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科普作家的數學家不是好畫家。
1969年時,23歲的哈佛大學數學系講師拉裡·戈尼克(Larry Gonick)每天的主要工作還是準備微積分課的講義。
儘管他從來都有顆不太安分的心,但那時他還沒想到,用不了多久,他將從事一個看似和數學毫無關聯的職業——漫畫家。
兩年後,戈尼克放棄了這份看起來無比體面的工作,甚至離開了數學界,憑藉自己出色的幽默感和繪畫愛好開始為《波士頓漫畫》撰稿。
漫畫成為了戈尼克的職業新起點,但受到數學背景的影響,他信仰理性和事實,涉獵範圍均為「非虛構類」——他畫過政治評論漫畫,給食譜繪過插圖,也為報紙的歷史板塊畫過注釋。
這幫他逐漸摸索到了將抽象的邏輯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竅門,再修飾以幽默,學知識和尋開心兩不誤。這為他日後的Cartoon Guide系列奠定了基礎。
戈尼克還曾在全球資訊網上發表過一部14期的連載漫畫《坎戴德在中國》,通過一個叫坎戴德的漫畫人物的視角介紹中國的發明創造。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和當時網絡技術的不成熟,現在連他自己也找不到這部連載漫畫了……
Cartoon Guide系列
在各個領域都施展一番拳腳後,戈尼克帶著豐富的創作經驗和紮實的學術知識進軍科普繪本業。
其實,早在1972年,剛剛成為漫畫家的他就曾出版過一本有關稅務改革的科普繪本。11年後,當帶著一本基因科普繪本重返市場時,他保留了「漫畫指南」(Cartoon Guide)這個系列名。
到如今,Cartoon Guide已經成長為由18部科普繪本組成的經典「IP」,內容涵蓋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憑藉嚴謹的科學知識、清晰的漫畫講解和幽默的內容設計在英語市場經久不衰。
例如1990年出版的《漫畫宇宙歷史》,至今仍在美國亞馬遜網站歷史百科類圖書中排名第41位,其經典性可見一斑。
除了讀者的高度認可,Cartoon Guide也獲得了業內人士的肯定。戈尼克先後獲得了哈維獎和墨點獎,兩個獎項均為繪畫類獎項,作為對其藝術創意的表彰。
坐擁如此令人驕傲的成績,戈尼克本人也毫無爭議地躋身著名科普漫畫家之列。
2019年,戈尼克的Cartoon Guide家族又添一名成員《漫畫生物學》。現在,這部在美國亞馬遜網站幽默科學類圖書中排名第22的科普繪本要和中國讀者們見面啦!
《漫畫生物學》
《漫畫生物學》是一本用漫畫形式介紹生物學的科學普及讀物。
生物是什麼?從小到看不見的微生物,大到大象、鯨……它們都是神奇生命的不同表現形式。
生物學就是研究生物與生命的科學。在生物學發展之初,生物學家的任務就是收集樣本,切開它們,比較分類。隨著顯微鏡的發明,生物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現在,人們已經對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同時仍然在不斷探索更多更新的邊界。
本書的兩位作者從微觀到宏觀,循序漸進地介紹了生命的各個方面。
從生命的本質——化學分子與元素說起,從構成生命的單元——細胞,以及細胞中和細胞間發生的各種生化反應,到控制細胞的遺傳密碼——基因,再到我們體內的各種器官、系統,以及整個自然界的物種分類、演化歷程等等,用漫畫為讀者勾勒出了生物學的全貌。
和原版一樣,中文版《漫畫生物學》全部由拉裡·戈尼克手繪漫畫組成,用充滿想像力的設計粘合科學論證的間隙。
當然,作為一本科普讀物,只有幽默是不夠的。
當然是具備正確的知識和清晰的講解才是硬道理啦!
這就要提到《漫畫生物學》的另一位作者——戴維·威斯納了。
戴維·威斯納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在是美國戴維森學院的一名微生物學教授,主要教授基礎生物學、微生物學等課程。他一直致力於病毒學方面的科普,現在是美國《福布斯》雜誌的醫學/生理學顧問之一。
有了威斯納作專業生物學加持,再加上戈尼克「畫」繁為簡的繪畫功力,《漫畫生物學》在幽默之外更是保證了講解清晰、圖表完整。
這是一本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懂了的趣味生物書。
無論你是剛剛開始學習生物學,還是在離開學校多年後想要溫習,或者僅僅是好奇生命如何運作,這本書都能讓你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