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冬陞『遞刀』,李成儒『殺人』,郭敬明『流血』,《演員請就位2》熱搜預定。」雖然這只是網友的玩笑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這檔節目的火熱程度。
演技類綜藝一直都是輿論的高發地。把不到20、30+,實力派演員、偶像,這樣一群不同年齡、經驗的人拉過來,圍坐在一起過招,還有知名導演進行點評,這樣的場景怎麼可能會不好看,而語言上的針鋒相對,微表情、小動作釋放出的暗鬥,以及時不時露出演員手撕節目組的橋段,都在為節目貢獻話題。
今年《演員請就位2》率先在幾檔演技類節目中露面,但不同於去年,演員們要為自己選哪個導演發愁,上來就直接被打分評級的他們,要做的是搶奪那張寫著S級的市場通行證,他們被徹底捲入了這場流量與實力的紛爭中,而作為節目新變量且毫不吝嗇評論的導演爾冬陞,不斷創造金句,成為了這場紛爭中一劑最猛的彈藥。
如今,《演員請就位2》僅播出三期,勢頭便有些蓋不住了,每期節目露面,後邊都跟著一批熱搜話題,雖然此刻無法對它能否為演員帶來些什麼,做出判斷,但毋庸置疑的是,大眾的視線已經聚焦到了這檔綜藝上,在各種熱搜話題中,大家樂此不疲。
加入新變量,解內容之困
在演技類節目中,一直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矛盾,節目組給演員提供的可挑選橋段,大多是經典或者是時下的大熱作品,於是總有那麼幾部作品翻來覆去的被演、被改編。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傳播度廣的作品,大家多多少少都看過,因此即便是在舞臺上以片段的方式呈現,節目組也不用費多大勁,給觀眾解釋故事的前因後果,但矛盾也隨之而來,因為故事是舊的、是耳熟能詳的,臺詞是已知的,舞臺呈現的內容雖然不與原版完全一致,但也不會差別太大。
於是,節目中的導演、節目外的觀眾都在盯著,看不同演員的演技,這是一場優等生和差生的演技對比修羅場,但結果大多數都是不如原作,只有極少數演員的表現有意外之喜,觀眾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如《演員請就位2》的最新一期中,《三十而已》的片段就被演了3次,但不少觀眾還是喜歡江疏影、童瑤、毛曉彤的那版。
試問內容不夠吸引人,怎麼能夠留下觀眾。但一檔演技類綜藝,每一個片段都要原創,自然不現實,而調換嘉賓或者MC這事卻容易得多,也是綜藝節目的擅長,於是不論此次李少紅退出,爾冬陞加盟,是主動還是被動,新導演的到來無異於增加了新變量,給觀眾帶來新鮮感。
那麼為什麼是爾冬陞?
爾冬陞,何許人也,在香港影視圈中浸泡出來的電影人,江湖地位不一般。出身影視世家,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秦沛、亞洲影帝姜大衛都是他的哥哥,自己入行不久就成為男一號,出演《白玉老虎》《倚天屠龍記》《三少爺的劍》等影片,迅速成為武俠界的一方霸主,越混越好。後轉行當導演,也是如魚得水,在他的鏡頭下,袁詠儀成為金像獎影后,張栢芝登上影后寶座,舒淇轉型成功。
可以說,爾冬陞代表的是導演圈裡的另一個流派——香港影壇全能型電影人。
這樣的成長環境與赫赫戰績,也讓務實敢言成為了他最大的標籤,對比其他三位導師的明槍暗鬥,乃至郭敬明、李成儒之間的擦槍走火,爾冬陞成為該節目的最大變量。
通過去年的《演員請就位》第一季,陳凱歌、趙薇、郭敬明,幾位導演的演員選擇標準、評論風格基本上已經被觀眾熟知。郭敬明是熱搜關鍵人,偏愛外形出眾的演員;國師級別的陳凱歌,更學院派,擅長捕捉演員表演的細節;趙薇是明顯的女性導演視角,從演員到導演身份的轉變,讓她高情商的點評不會太過犀利,柔中帶剛。
身為香港老一代導演,年輕觀眾對爾冬陞的了解並不多,加上自身風格也更為明顯,相對於其他導師,節目組為他立人設要容易得多。爾冬陞的風格是什麼?就是足夠直接,足夠犀利,沒有太多粉飾的詞彙,不怕得罪演員和粉絲,直言不諱地點出演員的問題。
比如,說張大大演的像小偷,說陳宥維哭戲像嚼口香糖,說李溪芮不堅強就不要幹這一行......爾冬陞貢獻的熱搜並不比郭敬明少。
對於《演員請就位2》節目組來說,邀請爾冬陞加盟絕對是正確的決定,假設將四位導演全部換成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等國師,量級是上去了,但大家的觀點差不多,幾位大導演一起討論著內地電影行業的起起伏伏,這檔節目的看頭並不會比現在多。
引入新導演,而新導演自身又帶有多大的變量,對於一檔演技類綜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系列矛盾中,上帝視角的樂此不疲
《演員請就位2》是一個矛盾結合體,節目總的邏輯並不複雜,就是圍繞實力與流量這個老生常談的爭議,從各個維度挑起爭端,節目組把這種爭議拆解成了幾部分:演員與演員,演員與導演,導演與導演,觀眾與導演。
首先是演員之間的矛盾,實力派看不起流量。《演員請就位2》中的演員大致可以分為幾類,偶像轉型類、正在成長類、少年成名類、差點運氣類、30+女演員類、負面纏身類、跨界類,當然這幾類也有交叉,這其中容易挑起爭端的並不在少數,特別是30+女演員。
認為自己是S級的溫崢嶸,拿到自己B級的評級時,顧憶羅壞女人的那股狠勁兒立刻就出來了,眼神中的殺氣透露著她的不滿;馬蘇望著和自己同為視後的胡杏兒走向S級沙發,她用半開玩笑的語氣掩飾自己的不甘心,聲音加重說道「同樣是視後,為什麼自己是B」;唐一菲直言羨慕張月的運氣,出道兩年多因為碰上了《三十而已》這部大熱劇,一躍成為S級......
這些女演員都不好惹,一個起身動作、一個眼神都能掀起一股風浪。
還有演員與導演,導演與導演之間的矛盾,這個就更顯而易見了。
面對張月與劉芮麟演繹的《被偷走的那五年》片段,爾冬陞與陳凱歌對於張月的表現,一個稱讚,一個認為不合格,陳凱歌覺得張月通過表情把角色的內心演了出來,但爾冬陞覺得她把臺詞說得太健康了,一個插著氣管的,瀕臨死亡的人怎麼可能底氣這麼足。最終結果就是兩位導演誰也沒說動誰,至於這一片段演的究竟如何,也沒有得出特別明確的定論。
把演員與導演,導演與導演之間的矛盾推向至高點的自然是郭敬明。
對於郭敬明的批評,黃奕用歪頭、收腮、閉眼等表情顯示了她的不認同,其他導演、實力派演員也多少都有些「不待見」郭敬明。如與郭敬明進行唇槍舌劍的李成儒,去年產出了如坐針氈、如芒刺背的金句,今年看見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直接拋出一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再次被送上熱搜。
其他三位導演或語言或動作,也都表達了對這一觀點的默許。陳凱歌飈了一句英文,it's so big surprise,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不認同,趙薇也在玩笑話中諷刺了一把郭敬明的審美。
郭敬明對於S卡的給出標準確實不夠清晰,也不夠客觀,但另一反面也透露出了,這些半路出家的野路子電影導演,如果沒有強勢作品的頻頻出現,想要被這個圈子接受更難。
很顯然,郭敬明還沒有完全進入這個圈子,這也能夠理解身為主持人的大鵬,為什麼會在李成儒與郭敬明的對戰中,站隊郭敬明,因為多多少少他們屬於同類人,一個是作家,一個是主持人,均是跨界轉戰電影,他們雖然有那麼一兩部票房還算不錯的電影作品,但是遲遲並未能進入主流電影圈。
而這種導演與導演之間觀點的不一致,也形成了觀眾與導演的矛盾,到底誰對誰錯,演技標準的那條線究竟在哪兒?
就像有人喜歡陳凱歌的點評,覺得他專業、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但有人覺得,他很多次都指出的是劇本本身的毛病,這恐怕更多地需要編劇來改,而非演員。甚至有網友玩笑調侃,來一場導演演技PK大賽,讓觀眾投票,選一選哪位導演的演技最好。
如果說導演看到的是演員之間的鄙視鏈,是入行十幾年的「大姐大」看不上迅速走紅的偶像流量,那麼熒幕外的觀眾就處於上帝視角,除了看到這個市場上演員競爭的殘酷,還有導演之間的「鄙視鏈」。這樣一場豪華的演員、導演宮鬥大戲,觀眾怎能不看。
S卡、多維度話題,
《演員請就位2》的聰明
把這場大戲串起來的始作俑者是節目本身的賽制。原本影視圈內流量與實力的紛爭,更多的是一種高噱頭,雖然喋喋不休,但大眾卻很難真切看見,而節目把流量與實力的矛盾點,這樣一個「虛」的內容變成了一張實實在在的S卡,藉此,一系列圈子裡的明爭暗鬥都明確了起來。
這張卡對於演員有多重要:「S卡對於實力派演員便意味著,自己還有市場號召力。而偶像拿到了它,更多在告訴大家,「除了是個Idol,我也有實力。」於是,演員們為了這張S卡爭得頭破血流,對面的導演們,卻似乎沒有想太多,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標準。
陳凱歌把S卡看的很簡單,就是節目的遊戲規則,他說「什麼S級、A級、B級,在我眼裡都不作數,沒有什麼價值和意義」。而郭敬明將其解讀為student、seed、special(學生、種子、特殊),引發了一場罵戰,但這也造就了《演員請就位2》這檔節目的熱度高點。
在找話題上,《演員請就位2》一直都很猛。粉絲對演員的綁架、男藝人搶奪女藝人市場、童星轉型與負面藝人等幾個維度上,節目都找到了大眾情緒的出口,從內向外,由淺入深。
比如,節目中爾冬陞批評粉絲,為什麼不準林宥維和臺上的女藝人擁抱,矛頭對準的是粉絲文化。趙薇談所有女演員的困境,直戳當下痛點和熱點。以及王莎莎、曹駿這些童星如何應對轉型失敗,因負面話題纏身的藝人是否能夠翻身,這些晦澀甚至不願被人擺上檯面的話題,都一股腦的被放了上來,單看哪個話題的威力都不小,都能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特別是這幾期播出下來,趙薇的評論也是收穫了不少好評。不難發現,她在節目中,憑藉敏銳的女性觀察,對女演員、特別是年輕女演員表現細節的評論,戳中了大眾的爽點。如評價李溪芮、孟子義在演完之後走上舞臺,時不時流下來的眼淚與表露出的崩潰情緒,趙薇直接不留情面的批評,「臺上戲太足,太矯情。」
可以說,《演員請就位2》是十分聰明的,憑藉多維度的熱搜話題,節目火了。尚且不論這檔綜藝對於演員的加持,以及成為冠軍後,能夠為自己帶來多少資源,至少此刻,這些演員起碼被看見了,被討論了。
而節目組和導演們似乎也想的很明白,就像爾冬陞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自己沒有看節目,也不準備看,他覺得演員也不需要再看。這個節目是給觀眾看的,你在節目裡表現好,不代表你就有戲拍。沒有合適的角色,你演得再好也不會有人找。這件事情不成正比。」
終究,《演員請就位2》還是一檔綜藝,它既解決不了影視市場存在的問題,也給不了演員任何承諾,判斷不出演員全部的實力與價值,但能夠把圈中的現狀擺明,能夠給一些演員露面的機會,它的基本功能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