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大學裡哪個專業最為悲催,生物學敢說第二,沒有哪個專業敢說第一。
生物學專業可謂是最為悲催的專業,各大985高校以高分招錄生物學本科學生,然後他們在畢業時才恍然大悟,要麼換行找工作,要麼無休止的讀研讀博,等到他們碩士或者博士畢業,會發現,還是不好找工作。
有一名海外留學的生物學博士在論壇一頓吐槽,稱自己入了生物學的大坑,放棄吧有些可惜,不放棄吧又萬分糾結,就像雞肋一般,以至於發出憤怒的呼喊:那些忽悠學生讀生物的專家教授們,你們害人不淺!
如下便是其吐槽的全文。
生物專業到現在也沒有形成一個規模化產業,大部分生物學人才只能往高校,科研院所扎堆。經過多年的培養,各類高校出產的生物畢業生,早已供大於求,尤其以生物學博士為甚。有數據顯示,在美國擁有生物博士學位的中國大陸籍人士都有數十萬之多,這麼多的人才,哪裡有地方可「消化」?
不論是人還是物,一旦被過剩,就會很悲慘,難逃被拋棄的命運。被過剩的生物博士們,怎麼能夠不悲催,怎麼能夠不喝西北風?
與生物專業有關的職場上,生物技術員實驗員一類的工作機會比較多,也相對穩定一些。這類職位一般只要求學士碩士學歷,主要分布在醫學院,醫院,與生物相關的系,實驗室和研究所等。還有一部分職位在生物高科技忽悠公司,儘管這類工作的薪水很難養得起家,競爭卻非常激烈,求職者擠破腦袋。不幸的是,98%的求職申請信沒有人會看一眼,就被扔到垃圾桶裡。
生物學博士們是申請不到這種職位的。即使博士們英雄競折腰去申請,真心實意的想做好這份工作,當螺絲釘,還是會不幸地被告知:您大博士,學歷太高,這底端中端的工作,多麼不適合您,您應該去做更高端的工作,高端更適合您。
高端的生物專業職位,如鳳毛鱗角,僧多粥少,競爭無法想像的激烈,眾多的博士們與之無緣。博士們經歷了多年的煎熬後,猛然發現自己被過剩了,國外找工作無望,海歸早已經沒有位置,也是無望,被社會被職場拒絕於門外,被迫懷才不遇。
剩下的生物博士們,只能繼續無窮無盡的校園生活。他們繼續打點小工,看導師臉色行事,無休止的做實驗,發文章。他們繼續過著苟且的日子,成為校園裡最憋屈的一族,他們生活不穩定,在不同的生物學院,醫學院,在不同的實驗室轉來轉去,搬家來搬家去。
在實驗室導師們博導們的忽悠下鼓勵下鼓動下,拿著低薪,過著博士後級的老年學生生活,無可奈何的侃崇高侃理想,為科學為真理而奮鬥終身。直到有一天,手腳不麻利不光靈了,被老闆開掉。
忽悠專家早就說過,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20世紀末,生物很熱很流行,成群結隊的一批又一批的國人,前赴後繼,溜到發達國家學生物,攻讀生物大博士。北大清華等的生物專業,一段時間非常火爆,錄取線出奇的高,不少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都被「忽悠」到生物專業成為生物博士,不得不度過苦逼的人生,那些當年有志於生物科學而被拒於門外者,你就偷著樂吧。
如果你正在學生物,拿到了或快拿到生物博士學位,如果生物職場無望,趁早轉身轉行,早轉早脫離苦海。即使您的生物博士學位含金量極高,文章一大串,什麼《自然》《科學》《細胞》大文宏文,如雷貫耳,如果不能轉換為工作,幫你找到飯票,那都是風都是浮雲。如果你在國外找工作無望,海歸無岸無門無大樹可靠,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早轉行轉身早超生,畢竟要討生活要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