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自傳》,就當這是他們最後的青春片

2021-03-03 騰訊音樂


出道十七年,入行第九張唱片,而且專輯的時長又恰好是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五月天」的新專輯《自傳》,處處都有著數字的痕跡,而將數字放進時空,也就成了歲月。於是,《自傳》就又成了一張關於青春歲月的專輯。

沒有人反對「五月天」是一支青春搖滾樂團的說法,這種說法,在「五月天」鳥巢演唱會上,無數年輕歌迷全場的合唱、回望青春時才有的淚光,就可以一一證明。如果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李宗盛這句話,適用於很多60後、70後的話,那麼無數80後和90後的心裡,也確實會藏著一首「五月天」。比如《戀愛ING》、比如《我不願讓你一個人》、比如《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比如《倔強》,還比如《知足》。

但其實,「五月天」也並不只是生在校園、只唱青春。早從2004年的《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這張專輯開始,「五月天」就流露出向更大音樂版圖拓展的企圖。而在前兩張專輯《後青春期的詩》和《第二人生》裡,「五月天」更有著向藝術搖滾轉型的趨勢。

從這個角度來講,《自傳》是一個意外,因為那個談論青春和勵志的「五月天」,竟然又回來了,而且將新專輯《自傳》,演繹成了一部原汁原味的青春片。這個趨勢很容易導向一些解讀,比如「五月天」重新回歸初心,比如「五月天」不思進取。

作為一支出道將近二十年,成員平均年齡已經超過四十歲的樂團,「五月天」在到了第九張專輯這個階段,依然還唱青春的主題,確實容易讓人得出他們和不思進取,或者沒有創新這樣的推斷。但實際上,無論是《後青春期的詩》還是《第二人生》,雖然「五月天」的音樂突破了一定的瓶頸,無論是旋律的層次,還是編曲的結構,都有了和以前的大不同。但這種突破對「五月天」來講,也帶來了一定的創作消耗。

要知道對於一支搖滾樂團來講,其實在音樂上不斷地精進、上揚和攀升,並不是一件符合創作規律的事情。所以,《自傳》突然來了一個回馬槍,某種程度上也是「五月天」給自己的一個緩衝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最適合和最擅長的領域,能夠保持住一種創作的狀態。

其實,單純地討論新與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或許只要提到青春主題,就覺得「五月天」是在炒冷飯,但同樣的主題,也還是得看什麼樣的做法。不要管「五月天」的成員年齡有多大,在青春與情懷的世界裡,只要代入感足夠強烈,能夠還原出那份率真的真,就不應該懷疑他們創作的真。

《自傳》其實是一張很「五月天」、很流行搖滾,同樣也是很傳統,且概念完整的專輯。《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的校園民謠氣質,即使在「五月天」成名那麼久,想像中應該早就世故的情況下,卻依然肆意流淌出來。而專輯最後的《你說那C和弦就是…》,甚至更簡單純粹,用C和弦寫成的歌曲,簡單又上口,就像是將「五月天」反推至將近二十年前。《好好》和《後來的我們》,可以成為「五月天」換季的新歌款式,流暢而且肆意的旋律,在「五月天」這裡甚至可以忽略掉創作,而更像是一種流淌。後者柔情中帶著硬度的旋律,也將人物與時代、祝福與遺憾這樣的矛盾,體現得更有稜角和銳度。

雖然在創作和主題上,都回歸了初心,但「五月天」在這張專輯裡,還是用了不少的心,這種用心,也體現在創作、製作和設計等各個領域。像《成名在望》幾乎是貼著歌詞的意境,就讓音樂在編曲上有了極強的縱深和遞進,幾乎是將音樂的成長和編曲的成長進行同步的發展,完全突破了那種簡單的三段曲模式,甚至在旋律、節奏與和聲上,也做了一些變奏的處理。如果從技術上細分,這首歌曲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部分和段落,它們彼此有不同的節奏和行進,但在整體聽來卻相當酣暢淋漓、渾然一體。這其實恰恰就得益於「五月天」已經將技術融入了創作的血液裡,並在呈現率真青春的同時,隱而不露地甩出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包袱,讓人在這麼一首能夠讓你熱血、讓你激情的作品裡,還能夠體驗一種戲劇化的張力和概念。

《兄弟》裡用布魯斯走向的吉他Solo,與管樂的配合,聽起來既瀟灑又復古,「青春就這樣,一天一天,慢慢用光」這樣的歌詞直抒胸臆又有據有理。而在音樂的編排上,這首《兄弟》還和《人生有限公司》進行了一個很巧妙的設計,《兄弟》的鼓點餘音還沒褪去,《人生有限公司》的節拍已經響起,兩首歌曲也在這種無縫的交接中,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成的整體,這個設計還真是一種非常用心的表現。

精妙的設計同樣還出現在專輯曲目的排列和音軌的設置上。「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當《轉眼》的歌聲響起,《自傳》也真的就快到了最末尾,這樣一來,整張專輯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首尾連續性。這當然是一種標準的概念專輯模式,但是和許多為概念而概念的專輯,「五月天」的這張《自傳》,其創作內容決定了它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一部用音樂構成的青春組詩,或者青春片。

《自傳》或者不是「五月天」最好的專輯,不過卻是「五月天」在自己最擅長領域,做得同樣好的一張專輯。即使它在音樂上不夠創作,在主題上有些顯得沉舊,但有時候像「五月天」這樣的創作樂團,在一定的時間段,採取這樣的保守療法,也未必就一定是壞事,至少比兩頭不靠岸也好得多。

而且,至少就青春和自傳這個層面,「五月天」確實做出了他們能力範圍內,能夠做到的青春史詩效果,一首《任意門》更可以成為「五月天」的團歌。如果要說有什麼擔心,就是當「五月天」已經把青春主題,寫到像《自傳》那樣事無巨細、無所不有的程度時,也把自己的未來逼上了絕路。或者也可以說,《自傳》就是「五月天」音樂的一個分水嶺,下一張專輯的他們,就必須徹底走上「第二人生」的旅途了。

點擊閱讀原文 觀看五月天精彩MV呦~


AND

NOT END

廣告廣告我是廣告(我知道很硬)

添加後截圖給我們有福利呦!!


騰訊音樂公眾號ID:qqmusicweixin


我的音樂新看法,就在騰訊音樂!每周高清演唱會等你來看!有最精彩的樂壇趣聞、獨家報導及最新MV分享!更有全年不斷的粉絲福利奉上!

相關焦點

  • 五月天 自傳
    2016年7月21日等待了五年五月天發布了他們的第九張音樂專輯《自傳》。《自傳》充滿了青春和勵志的色彩,今天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五月天的《自傳》,寫滿了我們自己
    五月天也大都40歲了。在拒絕成人、懷念青春的基調奠定已久,友誼與愛情萬歲的聲音響徹雲霄之後,他們推出了新專輯,取名叫《自傳》。文案裡說,這張是「此生唯一自傳,堪稱詩一般」。之前寫過,所有文藝,本質上是心疼自己。五月天的《自傳》,何止記錄了他們的成長,也返照著每個喜歡五月天的人,如何跋涉青春,穿越愛河。
  • 五月天《自傳》:他們的人生,我們的共鳴,高唱愛與自由,歌迷專屬感動
    這張專輯總共有15首歌,這次,五月天向我們述說了關於他們組合的個人人生自傳。這一次,五月天想以十三幅篇章,記錄下屬於這個世代的自傳。此時此刻,共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你我的自傳。千百年後,萬光年外,某個星球的某代後裔,會如此這般的理解著:「我們曾這樣活過,瘋過,愛過,失去過,擁有過。 」誰說不能讓我此生唯一自傳如同詩一般?
  • 五月天《自傳》全專速評:一同寫下此生自傳
    如今的五月天早已不需要去做迎合市場的傻白甜專輯,《自傳》便是他們迄今最深邃的創作。五月天個人的成長與歷練,一直被大家所追隨的音樂價值觀,以及到達流行音樂巔峰後、對生命的人文思考,都在這裡了。在封面裡,站在一片青蔥裡的五月天,以日常穿著,提醒大家,五月天其實也是平凡人,和我們一樣,「軀殼會解脫,藥罐和空房,我從嬰兒床,再走回光芒」。
  • "我與五月天的自傳"
    2012年的4.29/30,這兩天是五月天第一次站上鳥巢,兩天二十萬人,他們實現了他們的夢想,我也實現了我的夢想。,因為五月天,使我們的友誼變得更深,我們無數次在KTV一起唱著五月天的歌,唱起那首《笑忘歌》,它不僅僅是五月天的笑忘歌,也是屬於我們的笑忘歌,這是他們第一次參與五月天的自傳。
  • 五月天《自傳》:發酵在歲月裡的回憶殺
    這大概不會是五月天傳唱度最高的一張專輯,但卻是五月天最「心聲」的一張專輯;這應該不是五月天最「精緻」的一張專輯,但或是五月天最「精妙」的一張專輯;這似乎是迄今為止「最不五月天」的一張專輯,但它確是五月天最真實的自傳。
  • 五月天的《自傳》
    可能是他們幫我們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那個本來我們努努力也可以變成的樣子。而現在依舊喜歡聽他們的歌。可能是我們還在努力,可能是我們並沒有放棄。兜兜轉轉,至今你已不再讚嘆為何他們總能唱出你自己都說不清的感慨,但聽到那首歌,你就能想到當時的心情,你就會莫名的沉浸下來,再更好的往前奔跑。
  • 青春終究沒有不老的臉,「五月天」發《自傳》準備告別
    不過,這幾年來五月天已經升級為亞洲第一天團,歌迷們對新專輯的發行反而更期待。7月21日,五月天宣布發行最新「作品9號」——《自傳》。原來,大哥李宗盛就是五月天的伯樂啊!特意來北京為五月天站臺的大哥李宗盛也是笑容滿滿,他說——「這麼多年來,我沒關心過他們,我對他們的擔心比關心多。」一個樂團的成長不容易,五月天在最初也經歷過被傳「散團」的無數流言,在每次發布會時也會被問道會不會吵架、會不會散夥。
  • 屬於每個人的《自傳》,也訴說了五月天的故事
    《好好》和《後來的我們》也成了五月天新的唱進我們心中的歌。在「五月天」這裡甚至可以忽略掉創作,他們流暢而且肆意的旋律,更像是一種訴說和一種吶喊。柔情中帶著硬度的旋律,也將人物與時代、祝福與遺憾這樣的矛盾,體現得更有稜角和銳度。說五月天是一支青春搖滾樂團的話,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因為從他們每一場演唱會全場的合唱和回憶時流下的眼淚,都是他們的證明。
  • 40歲的五月天,為自己寫了此生唯一的《自傳》
    一支流行搖滾樂隊,四十歲了為自己作的「此生唯一自傳,如同詩一般」,裡面意外又不意外地仍然滿目都是最青春年月裡的點滴。五月天重回「自傳」的起點大安森林公園。他們把成人世界裡的富貴榮華和飛黃騰達濃縮成「財務計劃」等幾個乾巴巴的詞語,生存壓力之下催生的「派對動物」也只是「不願被當寵物,寧願變成怪物」(《派對動物》)。
  • 五月天《自傳》返璞歸真 重回五人「長大的地方」
    「誕生地」大安森林公園五月天找尋當年青春之聲舞臺「華人第一天團」五月天睽違4年7個月,終於發行[作品9號]《自傳》,不但是五月天相隔最久的一張專輯,13+1的曲數也是五月天17年來收錄最多歌曲的一張錄音室專輯。
  • 任意門五月天——此生唯一自傳,如同詩一般.
    這是五月天的第九張個人專輯,從《瘋狂世界》到《自傳》,親切地跨越了十九個春秋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也有人稱《瘋狂世界》,這是他們發行的第一張專輯,那還是一個金屬唱片流行的年代……
  • 「文字館」五月天《自傳》中的小秘密
    欣慰一笑,原來這些年走過最長的道路,是五月天歌曲裡曲折蜿蜒的套路。關於這張《自傳》專輯,五月天又埋下了哪些或深或淺的套路,留待我們細細尋味呢?綜合網友與本人的經驗與腦洞,大致發現了以下13處。這大概是最全的一篇關於五月天、關於《自傳》、關於主唱大人的小心機與小秘密的梳理了吧!
  • 五月天倒數第二張專輯《自傳》,離別又近一步
    阿信在微博上寫道「這是我們的自傳,卻不只是我們五人的自傳」,可見《自傳》中寫的不僅是五月天,也包括在他們生命歷程中登場的各種各樣的人們,試圖坦白、誠實地,把他們的生活樣貌、精神狀態,記錄歌中。出道整整17年,五月天卻僅僅發布9張專輯,每一張專輯都能夠引起轟動,每一首都幾乎膾炙人口,而今平均年齡超過40的五月天幾乎迎來了音樂生涯倒計時。
  • 周末分享 《自傳》· 陪五月天唱到80歲
    說到五月天,大家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即使你並不是這支樂隊的粉絲,但一定有幾首他們的歌,你聽過,並且記得。從1999年的《擁抱》、《軋車》,到後來的《戀愛ing》、《如煙》、《溫柔》……這個搖滾樂團代表了太多人的青春年少。而《自傳》,是五月天最新推出的一張專輯。
  • 五月天的《自傳》藏了多少歌迷才懂的故事?
    原標題:五月天的《自傳》藏了多少歌迷才懂的故事?     總長59分59秒,「13+1首隱藏曲」的《自傳》,是五月天17年來收錄最多歌曲的一張錄音室專輯,5939個字的歌詞,對歌迷來講「字字戳心」。阿信在自白中明確表達,「這是我們的自傳,卻不只是我們五人的自傳」,所以,《自傳》中寫的不僅是五月天,也包括在他們生命歷程中登場的各種各樣的人們,試圖坦白、誠實地,把他們的生活樣貌、精神狀態,記錄歌中。
  • 任意門 #真·五月天自傳#
    各位晚上好=)前天五月天的專輯《作品9號》正式發行,專輯原來叫做《自傳》,英文是
  • 這支23歲的樂隊五月天,我們從青春聽到中年
    在大家表示好聽的同時,也發現了這支名為五月天樂隊竟然陪我們經歷青春,步入中年還一直陪伴著我們。作品九號《自傳》在2016年五月天終於在長達五年後向聽眾交出了五月天成立以來的第九張專輯《自傳》。剛出道時的五月天還很青澀,《第一張創作專輯》、《愛情萬歲》、《人生海海》三張專輯中,他們的表達主題大多是對世界的抱怨、對社會的不滿,以及對感情和未來的迷茫。這三張專輯因為封面都是藍色調而被歌迷統稱為「藍色三部曲」。
  • 這支23歲的樂隊五月天,我們從青春聽到中年
    在大家表示好聽的同時,也發現了這支名為五月天樂隊竟然陪我們經歷青春,步入中年還一直陪伴著我們。》在2016年五月天終於在長達五年後向聽眾交出了五月天成立以來的第九張專輯《自傳》。所以《自傳》發行以後,不少老粉,一聽眼淚就掉了下來。這不就是寫的我嗎?
  • 五月天感謝我的自傳裡曾經有你,沒有遺憾的詩句
    青春的記憶也就是這樣,總會有人陪你走過最美的風景,也終究會走散了關於青春的一切刻骨銘心。最後,微笑著面對人生。前一秒歇斯底裡的狂吼,下一秒角落裡的獨自抽泣。那是我心心念念的五月天。一場關於青春的最美的回憶,多少個迷失的晚上讓我帶著倔強繼續前行。多少個失意的時刻傾聽著阿信的溫柔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