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多才,金庸自嘆不如;被騙千萬,3年賺回,他憑啥這麼牛?

2020-11-17 秋瑟小語

嘗盡世間美食,喝著烈酒濃茶,寫著錦繡文章,活得瀟灑自在,他就是蔡瀾,香港四才子之一。

作為和金庸、黃霑、倪匡齊名的香港文化界大咖,他身上的標籤頭銜可謂眾多:電影監製、美食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他的每份職業,行業跨度都很大,但是他都能做得風生水起,令世人稱羨。

在香港,他是家喻戶曉的「食神」:有一檔節目叫做《蔡瀾提菜籃》,是拍攝他走訪世界各地菜市場的美食節目,好評不斷;在風靡全國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他還擔任了總顧問一職。

他從80年代起寫美食專欄,至今已出版著作超過200本。

他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什麼都懂;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更可說達到一流境界。

他活得瀟灑自由,連金庸都嘆服:

「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1993年金庸和蔡瀾出席黃永玉畫展

不過蔡瀾對此波瀾不驚,他說:

「怎麼可以把我和查先生(金庸)並列?相對於他,我只是個小混混。」

(一)

蔡瀾祖籍潮州,1941年生於新加坡,父親是詩人蔡文玄先生;從小他受父親影響,讀書、看電影、練毛筆字、喝普洱茶,樂在其中。

16歲時,他子承父業,去國離鄉,到日本學習電影製作。他曾先後遊歷東京、紐約、巴黎等地,吃喝玩樂,都是一流境界;對於美食,他尤有心得,對各國食材更是爛熟於心。

1963年,22歲的蔡瀾回到香港,長期擔任邵氏、嘉禾製片廠的電影監製。

年輕時的蔡瀾

80年代初,金庸的《明報》紅透香港,當時有一句話很流行:「不在《明報》寫專欄,就沒有江湖地位。」

可是要在《明報》寫專欄很難,比考香港公務員還難。

那年,40歲的電影監製蔡瀾卻突發奇想,要在《明報》寫專欄。好在當時蔡瀾認識倪匡,而倪匡又是金庸好友,他與倪匡定下了一條「妙計」。

於是,倪匡每次和金庸吃飯,就大談蔡瀾。金庸是一個沉穩的人,起初沒接話頭,後來聽倪匡嘮叨多了,終於忍不住:「蔡瀾是誰?」倪匡作驚訝狀:「文章寫得這麼好的人,你居然不認得?」

過了三天,金庸來找倪匡了:「蔡瀾的文章不錯,能否有空約他出來談談?」倪匡呢,足足吊了金庸三天的胃口,才約了蔡瀾。

蔡瀾和倪匡

見面後,三人天南地北,侃侃而談,忽然,金庸推了推眼鏡,輕聲說:「我想請蔡先生替《明報》寫點東西,不知道蔡先生有沒有時間?」

蔡瀾樂呵呵地接受了邀請。

在那段時間裡,倪匡寫他的「科幻小說」;黃霑寫「隨緣錄」;金庸寫「快意武俠江湖」;蔡瀾寫「花鳥魚蟲、美食人間」。

那段時光,是後來的《明報》讀者最為懷念的黃金時光。

這也正是蔡瀾的人生信條:做,機會五十;不做,零。

(二)

1989年,54歲的倪匡喜歡上了一個媽媽桑,經常拉著蔡瀾和黃霑去她的夜總會喝酒。

有一次,蔡瀾偷偷跑去買單,才發覺一晚竟要花一兩萬港幣。他當下驚呼:「酒又不是最好,女人也不是最美!不甘心,不如把構思賣給電視臺!」。

三人一拍即合。1989年,三個風流才子齊聚一堂,開了個抽菸喝酒的深夜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

節目前衛大膽,自由奔放,非常有料,林青霞、張國榮等人都上過節目。節目一經播出,創下了高於70%的收視率記錄,BBC甚至專程派出團隊來拍攝了專題片。

《今夜不設防》左起:倪匡、王祖賢、蔡瀾、黃霑

當時,很多人大罵48歲的蔡瀾「老不正經」。蔡瀾笑眯眯地說:「要那么正經幹嘛,老了就一定要古板正經嗎?我就是老不正經!」

當初,蔡瀾看到《射鵰英雄傳》裡黃蓉把豆腐鑲在火腿中給洪七公吃,大感羨慕,這道菜更有一個風流雅致的名稱,叫「二十四橋明月夜」。

於是,蔡瀾立即依法炮製。

經過多次試驗,最後他發現,「做出來的豆腐皆入味。客人只食豆腐,火腿棄之,大呼過癮」。事後,蔡瀾說:「金庸真是一個想像力很豐富的人,但他的菜譜很多都是亂寫的……」

在蔡瀾的眼裡,人生如白駒過隙,就應該讓自己快樂一點:「我們跟整個宇宙相比,只是短短幾十年、一剎那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快樂一點。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懂得這個道理,就一直往快樂這個方面去追求。」

(三)

蔡瀾前半生的主業是電影監製,他為成龍監製了《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霹靂火》……等武打巨片。

至於為何選擇做監製,蔡瀾談及,是邵逸夫先生教的:

「他說做監製,任何一個部門你都要知道,你懂的事情多了以後,求生的技能會越來越多,做人的自信心就強起來了。」


蔡瀾和成龍

電影監製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幾乎囊括一部電影中所有繁雜瑣碎的事項,可就是在這麼一個如陀螺轉不停的職業生涯裡,蔡瀾愣是能忙裡偷閒,把日子過成詩。

在澳洲拍片時,蔡瀾抽空跑去酒廠參觀研究,品味不同木桶釀出的酒的不同風味;

在韓國拍片時,聽說某個地方的桑拿不錯,就呼朋喚友,山長水遠跑去洗桑拿;

在拍戲時,遇見馮康侯等藝術家,他就向他們學習繪畫、篆刻之道。

很多人不理解,說他是「玩物喪志」,蔡瀾淡定地答道:

「見識多一點總是好的。這哪裡是玩物喪志,是玩物養志。」

在有限的光陰裡,蔡瀾更願意用豁達樂觀的頑童心態來對待生活,懂得體驗生活的諸般妙趣。

(四)

做電影監製的蔡瀾,雖然片子都很賣座,但他依然會有困惑的時候。

他曾跟邵逸夫先生建議過,邵氏公司一年拍40部戲,能不能拍一部為了藝術理想不賣錢的。

但是邵逸夫反問蔡瀾,既然能拍40部都賺錢的戲,為什麼不統統都拍成賺錢的呢?

這一問,問得蔡瀾啞口無言。

後來,蔡瀾離開了電影行業,他說,做了半輩子的電影,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喜歡欣賞電影,而並不想參與到其中的製作。

在蔡瀾的眼中,事事不能盡如人意,不如選擇放開。

離開電影圈的蔡瀾,卻把個人興趣發展成了終身事業,他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他做美食節目主持、開餐廳、寫書法、出書、開網店、玩微博、做直播……,忙得不亦樂乎。

1992年,他進軍商界,創辦了暴暴茶等暴暴系列產品。

2008年,他主持了TVB的《蔡瀾嘆名菜》節目,收視率高居全港前五。

節目裡,他帶著一票美女,探訪各地美味,舉止紳士有度,迷倒了一大片小姑娘,就連女神李嘉欣也被他圈了粉,說他:「是最紳士的男子。」

2009年,年近7旬的蔡瀾重出江湖,牽手深圳衛視,打造美食王牌節目《蔡瀾食尚》。

在他的眼裡,適當的放手,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說:「人生有限,應該追求一些自己的、有趣的東西。」

(五)

蔡瀾的多彩的生活背後是他的恣意曠達、不拘小節。

蔡瀾恣意達觀,花錢瀟灑,對錢財看得很淡,但也越花越有。他曾遭人欺騙,損失達8位數之巨,可是不到3年,他就全賺回來了。

在他心目中,是人主宰錢,而不是被錢主宰,這才是真正的快意人生。

關於剩女,有人說剩女是社會的禍害。他說:「當今是什麼年代了,不結婚就不結婚,結了婚也不代表完美,有什麼所謂剩與不剩?」

他寫了200多本書,因為寫的都是雜文、遊記、食評,就有人說他的書不應歸到文學範疇,他不惱,自嘲道,那些都是「洗手間」文學。

從2016年開始,每年12月31日前後,蔡瀾都會在微博發條信息,在評論區公開回答網友提問,惜字如金,卻妙語連珠,被人稱為「神回復」。

「請問先生怎樣看待追星?」「幼稚。」

「先生,我轉行失敗了,怎麼樣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歸屬感呢?」 「繼續轉。」

「畢業想去旅遊,去哪裡好?」「有多少錢,走多少路。」

「蔡先生,人這輩子怎麼活才算活得好?」「吃飽喝足。」

……

真正了解過蔡瀾的人,才能從這些言簡意賅的回覆中品出人生的真味。

(六)

如今,吟出「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的黃霑已駕鶴西去;寫出《射鵰英雄傳》的金庸業已離世歸西;寫《衛斯理》的倪匡已經歸隱他鄉。

四大才子,英雄落幕,壯士歸鄉。

而79歲的蔡瀾,依然斜挎著一個黃色和尚袋,穿著一身黑色唐裝,精力旺盛,滿世界跑,尋找美食,做著一切有趣的事。

蔡瀾還曾說過他的一次親身經歷。

一次夜間,蔡瀾乘飛機,突遇氣流,飛機顛簸不停。一名澳洲人死死抓住座椅扶手,害怕得渾身不停發抖。蔡瀾卻端著酒杯,一口口細品著紅酒。

澳洲人看著蔡瀾,不解:「老兄,難道你死過嗎?」

蔡瀾輕搖酒杯,懶懶地答道:「不,我活過。」

在人世浮沉的歲月裡,有人披星戴月地討生活;有人百無聊賴地混生活;有人精心算計地熬生活。

對於這一切,蔡瀾雲淡風輕,回以微笑:「我活過!」

倪匡說他:「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

黃霑說他:「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蔡瀾說:「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而他,正是這樣做的:嘗著最好的美食,喝著最醇厚的茶,寫著真的文章,過著最有趣的生活。

#活得通透#

相關焦點

  • 蔡瀾嘗遍天下美味還順便把錢掙了;金庸、黃霑,倪匡都不如他瀟灑
    「蔡先生,人這輩子怎麼活才算活得好?」「吃飽喝足。」「蔡先生,有什麼對年輕人的建議嗎?」「別靠父母。」「蔡先生,除了多讀書,還有什麼方法能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沒有。「蔡先生,如果堅持一件事付出了卻沒有回報怎麼辦?」算啦。言簡意賅,充盈著人生哲理,讀來意味深長,妙不可言。
  • 牛!劉璇曬孕肚倒立瑜伽照 冠軍媽媽的自律讓人自嘆不如
    牛!劉璇曬孕肚倒立瑜伽照 冠軍媽媽的自律讓人自嘆不如時間:2020-09-08 11: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牛!劉璇曬孕肚倒立瑜伽照 冠軍媽媽的自律讓人自嘆不如 今天,劉璇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一組孕肚倒立照,照片中標準的倒立姿勢著實吸睛。
  • 9歲男童靠開箱視頻年賺2億 成為「網紅」經歷大人看了自嘆不如
    你能想到一個不到10歲的男孩子,居然靠著錄製開箱玩具的視頻,在Youtube上一年賺了3000萬美元(接近2億元人民幣)麼?這就是網際網路的魅力,網際網路就像是一個能夠無限放大的放大鏡,讓星火可以燎原,從而創造以前人類社會幾千年都不曾出現的奇蹟。
  • 王一博為偶像吹牛、賣慘,粉絲直言:自嘆不如
    不過,最近王一博的粉絲卻開始「批評」他了,因為王一博誇自己的偶像,粉絲直言:「禁止賣慘!自嘆不如!」粉絲因為他而追起了這檔綜藝,很多原來都對街舞一竅不通,但也看得熱血沸騰。與此同時,王一博也憑藉著《街舞3》圈了不少新粉。一開始王一博便說,他來到《街舞3》當然也想贏,但是相比贏,更想交一些朋友、學到一些新的技能。
  • 「香港第一玩家」趙世曾:女友超過一萬人,何鴻燊、劉鑾雄自嘆不如
    與何鴻燊、劉鑾雄相比,趙世曾則摳摳搜搜,他給女伴用的珠寶在女伴參加完活動之後還要還回來。不過他這一輩子的風流情史讓何鴻燊、劉鑾雄都自嘆不如。在2012年,趙世曾就坦言:「我交往過的女人,數量超過5位數,還是經過篩選的,如果不篩選,恐怕會更多。」這意味著趙世曾交往過的女友超過1萬人,他也因此收穫了「香港第一玩家」的稱號。
  • 這一百多人「刷新聞」被騙走近千萬
    「買一部手機,而你什麼都不用幹,只要每天保持開機,躺著一天也能賺80元。」就是這樣一個打著「躺賺」誘惑的公司,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騙走了100多人上千萬。鄭州一家科技公司對外宣稱公司研發出了一款能夠自動閱讀新聞,點擊廣告的手機,有了這款手機,每天啥也不用幹就能淨賺80多。
  • 可能是金庸,也可能是古龍,聊聊人生第一回看的武俠小說
    一、名家名作這遠遠不止是第一本武俠小說這麼簡單,還包括怎麼與武俠結緣的,怎麼莫名其妙的就上了武俠小說這座賊船的。對於這個話題總是感覺總有說不完的情,道不盡的意,一語難言。有的俠友說,我正式讀完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金庸先生的《俠客行》,應該是盜版的那種。
  • 法國人納悶:工業不如日本,科技不如美國,憑啥中國影響力這麼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短短70年的時間
  • 《名劍風流》:金庸框架已限制不住古龍,非池中物即將騰飛了
    然後俞佩玉碰到的又是一群二愣子直接不調查清楚就要拿他開刀,他也不含糊,撒腿就跑——然後就把眾人甩開了,這是我當時很不爽的一處,就憑兩條腿簡單暴力就把這麼多人甩沒了……到了殺人莊後,白鬍子問高老人有沒有看見俞佩玉,高老人說不但看見而且就在他車裡,白鬍子說我讀書少你別騙我,然後走了——難道就不能順手看一下嗎?
  • 香港四大風流富豪大亨風流情史(上)
    甚至為了不被女人騙錢,他直接就選擇了不婚。至今84歲了,孩子有3個但是就是不結婚,他說:「結婚太麻煩,不但失去自由,離婚時還會被對方分割走大量的財產,太不安全!」一直不婚,女友無數的趙世曾,真是讓人有些看不懂。不過本來就不是平常人,也沒有辦法用平常人思維去看待他。1979年和他交往的邵氏女星姚煒為她生下長女趙式芝。
  • 「與其給你對象買衣服,不如給我準備嫁妝」他:憑啥?
    陽陽剛跟女友結束通話,他臉上還帶著男孩特有的那種天真的笑容,陽陽只有在跟女友說話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表情,他真的很愛他的女友,過不了多久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很快就會訂婚。電話裡女友說自己馬上要去上班了,陽陽今天不用上班,過些天就是女友的生日了,他想去給女友買份禮物,給她一個驚喜。但是他怕自己禮物選得不好,所以決定帶妹妹一起去看看,幫他參考一下。
  • "香江四大才子"黃霑:一生到底有多"風流"?
    他風流成性,他百無禁忌,他才華橫溢,他嗜酒如命,他一身俠氣,他只是一個普通男人。於是三人一商量,這樣還不如自己開一檔節目,請些美女嘉賓過來,有美女看,有酒喝,還有錢拿。於是一檔尺度大到「太平洋」這麼大的節目誕生了。
  • 金庸新作《劍聖風清揚》,足以以假亂真的金庸偽作,被騙了許多年
    吉龍、古尤、臺龍、古能、古龍名,金庸新、全庸、金康、金庸大、金庸巨,為了魚目混珠,真假難辨,這些人在取名方面可謂是花樣百出,極盡遮掩。不仔細看名字,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一不注意就中招。那些年,在文化娛樂事業極其匱乏的年代,連好好讀一本小說都被欺騙。想想兜裡那幾個毛票,費勁心機問大人要來是多麼不容易。居然被出版社和寫作者給忽悠欺騙了,想想實在有點心酸。
  • 民間牛人畫老虎,把宣紙釘在牆上創作,結果讓專家自嘆不如
    自古都有「文人相輕」這麼一個說法,而這一種現象放到如今的繪畫界也仍舊還是存在。很多專業學繪畫的看不起一些民間的藝術年人,同樣一個愛好,但作品拿出來之後就是分成了三六九等這一系列。至於原因是什麼?下面這一位民間的牛人也是厲害的繪畫人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作品,看看你喜不喜歡他這一類的民間作品!民間牛人畫老虎,把宣紙釘在牆上創作,最後結果讓專家自嘆不如!絕大多數人進行繪畫的時候都是把宣紙放到桌子上進行創作,但這一位民間牛人是把宣紙給事先貼到了牆上。
  • 買「自動閱讀手機」每天躺著把錢賺?鄭州百餘市民疑被騙千萬
    鄭州一家科技公司對外宣稱,研發出一款能夠自動閱讀新聞、點擊廣告的手機,消費者只要購買了這款手機,啥也不用幹,一天就能掙80元,買得多就掙得多。短短兩個多月裡,至少一百多人被這個廣告吸引,分別花費幾萬、幾十萬元,購買十幾、幾十部不等的「自動閱讀」手機,坐享收益。但這樣的好事兒還沒持續幾天,4月23日,這家科技公司卻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百餘名消費者大呼上當。
  • 蹭金庸熱度的3個武俠作者,沒有金庸的水平,卻曾經風靡一時
    在武俠小說領域,金庸就是王者。而在當年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金庸到底寫了多少小說,於是就有出版社和小說作者把主意打到金庸身上,蹭金庸熱度,效果居然不錯。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6年的老書蟲。記得關注我,今天我和大家聊聊蹭金庸熱度的3個武俠作者,沒有金庸的水平,卻曾經風靡一時。
  • 「兒媳,憑啥你穿金戴銀,我兒破衣爛衫」「憑我養你全家7年」
    獨自養家的女人可能會想,如果離婚了,自己都不會這麼累,至少離婚了不用養老公,也不用照顧公婆了。大多數情況下,女人只是想想而已,她不捨得讓孩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也習慣了這個沒什麼本事的男人每天睡在自己身邊。與其說女人慣著男人,不如說是女人縱容了男人的懶惰。靜怡剛剛認識王平的時候,他開了一家火鍋店,生意特別好。
  • 金庸武俠3本續集小說,水平遠遠比不上金庸,當年卻很流行
    這時候,就有一些作者應運而生,寫出了一些金庸續集,居然也風靡一時,相當流行。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6年的老書蟲。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聊聊金庸武俠3本續集小說,水平遠遠比不上金庸,當年卻很流行。第1名,滄浪客《矯龍驚蛇錄》。
  • 「職黑」深扒肖戰的處境,「小飛俠」自嘆不如:幸好他回來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肖戰的熱度提供者與其他藝人不同,時刻關注他的,遠不止粉絲。相比之下,「職黑」甚至更上心。看到「職黑」深扒肖戰的處境,「小飛俠」都自嘆不如,直言:「幸好他回來了。」首先是綜藝《我們的歌》還沒有錄製;《餘生請多指教
  • 王一博挖牆腳很務實,張藝興自嘆不如,黃渤忍不住出手幫忙
    張藝興自嘆不如,黃渤忍不住出手幫忙。小綿羊雖然進化成了小狐狸,靦腆害羞卻一點都沒變。導演好奇追問四位隊長,有沒有最想招攬的街舞選手。導演顯然是在挖坑,王一博卻很實誠,直言不諱:心儀的選手在王嘉爾街區,她就是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