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等》:戳中的是韓國社會的哪個痛點?

2020-10-12 韓影書
<圖片2>

從哪個角度去看,《4等》都不是一部具有票房賣相的電影。事實上也是,2萬多的觀影人次,部分還得衝著鄭址宇的名聲來的。
但它還是入圍了今年百想的最佳影片。我當時說,夾在《局內人》《老手》《暗殺》《東柱》中,它就是陪跑者。
從眾多電影裡,能成為這1/5已經不易。陪高手打擂,本身功夫也是過硬。

那麼,《4等》高在哪裡?
高在,它戳了韓國社會的一個少有導演去碰的痛點。

從題材上看,《4等》很容易讓人迷惑:體育?勵志?家庭?官宣定的是:劇情。
的確,相對於眾多體育題材類韓影,它呈現的體育很不純粹,也根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勵志片。

以上所有,都不過是一層層裹布,把布撕去,藏著的,是一把劍。

媽媽為什麼讓孩子去學遊泳?並且在孩子放棄遊泳後歇斯底裡?
她先後親口說出了兩個原因:
一個是:你想永遠這樣生活嗎?
二個是:想讓孩子通過遊泳進入大學。
沒有以上這兩句深植媽媽思維裡的話,這部電影就不存在了。

成績的4等(第4名),則刺痛著媽媽的安排。
原來有句話說,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是誰。真實的賽場上,第4名也是尷尬的存在。
名次的重要性,一如韓國社會階層的堅固性。
絢麗的韓劇、多彩的韓影籠罩下,很容易讓我們忽視對韓國這一問題要的延伸關注。

<圖片3>

以下是影片之外,有必要了解的韓國社會背景。▼

1961年樸正熙掌權韓國,他的最大貢獻可以凝練成一個詞:「漢江奇蹟」——這個韓國經濟和社會的大詞,起點締造者正是他。
幾十年的極速發展,韓國社會已經洗牌就緒。

2016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官方報告顯示,2013年,韓國前10%上流階層的收入佔整體收入的比重為45%——這是亞洲國家中的最高值。

2015年1月,韓國輿論振興財團針對本國社會的不公平問題,抽去1000份問卷調查,44%的人認為「非常同意」,51%的人認為「比較同意」。

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將社會分為下、中下、中間、中上、上五個階層。

與此對應的是,如今在韓國還有一個社會熱詞叫「2030代湯匙階級論」,它根據父母的經濟狀況,將年輕人分成了金湯匙、銀湯匙、銅湯匙、土湯匙4個階層。

前段時間,本博還發了一篇《中國青年遠比韓國青年樂觀》的調查報導。在針對「您是否相信未來在工作中通過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階層或社會地位」時,48.9%的中國青年選擇了「完全可以」,韓國青年只有16.6%的人選擇了這項。

以上種種,在「漢江奇蹟」50年後,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階層固化嚴重」。

回到電影中——
孩子的家庭屬於哪種?中下(開的汽車等種種細節),4等階層。
孩子屬於哪種?土湯匙,4等湯匙。

父母無力改變的,都想通過孩子去改變,或者希冀孩子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不要讓孩子像自己這樣生活著。

遊泳,是媽媽抓住的稻草,和等待黎明的精神支柱。
孩子放棄遊泳後呢?就能明白媽媽為什麼說「相對於孩子得第4名,放棄讓她更傷心」了吧。因為,第4名尚且有希望往前走。

哥哥放棄後,媽媽又抓住弟弟,稻草換成了學英語。
好在,短暫的任性後,孩子又重新進入了泳池。
因為,他遲早要進入社會的泳池。

<圖片4>

和此對應的是,爸爸對此倒顯得漠不關心,甚至教練也說「是媽媽的貪心」。
因為,他們分別作為記者、作為運動員,都是敗身而退,人到中年,早已失去了鬥志。
韓國這樣的大叔真的好多。唯有辛苦的媽媽,還在針尖式的盯著孩子的未來。
一個例子:媽媽去寺廟祈禱,給大兒子許下的願望是拿到獎牌,給小兒子許下的願望是考上大學,給爸爸許下的願望是身體健康——對他事業上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身體好好的,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就行了。

「哥哥,當第一名是什麼感覺?」
如同土湯匙的人問一等的人:含著金湯匙是什麼感覺?

縱然社會就是個固若金湯的大泳池,但也得拼命往前遊,才能取得成績和地位。
難,也要改變不是嗎?
這就是《4等》。

如同拍攝《快樂到死》、《銀嬌》,這就是鄭址宇,鏡像總是平緩隱忍,但又總不安於表達的是一個隱忍的態度。
所以有了《4等》這把懂者覺疼的劍。
如果你還沒看影片,帶著上面這些背景去看吧,想必會覺得它是如此讓人動容。

…………我是一條分割線,下面慎看…………

如果你已經看完,不妨回味下這幾場戲:
——為了孩子,媽媽先後去了教堂和寺廟兩個截然不同的祈禱地。
——孩子說要放棄遊泳時,媽媽的再三確認和隨後的發飆,演技心疼。
——媽媽隨後去找教練時,態度的糾結和無助。
——孩子重新選擇了遊泳,媽媽為什麼說孩子是小偷,以及面對孩子說「只要我拿到第一名媽媽才高興嗎?只要我拿到第一名什麼都無所謂嗎」,媽媽的複雜表情。

✎原創撰文:@韓影書 ©著作權所有
個人之見,理性討論。多謝。

相關焦點

  • 戳中痛點?韓國瑜政見會的一句話,令蔡英文當場臉色大變!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到今天為止,臺灣地區選舉的三場政見會圓滿結束,在前不久的首次電視政見發表大會中,宋楚瑜和韓國瑜的表現很不錯,但是蔡英文的表現卻讓許多臺灣民眾都詬病,既沒有看到她的政見,又沒有看到她自身的素質。
  • 銀河補習班戳中了觀眾淚點卻沒有戳中社會痛點
    其實,單從藝術來說,好看、感人就夠了,但是,電影並不單單應該是藝術,還應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力量,有社會意義是對電影最高級的褒獎,同時,在當下的中國,成為現象級電影應該具備的最關鍵的因素。從監獄裡出來,把兒子培養成一名受人尊敬,成為社會棟梁的人成為他的人生目標。
  • 小豬佩奇社會人:戳中「中國式家庭教育」的7大痛點!
    來看看社會人小豬佩奇一家的家庭生活,可謂戳中了中國式家長的七大痛點!最好的教育是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佩奇的媽媽絕對值得大多數媽媽學習。她從來不生氣,永遠和顏悅色,不慌不忙,就算不高興也只是一小會兒,甚至從來不大聲講話。
  • 韓國自黑的《整容液》,真的戳到現實痛點嗎?
    對現代社會中人類貪婪的洞察,才真正戳心。這次動畫電影的改編,就企圖抓住這點。女主藝知,一個非常刻板印象的醜女。職業是演藝公司的一名化妝師,她服務的女明星雪璃,是位惡劣的蛇蠍美人。雖說錢難賺屎難吃,但還是得感嘆一下藝知的強大內心。
  • 《半澤直樹》2 簡單粗暴戳中社會的痛
    來源:北京青年報3分鐘一高潮,5分鐘一轉折,10分鐘一次歇斯底裡 《半澤直樹》2 簡單粗暴戳中社會的痛◎連城「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因而,《半澤直樹》第二部中,半澤直樹代表的證券子公司對銀行母公司的對抗,可以說是「泡沫一代」(代表為半澤直樹)和「迷失一代」(代表為半澤的屬下森山)兩代人結盟,對「抱團一代」發起對決。在小說中,半澤對於這三代人有著非常精彩的剖析。他說,「抱團一代」工作只是為了自己,當這些人忘掉了工作為社會這個大原則的時候,他們就會一味地利己。
  • 戳中現實痛點,「她時代」火出圈
    整個綜藝圈、影視圈甚至整個社會,都在颳起一股「姐姐熱」的討論風潮,創作人只要敏感地抓住女性面臨的生活困境、生存痛點,從作品中傳遞一份輕盈面對的心態,呼籲女性用積極態度和行動去解決問題,釋放自我價值和力量,這樣的作品必然會火。南都記者嘗試用數據盤點7月最能打的劇集和演員,也請來電視領域資深專家冷凇老師為大家分析這個暑期檔的「她時代」現象。
  • 官博發聲,長篇大論力挺肖戰,戳中「設局人」的痛點
    官博引用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家項飆說過的一句話,拋出了「利益」這兩個字。時至今日,所有人都知道:肖戰所經歷的這場風波是有人故意而為之。這個從風波一開始就反覆強調、卻很少有人信的事實,如今終於成了人盡皆知的秘密。從一開始,「設局人」就是以利益為出發點。
  • 《天下無拐》:這個痛點不僅必須戳,還要經常戳
    我國的人口拐賣高峰期出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社會的進步、法治的加強以及相關公益的推展,拐賣人口的立案數量整體下行,但以「梅姨」為代表的人口販子仍然逍遙法外,並對每一個家庭構成潛在的威脅。以片中高峰父子為例,人口販子針鋒相對地將觸手伸進了打拐刑警家庭,可見此類犯罪的囂張和兇險。而每一個被拐兒童的身後,不僅是他們前途未卜生死不明的黑暗人生,還有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 海萍1句話戳中海藻痛點!蘇淳1語道破社會觀念!他倆才是明白人
    該劇主要講述了在房價飆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歷經的種種波折的故事。年少不懂宋思明(張嘉譯飾)與海藻的愛情,初看這部劇時,很羨慕宋思明(張嘉譯飾)對海藻的愛。海萍1句話戳中海藻痛點那是他社會職位賦予他的,他今天在位今天有,明天出點兒事,不就什麼都沒有了?」
  • 《斷舍離》中理智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斷舍離》中最勵志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斷舍離》和山下英子山下英子出生於動靜,是點福利時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
  • 天貓國際戴森吹風機,完美戳中消費者痛點
    戴森旗下品牌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特別是號稱吹風機界中「勞斯萊斯」的天貓國際戴森吹風機,甚至一度被中國消費者買斷了貨,以至於非法代購流行,還出現了各種高仿品,乃至假冒偽劣產品。天貓國際戴森吹風機新增柔和風嘴、智能溫控、快速幹發、還能獨自一人造型更是完美戳到了消費者們的痛點。從結果來看,天貓國際戴森吹風機主要實現了五個目標:一、用大風量取代高溫來讓頭髮速幹,不傷頭髮;二、提升安全性、不扯頭髮;三、改善手感,轉動方便;四、「感覺」噪音小了;有人說天貓國際戴森吹風機其實更耗電?你說噪音只是「感覺」上小了,實際上沒小?
  • 「進口藥一針70萬」戳中新藥研發痛點
    而在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地,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也屬高價。如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美國為1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7萬元)一劑;在日本的藥價為1.670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02萬元)。作為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疾病的特效藥,藥企在藥物的原材料、研發成本等方面投入甚巨,這款藥在國內又處於市場壟斷的位置,從而讓這款藥成了「天價藥」。
  • 《半澤直樹》2 簡單粗暴戳中社會的痛
    而銀行高層如大和田常務、三笠副行長則屬於「團塊世代」出生的人,他們一出生就碰上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好時代,佔盡好處,結成了腐敗和自私的「抱團一代」,拉幫結派,唯利是從,半澤這樣形容他們:「頭腦中只存在誰的地位比較尊貴這種簡單的構圖。在行內時專橫跋扈,以社會精英自居,可一旦遇到比自己位高權重的人物,便立馬放棄自尊,極盡奉承之能事。」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這到底戳痛了誰的痛點? 我們不妨先來梳理一下劉瑜教授演講的中心內容:當前「軍備競賽」模式的教育,「踩踏式的競爭」,導致了普遍的焦慮、抑鬱症、空心病,「自我」愈發被壓抑,生活愈發平庸無趣等問題,劉瑜教授呼籲要擺脫迷茫和焦慮,不妨先從「堅定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開始。以此為起點,去看看自己喜歡什麼,去試錯,去重來。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競賽執念,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 16萬人打出9.3分的甜喪劇,戳中了你的哪個點?
    操蛋的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青少年、遠方未知的危險和驚喜以及老房子著火一般的愛情悸動精準地戳中了觀眾們的痛點。哪個在工位上窩出了肚腩、熬成了禿頭的社畜沒幻想過經歷這樣一場混亂又瘋狂的出走呢?此前放出的預告片中只有詹姆斯中彈倒地的場景,新海報中艾莉莎雖然身著婚紗卻始終形單影隻,再加上鏡頭中一閃而過的骨灰罐和刻著名字的子彈頭幾乎已經坐實了艾莉莎「喪偶」的猜測。
  • Running Man:剽竊風波後迎來新PD,卻戳中金鐘國和宋智孝痛點
    前不久,韓國綜藝《Running Man》再次剽竊風波,事件起源是在第449期《歸來的劉姆斯邦德》中,製作組抄襲了韓國人氣漫畫《Money Game》。由於劇情設定實在是過於相像,都是參與者獨自生活在固定空間中,在規定時間內爭取大額獎金,期間可以使用獎金購買用品,價格和現實中的大為不同。
  • 孩子走失,《親愛的,你在哪裡》戳中了「中國式家庭」哪些痛點?
    劇集並沒有局限於講述「丟孩子、找孩子」的破案過程,而是以「孩子丟失」為引線,牽引出婆媳矛盾、姑嫂衝突、夫妻誤解等各種隱藏在中國式家庭背後的情感痛點,以極盡真實的敘事手法力圖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感。 戳痛點:捕捉「中國式家庭焦慮」 《親愛的,你在哪裡》描寫了媛媛失蹤之後
  • 《三十而已》這部戳中痛點的電視劇,有多少女人踩過裡面坑
    《三十而已》這部以女性為題材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觀眾們的熱議,劇中王漫妮、顧佳、鍾曉芹代表了不同階級的女人,她們身上發生的事深深地戳中了大家的痛點,有多少人在她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王漫妮,雖然是一個收入不菲的奢侈品導購員,但是在上海那種銷金窟中,她每個月所剩無幾。剛發下來的工資,除去房租和打給父母的錢,再加上日常的開銷,她也就吃便當了。本來遇到一個高富帥以為是真愛,但是也沒想到被小三,她的生活慘上加慘。
  • 《遙望南方的童年》豆瓣高達9.4分,它戳中了中國農村的痛點
    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豆瓣上只有一萬人標註看過,1.4萬人想看。從這一點來看,它偏向小眾。
  • 共情寫作法,讓你戳中每個人的痛點
    《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告訴你:能否通過文章賺錢,文章寫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人產生共情。01 阻礙你寫作的絆腳石太多人都三分鐘熱度啦。今天我勵志要寫閱讀過萬的文章,明天我就被最新的電視劇轉移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