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歐洲還先進?韓國巨資研發全球首個海上電子導航系統投入使用

2021-03-01 國際船舶網

全球首個電子海上導航服務系統(e-Navigation)「韓國版e-Navigation」已建成投入使用。韓國海洋水產部宣布,從1月30日開始,啟動能夠支持船舶安全航行的海上導航服務系統。

 

海上導航服務系統是將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於船舶航行技術的新一代海洋安全綜合管理系統。其如同汽車導航儀一樣,可向海上航行船舶提供海上交通狀況和事故信息、氣象信息等,並告知碰撞觸礁等危險狀況,是國際海事組織(IMO)為預防佔整個海洋事故84%的人為過失引發的船舶事故,而採用的以大數據應用為基礎的智能海上交通系統。該系統通過將複雜而又分散的各種海上、航行信息進行數位化和標準化,

 

可實時提供海洋安全匹配型信息服務,不僅可以減少海上人為過失,促進更安全的航海,提高海運物流效率,並且可以提前防範事故的發生。在實海海域,韓國是全球第一個投入使用海上導航服務系統的國家。

 

5年投入上億美元構建「韓國版e-導航系統」

 

據悉,韓國海洋水產部從2016年開始推進「韓國版e-導航系統構築事業」,5年內,在全國沿海100公裡以內的海域建設了263個基站、621個收發裝置等設施,構建了超高速海上無線寬帶通信網絡(LTE-M)。此外,還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9個通信網絡運營中心並進行示範運營,制定了《關於提供和利用智能型海上交通信息服務的法律》及施行令,並制定了智能海洋交通政策推進戰略。通過提供終端設備普及支援等,韓國海洋水產部一直為該系統的啟動做著準備。

 

為推進該系統的應用,去年11月,韓國海洋水產部、行政安全部、國土交通部等28個相關機構還協調解決了相互之間的國家綜合公共網絡電波幹擾問題,確保了各機構接受分配的無線資源之間的相互聯動性。

 

據悉,韓國政府在5年內總共投入了1308億韓元(約合1.18億美元),用於推進韓國版電子航海導航系統的構建。同時,成立了由韓國造船海洋設備研究院(KOMERI) 等43個研究所和大學、相關企業組成的事業團,推進該系統的初步設計以及具有事故易發船舶檢測儀、最佳航海路線推薦等服務的導航系統核心技術開發工作。

 

此外,2019年2月,韓國、瑞典、丹麥、英國和德國5個國家的政府和研究機構在丹麥哥本哈根成立了「海上導航系統開發國際組織」。韓國也由此成為海上導航系統開發國際組織的創始成員。

 

「韓國版e-導航系統」的五大優點

 

據韓媒報導,「韓國版e-導航系統」使用方便,3噸以下的船舶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海上導航儀APP)就可以使用,而3噸以上的船舶需安裝專用終端設備即可使用。

 

韓國媒體《現代海洋》分析認為,「韓國版e-導航系統」具有五大優點:

 

第一,可以安全地利用以往依靠肉眼以及經驗的航線作為被推薦的最佳航線。該系統在選擇目的地時,會使用在海上實時自動升級的電子海圖,推薦最安全、最快捷的航線。此外,在航行過程中發現碰撞或觸礁危險以及通過橋梁前,會通過語音進行提示,並提供氣象、周邊船舶位置信息、事故速報、養殖場及漁場信息等多種信息,以便船舶事先掌握可能引發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

 

第二,可以使漁船裝備更加簡化。今年3月,韓國海洋水產部將通過與韓國水產業協同組合、韓國海運工會航運管理室、韓國海洋警察廳建立聯接系統,使得這一可能性得以實現。該系統不僅可以通過專用終端機進行船舶間的語音、視頻通信,還具有漁船出入港自動申報和位置發送功能,通過終端機可以代替V-Pass和GPS Plotter(電子海圖設備)等。

 

第三,在100公裡之外的大海中也能迅速應對相關事故。該系統的運營基礎——超高速海上無線寬帶通信網絡(LTE-M)與國家綜合公共網絡相連,即使是在100公裡外的海上發生事故,也可以快速反應,提供搜索救助支援,並為海軍艦艇的遠程醫療進行支援。同時,還可利用專用終端設備和應用程式(APP)的位置信號,為軍船和海警公務船預防船舶偷渡提供幫助,可以實時監控距離韓國海洋交通安全公團100公裡的海上航運現狀。

 

第四,「韓國版e-導航」技術比歐洲電子導航技術更加先進。歐洲從2010年開始開發了海上導航系統,但如果船舶運營者制定航線計劃並發送到陸上基地,還需要在陸上基地補充水深或航行警報等信息回復到船舶,並通過終端設備交換、共享這些船舶的航線計劃。目前,歐洲的6個通信網絡運營中心正在以300艘船舶為對象進行試運營。相比之下,韓國雖然從2016年才開始開發該系統,但從自動提供最佳航線、用語音預警船舶碰撞危險等可以提供像車輛導航系統一樣的廣泛服務功能來看,可以確認韓國比歐洲的海上導航系統在技術上更為先進。

 

第五,通過提供安全的海上航線導航,可以提前防範事故的發生,減少海洋事故。韓國海洋水產部期待通過該系統精巧的電子海圖和安全的海上航線導航等,可以減少30%的人為過失和船舶碰撞或擱淺等引發的海洋事故,為保護船員的生命和船舶的安全做出貢獻。

 

韓國將積極參與海上導航國際信息共享體系建設

 

韓國海洋水產部尖端海洋交通管理組組長洪順裴表示:「今年是『韓國版e-導航系統』投入使用的第一年,我們計劃以服務穩定運營為目標,通過應用軟體和專用終端機的普及等構建應用體系,並在持續徵求船舶運營者意見的基礎上,改進需要完善的功能。」

 

此外,韓國海洋水產部還計劃在今年促成丹麥、瑞典、澳大利亞、中國等國與韓國籤署旨在試驗歐洲航線的船舶導航技術的諒解備忘錄,並運營連接船舶、港口、物流領域間數字信息的國際信息共享體系(Maritime Connectivity Platform)事務局。國際信息共享體系是1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海上導航系統所需的數字信息平臺,也是開發智能海運體系等海事和海運領域的數位技術基礎。(王楚)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海上電子導航系統「韓國版e-Navigation」投入使用
    全球首個電子海上導航服務系統(e-Navigation)「韓國版e-Navigation」已建成投入使用。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艾吉威蘇州新廠區正式投入使用11月28日,艾吉威蘇州基地新廠區正式投入使用,新廠區佔地面積近萬平,全面啟用後不僅增強了艾吉威大規模、百臺以上AGV車體裝配、調試需求,更加能夠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智能智造改造需求,十時五十八分,隨著一聲聲的禮炮轟鳴,艾吉威董事長,總經理正式為新廠區揭牌,這標誌著艾吉威在智能AGV領域的發展步入更快的軌道。
  • 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不同於美國GPS的四星定位,「雙星定位」這一方案,能以最小的星座、最少的投入、最短的周期,實現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是時,美國GPS已完成全球組網。事實上,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也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不同於美國GPS的四星定位,「雙星定位」這一方案,能以最小的星座、最少的投入、最短的周期,實現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  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是時,美國GPS已完成全球組網。  事實上,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也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
  • 【東興機械軍工】北鬥星通:北鬥導航全產業鏈龍頭
    公司基本情況 北鬥星通成立於2000年9月25日,公司以推動北鬥產業化應用、助力導航產業發展為己任,為全球用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2004年成為我國首家獲得北鬥民用運行服務牌照的企業,且開拓了我國北鬥民用首個規模化應用——海洋漁業。200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
  • 均勝電子: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是如何煉成的?
    併購PCC步入車載系統新時代  PCC(原名TS道恩)於1986年成立於德國,公司業務從最初的車載無線電、影音娛樂系統,到面向前後裝市場的導航設備、數據安全和延伸服務,再到車載模塊化軟硬一體信息服務系統。目前PCC專注於導航&駕駛輔助、汽車影音娛樂、智能車聯、智能&在線服務四大板塊的產品與業務,能夠為整車廠商提供完整的車載電子解決方案。
  • 梳理 | 車載導航系統
    車載導航系統具有GPS全球衛星系統定位功能,方便我們在駕駛時隨地知曉自己的確切位置。1.1車載導航的背景車載導航技術誕生於上個世紀後期,主要功能包括汽車的位置的定位,目的信息提供以及路徑引導,以及良好的易操作性。在經歷了一段走向成熟的過程之後,逐步推向市場。
  • 「歌航」 研發先進車載DSD無損音樂播放系統
    ­  許多人開車或坐車時愛聽音樂,尤其關心音樂的播放品質,在福州高新區海西園有這麼一家企業,將「網際網路+」與車載DSD無損音樂播放系統結合,把音樂廳搬到汽車裡,引領汽車音響改裝界的新風潮。­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福建歌航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眼前大小和形狀如同家用機頂盒的「黑匣子」,就是該公司研發的「DSD雲主機」。
  • 創互聯合商湯研發的中國首個混合實境導航系統於長沙IFS震撼上線
    (10月22日,深圳)全國首個室內混合實境MR(Mixed Reality)導航系統於華中商業旗艦長沙IFS全新震撼上線。該系統名為「iGO混合實境導航」,由創互、商湯和長沙IFS合力研發,將AR導航和互動營銷結合,構建虛實融合科幻空間。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千裡眼」將橫空出世
    長期以來,在我們這個星球的穹頂之上,有一個超級俱樂部,它只有四個成員,卻吸引了各個國家和科學家的關注。 這個超級俱樂部就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個令人羨慕的「優等生」分別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系統、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系統,以及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 首個北鬥導航防撞系統在鎮江大港汽渡試運行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昨天,丹徒區大港汽渡北鬥導航防碰撞系統——安全預警平臺試運行。此為該系統在國內內河船舶中首次運用,標誌著船舶可視化、動態化、智能化安全預警監控體系的正式形成。據悉,該系統全天候監測半徑達到5公裡,如同為渡輪穿上了「安全服」。目前,大港汽渡6艘渡輪已全部安裝上北鬥導航防碰撞系統。
  • 「蠍子」機器人、「超級戰士」……數位技術研發,各國拿出這些成果
    一方面繼續為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完善立法,在成為全球首個為自動駕駛汽車保險立法的國家之後,準備為自動駕駛汽車制定安全的道路交通規則;另一方面,繼續完善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先進技術研發和測試基礎設施建設,英國政府與產業界合作開展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項目已達80多個。英國通過「產業戰略挑戰基金」積極與工業界合作,力促製造業智能化發展。
  • 最先進科幻戰艦,美國朱姆沃爾特驅逐艦,為何不是全球最強戰艦?
    說起美國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驅逐艦呢,該艦不僅是世界最貴的驅逐艦,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DDG-1000朱姆沃爾特驅逐艦使用的黑科技也不少,比如外觀科幻、隱身性極強、動力系統採用全新的綜合電力系統、垂直發射系統、以及多功能電子設備集成方式等。該艦雖然先進,其戰力卻不是全球驅逐艦當中最強的。
  • 全球首臺!蘇大維格大型紫外 3D 直寫光刻設備 iGrapher3000 投入運行
    7月28日消息 蘇大維格科技官方宣布,大型紫外 3D 直寫光刻設備 iGrapher3000下線並投入工業運行。iGrapher3000 主要用於大基板上的微納結構形貌的 3D 光刻,是新穎材料、先進光電子器件的設計、研發和製造的全新平臺,堪稱為光電子產業基石性裝備,為產業合作創造新機遇。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英文期刊《衛星導航》(Satellite Navigation)已正式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
  • 北鬥獎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王永泉校友榮獲這項大獎!
    專注於高精度衛星導航產品的研發及應用近三十年,突破了多頻多系統高精度GNSS信號接收與處理等關鍵技術瓶頸,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中國高精度GNSS接收機形成自主品牌,擺脫國外衛星控制與技術制約,提高衛星導航應用領域的安全保障奠定了基礎。
  • 韓國魚雷發展概況
    10月22日,韓國國際海上工業國防展(MADEX 2019)在釜山開幕,作為韓國向世界展示韓國艦艇工業、海軍武器系統的窗口,韓國主要國防廠商均積極參與,並展示了各自發展的武器裝備。韓國國防發展局(ADD)的一位官員表示,韓國最新研發的「虎鯊」重型魚雷已經在2018年接受韓國海軍測試,並在韓國海軍潛艇上進行了部署和實驗,預計將在2020年正式裝備。
  • ...全球周報第37期:高通發布全球首個5納米5G晶片 終端產品或2021...
    高通推出首個5納米5G基帶晶片 終端產品估2021年上市高通宣布,繼驍龍(Snapdragon)X50及X55之後,再推出第3代5G基帶晶片驍龍X60,這也是全球首個5納米製程的根據三星安排,在2020年底前,V1產線的總投入將達60億美元,7nm以下先進工藝的總產能將是2019年的3倍。三星獲得高通X60晶片訂單 將採用5納米製程《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贏得了高通的晶片訂單,三星將為高通的驍龍 (Snapdragon)X60 基帶處理器生產部分晶片。
  • 高邊疆之謀⑩|美持續升級GPS系統,為導航授時戰做準備
    美國科羅拉多州施裡弗空軍基地,隸屬美國空軍第50航天聯隊的第2航天作戰中隊操縱維護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用衛星星座——全球導航系統(GPS)星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對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提供位置信息,還為很多系統提供精確授時,無論是軍事行動,還是社會生產行動,越來越離不開它。
  • 韓國將研發無人版本的K-9自行火炮
    據《防務新聞》網站11月19日報導,韓國韓華防務公司正在研製K-9自行榴彈炮的無人版本。K-9自行榴彈炮由韓國自主研發,目前有約1100輛K-9在韓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大部分部署在朝韓軍事分界線附近。