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金庸的封筆,古龍的去世,實在是武俠界的最大損失。
這兩位在武俠界位列食物鏈頂端的大師,一個封筆,一個去世,留下了多少的遺憾。至今想起來,仍然一聲嘆息。
正是因為兩位大師實在太出彩,所以當他們停筆不寫的時候,一大批冒名頂替的偽作,便橫空出世了。欺世盜名固然可恨,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市場和讀者的需求是多麼的巨大和難以填補。
吉龍、古尤、臺龍、古能、古龍名,金庸新、全庸、金康、金庸大、金庸巨,為了魚目混珠,真假難辨,這些人在取名方面可謂是花樣百出,極盡遮掩。不仔細看名字,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一不注意就中招。那些年,在文化娛樂事業極其匱乏的年代,連好好讀一本小說都被欺騙。想想兜裡那幾個毛票,費勁心機問大人要來是多麼不容易。居然被出版社和寫作者給忽悠欺騙了,想想實在有點心酸。
在這一系列打著古龍金庸名號的偽作中,對我觸動最大的是「九陰九陽」系列,《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劍聖風清揚》,全都是出自金庸新的手筆。當時以智商、閱歷和知識,是根本了解不到金庸只寫了十五部小說的。
就像兩千年左右,買周杰倫的專輯一樣,買了一盤又一盤,總覺得買不完。後來一聽才知道,這些根本不是周杰倫的歌曲,又被音像店的老闆給忽悠了。雖然交了智商稅,當時覺得很虧。但如今想來,也覺得是段美好的記憶。因為現在再也沒有能令我瘋狂和痴迷的事情了,那個瘋狂和痴迷的年代,再也回不去了。聽著盜版磁帶,看著盜版小說,熬瞎了眼睛的年代。
《劍聖風清揚》是「九陰九陽」系列的最後一部,也就是完結篇。真的很佩服金庸新先生,能胡編亂造異想天開的寫了三部偽作,才華是毋庸置疑的。只可惜,沒了蹭金庸的熱度,此後出版的多部小說折戟沉沙,成了歷史長河中被遺忘的細沙。
「九陰九陽」系列,第一部《九陰九陽》男主角是段子羽,後兩部《大俠風清揚》和《劍聖風清揚》的男主角則是段子羽的徒弟風清揚。從創作的時間段和人物來看,這三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之間的斷代史。
金庸新的文筆,還是很流暢的。不但想像力豐富,情節設置巧妙,而且文風很有金庸和古龍的雜糅。閱讀起來完全沒有障礙,流暢度爆表,是可以一口氣讀完不用中間間隔的爽文。
這三部爽文,以過來人的經驗來看,不適合在晚上一個人的時候閱讀。因為夜深人靜,形單影隻,甚是寂寞。若是讀了其中香豔的情節,是讓人受不了的。大膽的動作,旖旎的風情,酥軟的叫聲,實在讓人立馬渾身充血,有種爆炸的感覺。當然了,可能本人的免疫力有點低下,免疫力強者請忽略。
在《九陰九陽》中段子羽大鬧江湖後,帶著三位美人隱居起來,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在《劍聖風清揚》中風清揚同樣在名震江湖後,帶著三位嬌滴滴的美人過起了神仙生活。金庸新如此大膽的結局,實在讓人看了很爽。這樣的結局,其實是每個男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儘管做不到,可是有多少人不止一次想到過這樣的情形。
作為金庸迷,金庸新可能也對金庸作品中那種一男配一女的安排甚為不滿。所以在寫偽作的時候,放開手腳。不但讓男主角們不再正經,不時來個人肉大戰,而且讓男主角們來者不拒,照單全收。說實話,這樣的改變,我是舉雙手贊成的。畢竟在那個年代,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過的,只要不是強買強賣,有什麼遮遮掩掩的。
在金庸新的作品中,大俠風清揚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不再是金庸《笑傲江湖》中那個只會躲在華山上,窩窩囊囊的老頭子了。他風流風清,他是個大俠,更是個凡人,有七情六慾有需要的男人。既可以在閨房中徵戰,也可以在江湖中廝殺,這才是活脫脫的江湖人物啊。
金庸新極盡之能想,不但將《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中的諸多人物和武功,雜糅在《劍聖風清揚》裡,而且將金庸其它小說裡的武功和人物也摻和進來。不但極大豐富了故事內容,而且讓情節更有看點,實在是製造爽文的高手。
也正是因為金庸新寫得很精彩,很吸引人,所以儘管被這部偽作欺騙了很多年,但是依舊很認可其水準,當真可以在金庸作品中以假亂真,魚目混珠。
如今,這個系列的小說,還是時不時拿出來讀讀,不為別的,就為了找回當年那種讀此書的感覺,撫今追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