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來自北京的漢族姑娘張廷芳,從北京出發,到西寧,闖過了青海湖,翻過唐古拉山,經過那曲、當雄到了拉薩。
張廷芳是因為愛才進西藏,為了自己的丈夫次旺俊美。
她在西藏安家,教書,這一呆就是53年。
張廷芳和丈夫次旺俊美同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倆人在學校的活動中相識相知相愛。
張廷芳知道丈夫是學校唯一一個西藏大學生,畢業後肯定會回西藏。但丈夫才華過人,人品貴重,張廷芳欣賞他,愛慕他,她決定與丈夫相守一生,獻身西藏教育事業。
婚後,他們雙雙進藏,在歷經15天的顛簸後到達拉薩。從此開始了他們倆人共同的教育事業。
為了解決藏族學生聽不懂漢語的問題,張廷芳和丈夫次旺俊美編寫了一套漢語拼音、漢文、藏文三對照的《漢語文》教材,一點一點地提高了學生的漢語水平。
他們參與籌建了青藏高原上第一所大學——西藏大學,丈夫擔任了西藏大學第一任校長,她擔任了系主任。
就這樣,倆人相互扶持,醉心於工作。
2006年,二人退休後,再次投入到西藏貝葉經的搶救和保護工作,7年多的時間裡,他們編纂貝葉經總目錄、影印大全,參與制定相關保護法律法規……次旺俊美也被學術界稱為「西藏貝葉經的掌門人」。
2013年10月,貝葉經的工作完成後,倆人想完成當初的約定,退休後,坐著火車重複一次當年的進藏路線。但是,丈夫次旺俊美卻查出癌症晚期,8個月不到就去世了。
今年74的張廷芳,滿頭白髮,談起丈夫,眼裡還是像小女兒一樣,滿滿都是深情繾綣。
她說,和愛的人在一起,什麼困難都能克服,我之所以去西藏,是因為我的丈夫次旺俊美,是他的愛讓我初心不改,義無反顧。
張廷芳的話道出了愛情的樣子。
愛情很美,但它更具有巨大的力量。愛就是包容、付出、不變心,這樣的愛情成全相愛的兩個人,也成全家國天下的夢想。
唐朝的文成公主,也是經由張廷芳一樣的路程進入西藏,嫁與松贊幹布。
當風塵僕僕但依舊光彩照人的文成公主到達西藏,藏民都為她的美麗所折服。
文成公主進藏,不但帶去了中原文明,更讓和平精神紮根西藏。
她賢淑多才,松贊幹布深愛她。她熱愛藏民,因此深受人們愛戴。直到現在,藏人依然把文成公主視為菩薩,把她供奉在寺院中,萬民敬仰,受持香火。
張廷芳和文成公主一樣,也是世人眼中的弱女子,但卻是這樣的弱女子,堅守西藏,紮根西藏,為西藏的教育事業奉獻一生,讓世界知道,西藏也能又大學。她是巾幗英雄,更是女性的時代楷模。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愛,這種愛的力量溫柔寧靜,卻亙古不變。
人們常常追問,愛情是什麼樣子的?張廷芳用她的一生告訴我們,最美的愛情來自最好的女人和最好的男人。
相愛的人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退,一心一意,初心不改。做到了這些,就一定是最美的愛情。
生女當如張廷芳,生子當如次旺俊美。
(圖源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