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前真的非常紅,到處都有金庸迷。「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這句話在現在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武俠早已經沒落了,不過在當年,金庸武俠的確是炙手可熱,萬人追捧。
那時候,很多人並沒有版權意識,對侵權行為也沒有什麼感覺。於是,就出現了大量冒牌金庸作品,有直接署名金庸的偽作,有直接寫金庸武俠的續集,有故意取名「金庸新」、「金庸名」、「金庸巨」這類蹭熱度的行為。
如果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侵權行為,都必須譴責。但是,在當年那個時候,並沒有侵權的說法。正如一些動漫的同人作品,也是近些年才逐漸規範起來的。
所以當年金庸一直沒有處理這些偽作續書的問題,不是他不想管,實在是沒法管。那時候,本來就是一個還沒有秩序的武俠時代。老武俠迷之所以把一些武俠小說稱為「武俠黑書」,也是這個意思。
金庸真正處理同人作品侵權的,大概只有江南《此間的少年》。這一部影響力較大,而且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所以金庸可以告,而且理所當然告贏了。
回過頭來看,那些年的金庸武俠續書,還是得到了一些武俠迷的認可。畢竟這些小說相當於為讀者呈現了一種故事發展的可能,對當年如饑似渴的武俠迷來說,是一頓文化大餐。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金庸武俠3本偽作續書,狗尾續貂,勉強可以一看。
第1本,金翁《獨孤求敗》。
這個筆名和書名,顯然就是蹭熱度的。作者和出版社的目標,就是讓讀者以為這是金庸所寫,畢竟孤獨求敗是金庸小說中的傳奇人物嘛。相信有一些朋友就曾經上過當吧。
本書作者給獨孤求敗起了一個「小山」的名字,而且家境貧寒,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夥子。結果,小山的未婚妻被李大少爺看上,未婚妻也嫌貧愛富,喜歡李大少爺。
幸虧小山遇見了河中怪客,學會了神功。然後小山來到江湖,連敗血刀會四大刀手。後來小山遇到了真正的心上人,為救紅粉知己,小山跳入桃花潭,非但沒有死,反而因禍得福,武功更高,緊接著,小山還獲得了醜雕和重劍,召開武林「求敗大會」,而終於天下無敵。
本書說是金庸續書,其實更像是古龍風格,甚至帶點文學青年的意識流寫法。小山一開始就被人橫刀奪愛,未婚妻移情別戀;小山後來喜歡洛陽七公主,豈料七公主竟與主角的仇人離開,遭遇非常悲慘。
大概是作者覺得只有經歷了人生的慘事,才會有獨孤求敗的輝煌吧?作者認為「失意又豈止情場?人生到處是孤獨」,這種想法作為一家之言,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雖然這本書是一本狗尾續貂的作品,沒有寫出真正的獨孤求敗的境界,但是這本書確實還蠻讓人思考的。只是作為武俠小說而言,這本書故事不夠吸引人,看起來有些壓抑了。
第2本,署名「金庸」的《金蛇劍》。
顯然,這是一本《碧血劍》的相關續書。出版社直接署名「金庸」,簡直魚目混珠,讓人防不勝防。至於小說內容,則是寫金蛇郎君夏雪宜得到金蛇劍,與溫儀、何紅藥等人產生糾葛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碧血劍》中,金蛇郎君並沒有正式出場。他的故事都是別人敘述的。但是金蛇郎君相比主角袁承志而言,似乎魅力更大。因為金蛇郎君的性格亦正亦邪,又帶了神秘,自然引起讀者的好奇。
大概是看到讀者的需求,這本《金蛇劍》花了大篇幅寫金蛇郎君的成長曆程:訪異人客店受辱、隱俠月下試金蛇、探苗疆初逢毒獸……
儘管這本小說的情節和文筆無法與金庸原著相比,但由於《碧血劍》本身篇幅較短,讀者看不過癮,而這本《金蛇劍》倒是滿足了一部分讀者的需要。
第3本,查良居士《白眉鷹王殷天正》。
這本偽作的署名比較混亂,有的署名查良居士,有的署名金居士,還有的直接署名「金庸」。很多人都知道,令狐庸便是傳說中的「查良居士」,然而他自己不承認《白眉鷹王殷天正》是他所寫。換句話說,這本書是說不清楚的金庸偽作了。
至於小說的內容,自然是為金庸《倚天屠龍記》寫續書了。倚天裡面的明教有四大護法,而白眉鷹王殷天正一出場就是老年人,自然有年輕時代可以供讀者想像。本書正是從這個角度,幻想了一段殷天正的傳奇。
小說寫殷天正鬥滅絕師太、戰少林神僧、會明教高手,身負重傷而因禍得福。有一名神秘老者想讓殷天正繼承教主之位,卻又不斷設計害他。同時殷天正還得到了公孫妙、龍靈珠、影姑娘、月姑娘四名少女的愛慕,令人羨煞……
這本小說有些情節莫名其妙,胡編亂扯,與原著有許多脫節,比如「聖火令」早早流傳江湖,又怎麼會有《倚天屠龍記》裡面的情節呢?不過本書文筆還不錯,故事也算精彩,無聊時候可以一看。
朋友們看過金庸武俠的續書偽作嗎?你們對這些冒牌金庸武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