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灣島唯一的特等航空站

2020-12-21 騰訊網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灣島唯一的特等航空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簡稱桃園機場,位於中國臺灣省桃園市大園區,距臺北市中心約40千米,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臺灣最大、最繁忙的機場,也是北臺灣的聯外國際機場以及臺灣主要的國際客運出入吞吐地。桃園機場建成於1979年,定名為中正國際機場;2006年9月6日更名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為臺灣十大建設之一。

截至2018年12月,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擁有兩座航站樓,分別為T1、T2,共53.76萬平方米;共有兩條跑道,跑道長度分別為3660米、3800米;停機位80個、貨運區41.6萬平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2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90萬噸。截至2017年12月,共開通中國國內外通航城市167個。2018年,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653.5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32.28萬噸;起降架次25.60萬架次。

臺灣省桃園市區以桃園區與中壢區為主,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為閩、客、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地區,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

2017年度正式啟動的第三航廈建設計劃,預計2020年完工後可容納2000萬年旅客量,衛星廊廳建設完成後,更可達4500萬旅客人次。同時,第三跑道先期規劃作業也積極展開。推動機場減排措施,同時因應極端氣候變遷,擬定機場韌性的發展方針,並提升資通信科技基礎建設。

編輯:邢建華

製圖:孫鵬韜,邢建華

相關焦點

  • 【挖旅行】臺灣專題之一--我想去臺灣
    詳見《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注意事項》 《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團名單表>管理辦法》三個文件。俗名城市性質登記地址臺北國際航空站臺北松山機場臺北甲等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40-9號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桃園機場桃園
  • 我國臺灣島的附近島嶼,竟建了這麼多機場!看看都在什麼位置
    接下來我們將了解位於臺灣島東南部的蘭嶼機場和綠島機場。位於臺灣省東部,面積約45平方公裡,蘭嶼因盛產蝴蝶蘭而得名。距臺灣省臺東市49海裡,距綠島45海裡,該島是臺灣東部最重要的幾個島嶼之一。於是臺灣便在島西南建起一個小機場,並開通直航臺北、高雄、臺東的直航航線。由於蘭嶼離臺東很近,每天至少有九次班機直通臺東,飛行時間約25分鐘。
  • 桃園國際機場1名員工確診新冠肺炎 臺灣航空業已有5人確診
    航空圈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中國臺灣地區蔓延,臺灣已經有2名飛行員和2名空姐確診新冠肺炎,3月28日傳出消息,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旅服中心一名男性員工確診為新冠肺炎,這也是在桃園機場工作的人員中首個確診人員。
  • 臺灣:56個機場12個為空軍基地
    飛行部隊分為4級按照三線配置機場  臺灣空軍飛行部隊分為聯隊、大隊、中隊、分隊4級。在7個飛行聯隊中,有6個為戰鬥機聯隊,其中包括駐臺南、公館的第1、3聯隊(IDF),駐新竹的第2聯隊(「幻影」2000—5),駐嘉義、花蓮的第4、5聯隊(F—16),駐臺東的第7聯隊(F—5E)。駐桃園的桃園指揮部也相當於1個聯隊(F—5E、F—5E/F)。
  • 臺灣地區空管簡介(修改)
    臺中航空站 嘉義航空站 七美航空站 望安航空站 蘭嶼航空站 綠島航空站 南竿航空站 北竿航空站 屏東航空站 恆春航空站 飛航服務總臺 民航人員訓練所臺灣地區主要機場分布桃園機場1979年啟用後,就取代了位於臺北市區的松山機場,成為臺北都會區的主要聯外國際機場,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機場代碼(IATA機場代碼)沿用了象徵臺北的「TPE」,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四字代碼則為「RCTP」。
  • 一場大雨臺灣桃園機場成「海港」 超200航班受影響
    綜合臺媒報導,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ACI)2015年的機場服務品質調查評比,桃園國際機場榮獲第二名,另在最佳客運量及區域綜合評比機場
  • 臺灣桃園機場飛機起飛瞬間
    臺灣桃園機場攝像「神仙位」飛機攝影愛好者是航空迷的一部分。
  • 世界最佳機場排名 臺灣地區桃園機場獲亞洲第十名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Skytrax公布世界最佳機場排名,桃園機場獲亞洲區最佳機場第10名,在世界最佳100名機場中,臺灣地區桃園國際機場排名第18名。 據報導,桃園機場公司昨天指出,相較於2013年的第24名,以及2012年的第29名,桃園機場的排名大幅躍進。
  • 我國臺灣島的附近島嶼上竟然建了很多機場!你知道嗎?來了解一下
    臺灣是我國第一大島,面積為3.6萬平方千米,大約相當於半個重慶的面積。非常不可思議的是,在這樣一個島嶼省份,竟然有18個機場,實在讓人驚嘆。在臺灣島上有12座機場,包括松山機場、小港機場、清泉崗機場、桃園機場、臺東機場、恆春機場等民用機場,以及一些軍用機場。
  • 民進黨市長「瓜分」機場 政治拉不動飛機(圖)
    更麻煩的是,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臺中市、高雄市趁桃園機場之危一哄而上,都向新當局要機場,有的要權利,有的要升格,有的要擴建,搶機場大戰在這些市長們之間展開。  桃園不讓機場成「租界」  臺灣最大的機場位於桃園市,民進黨執政後「去蔣」,將過去的「中正」機場以地為名改為桃園機場。
  • 美國這款軍機已三次侵犯臺灣島領空 研判:絕不僅僅是飛航軌跡誤差...
    綜合臺防務部門以及路透社多方消息,8月30日,美軍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DDG-97哈爾西號(USS Halsey)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 2、 行蹤詭異!數據顯示美國軍機頻繁侵臺灣島。
  • 臺灣馬公機場正式更名為澎湖機場 更名時機場卻停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民航主管機構8月9日上午在澎湖機場國際線入境大廳,舉行「飛耀國際澎湖機場更名記者會」,宣布當天起將沿用數十年的馬公機場更名為澎湖機場(Penghu Airport)。將馬公機場更名為澎湖機場的提案,是澎湖縣長陳光復上任後,參酌臺灣各機場都以縣市名稱命名,經一再向臺灣交通主管部門要求更名。
  • 「人為因素」是機場淹水主因 臺灣桃園機場董事長、總經理均遭解職
    臺海網6月7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燕子)6月2日一場雷雨,桃園機場嚴重淹水慘變「水上機場」,引發民怨。臺交通部門昨日宣布,已批准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鵬良請辭案,總經理費鴻鈞也將隨之解任,繼任人選最快7日公布。
  • 走進臺灣 之十九 結篇、回程從臺北到桃園機場
    臺北一共兩個機場,松山機場在臺北市區,桃園機場偏郊區,但是從大陸飛到臺灣的航班,大多都落在桃園機場,所以也造就了臺灣行大多會選擇逆時針環臺,我們也不例外。    再向前行駛26.1公裡,稍向右轉進入機場系統交流道。此時已到桃園境內,在沿機場系統交流道行駛1.2公裡,直行進入機場支線。行駛8.8公裡後,直行進入航站南路行駛540米,便到了終點桃園國際機場,全程約41.5公裡。
  •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行走臺灣)
    「桃園機場捷運(地鐵)上月通車,下次到臺灣可以坐捷運到市區了。」   「有沒有搞錯?難道不是早就通車了嗎?!」   不怪大陸人民心急,只因桃園機場捷運預計於某年某月通車的消息看到太多次,已經把人搞糊塗了。剛坐上機場捷運一個多月的臺灣民眾,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 臺灣桃園機場防疫再升級 啟動入口量測體溫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影響,臺灣桃園機場防疫措施再升級,自4月1日起,桃機實施門禁管制,除了縮減進出二個航廈入口數到20個,所有旅客、航廈人員進入航廈時,都必須測量體溫。    桃園機場公司表示,依據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臺交通部門政策,機場公司為因應疫情發展,經過多次現勘,防疫物資整備,已經完成航廈出入口管制計劃,規劃2個航廈出入口由原本63個縮減為20個,暫時關閉的出入口處均將張貼告示,引導旅客及機場工作人員進入航廈。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正式運營
    新華社臺北3月2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經過一個月試運營,連接臺灣桃園機場與臺北市的機場捷運2日起正式運營。來臺旅客抵達桃園機場後,可搭乘便捷、舒適的機場捷運,快速抵達臺北市區。  機場捷運2月2日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試運營,前兩周開放團體預約試乘,後兩周提供一般民眾自由試乘。
  • 臺灣桃園機場旅運量暴跌 將關閉20個登機門減緩壓力
    因應目前桃園機場的慘況,臺當局「交通部長」林佳龍已經批准先關閉2個航廈共20個登機門使用,來減少桃機的日常開支。(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新冠肺炎衝擊全球旅遊業與航空業,在臺當局宣布禁止境外旅客入境後,桃園機場旅運量暴跌,14日旅運量竟只有669人,第1航廈甚至出現整日入境量為零的慘況,創下啟用41年來史上最慘紀錄。
  • 桃園機場捷運年底直通臺北
    臺海網3月13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今年年底若到臺灣來旅遊或出差,從桃園機場到臺北,您將多一項選擇——搭捷運,而且最快只要35分鐘 。臺「交通部」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劃辦理情形」時指出,機場聯外捷運系統路線全長約51.03公裡,自機場往東經林口、新莊、三重至臺北車站,往南經高鐵桃園車站至中壢,沿途共設22座車站。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正式通車營運
    中新社臺北3月2日電 (記者 龍敏 陳小願)歷經20餘年,連接臺灣桃園機場與臺北市的機場捷運2日正式通車營運。  這一機場捷運路線範圍涵蓋桃園、新北、臺北三市,整個工程於1996年啟動,後因資金及周圍開發等原因「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