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法院將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

2020-12-23 法制網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 通訊員 周丹

抗擊疫情期間,隔離的是疫情,隔不斷的是法院司法為民的溫情。為減少當事人外出,降低疫情感染風險,保證案件審理有序進行,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充分運用科技手段,依託「粵公正」「深圳移動微法院」「巨鯨」智平臺三大平臺,將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不僅滿足了當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司法需求,還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當事人在家就能打官司

「現在開庭!」

2月10日上午9時30分,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敲擊聲響起,兩宗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在福田法院第三十一庭開庭審理。

與傳統庭審不同的是,這次庭審中,當事人未到場,只有兩臺顯示屏連接著法官和當事人。藉助「粵公正」平臺,順利實現了網絡開庭,當事人足不出戶參加了庭審,減少了出行的感染風險。

為保障庭審順利進行,開庭前幾日,法官李瓊與技術人員反覆對「粵公正」平臺進行調試,確認無誤後,向原被告發送了開庭時間及開庭邀請碼,並通過電話指導當事人如何使用「粵公正」參與網上開庭。

庭審當天,原告代理人準時進入網絡法庭,被告經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庭審。整個庭審過程有條不紊、互動流暢、程序規範。35分鐘後,法官當庭宣判。

移動微法院助力手機開庭

2月11日,在福田法院第三十一審判庭,一次全員運用手機端參與的庭審正在進行。

上午10時,法官丁佳佳通過手機端「深圳移動微法院」小程序連線當事人,完成了一宗案件的網上庭審,當事人許某某則在家中參與了這場在疫情特殊時期的庭審。整個庭審規範又方便,讓當事人充分感受到了「指尖訴訟、掌上開庭」的便利。

據了解,該案是一宗買賣合同糾紛,原告在被告註冊且經營的淘寶店鋪購買了20袋中成藥,價值1200元。收到貨物後,原告認為收到的是假藥,故訴至法院。

原告許某某在湖北老家,被告林某某在湖南老家,受疫情影響,雙方都無法按期到法院開庭。

了解情況後,丁佳佳及法官助理積極與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徵求他們對手機端開庭的意見,雙方均表示同意。考慮到當事人沒有使用「深圳移動微法院」的經驗,法官助理提前電話為其講解「深圳移動微法院」的使用方法。開庭前,為確保在線庭審順利進行,還進行了多次測試。

經審理,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林某某向原告許某某退還貨款1200元。

不到半小時審理五宗案件

「謝謝魏法官,你們也辛苦了!在這個特殊時期,法院在確保我們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網上開庭,充分保障我們的訴訟權益,對我們來說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疫情期間,福田法院法官魏巍收到了來自當事人的感謝和稱讚。

2月10日下午4點,福田法院網際網路和金融審判庭負責人魏巍在第三十一庭裡,運用該院開發建設的「巨鯨」智平臺,對五宗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系列案進行了線上審理。原告代理律師在家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了庭審。案件當庭宣判,全程不到30分鐘,高效又便捷。此外,庭審過程全程錄音錄像,當事人在庭審結束後還可下載庭審筆錄。

同樣藉助「巨鯨」智平臺,2月13日上午,懷孕8個月的新任法官陳玲一做完產檢就火速趕往法庭,在十幾分鐘內高效完成了一宗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的庭審。

記者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福田法院高度重視,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為群眾提供不出家門、無接觸的線上訴訟服務,2月3日以來,累計審核網上立案776件,審核郵寄立案38件,結案521件,接收上訴案件40件,接聽諮詢電話249個,網上開庭34件。

相關焦點

  • 引導當事人把訴訟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
    南京兩級法院工作人員「歇工」不停業,讓審執服務充滿溫馨。全市法院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引導當事人把訴訟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南京中院廣而知之當事人:「擬到法院辦理申請立案、提交訴訟材料、申訴信訪、查詢等事項的,優先進行在線辦理;民商事糾紛優先選擇江蘇微解紛平臺進行線上訴前調解;對申請執行案件將全面加大網絡查控辦案力度,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線索的,可用前述線上方式向執行法院反映。」2月3日當天,全市法院通過網際網路立案申請處理87件,利用網際網路開庭32件、調解1件。
  • 深圳地鐵3號線即將通到福田保稅區
    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近日地鐵 3 號線三期信號成功接入既有地鐵系統,LED 線路顯示屏首次顯現 " 福保站 ",意味著 3 號線南延線正式通車為期不遠。從益田站往南,深圳地鐵 3 號線三期共設 1 站 1 區間,全長 1.45 公裡,唯一站點 " 福保 " 為地下站。3 號線三期雖然僅有 1 站 1 區間,但對福田保稅區轉型升級、促進城市空間重組和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雖然地處城央," 最後 2 公裡 " 的通勤難題依然是福田保稅區上班族面臨的煩惱。
  • 庭審網上辦 法官「雲」斷案 當法院庭審搬上雲端會發生什麼?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待審案件被無限期延後,得不到及時審理,為實現戰「疫」與辦案兩不誤,做到司法服務「不打烊」,貴陽市中院主動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將法院立案、辦案、庭審、執行等工作流程搬上雲端,積極推進各項審判執行工作。
  • 莆田秀嶼:打好線上線下組合拳,全力推進審判執行工作
    清朗天空感受法治新生態自疫情防控期以來,秀嶼法院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周密部署,狠抓落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線上+線下」雙軌運行,利用「雲」庭審以遠程、無接觸開庭的優勢,有效解決時空地域對庭審的限制
  • 深圳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
    「5+1」的「5」是五項實施細則,包括《深圳法院關於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實施細則》《深圳法院關於完善小額訴訟程序實施細則》《深圳法院關於完善民事訴訟簡易程序規則實施細則》《深圳法院關於擴大獨任制適用範圍實施細則》《深圳法院關於健全電子訴訟規則實施細則》;「5+1」的「1」是《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規範民事上訴案件不開庭審理的工作指引》,這是深圳法院在做好上級法院「規定動作」同時的自主創新,「5+1」配套制度的印發
  • 線上撒網線下撈魚,「套路嫖」這樣騙錢,判了!
    楚天都市報9月11日訊(記者張理晶 通訊員姜泰陽)9月10日,江岸區法院採用「雲開庭」和現場庭審相結合的方式,對省首例「套路嫖」系列詐騙案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6案100名被告人被判處五年至一年兩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依法單處或並處罰金。
  • 信都區法院疫情防控期間加大「線上」辦案力度
    信都區法院疫情防控期間加大「線上」辦案力度 2021-01-14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突襲,群眾剛需 上海法院線上以「智」斷案
    面對這場「臨時測驗」,上海法院人有條不紊地開始了「答題」:調整訴訟服務和立案信訪接待工作方式、開啟「在線庭審」模式……3月17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大江東丨疫情突襲,群眾剛需 上海法院線上以「智」斷案》一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上海法院線上以「智」斷案的故事,感受智慧法院的魅力。
  • 全民K歌新功能「好友歌房」,將線下KTV包房搬到線上
    (原標題:全民K歌新功能「好友歌房」,將線下KTV包房搬到線上)
  • 「線上」訴訟的「線下」功夫
    這是該院於2017年7月在重慶範圍內首家上線的遠程減刑假釋法庭,專用於審理轄區內9所監獄的減刑假釋案件,可將辦案中的重要環節和事項實現網上錄入、全程留痕,並讓法院、監獄和檢察院三方進行信息共享,讓該類案件平均結案周期縮短了一周以上。在第三屆檢法信息化融合發展創新大會上,榮獲2019年度法檢信息化(智慧法院)最佳實踐獎。
  • 炎陵法院:線上線下齊發力 助力執行「加速度」
    執行幹警整裝待發,即將奔赴騰房執行現場為充分利用執行工作信息化建設成果,進一步提升執行工作質效水平,1月12日,炎陵法院通過執行指揮中心平臺連線執行現場,「線上線下」齊發力,完成了一起房屋騰退案,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程見證監督。
  • 深圳龍華法院成功實現連線監獄在線審判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通訊員 張文林 林丹 萬兆年12月22日,深圳龍華法院網際網路審判庭與廣東省江門監獄,通過遠程視頻的形式,開庭審理一起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這是龍華法院與監獄系統視頻連線審理的首宗案件。
  • 炎陵縣法院:線上線下齊發力 助力執行「加速度」
    紅網時刻株洲1月14日訊(通訊員 唐夢蓉 劉珊 鄒密)為充分利用執行工作信息化建設成果,進一步提升執行工作質效水平,1月12日,炎陵縣人民法院通過執行指揮中心平臺連線執行現場,「線上線下」齊發力,完成了一起房屋騰退案,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程見證監督。
  • 當事人登錄微信小程序,龍華法院首次使用深圳移動微法院開庭
    南都訊 記者何思敏 邱墨山 通訊員 蔡曉晴 張文林 日前,在龍華區人民法院第十七審判庭,審判員方永梅準時到庭並上線,案件雙方當事人則在家中利用手機微信小程序登錄深圳移動微法院
  • 服務不停擺 荊州法院立案庭審調解執行「雲上辦」
    荊州兩級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啟「雲」辦案模式,積極引導訴訟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在線調解、線上執行等網際網路+方式辦理訴訟事項。市中院將網際網路庭審放到智慧法院建設、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全局中去謀劃,把網上審理簡單案件向網上既能審理簡單案件也能審理複雜案件的方向轉變,已開庭審理的被告人故意傷害案等刑事案件、工傷待遇賠償等行政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證人線上作證相關問題的探究
    如2020年4月蘇州市張家港法院開發區法庭通過組織證人「線上作證」有效地促進審判提速。可以說,線上作證是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審判與雲審判系統技術,提高證人在線參與庭審的頻率與效率,充分保障各方當事人訴訟權益新形式,也是我國法院審判主動融入網絡社會,切實提高審判信息化水平的新探索。實踐表明,現代訴訟證人線上作證是必要、也是有非常重要意義的。
  • 桃城區法院線上線下聯動,推動司法網拍質效提升
    桃城區法院線上線下聯動,推動司法網拍質效提升 2020-12-24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2期106場次,線上線下普法群眾超650萬人,他們是咋做到的?
    22期106場次,線上線下普法群眾超650萬人,他們是咋做到的?線上三門峽提前發布公告瀏覽人數達到600萬餘人,現場觀摩庭審人數達到2萬餘人,抖音全網直播6場,線上線下群眾關注人數超過650萬人。
  • 網課不應簡單地把線下搬到線上,服務質量要保證
    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 2020 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省市逐步叫停寒假線下課外培訓。趁著今年寒假契機在線教育快速深入千家萬戶,全國中小學生成為K12公司的"大蛋糕"。在傳統線下教培機構將線下授課轉移線上的同時,在線教育機構借勢推出免費線上課程。
  • 石龍區法院「線上線下」積極學習宣傳《民法典》
    石龍區法院「線上線下」積極學習宣傳《民法典》 2020-11-17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