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生物學很難?讓哈佛大佬畫給你看!

2021-01-18 中信出版集團

不想當科普作家的數學家不是好畫家。

1969年時,23歲的哈佛大學數學系講師拉裡·戈尼克(Larry Gonick)每天的主要工作還是準備微積分課的講義。

儘管他從來都有顆不太安分的心,但那時他還沒想到,用不了多久,他將從事一個看似和數學毫無關聯的職業——漫畫家。

兩年後,戈尼克放棄了這份看起來無比體面的工作,甚至離開了數學界,憑藉自己出色的幽默感和繪畫愛好開始為《波士頓漫畫》撰稿。

拉裡·戈尼克

漫畫成為了戈尼克的職業新起點,但受到數學背景的影響,他信仰理性和事實,涉獵範圍均為「非虛構類」——他畫過政治評論漫畫,給食譜繪過插圖,也為報紙的歷史板塊畫過注釋。

這幫他逐漸摸索到了將抽象的邏輯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竅門,再修飾以幽默,學知識和尋開心兩不誤。這為他日後的Cartoon Guide系列奠定了基礎。

戈尼克還曾在全球資訊網上發表過一部14期的連載漫畫《坎戴德在中國》,通過一個叫坎戴德的漫畫人物的視角介紹中國的發明創造。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和當時網絡技術的不成熟,現在連他自己也找不到這部連載漫畫了……

Cartoon Guide系列

在各個領域都施展一番拳腳後,戈尼克帶著豐富的創作經驗和紮實的學術知識進軍科普繪本業。

其實,早在1972年,剛剛成為漫畫家的他就曾出版過一本有關稅務改革的科普繪本。11年後,當帶著一本基因科普繪本重返市場時,他保留了「漫畫指南」(Cartoon Guide)這個系列名。

拉裡·戈尼克

到如今,Cartoon Guide已經成長為由18部科普繪本組成的經典「IP」,內容涵蓋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憑藉嚴謹的科學知識、清晰的漫畫講解和幽默的內容設計在英語市場經久不衰。

例如1990年出版的《漫畫宇宙歷史》,至今仍在美國亞馬遜網站歷史百科類圖書中排名第41位,其經典性可見一斑。

除了讀者的高度認可,Cartoon Guide也獲得了業內人士的肯定。戈尼克先後獲得了哈維獎和墨點獎,兩個獎項均為繪畫類獎項,作為對其藝術創意的表彰。

坐擁如此令人驕傲的成績,戈尼克本人也毫無爭議地躋身著名科普漫畫家之列。

Cartoon Guide系列部分書籍英文版封面

2019年,戈尼克的Cartoon Guide家族又添一名成員《漫畫生物學》。現在,這部在美國亞馬遜網站幽默科學類圖書中排名第22的科普繪本要和中國讀者們見面啦!

《漫畫生物學》

《漫畫生物學》是一本用漫畫形式介紹生物學的科學普及讀物。

生物是什麼?從小到看不見的微生物,大到大象、鯨……它們都是神奇生命的不同表現形式。

生物學就是研究生物與生命的科學。在生物學發展之初,生物學家的任務就是收集樣本,切開它們,比較分類。隨著顯微鏡的發明,生物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現在,人們已經對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同時仍然在不斷探索更多更新的邊界。

本書的兩位作者從微觀到宏觀,循序漸進地介紹了生命的各個方面。

從生命的本質——化學分子與元素說起,從構成生命的單元——細胞,以及細胞中和細胞間發生的各種生化反應,到控制細胞的遺傳密碼——基因,再到我們體內的各種器官、系統,以及整個自然界的物種分類、演化歷程等等,用漫畫為讀者勾勒出了生物學的全貌。

和原版一樣,中文版《漫畫生物學》全部由拉裡·戈尼克手繪漫畫組成,用充滿想像力的設計粘合科學論證的間隙。

節選自《漫畫生物學》第14章:進化

當然,作為一本科普讀物,只有幽默是不夠的。

當然是具備正確的知識和清晰的講解才是硬道理啦!

這就要提到《漫畫生物學》的另一位作者——戴維·威斯納了。

威斯納博士和他在書中的漫畫形象

戴維·威斯納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在是美國戴維森學院的一名微生物學教授,主要教授基礎生物學、微生物學等課程。他一直致力於病毒學方面的科普,現在是美國《福布斯》雜誌的醫學/生理學顧問之一。

有了威斯納作專業生物學加持,再加上戈尼克「畫」繁為簡的繪畫功力,《漫畫生物學》在幽默之外更是保證了講解清晰、圖表完整。

節選自《漫畫生物學》第11章:多細胞生
摘自《漫畫生物學》第13章:繁衍:性和

這是一本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懂了的趣味生物書。

無論你是剛剛開始學習生物學,還是在離開學校多年後想要溫習,或者僅僅是好奇生命如何運作,這本書都能讓你有收穫。

相關焦點

  • 訪學招聘|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炎症和神經生物學方向
    哈佛醫學院(HMS)即哈佛大學醫學院,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醫學院,它因高超的醫學技術與每年錄取的學生最少而聞名世界。  想要出國訪問學習的小夥伴看過來啦,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炎症和神經生物學方向正在招收訪問學者、博士後!51訪學網小編每周定時更新最新的訪學招聘信息,感謝關注51訪學。
  • 看了大佬畫的桐人想說很帥,再看愛麗絲,比桐人還帥!
    這些創作同人作品的大佬裡,有的是普通的動漫愛好者,還有的是職業的漫畫家畫師啥的,甚至還有這部作品的參與人員。他們創作的作品質量有高有低,一般來說職業人士的作品質量就挺高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幅同人就是大佬級別的作品,由日本動漫人徳岡紘平(網名トクヲカ)創作。他畫的桐人的同人圖看起來真的超驚豔,帥得不得了,但是再看看愛麗絲,哇比同人還帥啊,棒呆。
  • 哈佛再生能力研究新進展 未來可實現自我修復
    當每個人都覺得人類很難在現實生活中複製超級英雄的超級大國時,哈佛大學正在進行研究,將狼人的自我修復能力運用到現實世界中。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該團隊使用三帶黑豹蠕蟲進行測試,發現一些動物具有再生能力,或者與「早期生長反應」這一基因有關。
  • 畫師大佬教大家畫參考線,我的頭:我會了,我的手:不你沒有
    最近,畫師大佬:omao就在網絡是國內教大家畫參考線。我的頭表示:我會了,但是我的手說:不你沒有。看看上面這張圖,看起來超好看也很有立體感是吧?這幅圖的出發點是坐在教室後排的人望著坐在前方的妹子以及整間教室,傳說中的「主角的位置」。雖然是畫出來的,但是這幅圖看起來十分立體,很有真實感,畫面的透視也好構圖也好都顯得很舒服,為什麼呢?
  • 馬的白描線稿很難畫?常見15種馬的白描線稿教你畫,收藏臨摹
    馬在國畫中很常見,因畫馬而聞名世界的藝術家也很多,徐悲鴻一幅奔馬圖能賣幾千萬,由此可見馬是非常難畫的。畫馬必須要掌握馬的結構和造型,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講畫馬很難,畫馬的線稿都畫不好,今天教同學們畫馬的白描線稿,為以後畫更深層次的馬打好基礎。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差距巨大
    你平時會把孩子交給電視這個「保姆」,換得片刻安寧嗎?建議你停下來!如果你的孩子,小學時候坐不住板凳,上課搞小動作;初中沉迷網絡難以自拔,不愛學習,多半與看電視有關。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智力,而在專注力!
  • 2020年哈佛大學專業排名
    哈佛大學商業與經濟專業排名第5,生命科學專業排名第1,哈佛大學藝術與人文專業排名第1,社會科學專業排名第5哈佛大學專業設置藝術史與考古學、戲劇、音樂學、舞蹈、音樂產業管理、音樂產業管理心理諮詢、藝術教育、、包裝科學、城市研究、人口學、東亞語言與文明、教育政策與管理、教育領導、高等教育、國際教育政策、特殊教育、人類發展心理學、教學、教學、學校領導、語言與文學、預防科學與實踐、社會與行為科學、生物統計學、社會工作、教學技術、外語、地區與文化研究、聽覺研究、殘障學研究、民俗研究、同性戀研究、其他社會科學、女性研究、化學生物學、免疫學、免疫學、生物信息與基因組學、生物信息與基因組學、系統生物學
  • 哈佛揪出「熬夜猝」死元兇:問題不在大腦在腸道
    而現在,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給出了一個方向:不是大腦,不是心臟,而是腸道中積累的活性氧導致了問題。論文通訊作者,哈佛神經生物學助理教授Dragana Rogulia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指出:腸道在睡眠不足致死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疫情讓時間慢下來,顏寧準備轉變科研方向,告別結構生物學!
    把科研當成愛好的顏寧一場疫情讓很多歐美國家的人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同時很多人有時間停下手頭的工作去思考未來,隨著美國疫情的發展,哈佛大學的校長夫婦成為新冠病毒確診患者,說明了美國頂尖高校中新冠疫情已經開始傳播,顏寧所在的普林斯頓大學也受到影響
  • 看合成生物學如何顛覆人類認知
    看合成生物學如何顛覆人類認知 Deeptech
  • 從不會英語到哈佛學霸,華裔少年上演華麗逆襲之路!
    打消顧慮的最好方法,就是拿出實例,紐西蘭華裔小夥Ben的故事,就是一個能夠讓大家看清和了解紐西蘭教育的實例,從他的學習和成長軌跡中,你會發現紐西蘭教育中那些倡導人性之美的優秀閃光點。對於Ben來說,剛剛開始上學最難的就是聽不懂同學們在說什麼,「最難的就是語言和文化隔閡,你不知道同學們在說什麼,也無法和他們打成一片,那就容易被同學欺負。」後來慢慢長大了,Ben明白過來,其實被同學欺負與你的膚色和族裔沒有關係,關鍵是你要主動去融入同學的圈子,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慢慢地你就是他們中的一份子。
  •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難,請看完這些,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了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難,請看完這些,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了。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非常難,甚至會覺得有些堅持不下去了。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些場景,可能大家就不會這麼想了。來自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一位7歲男孩,雖然天生沒有雙腿,但是小男孩卻每天笑著面對生活,因為他有很多雙假肢,藉助這個他能夠走路,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很滿足了。
  • 看娜塔莉·波特曼是如何讓哈佛畢業生沸騰的
    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女神長得美,還學習好,是哈佛學霸一枚。五月,33歲的波特曼受邀在回母校哈佛大學在2015畢業典禮發表演講演講,這位2003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學霸影后講述了她曾經的心路歷程。她以「Make Your Inexperience An Asset」作為當天演講主題。
  • 什麼是生物學?
    什麼是生物學呢?我的學習來自百度百科的一部分生物 [shēng wù]具有生命活力的物體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生物學生物學又稱生命科學、生物科學,是一門由經驗主義出發,廣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學,內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構造、發育、功能、行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以及生物分類學等。生物也是初中開始必學的一門學科。現代生物學是一個龐大而兼收並蓄的領域,由許多分支和分支學科組成。
  • 什麼樣的申請條件,能被哈佛、耶魯、賓大、伯克利同時錄取?
    (大家也可以順便衡量一下自己與大佬之間的差距......)並開始著手用終極目標——哈佛的要求和標準來制定H同學的規劃計劃。儘管3.7的GPA和GRE325+的成績在老師們看來已然不錯,但這對於申請哈佛還遠遠不夠。成績優異的學生千千萬,夢想是哈佛的孩子也不在少數,但名校招收學生的數量卻如金字塔的頂尖。
  • 動物界的肌肉大佬,每一個都不好惹,畫成漫畫後更震撼!
    動物界有很多大佬們,是我們人類惹不起的。他們擁有著很多人羨慕的胸肌,腹肌。傲人的身材讓人甘拜下風,比如這隻白鯨。 就問你害不害怕?這騷氣的兄貴氣息,滿滿都是哲學的味道。
  • 來自生物學博士的憤怒:忽悠學生讀生物的專家教授們「害人不淺」
    生物學專業可謂是最為悲催的專業,各大985高校以高分招錄生物學本科學生,然後他們在畢業時才恍然大悟,要麼換行找工作,要麼無休止的讀研讀博,等到他們碩士或者博士畢業,會發現,還是不好找工作。還有一部分職位在生物高科技忽悠公司,儘管這類工作的薪水很難養得起家,競爭卻非常激烈,求職者擠破腦袋。不幸的是,98%的求職申請信沒有人會看一眼,就被扔到垃圾桶裡。生物學博士們是申請不到這種職位的。
  • 合成生物學頂級會議「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召開 行業龍頭凱賽...
    作為我國合成生物領域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會議,本屆大會吸引了數十位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投資機構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長張先恩、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 George Church、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工程和生物工程教授 Jay Keasling等眾多大咖雲集,共同探討合成生物學發展現狀及其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這年頭,不懂點生物學都看不懂理科生的浪漫了...
    這年頭,不懂點生物學都看不懂理科生的浪漫了.... 大學生活應該怎麼過? 她們想讓大家看到 生物學活潑的一面 於是「頭腦風暴」
  • 甜寵文|當我喜歡上你,我看你總覺得可愛無比
    短評:女主穿越成男主畫的畫裡的小精靈,作者對女主的各種描寫很細緻,調動了我的想像,男女主之間的互動相處也描寫得很溫馨。作者大大的腦洞真的是又大又可愛,一看文案我就心動了呢,男主真的是把女主捧在手心裡,整篇小說很治癒,喜歡這種類型的千萬不要錯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