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向僑胞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向僑胞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電 (凌雲)「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作出了寶貴貢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10日表示,目前該館正向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實物資料。「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永久記錄下這段歷史,共同傳遞抗疫的正能量。」

4月10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集到的部分捐贈實物資料。(拼接圖,左上:福清市當地政府寫給俄羅斯福建總商會的感謝信;左下:北京捐給海外僑胞及留學生的「僑愛包」;右上:韓國檀國大學醫院院長寫給韓國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的感謝信;右下:福建南平市當地政府寫給旅意福建華僑華人同鄉總會的感謝信及捐贈證書。) 中新社記者 李國慶 攝

區別於以往的實物資料收集工作,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收集過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希望完整地記錄下僑界的努力。臧傑斌解釋道,這裡的「完整性」,一方面是指疫情防控從應急處置到常態化的變化,另一方面是指僑胞從馳援中國抗疫,到積極回饋住在國的變化。

4月10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右)在北京整理收集到的實物資料。 中新社記者 李國慶 攝

館址設在北京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目前已經收到來自美國、義大利、日本、法國、南非、印尼和韓國等國家,以及中國北京、重慶、福建和浙江等地的捐贈線索。這其中確定捐贈的實物包括:防疫物品、「僑愛包」、感謝信、倡議書、華人畫家義賣山水畫等作品。徵集過程的主要挑戰在於海外運輸;工作人員很難前往當地,只能通過網絡等形式進行溝通等。

在博物館已經收集到的實物資料中,兩封《感謝信》讓人印象深刻。一封是福建南平市政府寫給旅意福建華僑華人同鄉總會的感謝信,感謝他們捐贈的錢和醫療物資;另一封是韓國檀國大學醫院院長寫給韓國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的感謝信,感謝他們捐贈的醫療物資,同時還提到他們的暖心舉動會給當地醫務人員帶去力量。

4月10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在北京向記者介紹收集到的《福》字背後的故事。據臧傑斌介紹,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3月6日14時,美國福建聯合總會榮譽主席李貴明手持「福」字的形象展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希望藉由這個「福」字向正在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同胞和其它國家民眾加油鼓勁。 中新社記者 李國慶 攝

看到這些實物資料,臧傑斌很受觸動。他坦言,面對疫情,華僑華人「無論身在哪裡,他們都愛國愛鄉、回報桑梓,並願意與住在國人民共克時艱,共擔風雨」。

此外,還有一件實物讓臧傑斌印象深刻,那是一個中國「福」字。他介紹說,美國東部時間3月6日14時,美國福建聯合總會榮譽主席李貴明手持「福」字的形象展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希望借這個「福」字為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同胞和其他國家民眾加油鼓勁。

據了解,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本次徵集活動長期有效。在徵集基礎上,博物館將適時舉辦專題展覽。徵集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刊發反映僑界參與抗疫相關典型事跡報導的媒體原件或照片;僑界抗疫物資實物樣品或圖片;物資包裝的原始標籤、發貨單、銀行匯款單等票據;接受單位出具的證明、榮譽證書等內容。具體捐贈途徑事宜可以聯繫江振仕、王曉靖(010-64030790、15210903389)。(完)

相關焦點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聘任石進旺等六人為顧問
    12月15日上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在館內舉辦顧問聘任儀式。王彬、郭晶晶、陳佳立、曾華山、王鐵剛、石進旺出席並受聘成為顧問。館長臧傑斌和副館長賈德成代表博物館向六位嘉賓頒發聘任證書。臧傑斌館長對六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僑博的基本情況。
  • 武漢一博物館徵集700餘件抗疫實物資料 背後都有哪些故事?
    出發時援鄂醫生帶走女兒熱水壺成歷史見證 臨別武漢前捐給博物館「截至目前,武漢革命博物館已經收藏了浙江、海南、福建、大連、湖南、上海、山西、河北、山東、遼寧等數十支援鄂醫療隊,芳草社區、都府堤社區、公路社區等近10個社區,湖北機場集團、武漢交投集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熱心市民捐贈的各類抗疫實物資料700餘件。」
  • 徵集抗「疫」實物資料,這場專題展裡將有你的獨家記憶
    、西安美術學院新中國美術研究所所長、吉林藝術學院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所所長陳履生一直在呼籲建立「中國防疫博物館」,用展覽的方式收藏歷史的見證,為歷史保留今天。善良的村民們用泡醋的方式消毒硬幣,然後在巖石上鑽孔,放入硬幣向鄰近村莊換取食物。如今,一走進亞姆村瘟疫博物館,這些石頭牆遺址和交換硬幣的小孔,都成為歷史的見證者,講述著人類抗擊瘟疫的傳奇故事。2020年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拉開序幕,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同戰「疫」,四川人民也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 歷史的記錄 藝術的傳承 ——司徒家族藝術展閃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10月21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
  • 盤點泉州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今天是中國文化遺產日。昨日,記者採訪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以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相關人士,了解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同盟會會員證和鐵路優先股票及息單 見證泉籍華僑華人對故土的深厚感情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落成於1996年,是中國僑聯繫統第一家華僑博物館,主要展示泉州人移民海外、在異國謀生、發展和對祖籍國貢獻的歷史。
  • 海內外僑胞「唱響」抗疫好聲音
    本次音樂會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指導,央視網、中華文化促進會樂器產業協作體、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中華文化促進會藝術融合與創新工作委員會、美中文化藝術聯合會聯合主辦,央視網、央視頻、嗶哩嗶哩及海內外各大華文媒體平臺同步播出。雲端音樂會為全球觀眾獻上文化大餐,多元豐富的音樂表演傳遞滿滿抗疫正能量。
  • 華僑華人抗疫:萬事皆可「雲」
    「這讓我意識到,有不少華僑華人需要幫助」,於是他有了建微信群的想法,希望通過網絡把大家組織起來。   「以前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但在疫情期間華僑華人凝聚的像個大家庭一樣,真的是守望相助。」高先中深有感觸地說。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在哪?地址及交通指南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在哪?  答: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地址是中國北京東城區北新橋三條東口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交通指南  【公交】  1、乘坐612、674、特16路至東直門北小街南口站即到。  2、乘坐106、107、117、24、635路至東內小街站,下車後向東步行200米至十字路口左轉步行300米即到。  【地鐵】  1、乘坐地鐵2號線至東直門站A口出,沿簋街向西步行600米至十字路口右轉,向北步行右轉向北步行300米即到。
  • 中國駐冰島使館向冰島華人華僑協會贈送口罩
    據中國駐冰島大使館網站消息,4月3日,中國駐冰島大使金智健代表使館和江蘇省僑聯向冰島華人華僑協會贈送口罩,華協負責人卜軍等出席。中新網報導,大使金智健表示,中國政府和駐冰島使館時刻牽掛著旅冰僑胞的健康安危,設法通過不同渠道從國內籌集口罩等防護物資,並在第一時間分期分批向在冰留學生華僑華人發放,及時轉達中國政府對大家的關懷。 大使金智健強調,中華兒女心連心,患難時刻見真情。
  • 民之所向 我之所往——中國駐阿根廷使館積極協助當地華僑華人抗擊...
    中國駐阿根廷使館迅速投入守護18萬在阿中國公民和華僑華人生存、發展、安全利益的抗疫鬥爭。團結同心,愛心傳遞面對百年大疫,團結同心、眾志成城是唯一正道。鄒肖力大使發表致旅阿同胞和阿社會各界公開信,提出客觀理性認識中國抗疫成果、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措施等五點抗疫主張,促進中阿雙邊友好交流與互利合作。
  • 2020,海外僑胞很忙、很堅強!
    在美國紐約,華人美甲店復工後「全面防衛」,裝設隔離板、把控人流。2020年,華僑華人們忙著防疫,細心耐心地過好生活。自助助人忙支援年初,中國暴發疫情,海外華僑華人紛紛捐款捐物;海外疫情蔓延,僑胞們抱團取暖的同時,也為當地盡心盡力。祖(籍)國有難,海外華僑華人忙著支援。
  • 宜昌市發出助力海外僑胞抗疫倡議書 奉獻愛心 守望相助
    本網訊(記者孫曉陵、通訊員李建春)3月25日,市政府僑務辦公室、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市海外聯誼會發出《關於助力海外僑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議書》,向廣大海內外僑胞傾力支援祖(籍)國和家鄉抗擊疫情表示誠摯感謝,號召全市各級僑辦、僑聯、海聯會和廣大在宜僑胞、僑資企業家、社會各界人士,為海外僑胞奉獻愛心、鼓勁加油,攜手共抗疫情。
  • 阿根廷華人網:華僑華人向基爾梅斯市捐贈抗疫物資
    圖片來源:阿根廷華人網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阿根廷華人網報導,自阿根廷疫情暴發以來,旅阿各僑團積極行動,成立了阿根廷僑界抗疫委員會,積極籌物籌款
  • 青州市博物館、濰坊僑史館躋身第一批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近日,從山東省僑聯獲悉,青州市博物館、濰坊僑史館等2家單位被確認為第一批「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目前,濰坊市有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1處、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2處、濰坊市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4處。
  • 你的抗疫故事將被銘記 河南省檔案館向全社會徵集抗擊疫情檔案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石可欣)3月3日,記者從省檔案館獲悉,即日起,省檔案館向社會各界徵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  此次徵集的檔案資料主要有7個方面內容:反映河南各界廣泛參與抗擊疫情感人事跡的資料,包括一線醫護工作者的個人照片、工作影像、抗疫日記、請戰書、書信等,衛生、防疫、教育、公安等戰線在抗擊疫情中所作出的貢獻等資料;反映河南全力以赴支援湖北武漢等地抗擊疫情的資料;反映河南廣大人民群眾、單位企業及社會機構等聯防聯控、奉獻互助、共塑社會公德、倡導文明新風的文字材料、照片、音視頻資料;與防疫抗疫相關的文學創作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館內設兩大展區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莊曉麗 林穎)近日,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傳承與紐帶——僑牽南安」主題展在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中國僑聯、福建省僑聯、南安市委、泉州市僑聯、南安市僑聯等有關單位人員參加活動。據介紹,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少有的專題紀念華僑參與中國革命的博物館,也是繼詩山鳳山祖廟之後,南安市第2家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場所。
  • 珠海首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掛牌
    中國僑網珠海12月17日電 (記者 郭軍)珠海市首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近日在珠海香洲區容閎博物館掛牌。  珠海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奕根,市僑聯黨組書記張英龍,香洲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楊柳青等領導出席了掛牌儀式。
  • 武漢「戲痴」向國博捐贈107件套漢劇實物
    武漢「戲痴」向國博捐贈107件套漢劇實物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0:09 來源:湖北日報 1954年漢劇《宇宙鋒》電影拷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12月14日獲悉,武漢資深漢劇藝術收藏家、漢劇研究者劉立,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了他收藏的漢劇樂器等實物資料
  •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黃梅戲博物館舉辦揭牌儀式
    1月13日,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冰出席並宣讀中國僑聯批覆,市政協副主席洪愛敏出席並講話,市僑聯主席餘玉金主持揭牌儀式,省僑聯文宣部副部長谷新、市文旅局局長王子龍、市僑聯副主席李松柏、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館長姚中亮參加活動。
  • 南美僑胞合力再戰疫情(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6))
    在艱難抗擊第一波疫情後,南美僑胞再次面臨疫情考驗。設置防疫藥品派發「24小時抵達圈」,向當地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送去聖誕溫暖,用舞蹈點亮僑胞孩子們的周末時光……南美僑胞們用各自的方式,再次聚集合力,直面第二波疫情。疫情寒冬裡,僑胞匯聚起溫暖彼此的一簇簇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