比自己寒冷的地區。

對照產生古代影響力巨大文明的五大要素,歐洲沒有這樣的自然環境。

歐洲文明是斷代的,古希臘文明輝煌後是羅馬文明,羅馬文明後是基督教文明。而中華文明是連續的。

(羅馬帝國統一歐洲及地中海海區域是歷史的偶然而不是必然)

二,地形原因。

1,在農耕文明時代,要維持統一,就必須維持一隻強大的軍隊,而維持一隻強大的軍隊跟統治機構,而這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持。

歐洲的地形破碎,山地眾多,缺乏巨大的大河流域,收稅的成本很高。

而缺乏強大的財政基礎也就卻難於出現強有力的統一勢力、

2,從地形上來說,南歐文明地區與西歐、中歐、北歐有高山阻隔。

而且各自地區都無法形成強大的統一勢力,對其他地區進行統一。

三,人和---文化原因。

1,由於地形和氣候的巨大差異,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及地中海文明圈分裂為天主教地區、東正教地區和伊斯蘭地區。歐洲沒有天下一統的文化基因。

(相比於統一歐洲,大英帝國更傾向於建立全球殖民帝國)

2,歐洲開啟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力突破了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由於歐洲三面臨海,強大的生產力產生的荷蘭帝國,葡萄牙帝國及其後來的大英帝國,通過海洋向世界擴張比統一歐洲成本更低,所以這些島嶼或者半島國家都建立了地域廣大的殖民帝國、

(試圖統一歐洲的拿破倫)

3,大英帝國一直反對歐洲統一。

工業革命之後,強大起來的大英帝國在1763年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

(巔峰時,佔據歐洲大陸的希特勒)

強大起來的英國一直阻礙歐洲的統一,英國1815年擊敗了試圖統一歐洲的拿破崙帝國,又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擊敗了試圖統一歐洲的德意志帝國。

迄今為止,聯合起來的強大的英美都不願意看到一個政治,經濟及軍事上都統一的歐洲。

相關焦點

  • 為何中國封建時代越來越統一,歐洲卻越來越分裂
    歐洲自羅馬帝國之後始終是分裂的,再也沒有統一過。雖然後來的拿破崙,希特勒和史達林雖然通過多種形式去統一歐洲都已失敗告終。二戰以後,歐洲也通過多種方式形式進行整合,最終希望成為歐洲合眾國,但目前來看,依舊是遙遙無期。而中國秦朝以後就是大一統王朝,雖然也數次大分裂,但大一統始終是封建時代一致意識。歷代王朝也以天下一統為己任。
  • 如果歐洲是一個國家,國力會有多強大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最分散的大洲,其實就是歐洲,一個不大的土地,分成了近50個國家,堪稱極度分散。但是即便是如此,全世界對於歐洲的尊重和害怕那也是非常直接的。就連美國對歐洲那也是束手無策,因為即便是現在分散的歐洲,那也是非常強大,美國很難掌控,這也是其至今忌憚歐洲的主要原因了。
  • 中國為什麼在戰國時代統一而歐洲在近代沒有?
    1.地形原因2.歐洲文明的規模比戰國時的中國大。想要維持一個均勢體系,就一定不能出現一個強大到可以壓倒其他所有勢力的國家。因為一旦這種國家出現,就必定會逐步消滅剩餘的所有國家,實現大一統。而列國之間,勢力是一個此消彼長的混沌狀態,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地方勢力也不斷處於混亂—整合的循環之中。總會有不同的勢力處於上升期,稱霸一方,甚至產生統一天下的野心。而這個崛起的勢力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就是均衡體系能不能維持的關鍵了。
  • 有沒有可能把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統一管理,只有一個地球軍隊?
    世界只有一個統一的國家不是進步是退步。除非要全世界人民要一起抵禦外來力量,或許有必要團結一致,形成一個聯盟,合眾全球的軍事武力資源。 不然任何情況下統一成一個國家都是退步;統一的那一年開始,對於全球人民來說就是黑暗的開始。 至極必反! 人類文明發展的目標不應該是一個國家,一隻地球軍隊。而是沒有國家,人類進化到高級文明,全民都是強大戰力,因而就不需要軍隊。
  • 狹長的中美洲有七個國家,為什麼沒有統一成聯邦國家?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相對於西班牙殖民地的破碎,同樣在南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卻維持住了完整,成為一個國家巴西,反而成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面積達851萬平方公裡。更有甚者,中美洲總面積只有52.3萬平方公裡,卻存在著7個國家,最小僅2.1萬平方公裡。即使比起破碎的南美各國也是非常小的。那麼,為什麼中美洲會有那麼多國家?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聯邦?
  • 王健| 歐洲現代國家的形成:一個國際文獻綜述
    西方馬克思主義從生產方式和階級關係出發來探討歐洲國家的形成、性質和發展;社會精英論從精英鬥爭角度透視歐洲國家形成的中觀機制;意識形態論探尋意識形態、宗教信條等文化因素對政治行動者的驅動和制度形成的影響,處於主流理論的邊緣。從主流理論的國家概念的反思出發,國家的意識形態面向應成為國家形成研究的新議程,應該將國家視作一個物質-文化綜合體,採用「過程追蹤」的方法將國家的物質和文化面向結合在歷史中。
  • 歐洲面積那麼小,卻有48個國家,為何還想獨立?真實原因有3點
    世界上的國家大大小小,面積各不相同,大的有澳大利亞這種,一個國家佔據了一個板塊,小的像梵蒂岡,僅有0.44平方公裡。而世界上各個大洲的面積也各不相同,亞洲面積特別大,而歐洲的面積則相對較小,不過這兩個大洲卻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國家數量。
  • 李斯特關稅同盟能讓德國統一 歐盟為什麼不能讓歐洲統一?
    不過歐盟之前的歐洲曾經有一個成功的例子那就是李斯特關稅同盟,這個同盟的最終結果就是讓一盤散沙的德意志人集結起來,打敗法國建立了強盛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所以形成同盟取消關稅和運輸障礙成為共識。歐盟的建立也是如此,當時歐洲大陸的主要火車頭就是法國和德國,除英國外的其他歐洲國家都需要依靠法德的力量來爭取政治和經濟利益。在蘇聯分裂之後,歐洲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威脅,作為英國均勢外交的嫡傳弟子,歐洲人深知如果不能團結必將被美國各個擊破,所以形成歐盟勢在必行。就這樣歐盟統一了貨幣,開放了邊界,同時形成了關稅同盟共同體,一起發揮力量。
  • 陳文鴻:歐洲統一與一帶一路
    昨天談歐洲統一,意猶未盡,原因國際這幾百年的變與之有關。 而今後世情轉變,亦離不開歐洲統一的問題。 一直以來少有將之分析,我願在此野人曝獻。近代歐洲統一不成,拿破崙功敗垂成,主因是英國的攻擊,合縱各國而敗拿破崙。 但英國不想在歐洲稱霸,只是用合縱連橫來平衡各大國的勢力,分而治之,以此取利。
  • 阿爾巴尼亞如何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
    ▲歐洲各國各個次級行政區主要宗教,波赫起碼還有不少地區天主教佔優勢地位然而這裡卻有個例外,地處歐洲腹地(相對於亞塞拜然這種地處歐亞分界線上的國家)的阿爾巴尼亞,卻是個伊斯蘭教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國家。那麼為何阿爾巴尼亞獨樹一幟,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呢?▲阿爾巴尼亞地處「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的西側,北鄰塞爾維亞、黑山,南接希臘,東臨北馬其頓,西聯亞得裡亞海1.信仰起源——基督教的曙光故事要從公元前一千年說起。
  • 歐洲四個領土不完整的國家,有一個最貧窮的,還有一個發達國家
    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現在旅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看得見卻摸不著,想必這應該是世界上最煩惱的事情了。明明就在眼前,可是卻不是自己的,如果說把這句話放在國家的層面,還真的就是看得見摸不著。
  • 強大如拿破崙,野心如希特勒,為什麼沒能統一歐洲?
    歐洲這片還算廣袤的土地,生活著各式各樣的人種,但縱觀歷史,似乎他們從來沒能完成統一,這是為什麼?雖然面積僅有0.44平方公裡的梵蒂岡,但也能成為一個國家,坐落於義大利國內成為「國中國」。歐洲也不乏有類似梵蒂岡的袖珍國家,而且在歐洲歷史上似乎也沒有一個「大一統」的時期,這是為什麼?是什麼讓歐洲沒有走向統一?
  • 同為歐洲大國的德國與法國,為何在國家統一的道路上同道歧途?
    >和國家的最終統一。人們不難發現,與1661年路易十四的「朕即國家」相比,德國的最終統一是在1871年威廉一世繼任德意志國皇帝,晚了法國210年,如果從瓦盧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算起,則晚了三個世紀。同為歐洲大國的德法,民族成分相對單一的德意志為何在國家統一的道路上落後於多民族的法蘭西?
  • 歐洲的一個城邦國家,世界第二小的國家,歐洲兩個公國之一
    上幾個星期老狼又去了一個歐洲國家旅遊,這一次的目的地是摩納哥。其實老狼對摩納哥並不陌生,因為上一次去法國旅遊的時候,本來打算順道去摩洛哥旅遊的,但是由於行程原因又放棄了這個想法。好不容易等到這一次時間和金錢上都允許了,這才去了摩納哥。摩納哥這個城市跟老狼想的有點不一樣。大傢伙有沒有跟老狼一樣聽起這個名字會想到是一個很豪放的國家,但其實摩納哥是歐洲,應該說是世界第二小的國家。
  • 歐洲三大電影節和正在崛起的中國電影
    創辦於193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也是藝術性最強的一個,非常注重創新,推崇藝術,對年輕導演的包容性極強。1989年,侯孝賢憑藉《悲情城市》拿下了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首部獲得金獅獎的中國電影。
  • 美國有北美統一市場,歐洲有歐盟,中國也需要一個經濟貿易根基
    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歐洲國家再次整合了上述經濟合作計劃和聯盟,將其整合為歐洲共同體,在此後,歐共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歐洲多個國家先後加入,而藉助這個經濟合作組織,歐洲國家也得以抱團崛起,歐洲經濟也迅速復甦,並一躍成為可以和當時的世界一極美國相抗衡的強大經濟集團。
  • 歐洲為什麼沒像秦漢一樣建立統一國家
    秦孝公在位時, 任用商鞅變法, 使國家的實力大為增強。史稱:「孝公用商鞅, 移風易俗, 民以殷盛, 國以富疆。」秦兵強糧足後, 即發動對東鄰魏國的戰爭, 迫使魏棄安邑而遷都大梁, 盡奪魏之河西之地。此時的秦一躍而成為與山東六國並列的地域性大國。之後, 秦之兵鋒直指中原, 以「連橫」破六國之「合縱」, 不斷削弱六國的力量秦王政繼位後, 承先輩之大業, 全力投入翦滅六國的戰爭, 最終統一了中國。
  • 歐洲穀倉烏克蘭,擁有世界三分之一黑土地,為何淪為歐洲最窮國家
    但是,烏克蘭給外界所有人的感覺就是那種只想安安靜靜過小日子的國家。甚至想成為一個與世無爭的中立國。可是,遺憾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現在連想要安穩的日子都想不起來。烏克蘭擁有世界三大之一的黑土地,一直以來都有著「歐洲穀倉"的美譽。烏克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農作物生產,大力發展精耕農業。
  • 民族大遷徙:歐洲國家的起源
    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雖各有不同,但在本身原始公社制解體和國家產生的過程中,由於受到羅馬帝國生產力的影響,使自身所具有的封建制萌芽與羅馬帝國晚期所發生的奴隸制解體及封建制因素的萌芽結合起來,結果都先後確立起新的封建制度。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耳曼人的大遷徙呢?
  • ...中心前主任:新冠肺炎成為美國第三大致死原因】據美國有線電視...
    【美國疾控中心前主任:新冠肺炎成為美國第三大致死原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近三周的時間內,美國因新冠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單日平均超過1000人。美國疾控中心前主任弗裡登日前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已成為美國第三大致死原因,超過事故傷亡、肺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等導致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