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又出9.5分神仙綜藝,年度最佳終於來了

2020-12-26 網易公開課



要說誰是國內最好的綜藝,可能沒有答案。


但要說「膽子最大」的,看看給嘉賓的待遇就知道了:


居然敢讓有煌煌六百年歷史的紫禁城,在節目上當「弟弟」?



星光璀璨的邀請名單上,有故宮、西安碑林、蘇州古典園林、布達拉宮、莫高窟、秦始皇帝陵、曲阜孔廟孔林孔府、三星堆、安陽殷墟……


六百年歷史的紫禁城,作為最年輕的「嘉賓」,第一個登場


故宮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資歷」最老的安陽殷墟,歷史長達三千三百年。


寶藏節目,寶藏文案


能搬來這麼多重量級嘉賓的綜藝,也許只有它:


《國家寶藏》。



第一季和第二季,在豆瓣被打出了9.1的高分。


兩年後,第三季歸來,開播三期,拿下了9.5分。


開播不到20天,在B站就收穫了967萬播放量,15萬多條彈幕。


滿屏都是期待


在這檔綜藝裡,我們得以跨越千年,與祖先對望,與文明對話。



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紫禁城落成。


北京城裡,無數使團齊聚,準備慶賀大明即將舉行的遷都儀式。


萬國來朝的景象之下,還藏著一群不速之客:帖木兒帝國的使團。


帖木兒帝國曾率軍東徵大明,這次前來,又派兵襲擾碼頭,想搶奪商船上的寶物:新式火器。


他們認定,明朝遷都,是為了與帖木兒帝國開戰,新式火器,則是制勝關鍵。



這些小動作,被明朝外交家鄭和(靳東飾演)盡收眼底。


打退襲擾商船的帖木兒士兵後,鄭和主動登門拜訪,送上了金瘡藥,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帖木兒使者面色尷尬,結結巴巴地說:明白,貴國喜歡禮尚往來。



鄭和言談間盡顯大國風範,主動邀請使者一起秉燭夜遊。


行至碼頭,氣氛劍拔弩張。



鄭和正在介紹下西洋貿易的成果,卻被帖木兒使者粗暴地打斷了:


「你們分明是以貿易為由,伺機入侵各國!」


他氣急敗壞地指著一直藏在紅布下的器物,厲聲質問:你敢說,這紅布下面,不是最新式的火器嗎?



鄭和閒庭信步地走到紅布面前,正要揭曉謎底,卻被帖木兒的刺客團團包圍。


刀劍叢中,鄭和聲色俱厲,歷數帖木兒國的種種罪證:扣留大明使臣,率軍徵討大明,在大明國土上肆意妄為……


「我大明從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



話音一落,數名大明士兵從天而降,局勢立刻扭轉。


在帖木兒使者驚慌失措的注視下,鄭和上前,揭開了紅布。



紅布之下,根本不是什麼火器,而是這尊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鮮亮的青色繪出了澎湃的海浪,寓意著壽山福海、江山永固。


這尊瓷器來自景德鎮,奪目的青色,卻來自遙遠的中東:


繪製出青花紋路的顏料,名為蘇麻離青,產自帖木兒帝國以西的波斯地區。



此前,帖木兒帝國從中阻撓,陸路貿易不通,鄭和只得多次下西洋,輾轉從海上絲綢之路帶回來一批蘇麻離青。


明朝想要重啟陸路貿易,再現絲綢之路上商旅往來、絡繹不絕的繁榮景象,帖木兒等沿途國家,都能從中獲益。


何謂禮尚往來?


「若貴國遞來的是蘇麻離青,大明自當回以瓷器。若貴國遞來的是不安分的心思,大明就只能回以火器。」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是獵槍」


至此,《國家寶藏》藏了三季的秘密也終於揭開:這尊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憑什麼成為「國家寶藏」的品牌標識?


「藏」字中的瓷器,正是這尊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它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無數工匠智慧的結晶,更宣告著這個文明古國的偉大氣魄和胸懷。


它身上的海水江崖紋,沿用至今,在2014年APEC歡迎宴會上,裝點了各國領導人同一穿著的中式服裝。



「山水相依,守望相護。」


六百年滄海桑田,而巍巍古國的雍容氣度、泱泱華夏的驕傲與自信,仍一脈相傳。



秦始皇陵兵馬俑,也許是我們最熟悉的文物。


氣勢磅礴的地下軍隊,宣告著「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豐功偉績。


按照密度估算,秦始皇陵裡的秦俑有八千多尊。


數量雖多,但千人千面,每一尊都獨一無二。



賦予他們個性的,不止有長相上的細節,還有一些藏在細微之處的密碼:


以跪射武士俑為例,在他的胸前,刻著一個纖細卻清晰的「朝」字。


秦律規定,製作者需要在作品上留下名字,方便責任落實。


這位工匠將名字刻在如此顯眼的地方,可見對這尊作品十分滿意。



公元前221年,這個名叫朝的年輕人,應徵成為陶工,前往鹹陽。


朝本可以不來的,他的父親曾立下戰功,為朝換來了百畝良田,期盼著他能衣食無憂地度過一生。


但朝想來,他與父親已經十年沒見面了。


秦律嚴格限制人口流動,只有應徵,他才能從萬裡之外的家鄉,來到父親如今所在的鹹陽。



可眼前的「父親」(沈騰飾演),無論相貌、體格還是飲食習慣,都與記憶中截然不同。甚至連家中有幾位親屬,都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朝立刻抄起弩箭,大聲質問對方到底是誰,為何要冒充自己的父親。



沒想到,這個「假父親」卻眼含熱淚,告訴了朝一個噩耗:


朝的父親為了保護自己,早已在戰場上犧牲,臨死前仍在念叨著兒子。


為了報答救命恩人,十年來,「假父親」奮勇殺敵,將得到的一切軍功、良田,都留給了朝。


同時,他和朝的父親一樣,也清楚地知道:只有天下一統,才能結束這充滿死亡的亂世。


浴血奮戰,為了家,更為了國。



此時的朝,早就泣不成聲。


父親已不知埋骨何處,朝只能拿起手中的工具,一下下地,在陶俑的臉上,描摹出記憶中父親的樣子:


身材高大,好像是方臉,還有兩撇小鬍子……



最後,他一筆一划地,在「父親」胸前的鎧甲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朝。


故事雖為虛構,但誰也無法否認,每一尊秦俑,都曾是兒子、父親、丈夫,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他們在提醒著後來人,成就大一統偉業的,並非是始皇帝自己。


而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普通人。



節目中,文物攝影師趙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瞬間:在一次拍攝中,他看到兵馬俑的臉上,留有一枚指紋。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靜止,來自兩千兩百年前的這枚指紋,讓面目模糊的先民,隔著蒼茫的光陰,忽然站在了後來人面前。


兵馬俑唇部的指紋,清晰可見


提及當時的震撼和感動,趙震幾度落淚。


這八千尊秦俑,不僅是文物,更是篳路藍縷、託舉起整個國家的祖先。


他們或許不曾留下太多的記載,卻早已化為日月、草木,隨著他們留下的耀眼文明,融進了我們的血脈。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俑無名,山河即名。



矗立於世界屋脊之上的布達拉宮內,供奉著一尊特別的塑像:


一位身著中原服飾、雍容華貴的年輕女性——


文成公主。



一千三百年前,年僅16歲的她來到吐蕃,為雪域高原帶來了佛教、文學、天文、歷算,還教百姓紡織、造紙、建築……


終此一生,她都沒有再回到家鄉長安。


光陰荏苒,斯人已逝,但這片離天空最近的土地上,從不缺「文成公主」的故事。


1967年的北京師範大學裡,有六千多名本科生。


陽光開朗、多才多藝的次旺俊美,是其中唯一一名藏族學生。



在一次宣傳活動中,他與漢族姑娘張廷芳相識。


從相識、相知再到相愛,1971年,兩人終成眷屬。



1972年,張廷芳與次旺俊美一起,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她知道,把西藏的教育搞好,一直是次旺的心願。


儘管不知道前方會有多少艱難險阻,但「只要我們倆在一起,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節目中,張廷芳謙虛地說:「我遠不能和文成公主相比……她是為了民族大義,我是為了愛情。」


話雖如此,但兩位年輕人的生活中,絕不只有風花雪月。


一到西藏,他們就立刻投入了教育工作,次旺俊美被分到自治區師範學校藏文教研組,張廷芳去了漢文教研組。


當時,她的學生都是藏族人,完全沒有漢語基礎,甚至連一本正式課本都沒有。


辛辛苦苦教了一周,學生們卻說「一個字都聽不懂」。



張廷芳沒有氣餒,拉上丈夫次旺俊美,一起編了漢字、拼音、藏文注釋「三合一」的教材,拿身邊的小事做例子:逛街、上課、看電影、找朋友……


有了好的教材,學生們的漢語能力終於開始提升。



1983年,張廷芳和次旺俊美,加入了西藏大學籌備組,為了早日讓世界屋脊上矗立起高等學府,日以繼夜、廢寢忘食地工作。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1985年,雪域高原上第一所高等學府,西藏大學,終於成立。


兩個人的生命,自青春年華開始,就與藏漢交流、教書育人、文化保護,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再也沒有分開。



這對雪域高原上的伉儷,被人們稱為「當代的文成公主」和「當代的松贊幹布」。


千年歲月裡,人們懷著對文成公主的懷念和感激,一遍遍給她的塑像塗上新彩。


而這份文明交流、藏漢和睦的精神,也由一代代後來人,薪火相傳,在雪域高原上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無需追問他們因何偉大,又因何不朽。


江河可鑑,雪山為證。



《國家寶藏》的總導演於蕾,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及文物和歷史,可以幫助我們解答許多終極問題:


我們為什麼是我們?


中國人為什麼是這樣?


我們為什麼以現在這種生活方式存在?


看著《國家寶藏》裡的一幕幕、一句句,或許,我們可以窺見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群文物工作者,幾十年如一日,與六千多箱、幾十噸碎瓷片打交道,一片片拼接、修復,只為恢復歷史的原貌,重現祖先的智慧,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年輕的清代女科學家王貞儀,面對外國傳教士的挑釁,擲地有聲地回答,「我們這兒,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這個民族,從不缺乏仰望星空的人……



有人評論說:外國人去博物館,是看文物。中國人去博物館,看的是祖先。


這是只有中國人才能拍出來的綜藝,無法抄襲,也很難借鑑。


這其中的內涵,我們世世代代,早已打磨了上千年。


一句千年得,一吟淚雙流。



正如《國家寶藏》延續三季的那句開場白:


「我們是一檔年輕的節目,我們究竟有多年輕?」


「上下五千年!」

相關焦點

  • 央視又出9.5分神仙綜藝,年度最佳終於來了
    兩年後,第三季歸來,開播三期,拿下了9.5分。開播不到20天,在B站就收穫了967萬播放量,15萬多條彈幕。鮮亮的青色繪出了澎湃的海浪,寓意著壽山福海、江山永固。這尊瓷器來自景德鎮,奪目的青色,卻來自遙遠的中東:繪製出青花紋路的顏料,名為蘇麻離青,產自帖木兒帝國以西的波斯地區。
  • 年度最佳綜藝排行榜,《這就是街舞2》僅排第四,黃渤奪冠!
    馬上就要過年了,漫長的年假裡,適合重溫一下去年沒來得及看的好電影、電視劇和綜藝。今天,小編整理了這份年度最佳綜藝排行榜,供大家參考。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和轉發哦。第八名:《樂隊的夏天》,豆瓣8.7分。像新褲子等樂隊,通過節目而圈了不少粉,身價同時暴漲,但歸根到底,在影響力上,這些獨立樂隊自然是小眾的存在,想成為一支偉大的樂隊,不僅需要機會,更要有天賦,能創造出一系列牛逼的經典作品。太難了。第七名:《央視2019主持人大賽》,豆瓣8.8分。央視的風格是簡單粗暴,單刀直入,沒有半分注水,這在當今的競技綜藝界簡直是一股清流。拿到好評,自然不足為奇了。
  • 2020年度最佳綜藝,為什麼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
    2020年度最佳綜藝,為什麼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大家相對過得比較沉悶。但夏天裡這檔頗具特色的新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著實讓大家痛痛快快地嗨了一把。《乘風破浪的姐姐》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場綜藝狂歡,還有太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所以,2020年度最佳綜藝,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你說是不?讓娛樂更多價值,讓生活更多樂趣!*.*一起看戲,一起嗨*.*猛戳下面更精彩>>>民間桌球高手都有哪些土法絕技?
  • 央視9.5分神仙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你看了嗎?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央視2020的開年暖心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8分。目前已經更新了九集(共十二集)。 《人生第一次》顧名思義,就是講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節點,所要面對的「第一次」挑戰。這部紀錄片的創作團隊也是《人間世》的團隊。與之前不同的是,《人生第一次》的每一期都請了一位明星作為主講人,講述片中的故事。
  • 燃爆B站的「國寶」級綜藝,開播9.5分,網友:不愧是央視出品!
    果然,央視一出手就是爸爸。《國家寶藏》,從2017年到現在,足足火了4年。更牛的是,這部「神綜」,別的國家抄不來,頂多模仿個皮毛。今天,趕著新鮮度,和大家聊聊這部央視「神綜」。這部綜藝有多牛?看陣容就知道。王菲、沈騰、段奕宏...別的綜藝花錢請不來的大咖,到這兒,不收錢也要搶著參加。
  • 9.7分神仙綜藝,Henry終於出圈了,不愧是「音樂天才」
    隨著Henry版《Believer》的火爆,該視頻背後的綜藝終於火了。《begin again》(《再次出發》)是韓國的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該視頻正是出自這檔節目的第四季。《再次出發》雖然熱度不算高,但百分百的神仙綜藝。Henry參加了三季,第二季和第三季豆瓣評分9.6,這一季9.7,87.2%的人打出了5星好評。
  • 《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重磅推出,好久不見的董卿終於回央視螢屏了
    《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重磅推出,好久不見的董卿終於回央視螢屏了據央視綜藝官方消息,暫停了兩年時間,備受觀眾期待的央視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第3季即將回歸電視螢屏。《朗讀者》是中國電視文化類綜藝節目中的典範,帶動了經典文學作品全民朗誦的熱潮。那些來到《朗讀者》節目中嘉賓,通過朗讀好作品,分享文學作品中人和故事,在觀眾看來仿佛穿越時光,至今聽來依然鮮活動人。正如有網友評論:「不論時光流轉,回頭再看《朗讀者》,依然讓我們熱淚盈眶。」
  • 《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重磅推出,好久不見的董卿終於回央視螢屏了
    《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重磅推出,好久不見的董卿終於回央視螢屏了據央視綜藝官方消息,暫停了兩年時間,備受觀眾期待的央視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第3季即將回歸電視螢屏。2017年6月,《朗讀者》第一季獲得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2017年12月,《朗讀者》第一季還獲得2017中國綜藝峰會匠心盛典作品,董卿個人也獲得年度匠心製片人稱號。可以說一經推出就好評不斷,多次受到表彰。
  • 豆瓣評分9.5,這部下飯綜藝厲害了!
    前兩天,有部評分9.5的神級下飯綜藝完結了,我真真是意猶未盡。
  • 《小小的追球》豆瓣8.9高分收官 《人民日報》點讚「年度最佳綜藝」
    這檔齊聚明星成員,以實際行動聚焦環保的綜藝節目,不僅收穫豆瓣8.9的高評分,奪得「年度最佳綜藝第四」的好成績,還獲得《人民日報》官網客戶端發文點讚。不僅如此,《小小的追球》還在一期期節目中,給出了最簡單的環保「操作指南」——借用步數監督官《神武4》白無憂的「步數考核」任務,明星嘉賓的身體力行,在下海前謝絕防曬霜的決定,少用塑膠袋、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每天減少用電等種種簡單可見的環保號召,都以最溫和的方式告訴觀眾可以在生活中做到力所能及的改變。「再見了《小小的追球》,再見了我熱愛的大自然。
  • 9.7分神綜回歸,又一部我們抄都抄不對的綜藝
    經常看到很多人在網絡上求推薦,電影、電視劇,但是綜藝節目會比較少,可能是因為很大一部分綜藝,沒有內容質量,勾不起大家觀賞的欲望。其實綜藝節目也可以出神作。大逃脫 第三季대탈출3 從18年第一季開播以來就佔據了「神級韓綜」的地位,第一季9.4,第二季9.5,第三季9.7。
  • 聽說《青春環遊記》被評為2020年度最佳綜藝,室外版王牌真心好看
    聽說《青春環遊記》被評為2020年度最佳綜藝,嗯,有點像室外版王牌,但真心好看,笑點很多聽說《青春環遊記》被評為2020年度最佳綜藝,嗯,有點像室外版王牌,但真心好看,笑點很多聽說《青春環遊記》被評為2020年度最佳綜藝,嗯,有點像室外版王牌,但真心好看,
  • 央視出手就是9.5!《國家寶藏》時隔2年回歸,好看到停不下來
    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闊別了兩年,《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來了!剛播出第一期,就在豆瓣獲得了9.5的高評分。以換得製作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的原料蘇麻裡青,這樣的想法坦然託出。成為國寶守護人的明星一個比一個大腕,也只有央視才能有這樣的大手筆來做綜藝了
  • 9.5分神作抄成了4.6,丟不丟人吶?
    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很有儀式感的人,吃飯的時候需要看著綜藝下飯。 看夠了《吐槽大會》、《奇葩說》這種一群人嘰嘰喳喳的綜藝,我這次隨手點開了一個素人改造的綜藝《你怎麼這麼好看》。 這下可好,看完之後,氣得我吃不下去飯了。
  • IGN公布2018年度遊戲大獎提名:戰神、大鏢客2或爭年度最佳
    來源:企鵝號 遊譯者IGN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遊戲娛樂媒體,一直有著評選年度最佳遊戲的傳統,其年度評選也是備受業界和玩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 2018年度人氣最佳華語男歌手,投票開始
    2004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並演唱歌曲《龍拳》。2005年,憑藉動作片《頭文字D》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200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2010年,入選美國《Fast Company》評出的「全球百大創意人物」。2011年,憑藉專輯《跨時代》再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並且第4次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 ;同年主演好萊塢電影《青蜂俠》。
  • 我終於看著《虹貓藍兔七俠傳》從4.0分回到了9.5分.
    這幾天一直有朋友來後臺留言,跟我說,《虹貓藍兔七俠傳》終於從4.0分,回到了9.5分。兜兜轉轉,回到了最初的巔峰。這部國產精品,中間走了好漫長的一條路呀。「當年那批90後長大了,他們殺回了豆瓣。「事實上,兩年前我就說過,這一部動漫一定能回到9.5分的。
  • 評選近十年來的年度最佳遊戲,今年的年度最佳是...?
    TGA,有著「遊戲界奧斯卡」的美譽,是全球遊戲行業含金量最高的大獎。R星《荒野大鏢客》的續作,R星旗下唯一可以跟GTA系列媲美的一個遊戲系列。B社旗下最聲名遠揚的系列無疑是《上古捲軸》,論年度最佳,老滾五必須擁有姓名。
  • 迪士尼·皮克斯《心靈奇旅》全國熱映,全平臺口碑年度最佳
    12月25日,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品的年度口碑巨製《心靈奇旅》(Soul)現正全國熱映,收穫全平臺超高評價,豆瓣9.2,貓眼
  • 「神仙打架」、「百仙論藝」舞蹈綜藝何以掀起風暴,燃爆螢屏?
    ,第一季豆瓣評分定格在9.2;第二季剛播了三期,評分躍升為9.5,「神仙打架」成為「百仙論藝」,作為一檔電視綜藝節目,實屬不易。中國電視金鷹獎和上海電視白玉蘭獎各有側重,本年度同時將「最佳電視綜藝節目」頒給《舞蹈風暴》,某種程度反映了業界對它的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