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擊凡
21年前,《愛情的模樣》MV
21年後,重回第「5」條跑道
2020年5月最後一天的那個晚上,站在21年前第一場萬人演唱會「第168場演唱會」的跑道起點上,五月天的成員逐一帶著樂器離開跑道,最後剩下阿信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唱出了那一首《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大概在很多很多年以後回想起來,我仍然能記住這個令我瞬間落淚的「一個人」名場面。跑道上沒有人,觀眾席上沒有人,四位團員則去了下一個舞臺作準備……
畫面的正中央,只有阿信自己一個,以及跑道上第五條賽道的數字「5」。我有理由相信,攝影師的鏡頭是特意安排在第五條賽道前面的,因為「5」這個數字對五月天而言,意義非同尋常。
每一年的5月,五月天都跟他們的樂迷,有一個不成文的、雷打不動的「五月之約」。他們會在五月開好多好多場的萬人演唱會。但這個5月,他們卻差一點「失約」了。
這是一個街上幾乎沒有人的5月。
所有的演唱會都被取消了,電影院也不再播放新片,路上的行人戴著口罩,各自走向不可預知的未來……所以,我們的未來,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試圖給你一個非常五月天式的答案。
在剛過去的2020年5月31日,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TME live舉辦的五月天「突然好想見到你」Mayday Live in the Sky線上演唱會,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等TME旗下平臺進行了直播。
五月天把這一年的「五月之約」,匠心獨具地定名為「五月天突然好想見到你」。
這個名字既融合了五月天的名作《突然好想你》,同時亦表達出,身處疫情當中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想要快一點見到彼此的那份真實心情。
3月林俊傑的「327 Love Wishes」,4月的劉若英「陪你」,5月的五月天「突然好想見到你」……在線下演出行業近乎停擺的現狀之下,疫情期間的華語樂壇,竟然出現了好幾場現象級的全民刷屏級別音樂會。
而這些精彩線上演出的幕後推手,正是TME live。
要讓一場像五月天「突然好想見到你」這樣大規模的線上演唱會得以順利進行,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從前期策劃、舞臺搭建、網絡宣發,到Live演出現場的執行調度,還有各種專業高效的直播技術……每一項大小細節,都凝聚了TME live工作夥伴的心血。
TME live雖非專為疫情而生,卻巧合地誕生於2020年的年頭(早在疫情之前,TME便已開始籌備TME live這一子品牌的各項運作)。無須人群聚集的線上演唱會,也正好彌補了疫情期間的華語演出真空期。
為了讓「突然好想見到」偶像的華語樂迷,能夠真的透過線上演唱會這一別開生面的新形式,與歌手真正做到「零距離雲接觸」,TME live在很多方面都下了苦功。
這幾年,每逢有周星馳的新片上演,微博都會出現「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錢」的熱搜。能夠走進電影院,為兒時的偶像掏錢買票,是每一個粉絲都心甘情願想做的事。而這個說法放在五月天的「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也是絕對能夠成立的。
我們有多久沒看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演唱會了?像「突然好想見到你」這種華語天團級別的線上演唱會,安坐家中即可享受,實在是太幸福了。所以我在這裡宣布:我們都欠五月天一張門票錢,我們也都欠TME live一張入場券!
有的歌迷還抱怨道,一個小時左右的「突然好想見到你」時長太短,看得意猶未盡,還不夠過癮盡興。
那麼就不妨大膽幻想一下,假若日後時機成熟的話,TME live開展線上演唱會的付費業務時,我們是不是就有機會,能跟五月天再來一次徹夜不眠的「五月之約」了?
有趣的是,5月31日那一天,幾乎大半個的微博與朋友圈,都在瘋狂地刷著這一次五月天的TME live。不管是70後、80後還是90後、00後,五月天的歌似乎已經突破了代際圈層,到往每一個人的心裡。
說好的「五月之約」終於如期而至,沉睡的外部世界,也正在一點一點地慢慢復甦著。即使暫時還無法解除隔離,五月天也不願讓你一個人。他們的「突然好想見到你」現場演唱會,為我們帶來的,是「重啟」這個世界的勇氣與決心。
這是五月天第一次「零現場觀眾」的演唱會,也是五月天跟我們距離最近的「第一次」現場演唱會。所以,五月天特意選擇回到1999年,他們首次開萬人演唱會的臺北市立體育場,重回記憶中那條跑道的起跑線,陪伴我們再度重新開始,往前奔跑。
2020年5月,五月之約,一切重啟。
第一次演唱會的我們!
你還記得自己跟五月天的第一次「五月之約」嗎?
每一年的5月,都是我和我的朋友為五月天瘋狂「撲飛」(買票)的大日子。我雖然算不得上是骨灰級的死忠粉絲,卻也不想錯過這一年一度的華語樂壇盛事。
想要跟大家說的是,喜歡五月天的人,一定要找機會去看一次他們的演唱會現場(雖然有時候票太搶手,令我不得不光顧黃牛,粉絲們千萬不要學我)。
在現場的五月天,跟你耳機裡的五月天,是非常不一樣的兩個世界。
當那些早已耳熟能詳的歌,以現場Live的方式呈現,你會開始著迷於那種跟身邊一萬多位觀眾一同高聲跟唱的全情投入。在「人生無限公司」,五月天粉絲管這個叫「上班」。
每一次去「五月之約」上班,我都會先做好各種預備工作。因為知道一定會從頭到尾站一整個晚上,所以得先把自己的腿力準備得像「櫃姐」一樣堅強。
在五月天的演唱會,椅子基本上是用不著的。因為,大家幾乎都High得不會有時間可以坐下來啊!
我還記得,在紅磡體育館,在迪士尼戶外停車場,在很多很多個五月的Live現場,我在臨時搭建的觀眾席上搖搖晃晃地淋過大雨,也在最熟悉的旋律裡毫無預警地掉下過眼淚。
五月一定要來聽五月天,這對我來說,早已是一種無法割捨的五月情意結。仿佛每一年的五月,都必須一定要聽一場五月天的演唱會,這才算是正式開啟了新一年的夏天。
「五月之約」本身,就是五月天五位成員跟他們龐大的聽眾群之間,一個不見不散的重要約定。在2020年如此特殊的年份,五月天的「五月之約」當然也不能停下來。
五月天想要以一種更特別的形式,用音樂為大家加油打氣。在人生順遂的時候聽五月天,彷如錦上添花;而在遭逢低潮之時再聽五月天,則更像是雪中送炭。
5月底的「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對經歷了半年疫情的每一個人來說,就是在暴雪紛飛的殘酷現實世界裡,那一團仍然保持炙熱的「炭」。
這一年,五月天的「五月之約」,可以說是照亮了每一個聽歌的人的心。
當大部分線下演出都迫於無奈取消之際,五月天說好的「五月之約」,卻以一個更嶄新的方式,刷新了我們對演唱會的定義與想像。
他們成功地把一場沒有一個觀眾的演唱會,做出了比任何萬人演唱會都更「燃」的震撼效果。
其實對於像五月天這種級別的華語搖滾天團而言,能在線上看到他們從頭到尾表演一整場完整樂團編制的演唱會,也真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一次挑戰線上演唱會的形式,對五月天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意義重大的開拓性嘗試。因為是線上,所以在嘉賓的環節,五月天也難得地使用了「雲嘉賓」的特別形式。
蕭敬騰、李榮浩、毛不易三位嘉賓透過網絡,跟五月天一同合唱了《突然好想你》。身處不同城市的八個人「雲合唱」版本,也巧妙地呼應了本次演唱會「突然好想見到你」的主題。
大家都知道,五月天的演唱會門票是多麼的一票難求。
五月天「突然好想見到你」的TME live,對於過往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親臨現場來看五月天的樂迷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所以,這應該也是很多人「第一次」真正有機會看到五月天的演唱會吧!
線上演唱會的好處是,它能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無論身處哪個角落,都可以跟五月天瞬間置身在同一個場域,感受演唱會的Live魅力。
當我在彈幕裡,看到來自不同地方的五月天樂迷,整晚都在樂此不疲地刷著各自所屬的城市時,我的內心其實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感動。縱然天南地北,這就是網際網路與五月天成功把「人」與「人」連結在一起的無窮力量。
即使現場沒有觀眾,五月天也絕不欺場。
他們在現場一萬多個座位上,分別放置了一萬多根螢光棒,讓每一根螢光棒都能跟觀眾同在。在TME live與必應創造的努力之下,這些螢光棒甚至還能隨著不同音樂段落的起伏,發出不一樣的顏色與光芒,讓「無人仿有人」。
「等待你,回來填滿這裡」
在沒有現場觀眾的前提之下,五月天還是堅持做了每一次演唱會都必備的延伸臺,讓吉他手怪獸跟石頭可以信步走到延伸臺之上,一邊玩琴、一邊跟想像中的觀眾打招呼(這也是五月天演唱會的必備段落之一了)。
當然,以五月天向來有一點「叛逆」的性格,他們從不會遵守僵化的形式主義。把每一場演唱會都當成「第一次」來做的秘訣,就是由心而發,順應當下的直觀感受,愛去哪裡唱,就去哪裡唱。
就像阿信說的:整個操場,都是五月天的延伸臺。
所以,五月天的「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幾乎唱遍了臺北市立體育場的每一個角落。從《一顆蘋果》的排練小房間,到體育場中央主舞臺的《盛夏光年》,再到體育場臺側小舞臺的《派對動物》……
敢玩的五月天,甚至把其中一個「舞臺」放在了觀眾席上!
五位團員排排坐,在觀眾席上給大家唱《知足》,應該也是此生難見的一幕了。開過這麼多的演唱會,這還是五月天第一次坐在觀眾的視角唱歌,他們的感受如何?「看舞臺上的人,都小小的一個」,阿信這樣說。
當觀眾席上的彩燈隨著《知足》的音樂亮起來,我才恍然明白,這其實是一次真真正正從觀眾的角度出發、為屏幕前的我們量身定製的線上演唱會。
平時看演唱會,我們只能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即使用望遠鏡,也只能看到舞臺上那「小小的一個」。而當我們跟隨著TME live高質量的鏡頭實拍,在臺北市立體育場的全場範圍內不斷瞬間移動,我們才終於「看見」了,一個演唱會的真正靈魂所在。
從高空航拍、舞臺切換、遠近景切換、樂器彈奏的細節拍攝,到五位臺上藝人的大頭特寫,各種看似漫不經心的演唱會調度,其實背後都是精心的巧究安排。
第一次坐在觀眾的視角唱歌!
很多人都以為,做線上的Live演唱會只要租一個錄影棚,再把舞臺跟布景都搭得美美的,一切也就萬事大吉了。
但這一次的「突然好想見到你」,五月天竟然顛覆了業界過往的固有操作,直接包下整個萬人體育場來做現場演唱會,這背後當然是另有深意的。
現已改名為「臺北田徑場」的臺北市立體育場,當年正是五月天舉辦「第168場Live演唱會」的地方。是的,你並沒有看錯,這個演唱會就叫「第168場」。
從1999年的「第168場Live演唱會」,到2020年的「突然好想見到你」,五月天給演唱會取的好玩名字,似乎一直都是如此的不按牌理出牌。
之所以要叫「第168場」,是因為截至1999年8月,才發片出道不到半年、但卻跑遍島內大小演出場合的五月天,就已經累積了超過167場的Live表演經驗。
從最初在只有寥寥幾名觀眾的小型Live House玩團,一直堅持唱下來,把音樂節、商演、拼盤秀都唱成了屬於五月天的專場,最後終於第一次站上了萬人體育場的舞臺……這背後,當然也是需要無比強大的勇氣支撐著他們的。
1999年的「第168場Live演唱會」門票,圖片源自網絡
所以,在21年前的「第168場演唱會」演唱會門票上,五月天還寫了這麼一句話:「今年夏天最大膽的一個夢!」這個大膽的音樂夢,就這樣做了21年,一直從1999年延續到了今年夏天,並且還將繼續倔強地做下去。
巧合的是,1999年的「第168場演唱會」,是五月天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破萬人的演唱會,同時也是他們首張唱片《第一張創作專輯》發行之後舉辦的一次非售票演唱會。
當時空輪迴交錯,再次回到臺北市立體育場,再開一次免費的公開演唱會,亦是寓意著五月天回歸到第一次的「初心」。
整整二十一年前!
從場地到選曲,五月天都試圖回應1999年那最年輕無畏的「第一次」。
無論是《一顆蘋果》《孫悟空》,還是《星空》《倔強》,五月天想用這些歌來鼓勵大家,無論遇到再壞的境況,都要像《盛夏光年》裡唱的「我不轉彎」一樣,以初心勇敢面對逆境。
跟隨著《戀愛ing》《派對動物》《離開地球表面》這些歌,在各自的家裡,自顧自地對著手機屏幕搖擺身體的我們,無論多少歲,都永遠會在音樂前奏響起的一剎那,一秒穿越回18歲的那一年。
那正是第一次聽見五月天時,我們體內住著的那一個最年輕、也最鮮活的「自己」。
第一場免費的萬人演唱會!
或許是跟臺北市立體育場太有緣分,除了第一次萬人演唱會「第168場演唱會」、以及暫別樂壇後全員回歸的第一次大型演唱會「天空之城」(2003年),就連五月天其中一首名曲《愛情的模樣》的MV,也是在這裡拍攝的。
回憶起當年拍攝《愛情的模樣》MV時,為了在畫面上更能表達年輕人的活力,他們在臺北市立體育場的看臺上,來來回回地跑上跑下了好多遍,五月天形容「真的腿都快跑軟了」。
時過境遷,重新回到這裡,五個人心裡自是感慨萬千吧。
唱《愛情的模樣》這首歌時,五位團員先是坐在舞臺邊上旁若無人(也是真的無人)地唱,然後更是直接走到觀眾席上唱,這就是一次挑戰演唱會邊界的《愛情的模樣》Live版吧!
所謂的「年輕」,其實也是這麼一種敢於挑戰世界、不設界限的決心:「曾經孤單的彷徨,曾經相信曾經失望,你穿過了重重的迷惘,那愛的慌張,終於要解放!」
從第一次萬人演唱會時五個20幾歲的小夥子,唱到如今變成第一次開線上演唱會的五個40多歲的「老夥子」,五月天始終保持著與年輕人同步的清醒覺悟。
要穿越迷惘,就必須先拋下對未知的恐懼,這是《愛情的模樣》跨越了21年時空,教會我們的深刻道理。
就像瑪莎說的,無論是對唱歌的人,還是聽歌的人來說,演唱會就是一個能宣洩彼此情緒的重要管道。
所以,即使是在五月天演唱會上最搞笑的「垃圾話」時段,這一次,五位成員除了繼續嬉笑怒罵,也都各自誠實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最重要的新領悟。
因為疫情期間,五位團員之間太久沒有見面了,也沒辦法經常能看到彼此,所以在這一段各自居家隔離的時間裡,五月天都習得了各種新鮮的神奇技能。
比方說,怪獸學會了咖啡拉花,瑪莎就陪太太烤麵包(他負責吃),而冠佑甚至在家裡自製客家麵條……其中,冠佑分享的一個生活小細節,也非常的打動我。
身為鼓手的冠佑,因為太久沒有機會碰到鼓,有一次在家中用餐前,他甚至下意識地拿起了手邊的兩根筷子,用打鼓的方式,不斷地敲著眼前的碗與盤子,直到孩子提醒才回過神來。
看完五月天的線上Live,我領悟到一個道理:2020年的所謂「重啟」,或許就是讓我們放下一切無謂的執著,在重新出發之前,找回第一次出發時,那無畏無懼的勇敢。
是的,那時候還什麼都沒有的我們,就已經敢跟手中連鼓棒也沒有的冠佑一樣,即使是用筷子敲碗,也發誓要敲出跟萬人演唱會一樣的鏗鏘有聲。
假如你有留意的話,無論是《突然好想你》還是《倔強》,這些五月天早已在不同場合唱過成千上萬次的大熱作品,在「突然好想見到你」這一次線上演唱會中的版本,都是經過重新後制編曲微調的2020「重啟」新版。
我從不驚訝於阿信能把他的高音越唱越高,他其實一直有在不斷地擴闊自己的音域。但是,《倔強》結尾處把情深的高音飆到天際的阿信,還是以感染力十足的新版編曲,成功地再一次震撼到我了。
原來,《倔強》即使聽了那麼多遍,我們還是能從中聽出不同時代的新意。2020年這個版本《倔強》裡書寫的,是一種更昂揚的鬥志。比起年輕時的盲目一頭熱,年近中年的五月天,帶來的是更圓熟的「倔強」。
從英國歸來的石頭,要在家裡隔離十四天才能歸隊,因此團員在終於看到他的時候,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讓五月天領悟到很重要的一點:這個世界永遠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改變也隨時會來。因此,他們更想要努力維持一些永遠不會改變的事。
年復一年、風雨不改的「五月之約」,就是五月天其中一件想要維持的「永遠不會改變的事」。而TME live,則是幫忙守護樂迷與歌手之間這個約定的重要橋梁。
跨越了技術、時空等現實層面的種種難關,TME live協助五月天,在線上呈現了最原汁原味的一次五月天Live。
今年其實只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TME live這個子品牌創立的第一年。
雖然TME live剛開始做才不到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但是,無論是五月天、林俊傑、劉若英、《想見你》劇組,還是A-Lin、楊丞琳、蕭煌奇、袁婭維,每一場的TME live,幾乎都是最史無前例的「第一次」。
我最佩服TME live的一點是,主辦方會根據不同藝人各自鮮明的個人特質,為他們量身訂製完全截然不同的演出方案,再配以宣傳資源、技術層面等方面的強大支援。
這也使得每一場的TME Live,都有一種嶄新得猶如「第一次」的清爽之感。每一場的TME live,在我看過的數千場Live裡頭,也都是數一數二的高品質。
即使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華語樂壇也激增了不少新的線上Live品牌,但TME live仍然是這些Live品牌當中,最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與引領者。
比起去看環節千篇一律的巡迴演唱會,我更偏愛TME live所帶來的每一個「第一次」,那是完全無法想像,到底這個演唱會後面還會有什麼驚喜的「第一次」新鮮感。
就像阿信所說的,這一次五月天的TME live,就是「一生難得舉辦一次」的那一種線上演唱會。
這一次,五月天在線上演唱會唱的這些歌,給我們提供了繼續撐下去的無限力量。
他們年輕時在歌裡所歌頌的這些英雄主義,以及號召大家在末日時仍然要保持勇敢的正能量,放在2020年的語境與維度之下來看,更是猶像神預言一般的恰如其分。
下一次見面,會在什麼時候?阿信說,期待在那一天,還能再一次見到你。
2020年的我們,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最後我們只能帶走,名為回憶的花園!」當我們終於在TME live上,聽懂了五月天在九年前發行的這一首《諾亞方舟》,我們才終於學會了,要把僅餘的勇氣跟回憶一起,都好好地裝進屬於2020年的行李箱裡,帶走。
正如《諾亞方舟》裡寫到的,面對最壞的事情,我們也可以試著用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當人類在絕境之下變成真正的「同類」,我們才能真正地做到唇齒相依,互相依賴。
濤哥,園園,小芳,李天山,陳豔梅,胡雨天,趙佰超……每一位樂迷在TME live的彈幕裡,深情呼喊的那一個名字,都是他們「突然好想見到你」的那一個「你」。
而演唱會字幕的最後一行,則是這樣寫的:五月天是,怪獸/石頭/瑪莎/冠佑/阿信,與你。
榮幸,一切有「你」的參與。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