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喜歡五月天了,那我就真的被生活給打敗了。」突然想到了自己。他們出道至今,一共發行了9張錄音室專輯,我聽過前7張,還成功發展了一批五迷。從第一次聽到《溫柔》被打動,到第一次去海邊看他們的現場,從沒錢時和朋友騎著摩託車坐在萬體館外面聽他們唱歌,到後來不再聽他們的專輯,人生已過去十二年。如果時光真的可以倒退,我大概也是那個會為了聽他們的演唱會而積極搶票的人吧。
今晚是五月天北京鳥巢演唱會的最後一天,昨天看到微博上有人說,「真正的中年人標準:今晚朋友圈沒有人發五月天演唱會現場視頻。」忍不住笑了。因為要寫這篇稿,八年之後我又再次重溫他們的歌,聽了整整一夜,突然覺得,他們真的挺了不起。這支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樂團,曾經站在無數人的青春裡,給過許多人做夢的勇氣。他們年少相識,一起玩音樂,一起長大,一起前行,一起變老。少年早已蒼茫,多少人早已散場,只有他們,還始終站在青春之上,手挽著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每個夢想,像任意門,往不同世界,而你的故事,現在正是起點。」
打開任意門,回到1992年的臺北師大附中。所有故事都從這裡的吉他社開始。溫尚翊、陳信宏、蔡昇晏、石錦航,四個高中生先後進入吉他社。1993年,師大附中吉他社在怪獸和阿信的帶領下,成為了當時附中最大的社團,並且成功舉辦了一個成果發表會。當時的社員石頭和瑪莎也在那次發表會上進行了表演,那是他們人生第一次抱著吉他唱歌給大家聽。高中畢業時,石頭在畢業紀念冊上寫道:「如果我無法說話,音樂會是我的語言。」
從一開始的互看不順眼到後來的「臭味相投」,最終他們因為熱愛搖滾樂走到一起,並以怪獸、阿信、瑪莎和石頭的名字組了一個樂團。後來,怪獸去五金店買了一大堆隔音板貼在自己的房間,他們就在這個小房間裡練吉他唱歌,做起了音樂夢。有時他們會去士林一間地下室PUB裡面唱歌,觀眾最少時只有一個人,就是PUB老闆。每唱完一首歌,老闆就幫他們拍手,就這樣唱了三個小時。
1997年,為了報名參加野臺開唱,在臺北街邊小攤上,五個人經過商討,最終決定將瑪莎的網名mayday翻譯成中文五月天,用來命名自己的樂團。直到現在也沒人能說清楚,到底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
1998年,他們錄製了一張試聽帶,並把試聽帶送到各大唱片公司。送到滾石的時候,他們跟前臺小姐說,「這個帶子哪怕你們要丟掉,也請聽過之後再丟。」結果,那張試聽帶被送到了李宗盛手上,他們成為滾石唱片一員。
在五月天之前,所有人都說,玩樂團是一條行不通的路。就連阿信的媽媽都跟他說,如果你再繼續彈吉他,跟他們組團下去,你要「撿角」啦(臺語,意思是要去當乞丐啦)。
有一次阿信問瑪莎,「我們這樣真的行嗎?真的會熬到我們夢想中的那一天——順利發片,然後用音樂養活自己?」瑪莎回他:「你想那麼多幹嘛,現在喜歡反正就做啊。」
當時,他們即將發行第一張專輯,但阿信內心還是充滿疑惑,他不知道幸運是否真的會輪到五月天。那段日子,他正在實踐大學念室內設計,每晚工作完後要騎機車回學校,他經常一邊騎車一邊想:我們這樣下去到底會不會有未來?
有一次騎到自強隧道,他突然覺得不能再這麼迷惑下去了,於是做出一個決定:「騎出這個自強隧道之前,我要把我的迷惑通通都結束掉,我接下來的迷惑,只能有一個自強隧道那麼長。」穿過全長822公尺的自強隧道後,阿信堅定了自己,要朝著音樂的路繼續前行。
1999年,「冠佑」劉諺明以鼓手身份加入樂團,在其他四人心裡,冠佑的到來才是「五月天」 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同年,他們發行了加入滾石後的第一張創作專輯,周華健聽到後稱,這個歌壇有救了。
五月天的音樂一直被外界形容為「正面積極的搖滾樂」,他們唱愛,唱夢想,唱勇氣,唱生活中裡細微的感動。吉他手石頭曾說,「這個世代讓很多人的情感變得很速食,我很怕自己會變成那樣的人,因為認真體驗生活中的大小事,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五月天的出現,金曲獎從2001年起開始設立最佳樂團獎,第一屆得獎者就是他們。2008年,他們帶著第7張創作專輯《後青春期的詩》第一次做客《魯豫有約》,這張專輯錄音完成整整延遲半年,發行日期也足足改了四次,節目裡稱「這是一張讓唱片公司心焦、讓歌迷心急、讓五月天心力交瘁的專輯,而這一切,只因為五月天希望告訴所有人,即使有一天CD會消失,也讓我們毫不保留寫這最後一首詩。」
在做唱片之外,他們還在演唱會上不斷自我挑戰。從1999年的168演唱會開始,這些年五月天沒有停下過腳步,從臺灣唱到內地,從國內唱到國外,從白天唱到晚上,從海邊唱到天空……據歌迷統計,他們每年大大小小各種演唱會可能會有40場,很多人就說,如果沒有去現場看過五月天的演唱,可能不算真的歌迷,因為五月天最有魅力的時候是在舞臺上唱現場的時候。魯豫稱,「五月天演唱會很真實,很多大事都在演唱會上發生。」
2001年,因為阿信、瑪莎和怪獸要入伍當兵,石頭又將前往英國留學,所以樂團宣布暫時解散。他們舉辦了第一次巡迴告別演唱會「你要去哪裡」,在那次巡演中,吉他手石頭公開向女友求婚,如今他早已是一名幸福的父親。
那次演唱會開到臺灣彰化體育場時,兩萬名歌迷前往送別,在臺下哭成了狗。那天彰化大雨,唱到最後阿信在舞臺上對底下的歌迷說:
「回家吧」。
「不要。」兩萬個聲音響徹上空。
「回家吧。」
「不要。」
「沒有歌可以唱了。」
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一點荒謬,「為什麼我會站在這裡,打算要把兩萬個全身溼透的人趕回家。」那時候的他們知道自己將要去哪裡,卻無法告訴歌迷他們什麼時候才能重新回來。
再回來時,已是兩年後。那場在臺北市立體育場舉辦的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締造了4萬人神話,打破了臺灣有史以來最高售票人數記錄。
2004年8月24日,五月天第一次來到北京,在一家叫「無名高地」的live house演出,當時中國北方還沒有那麼多人聽過五月天,來看演出的只有二三十個人,但是那一晚他們卻唱得很高興,很過癮,令阿信至今難忘。後來他們又在北京參加了一系列音樂演出,越來越多人開始喜歡他們的音樂。
2005年11月5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Final Home 當我們混在一起世界巡迴演唱會】上,鼓手冠佑向女友求婚,後來,樂隊成員中又多了一位「爸爸」。
在那期節目最後,魯豫與他們做了一個約定:希望他們能夠在北京鳥巢開一場演唱會。當時幾個人都覺得只是玩笑話,沒有人當真。可是四年後,他們再次做客《魯豫有約》時,卻是為了鳥巢演唱會的宣傳。
節目現場還播放了他們當年立下約定時的片斷,看過以後,瑪莎對魯豫坦白道:「其實坦白說,那時候在聊這件事情,心裡還想說,哈哈哈節目效果,開什麼玩笑,沒想到居然有一天得為了這樣的事情再來跟你見一次面。」
在鳥巢之前,他們已經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過演唱會,2010年5月2日的「變形D.N.A無限放大版」演唱會最後,冠佑對歌迷說:「今天來了那麼多的人,我想下一次可能就要找更大的場地,裝更多的人啦。」阿信也對著全場高呼:「聽說,在這個地球上,最好、最大、最先進、最有挑戰性的體育場就在北京!」
此時的五月天,已經不再是最初那個流落街頭,或是在沒人看的酒吧裡奮力演出的小樂團,從無名高地到鳥巢,他們用了八年時間,走過這1.6公裡,走進了中國最大的體育場。如今,他們再次回到鳥巢,帶著十萬人一起唱愛,唱青春,唱勇氣,唱夢想。
瑪莎永遠忘不了他們在臺北開的第一場萬人演唱會,當時他還動員了身邊很多親朋好友,看到臺下黑壓壓的人群時,他覺得這應該是他們這輩子唯一一次會超過萬人的現場演唱。
從二三十個人,到一萬人,到幾萬人,再到十萬人。魯豫感嘆道:「夢想多偉大呀。」
17年前,五個人走在一起。中途有人結婚,有人生子,有人發福,少年已經大叔,很多東西好像都變了。但不變的是,17年後,他們依然在唱,依然是五個人一起。
這支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樂團,曾經站在無數人的青春裡,給過許多人做夢的勇氣。他們年少相識,一起玩音樂,一起長大,一起前行,一起變老。少年早已蒼茫,多少人早已散場,只有他們,還始終站在青春之上,手挽著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阿信在演唱會上說,「有一天我們會拄著拐杖上臺,只要你們肯把手中的螢光棒換成拐杖,一起帶來的那天,我們還是會為你們而唱。」
點擊觀看
點擊☞ 查看往期時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