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十七年,入行第九張唱片,而且專輯的時長又恰好是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五月天」的新專輯《自傳》,處處都有著數字的痕跡,而將數字放進時空,也就成了歲月。於是,《自傳》就又成了一張關於青春歲月的專輯。
沒有人反對「五月天」是一支青春搖滾樂團的說法,這種說法,在「五月天」鳥巢演唱會上,無數年輕歌迷全場的合唱、回望青春時才有的淚光,就可以一一證明。如果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李宗盛這句話,適用於很多60後、70後的話,那麼無數80後和90後的心裡,也確實會藏著一首「五月天」。比如《戀愛ING》、比如《我不願讓你一個人》、比如《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比如《倔強》,還比如《知足》。
但其實,「五月天」也並不只是生在校園、只唱青春。早從2004年的《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這張專輯開始,「五月天」就流露出向更大音樂版圖拓展的企圖。而在前兩張專輯《後青春期的詩》和《第二人生》裡,「五月天」更有著向藝術搖滾轉型的趨勢。
從這個角度來講,《自傳》是一個意外,因為那個談論青春和勵志的「五月天」,竟然又回來了,而且將新專輯《自傳》,演繹成了一部原汁原味的青春片。這個趨勢很容易導向一些解讀,比如「五月天」重新回歸初心,比如「五月天」不思進取。
作為一支出道將近二十年,成員平均年齡已經超過四十歲的樂團,「五月天」在到了第九張專輯這個階段,依然還唱青春的主題,確實容易讓人得出他們和不思進取,或者沒有創新這樣的推斷。但實際上,無論是《後青春期的詩》還是《第二人生》,雖然「五月天」的音樂突破了一定的瓶頸,無論是旋律的層次,還是編曲的結構,都有了和以前的大不同。但這種突破對「五月天」來講,也帶來了一定的創作消耗。
要知道對於一支搖滾樂團來講,其實在音樂上不斷地精進、上揚和攀升,並不是一件符合創作規律的事情。所以,《自傳》突然來了一個回馬槍,某種程度上也是「五月天」給自己的一個緩衝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最適合和最擅長的領域,能夠保持住一種創作的狀態。
其實,單純地討論新與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或許只要提到青春主題,就覺得「五月天」是在炒冷飯,但同樣的主題,也還是得看什麼樣的做法。不要管「五月天」的成員年齡有多大,在青春與情懷的世界裡,只要代入感足夠強烈,能夠還原出那份率真的真,就不應該懷疑他們創作的真。
《自傳》其實是一張很「五月天」、很流行搖滾,同樣也是很傳統,且概念完整的專輯。《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的校園民謠氣質,即使在「五月天」成名那麼久,想像中應該早就世故的情況下,卻依然肆意流淌出來。而專輯最後的《你說那C和弦就是…》,甚至更簡單純粹,用C和弦寫成的歌曲,簡單又上口,就像是將「五月天」反推至將近二十年前。《好好》和《後來的我們》,可以成為「五月天」換季的新歌款式,流暢而且肆意的旋律,在「五月天」這裡甚至可以忽略掉創作,而更像是一種流淌。後者柔情中帶著硬度的旋律,也將人物與時代、祝福與遺憾這樣的矛盾,體現得更有稜角和銳度。
雖然在創作和主題上,都回歸了初心,但「五月天」在這張專輯裡,還是用了不少的心,這種用心,也體現在創作、製作和設計等各個領域。像《成名在望》幾乎是貼著歌詞的意境,就讓音樂在編曲上有了極強的縱深和遞進,幾乎是將音樂的成長和編曲的成長進行同步的發展,完全突破了那種簡單的三段曲模式,甚至在旋律、節奏與和聲上,也做了一些變奏的處理。如果從技術上細分,這首歌曲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部分和段落,它們彼此有不同的節奏和行進,但在整體聽來卻相當酣暢淋漓、渾然一體。這其實恰恰就得益於「五月天」已經將技術融入了創作的血液裡,並在呈現率真青春的同時,隱而不露地甩出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包袱,讓人在這麼一首能夠讓你熱血、讓你激情的作品裡,還能夠體驗一種戲劇化的張力和概念。
《兄弟》裡用布魯斯走向的吉他Solo,與管樂的配合,聽起來既瀟灑又復古,「青春就這樣,一天一天,慢慢用光」這樣的歌詞直抒胸臆又有據有理。而在音樂的編排上,這首《兄弟》還和《人生有限公司》進行了一個很巧妙的設計,《兄弟》的鼓點餘音還沒褪去,《人生有限公司》的節拍已經響起,兩首歌曲也在這種無縫的交接中,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成的整體,這個設計還真是一種非常用心的表現。
精妙的設計同樣還出現在專輯曲目的排列和音軌的設置上。「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當《轉眼》的歌聲響起,《自傳》也真的就快到了最末尾,這樣一來,整張專輯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首尾連續性。這當然是一種標準的概念專輯模式,但是和許多為概念而概念的專輯,「五月天」的這張《自傳》,其創作內容決定了它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一部用音樂構成的青春組詩,或者青春片。
《自傳》或者不是「五月天」最好的專輯,不過卻是「五月天」在自己最擅長領域,做得同樣好的一張專輯。即使它在音樂上不夠創作,在主題上有些顯得沉舊,但有時候像「五月天」這樣的創作樂團,在一定的時間段,採取這樣的保守療法,也未必就一定是壞事,至少比兩頭不靠岸也好得多。
而且,至少就青春和自傳這個層面,「五月天」確實做出了他們能力範圍內,能夠做到的青春史詩效果,一首《任意門》更可以成為「五月天」的團歌。如果要說有什麼擔心,就是當「五月天」已經把青春主題,寫到像《自傳》那樣事無巨細、無所不有的程度時,也把自己的未來逼上了絕路。或者也可以說,《自傳》就是「五月天」音樂的一個分水嶺,下一張專輯的他們,就必須徹底走上「第二人生」的旅途了。
點擊閱讀原文 觀看五月天精彩MV呦~
AND
NOT END
廣告廣告我是廣告(我知道很硬)
添加後截圖給我們有福利呦!!
↓↓↓
騰訊音樂公眾號ID:qqmusicweixin
我的音樂新看法,就在騰訊音樂!每周高清演唱會等你來看!有最精彩的樂壇趣聞、獨家報導及最新MV分享!更有全年不斷的粉絲福利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