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為什麼為封為旃檀功德佛,原來另有深意

2021-02-19 古城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完成這項重大任務,是要論功行賞的。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小白龍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利菩薩。

那麼,旃檀功德佛,這個佛號是真實存在的嗎?

當然,三十五佛之一,位於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藍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此佛名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相傳,吳承恩故居附近就有一座廟,廟裡供奉的旃檀功德佛是一座很大的佛,於是吳承恩就把這個佛號給了唐僧。

細讀原著,就會發現吳承恩對佛教經典很了解,不會隨隨便便安一個佛號的。旃檀功德佛是有寓意的。旃檀,指的就是檀香。檀香生長極其緩慢,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一,六十年才能長到碗口粗,上百年才能成材。檀香,是「沉檀龍麝」四大名香之一,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檀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禮物,馨香四溢,香氣醇和。任何人工香精、香水,都無法與之媲美。

唐僧獲封旃檀功德佛的稱號,寓意功德圓滿,德行高潔。正如檀香一樣,放置越久,香氣越醇和,隱喻唐僧不忘初心、百折不撓的精神。


佛經中對檀香的記載和推崇也不勝枚舉。在《妙法蓮華經》中,檀香被稱為「天上諸天之香」。據《悲華經》中記載,師子菩薩曾為無諍念轉輪聖王的第七王子名善臂。當時善臂王子在佛前發願,如果其所有菩提勝願都能圓滿,願令十方如微塵般無量無數的諸佛世界,都雨下憂陀羅婆羅香,栴檀香,牛頭旃檀香,種種末香;如果有眾生在在處處聞到這香,都能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而自身也能得證金剛願三昧,以三昧力的緣故,都能遙見一切世界所雨下的種種香。



【古城香業 老山檀香水沉香古龍涎香盤香家用臥室室內香薰薰香】https://m.tb.cn/h.edGP4Ad 點擊連結,再選擇瀏覽器咑閞;或復·制這段描述¥20wZY2O4nHk¥後到淘♂寳♀

歡迎到保定菩提香道館體驗香文化

保定菩提香道館,隸屬於河北古城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是中國傳統文化—香道、茶道的傳播和體驗會所。

歡迎廣大香文化愛好者、書畫愛好者、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以及廣大的社會精英朋友們來體驗香道、放鬆身心。我們將帶您遠離喧囂,享受歲月靜好……

地址保定市蓮池區三豐中路199號

固定電話0312—5886425

加盟合作:15512208835

館內業務:15630898106

(保定菩提香道館和香室)

(保定菩提香道館觀香室)

天貓店鋪「古城家居旗艦店」

京東店鋪「古城香業官方旗艦店」、「菩提旗艦店」

淘寶店鋪「古城香業店鋪」

相關焦點

  • 鬥戰勝佛、旃檀功德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菩薩分別是什麼意思?
    《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經後,如來佛祖給他們四位分別封了法號。其中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淨壇使者、沙僧被封金身羅漢菩薩,那這四個封號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其中只有孫悟空和唐僧封的是佛號,說明他們已經成佛,豬八戒和沙僧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不過從每個人在取經路上所做出的貢獻來看,這個結果也算合理。
  • 出大唐德佛究,金蟬子真靈昧;謀西遊,旃檀功德佛竟是誰?
    這樣怎麼看都是不對勁的,再看,這唐僧既是金蟬子轉世,又沒有直說是金蟬子本人渡世,是不是可以說唐僧有著兩個人存在,一個是天生的唐僧本人,一個是轉世的金蟬子。再看,沙悟淨,豬八戒真靈顯相,靈識不昧。雖然投胎之後本相是沒了,但一身本領都還有個十之七八。那作為原來就離佛這一果位很近的金蟬子,也是轉世,怎麼不恢復修為呢?
  • 唐僧成佛後,能打得過孫悟空嗎?你看封唐僧為佛時,如來怎麼說的
    取經團隊中有兩人被封為佛,一位是唐僧,被如來封為旃檀功德佛;一位是孫悟空,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  旃檀功德佛位列靈山眾佛倒數第二位,鬥戰勝佛位列靈山眾佛最後一位,所以,唐僧的地位略高於孫悟空。那麼,成佛後的唐僧,能打得過孫悟空嗎?  有人認為,唐僧成佛後,法力必然在孫悟空之上,因為唐僧的地位比孫悟空高,作為比孫悟空更高級的佛,實力沒理由不如孫悟空。
  • 《西遊記》裡唐僧和悟空都被封為佛,為何觀音菩薩卻沒有獎賞?
    《西遊記》裡唐僧和悟空都被封為佛,為何觀音菩薩卻沒有獎賞? 西遊記的主角毫無疑問是唐僧師徒四人。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歷經千辛萬苦到達西天靈山取得了大乘真經。師徒四人和白龍馬分別被封為,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菩薩,修成了正果。
  • 《西遊記》:唐僧師徒最後被封的佛,使者與羅漢到底什麼級別?
    《西遊記》:師徒四人取經成功後,得了正果,也被封了職位。唐僧是旃檀功德佛,猴哥是鬥戰勝佛,八戒是淨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這是按照取經功勞大小的順序被封的,師徒四人的等級也就出來了。可是他們的職位,到底是如何算的呢?
  • 《西遊記》唐僧四人取經成功後,封號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寓意?
    司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而取經後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被封了什麼封號呢?唐僧:旃檀功德佛。唐僧封為旃檀功德佛主要是因為這一路上,他作為凡夫俗子,經歷種種艱難,而且求取真經毅力堅決;領導三個徒弟取得真經。為這趟西天之行做出巨大貢獻,也是對唐僧的一種肯定和支持,待唐僧回到大唐,還要由唐僧去講解真經,對唐僧也是一種安慰。
  •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最後封孫悟空為佛,為何沒有獎賞觀音菩薩?
    取經大功告成之日,如來佛開始論功行賞。 第一個要嘉獎的,當然是唐僧了,他是取經團隊的主心骨,意志最為堅強,為了完成任務,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唐僧被提拔為旃檀功德佛。
  • 「鬥戰聖佛」孫悟空,在佛界中是什麼級別?網友:幸虧他自己不知道
    鬥戰勝佛,是孫大聖與唐僧取經修成正果如來給封的稱號。那麼鬥戰聖佛到底厲不厲害呢?所謂的「鬥戰勝佛」是佛教裡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西遊記》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孫悟空最後被封為鬥戰勝佛。所謂「佛」,就是「覺悟者」,是佛家的說法,那麼孫悟空的受封應當是屬於西方極樂世界。鬥戰勝佛在佛中排多少位呢?
  • 西遊師徒五人除了唐僧、孫悟空以外都是菩薩嗎?
    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豬八戒成了淨壇使者,沙僧成了金身羅漢,白龍馬成了八部天龍馬。除了唐僧和孫悟空以外,其他三人果位都不算高。大雷音寺唐僧(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勝佛)前面是各位佛的名號。其中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那位如來佛祖。彌勒佛、燃燈古佛、藥師琉璃佛、阿彌陀佛這也都是我們熟悉佛號。其中彌勒佛按說應該是菩薩,未來才會成佛。
  • 唐僧都沒聽懂
    西遊記是中國的一個古典小說,這個故事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結局,就是師徒四人順利地取回了經書,但是僅僅只有孫悟空被封為了佛,唐僧作為師傅反而沒有成佛,這是怎麼一回事。孫悟空原來唐僧師徒四人返回東土大唐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了一條非常湍急的河流,這條河流叫做凌雲渡。但是這條河流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在這條河流上,無論是誰都不可以使用法力,只能從這條河上的獨木橋走過去。
  • 唐僧師徒順利回歸長安,為何只有小白龍在歡迎宴席上揮淚而去?
    唐王擺宴歡迎唐僧師徒取經歸來,小白龍為何哭泣離席?唐僧師徒順利回歸長安,為何只有小白龍在歡迎宴席上揮淚而去?《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和白龍馬組成了完整的取經團隊。他們一路西行,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他們也算功德圓滿,終成正果。取經完成,一路艱險磨難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如來佛祖也加封了他們。唐僧成就大職正果,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成就大職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成就汝職正果,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和尚成就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白龍馬成就汝之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 沙僧被如來佛祖封為金身羅漢,看他具體做些啥,這個差事怎麼樣?
    沙僧被如來佛祖封為金身羅漢,看他具體做些啥,這個差事怎麼樣?
  • 唐僧其實死在了取經路上,在靈山取得真經的另有其人?
    ,取得真經,最後被如來封為旃檀功德佛。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在這個環節中,唐僧其實是被掉了包。 在原著第九十八回,取經團隊過了金頂大仙的玉真觀,來到了凌雲渡。這渡口有多兇險呢?原著是這樣描述的—— 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四無人跡。
  • 《西遊記》中唐僧的歷史原型是誰,最終結局如何?
    《西遊記》中唐僧的歷史原型是誰,最終結局如何? 《西遊記》中唐僧最終結局如何,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在西遊記中,唐僧奉李世民之命去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祖處取經,一路歷經無數艱難險阻,靠著一片赤誠之心,終於到靈山,取得真經,成就了無上功果,讓後世萬代傳頌。 《西遊記》最後,唐僧不僅取得了真經,還成就了金身正果,如來佛祖封他為旃檀公的佛,位列三十五佛之一,享受人間的供奉。
  • 《西遊記》:最後成佛的其實並不是唐僧,孫悟空早已得知真相
    14年前,唐僧西行,唐王捻一撮土送行。14年後,歷盡艱辛的唐僧師徒終於取回真經,同時五人修成正果:其中,唐僧和孫悟空成佛: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就成了鬥戰勝佛。但是,根據原文描述,最後成佛的其實並不是唐僧,而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其實,唐僧原本是有機會成佛的,只是,最後他卻將機會錯過了。
  • 為什麼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最終沒有成佛?
    唐僧被封為南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南無鬥戰勝佛,豬悟能被封為南無淨壇使者菩薩,沙悟靜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白龍馬則被封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讓人感到疑惑的是,明明沙和尚在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為什麼就不能成佛呢?原因其實有非常多,首要先原還是因為,豬八戒和沙和尚,因懼怕危險而沒有闖過凌雲渡。
  • 燃燈是過去佛,如來是現代佛,彌勒是未來佛,鬥戰勝佛是跑龍套嗎
    大夥都知道唐僧一行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師徒幾人也都位列仙班,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勝佛,豬八被淨壇使者,沙僧金身羅漢,白龍馬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五人中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了佛,而佛在佛教當中是僅次於佛祖的職稱,孫悟空的本事自然要比唐僧大多了,在眾佛當中應該也位列前茅,那麼孫悟空這個鬥戰勝佛在佛教仙班當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呢?說來也簡單,咱們只要拿鬥戰勝佛和佛祖比一比就知道了。不過大夥可能有所不知,佛祖可不止如來一位,佛教其實有三位佛祖。過去佛燃燈佛祖,現代佛如來佛祖,以及未來佛彌勒佛。如來佛祖作為現代佛,其實就是佛教現在的掌門人。
  • 《三十五佛懺悔文》的功德
    《三十五佛懺悔文》又叫《三聚經》。《前行備忘錄》中說:「菩薩乘的《三聚經》,包括頂禮聚、懺罪聚、隨喜或回向聚,由此就叫《三聚經》。」《佛說決定毗尼經》云:「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餘犯,菩薩應於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晝夜獨處,至心懺悔。
  • 《西遊記》裡唐僧取經成功的真相:最「無用」的人,往往最厲害
    可就是這樣一個天神管不了、玉帝制不住的潑猴,居然被「啥也不會」的唐僧收服了。唐僧與悟空的初見,是在悟空被壓五指山下五百年的一天,唐僧替悟空揭去了如來的金字壓帖,救他出來。不過孫悟空可不是省油的燈,能力他有,脾氣他也有。剛剛被唐僧收為徒弟,他們就在路上遇到了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和身本憂六個毛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